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汽车电子技术特色专业建设为例,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设施完善、课程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索高职汽车类专业开展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的模式。
【关键词】特色专业 课程一体化建设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C-0053-02
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精神,广西教育厅于2011年开展了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申报工作,到2013年,在全区范围内共设置300个特色专业及600门特色课程。第一批获得立项的专业已经结题、验收,为促进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体系构建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在2011年被遴选为教育厅、财政厅“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的重点建设专业。两年来,在学院的大力支持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建设目标,完成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实验实训设施建设等内容,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本文试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设施完善、课程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索高职汽车类专业开展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的模式。
一、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思路
根据《关于开展2011年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提出的“以特色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建设为载体;加强师资队伍、实验条件的建设,进一步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特色课程体系”等要求,在深入调查和分析广西汽车后市场以及北部湾经济区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后,以培养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宗旨,按照学院“建一个专业、办一个实体、创一个品牌”的办学思路,依托学院组建的“水电职教集团”,加强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以服务区域经济,培养市场急需的汽车电子技术和电动汽车方面的人才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课程建设为根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把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建设成为规模适度、质量优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优势专业。
通过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建设,带动专业群建设,成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汽车技术类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基地。同时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功能,拓宽职业培训、技能鉴定等服务形式,培训汽车电子技术方面专门人才,为区域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
二、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实践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南宁市作为北部湾开放开发的核心区域,汽车的保有量居全区之首,在巨大的汽修行业中,技术日新月异,对一线技术工人和基层管理人员的用人标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需要大量以生产和服务一线从事汽车维修工作为主,覆盖电子电器产品的生产和检测、汽车检测、汽车装配、售后服务等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并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原有的以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为主、训练操作技能为辅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合市场需求。通过召开行业专家、专任教师共同参与的工作分析会,结合职业资格标准和南宁市汽车维修市场现状,针对职业能力要求和职业发展的需要,改革并实践“双证融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使培养过程既注重学生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又满足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很好地解决了本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诸多难题。
(二)校企合作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学院“建一个专业,办一个实体,创一个品牌”的专业建设思路,为着力推进汽车类专业建设和特色化发展,真正为产业发展和学生服务,成立了由行业专家、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组成的汽车类专业建设委员会,对南宁的汽车维修企业进行考察、调研,广泛分析相关的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明确了本专业毕业生的基本就业岗位和岗位晋升规律,深入剖析了汽车制造、维修企业、机动车检测管理部门的装配、调试、维修、质量检验等技术岗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打破传统的教学体系,构建了基本素质教育和专业能力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三)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具体如下:
1.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首先,将劳动部门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的“基本技能、维护保养、检测维修、故障诊断与排除”等内容融入“专业基础技能”、“专业专项技能”、“专业核心技能”培养过程中,形成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其次,根据职业能力要求,并借鉴汽车行业相关企业认证的教学模块制定核心课程标准。最后,在具体实训项目的设计、实施和考核中均按这些资格认证的要求进行,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行业许可证考试等内容融入核心模块的教学中,使学生取得相关工种的职业技能证书,提高就业竞争力。
2.重点打造五门专业核心课程。通过工作任务分析、研讨、咨询,根据劳动部门职业资格等级证的能力要求,确定汽车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控技术、汽车故障诊断技术与排除方法、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空调构造与维修等五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目标;按照开发学习情境、确定教学组织、实施开发评估、反馈四个步骤设计学习情境,确定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思路,做好课程描述、学习情境划分、学习项目(任务)设计、考核方式改革等工作;将职业证书的考核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实现核心课程模块化、理论实践一体化、技能训练项目化、综合实训岗位化。
3.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教材。与企业合作开发贴近生产实际、融入行业标准、便于学生和企业职工自学的核心课程特色教材。教材的编写突出项目化教学的高职特色,按照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要求,以工作任务为主线编排内容,由工作任务引出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融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反映当前的汽车检测与维修发展趋势。 4.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借鉴国内外基于工作过程的职教模式,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结合自身实际,专业核心课程均采用“工学结合、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来组织教学,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取常见故障设置学习情境,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的工作顺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在学习工作单的引导下完成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改革学生考核“一考定局”的传统模式,专业课考核从学生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三个方面进行考核评价。期评成绩由期末终结性考核成绩和过程性考核成绩组成,期评成绩=日常考核(30%)+实训操作考核(40%)+终结性考核(30%)。过程性考核又分别由日常考核成绩和实训操作考核成绩组成,终结性考核在期末进行,按照课程教学目标全面考查学生理论知识是否达到预期要求;日常考核着重考查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每个任务均作评价;实训操作考核着重考查学生的专业技能,在课程结束时或每个情境教学结束时进行考试。
(四)实践教学设施完善。具体如下:
1.基地建设。按照“双证融通、工学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要求,遵循“携手汽车维修企业,构建工学结合实训基地”的建设思路及原则,依托南宁汽车服务业的优势和中锐教育集团的合作群体,通过校企共建、引企入校等方式开展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共建400 m2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一批校外实训基地。
2.内涵建设。为做好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按照“依托南宁,服务地方,校企合作,以产促学”的指导思想,以水电职教集团作为平台、中锐教育集团为依托进一步深化与企业的合作,充分发挥专业建设委员会的职能和“企业老总”、兼职带头人的作用,采用资源共享、相互技术支持方式,通过双主体办学、校企合作群等模式形成良性互动的校企合作新机制,与企业联合共建集教学实训、顶岗实习、就业于一体的校外实训基地,极大地改善了本专业实践教学条件,有效地促进了生产性实训等工学结合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教学质量及效率。
(五)师资队伍建设。具体如下:
1.专任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专职教师通过送出培训、校本培训、教研活动和教学机制激励等方式,更新职业教育观念、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团队整体的教育教学能力。组织教师参加说课大赛、微课竞赛、实践能力竞赛、教学评比等活动,强化培养教师教育教学能力;鼓励和支持教师通过自学和进修等形式提高业务素养等。
2.专任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根据教学工作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各类企业中顶岗实践,参与企业技术改造和工程实践项目,并根据每个教师的发展实际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确保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与企业保持一致,使教师能真正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提高教学工作的针对性,提高教师解决现场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训基地建设,使教师更加熟悉设备操作、实训基地管理。
3.依托行业企业建设兼职教师队伍。依托南宁汽车后市场服务业的强大优势,与广汇广西机电设备有限公司、长久鑫广达汽车服务公司、中锐教育集团及其合作群体等知名企业开展校企深度合作,由校企双方共建兼职教师资源库。两年内,从企业聘请16名技术总监、技术能手作为兼职教师并到校任教,他们经验丰富、技术能力强、对工厂情况熟悉,通过他们的有机融合,有效整合了校企资源,提升了教学团队技术服务整体水平,充实、完善了教学队伍的结构,保障了教学顺利实施,使培养出的学生更适应市场需求、更满足企业需要。
【参考文献】
[1]朱萍.特色专业与课程一体化建设创新与探索——以廣西财经学院审计学专业为例[J].会计之友,2013(28)
[2]庞松鹤.高职特色专业与课程一体化建设的探索实践——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7)
【作者简介】姜金堂(1961-),男,湖北仙桃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汽车构造与维修。
(责编 何田田)
【关键词】特色专业 课程一体化建设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C-0053-02
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精神,广西教育厅于2011年开展了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申报工作,到2013年,在全区范围内共设置300个特色专业及600门特色课程。第一批获得立项的专业已经结题、验收,为促进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体系构建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在2011年被遴选为教育厅、财政厅“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的重点建设专业。两年来,在学院的大力支持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建设目标,完成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实验实训设施建设等内容,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本文试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设施完善、课程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索高职汽车类专业开展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的模式。
一、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思路
根据《关于开展2011年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提出的“以特色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建设为载体;加强师资队伍、实验条件的建设,进一步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特色课程体系”等要求,在深入调查和分析广西汽车后市场以及北部湾经济区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后,以培养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宗旨,按照学院“建一个专业、办一个实体、创一个品牌”的办学思路,依托学院组建的“水电职教集团”,加强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以服务区域经济,培养市场急需的汽车电子技术和电动汽车方面的人才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课程建设为根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把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建设成为规模适度、质量优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优势专业。
通过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建设,带动专业群建设,成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汽车技术类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基地。同时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功能,拓宽职业培训、技能鉴定等服务形式,培训汽车电子技术方面专门人才,为区域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
二、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实践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南宁市作为北部湾开放开发的核心区域,汽车的保有量居全区之首,在巨大的汽修行业中,技术日新月异,对一线技术工人和基层管理人员的用人标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需要大量以生产和服务一线从事汽车维修工作为主,覆盖电子电器产品的生产和检测、汽车检测、汽车装配、售后服务等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并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原有的以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为主、训练操作技能为辅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合市场需求。通过召开行业专家、专任教师共同参与的工作分析会,结合职业资格标准和南宁市汽车维修市场现状,针对职业能力要求和职业发展的需要,改革并实践“双证融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使培养过程既注重学生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又满足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很好地解决了本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诸多难题。
(二)校企合作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学院“建一个专业,办一个实体,创一个品牌”的专业建设思路,为着力推进汽车类专业建设和特色化发展,真正为产业发展和学生服务,成立了由行业专家、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组成的汽车类专业建设委员会,对南宁的汽车维修企业进行考察、调研,广泛分析相关的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明确了本专业毕业生的基本就业岗位和岗位晋升规律,深入剖析了汽车制造、维修企业、机动车检测管理部门的装配、调试、维修、质量检验等技术岗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打破传统的教学体系,构建了基本素质教育和专业能力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三)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具体如下:
1.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首先,将劳动部门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的“基本技能、维护保养、检测维修、故障诊断与排除”等内容融入“专业基础技能”、“专业专项技能”、“专业核心技能”培养过程中,形成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其次,根据职业能力要求,并借鉴汽车行业相关企业认证的教学模块制定核心课程标准。最后,在具体实训项目的设计、实施和考核中均按这些资格认证的要求进行,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行业许可证考试等内容融入核心模块的教学中,使学生取得相关工种的职业技能证书,提高就业竞争力。
2.重点打造五门专业核心课程。通过工作任务分析、研讨、咨询,根据劳动部门职业资格等级证的能力要求,确定汽车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控技术、汽车故障诊断技术与排除方法、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空调构造与维修等五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目标;按照开发学习情境、确定教学组织、实施开发评估、反馈四个步骤设计学习情境,确定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思路,做好课程描述、学习情境划分、学习项目(任务)设计、考核方式改革等工作;将职业证书的考核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实现核心课程模块化、理论实践一体化、技能训练项目化、综合实训岗位化。
3.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教材。与企业合作开发贴近生产实际、融入行业标准、便于学生和企业职工自学的核心课程特色教材。教材的编写突出项目化教学的高职特色,按照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要求,以工作任务为主线编排内容,由工作任务引出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融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反映当前的汽车检测与维修发展趋势。 4.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借鉴国内外基于工作过程的职教模式,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结合自身实际,专业核心课程均采用“工学结合、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来组织教学,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取常见故障设置学习情境,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的工作顺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在学习工作单的引导下完成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改革学生考核“一考定局”的传统模式,专业课考核从学生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三个方面进行考核评价。期评成绩由期末终结性考核成绩和过程性考核成绩组成,期评成绩=日常考核(30%)+实训操作考核(40%)+终结性考核(30%)。过程性考核又分别由日常考核成绩和实训操作考核成绩组成,终结性考核在期末进行,按照课程教学目标全面考查学生理论知识是否达到预期要求;日常考核着重考查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每个任务均作评价;实训操作考核着重考查学生的专业技能,在课程结束时或每个情境教学结束时进行考试。
(四)实践教学设施完善。具体如下:
1.基地建设。按照“双证融通、工学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要求,遵循“携手汽车维修企业,构建工学结合实训基地”的建设思路及原则,依托南宁汽车服务业的优势和中锐教育集团的合作群体,通过校企共建、引企入校等方式开展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共建400 m2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一批校外实训基地。
2.内涵建设。为做好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按照“依托南宁,服务地方,校企合作,以产促学”的指导思想,以水电职教集团作为平台、中锐教育集团为依托进一步深化与企业的合作,充分发挥专业建设委员会的职能和“企业老总”、兼职带头人的作用,采用资源共享、相互技术支持方式,通过双主体办学、校企合作群等模式形成良性互动的校企合作新机制,与企业联合共建集教学实训、顶岗实习、就业于一体的校外实训基地,极大地改善了本专业实践教学条件,有效地促进了生产性实训等工学结合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教学质量及效率。
(五)师资队伍建设。具体如下:
1.专任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专职教师通过送出培训、校本培训、教研活动和教学机制激励等方式,更新职业教育观念、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团队整体的教育教学能力。组织教师参加说课大赛、微课竞赛、实践能力竞赛、教学评比等活动,强化培养教师教育教学能力;鼓励和支持教师通过自学和进修等形式提高业务素养等。
2.专任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根据教学工作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各类企业中顶岗实践,参与企业技术改造和工程实践项目,并根据每个教师的发展实际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确保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与企业保持一致,使教师能真正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提高教学工作的针对性,提高教师解决现场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训基地建设,使教师更加熟悉设备操作、实训基地管理。
3.依托行业企业建设兼职教师队伍。依托南宁汽车后市场服务业的强大优势,与广汇广西机电设备有限公司、长久鑫广达汽车服务公司、中锐教育集团及其合作群体等知名企业开展校企深度合作,由校企双方共建兼职教师资源库。两年内,从企业聘请16名技术总监、技术能手作为兼职教师并到校任教,他们经验丰富、技术能力强、对工厂情况熟悉,通过他们的有机融合,有效整合了校企资源,提升了教学团队技术服务整体水平,充实、完善了教学队伍的结构,保障了教学顺利实施,使培养出的学生更适应市场需求、更满足企业需要。
【参考文献】
[1]朱萍.特色专业与课程一体化建设创新与探索——以廣西财经学院审计学专业为例[J].会计之友,2013(28)
[2]庞松鹤.高职特色专业与课程一体化建设的探索实践——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7)
【作者简介】姜金堂(1961-),男,湖北仙桃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汽车构造与维修。
(责编 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