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黄土地到黑土地,再到调任赴京,高岗是成功的,虽然其问早已埋下了悲剧的种子
高岗的人生历程尽管不长,但他所拥有过的头衔却不少:高政委、高司令、高书记、高议长、高主席……
也许这些头衔与有的人比较起来并不算多,但高岗曾经同时拥有三个极其显赫的“高主席”头衔,这恐怕是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
1953年,他同时担任的三个“主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东北人民政府主席、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
为什么高岗能升任如此多高位?必然有它的原由。黄土地上“三级跳”
1938年4月,党中央决定改组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任命高岗为书记。
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是在中共西北中央局领导下的党在陕甘宁边区的领导机构,负责整个边区党的工作。
同为西北红军和根据地的主要创立人,在资历上深于高岗的刘志丹和谢子长先后去世,同于高岗的阎红彦、王泰吉、杨森也非亡即走之后。历史将高岗这位幸存者推到了前台,使其成了西北根据地的代言人。
然而,高岗虽然在客观上具备了西北根据地代言人的条件,但能否升迁还要取决于中共中央政策调整这个大的环境。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几次讲到了实行“照顾山头”政策的必要性,也几次检讨了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初到陕北时没有重视陕北地方干部的失误。在中共七大的讲话中,毛泽东首先实事求是地承认,“中国革命有许多山头,有许多部分,内战时期,有苏区、有白区,在苏区之内又有这个部分那个部分,这就是中国革命的实际。离开了这个实际,中国革命就看不见了。”
毛泽东还在口头政治报告中专门以西北根据地为例,论述了如何正确对待当地干部的问题,说:“我初到陕北,开头忽视了这个问题。这个边区是高岗同志他们一手搞起来的,因为我对这个问题处理不好,所以陕北人就讲闲话。有人说,陕北人只能建立苏区,不能当红军。出了这样的言论,是由于对本地一些军队处理不好。”
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成立后,按照中共中央政治局刚刚到达陕北时规定的领导体制,就一直归张闻天兼任书记的中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领导。不过,张闻天这位当时在党内“负总责”的领导人,自1939年初起,实际上只负责宣传部与干部教育部的工作。
因此,1940年9月11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毛泽东提议成立陕甘宁边区中央局。
9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根据毛泽东的提名,决定由高岗、谢觉哉、林伯渠、萧劲光、高自立等19人为中共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委员,任高岗为书记。
这次政治局会议虽然成立了边区中央局,但对中央局的领导体制和职权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10月5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代表中央领导陕甘宁边区工作的任弼时就此提出了一系列建议。这些建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明确中央局的体制和职权;二是加强和充实中央局各部门的干部。
这是一次明确界定边区中央局职权与边区中央局书记高岗权力的重要会议。边区中央局已经由党在一般根据地的领导机关,上升到党中央以及中国革命大本营所在地的领导机关,直接划归中共中央领导,高岗也可以直接向毛泽东请示汇报了。
然而,改革仍未到位,变动还要继续,高岗还要高升。
1941年4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又原则决定,将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1939年初成立,主要负责陕甘宁边区以外的西北陕、甘、宁、青、新、内蒙各省区地下党的工作)与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合并,成立中共西北中央局。
政治局会议的原则决定很快得到了落实。4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正式决定:中共西北中央局正式委员为高岗、王世泰、张邦英、林伯渠、谢觉哉、陈正人、萧劲光,高岗任书记。
至此,从1937年9月担任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到1938年4月担任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书记,再到1941年4月担任中共西北中央局书记,短短的三年半,高岗完成了“三级跳”,登上了他在黄土地上的权力巅峰,开始逐步进入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机构。
四年炼成“东北王”
虽然是在黄土地的西北起家,但高岗事业真正的巅峰,还是在黑土地的东北。
1945年11月,高岗来到东北黑土地,此时的他刚满40岁。
在黄土地上生活、战斗了40年的高岗可能事先并没有想到会来到寒冷的黑土地开创新的事业。但当这片黑土地成为国共两党谁主沉浮的关键因素时,不但组织上需要高岗赶赴东北,高岗本人也挡不住这份诱惑。
1948年11月辽沈战役结束后,林彪、罗荣桓率第四野战军入关,陈云也调到中央工作。因此,中共中央与1949年3月11日对东北局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任命高岗、李富春、张闻天、林枫、张秀山、李卓然、凯丰、周桓、汪金祥、刘锡五等组成中共中央东北局,高岗任书记。
东北全境解放后,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必须迅速稳定社会袱序,建立各级政权,恢复经济建设,担负起全国解放战争战略后方的重任。
而在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经济建设的繁忙工作中,高岗于1949年6月又接受了党中央的一项重要使命:作为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成员之一,出访苏联。
1949年6月21日,刘少奇、王稼祥以及陪同前往的科瓦廖夫,工作人员邓力群、戈宝权和翻译师哲,同等候在沈阳的高岗和翻译徐介藩会合,一起到大连。又在大连换乘飞机,于26日抵达莫斯科。
围绕着高岗的这次苏联之行,后来产生了不少的“故事”:
有人说高岗挟洋白重,讨好苏联,斯大林也特别欣赏高岗,把他特殊化;
有人说高岗向斯大林建议宣布东北为苏联的第十七个加盟共和国,把国土拱手让给外人;
有人说高岗在苏联公开顶撞刘少奇,刘少奇向毛泽东做了汇报,毛泽东才将高岗提前召回国;
然而事实上,高岗的这次出访只是代表团成员之一,负责人是刘少奇,可最后在媒体上露而的却几乎都是高岗。
不过,此时的这种安排并不是因为高岗有多么特殊,也不是像一些人所说的那样,“他深受斯大林的赏识”,在“访苏期间,刘少奇一行在参观、游览时,苏方全部以高岗的名义发布消息,甚至斯大林还向刘少奇建议苏联援华的三亿美元贷款由高岗代表东北人民政府签订协议”。
当时以高岗的名义发布消息完全是因为中苏两国外交政策的需要,也是中苏两党协商一致的结果。
高岗回国后不久,8月26日上午,东北人民政府宣告成立。会议一致推选高岗为东北人民政府主席。
此时的高岗集东北党、政、军权力于一身,确实成了坐镇黑土地的“东北王”。
意外地登上天安门
高岗就任东北人民政府主席之时,正是中国共产党为新中国的诞生而紧张筹备之日。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开幕。
高岗是作为东北解放区的正式代表参加政协会议的。但高岗并非是区域代表中普通的一员,在21日的开幕式上,他作为全中国解放区的代表,在大会上发表了讲话。 这是高岗唯一一次参加全国最高权力机关的代表大会,电是他第一次面对全国人民的代表发表讲演。
30日,会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高岗能够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确实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至今还使一些人难以理解。
在6名副主席中,共产党3人,民主人士3人,比例对称,无可挑剔。但是,为什么共产党仅有的三个副主席名额中,高岗能当选?
朱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三军统帅,众望所归。刘少奇是延安整风运动后党内升起的新星,是中国共产党内仅次于毛泽东的二号人物,他出任副主席也是顺理成章。但高岗仅仅是区域代表,为何也能担任国家副主席?
于是,有人做了大胆推测,说:
环顾政协领导人,民主人士有个发现:怎么都是南方人?于是,北方人高岗被选作副主席。
不管人们对高岗担任国家副主席作何理解,在10月1日下午3时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上,高岗作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与其他几位副主席一道,站在了天安门城楼上。
抗美援朝的“后勤官”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
在这场战争中,作为地处抗美援朝战争最前沿的东北地区党、政、军首脑,高岗发挥了特殊作用。以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在接受朝鲜最高人民会议授予他的一级国旗勋章时不安地说:“这枚勋章授给我不合适,第一应该授给高麻了(高岗)。”
就地理位置而言,东北与朝鲜仅一江之隔,南为鸭绿江,北为图们江,与朝鲜接壤的国境线约为1400公里,而且东北还与苏联接壤。这种三国毗邻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不但中国人民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的人力、物力要从东北运往朝鲜,就是苏联援助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的装备和物资,也要首先进入东北再转运朝鲜。
不但地理位置,东北的政治经济状况也决定了它必须要担负起抗美援胡战争总后方基地的重任。东北是全国最先解放的地区,由于率先完成了剿匪和土地改革,各级人民政权建立得也比较完善,经济恢复工作又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进展迅速,与全国其他地区比较,拥有最为雄厚的经济实力。
作为东北党、政、军的首脑,既然东北成为抗美援朝战争的总后方基地,高岗自然也担负起了抗美援朝“后勤官”的重任。
据不完全统计,抗美援朝期间,东北地区共有394万余人参加战勤工作,其中直接赴朝服务的民工就达74万余人:共动员了39.9万人参军,其中参加志愿军的约30万人。
据高岗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高岗十分忙碌,既要频繁地同前方的彭德怀密切联系,随时解决前方提出的各种要求,又要及时地向党中央和毛泽尔汇报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请示如何处理一些棘手的问题。
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高岗还曾两次赴朝、一次赴苏、与朝鲜和苏联的最高领导人协商抗美援朝的相关事宜。
1951年6月3目,金日成来到北京,与毛泽东共同分析了战争形势,确定了“充分准备持久作战和争取和谈达到结束战争”的指导方针。10日,高岗和金日成乘坐苏联派来的飞机,秘密前往莫斯科。
高岗到达莫斯科后,首先与中国驻苏大使张闻天会晤,然后由张闻天陪同看望了正在苏联养病的林彪,13日,会见了斯大林。
这是高岗两年内第二次与斯大林见面。高岗和金日成向斯大林通报了中朝双方的意见后,斯大林表示赞同毛泽东与金日成对形势的分析以及中共中央对朝鲜战争指导方针的意见。他在致毛泽东的电报中说:
关于停战,我们认为,现在停战是件好事。
在完成使命后,17日,高岗离开莫斯科返回国内,不久后调任赴京。
从黄土地到黑土地,虽然道路曲折,征程漫漫,但高岗是成功的。这固然有历史提供的机遇,但不可否认,高岗做出了应有的努力,也具有相应的能力。
然而,黄土地,黑土地上的成功所造就的道道光环使高岗有些眩晕。如何应对北京全新的工作环境和复杂的政治局势,高岗自认为不在话下,但此后的事实证明,他的所思所想过于简单。(摘自陕西人民出版社《高岗传》)
高岗的人生历程尽管不长,但他所拥有过的头衔却不少:高政委、高司令、高书记、高议长、高主席……
也许这些头衔与有的人比较起来并不算多,但高岗曾经同时拥有三个极其显赫的“高主席”头衔,这恐怕是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
1953年,他同时担任的三个“主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东北人民政府主席、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
为什么高岗能升任如此多高位?必然有它的原由。黄土地上“三级跳”
1938年4月,党中央决定改组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任命高岗为书记。
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是在中共西北中央局领导下的党在陕甘宁边区的领导机构,负责整个边区党的工作。
同为西北红军和根据地的主要创立人,在资历上深于高岗的刘志丹和谢子长先后去世,同于高岗的阎红彦、王泰吉、杨森也非亡即走之后。历史将高岗这位幸存者推到了前台,使其成了西北根据地的代言人。
然而,高岗虽然在客观上具备了西北根据地代言人的条件,但能否升迁还要取决于中共中央政策调整这个大的环境。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几次讲到了实行“照顾山头”政策的必要性,也几次检讨了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初到陕北时没有重视陕北地方干部的失误。在中共七大的讲话中,毛泽东首先实事求是地承认,“中国革命有许多山头,有许多部分,内战时期,有苏区、有白区,在苏区之内又有这个部分那个部分,这就是中国革命的实际。离开了这个实际,中国革命就看不见了。”
毛泽东还在口头政治报告中专门以西北根据地为例,论述了如何正确对待当地干部的问题,说:“我初到陕北,开头忽视了这个问题。这个边区是高岗同志他们一手搞起来的,因为我对这个问题处理不好,所以陕北人就讲闲话。有人说,陕北人只能建立苏区,不能当红军。出了这样的言论,是由于对本地一些军队处理不好。”
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成立后,按照中共中央政治局刚刚到达陕北时规定的领导体制,就一直归张闻天兼任书记的中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领导。不过,张闻天这位当时在党内“负总责”的领导人,自1939年初起,实际上只负责宣传部与干部教育部的工作。
因此,1940年9月11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毛泽东提议成立陕甘宁边区中央局。
9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根据毛泽东的提名,决定由高岗、谢觉哉、林伯渠、萧劲光、高自立等19人为中共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委员,任高岗为书记。
这次政治局会议虽然成立了边区中央局,但对中央局的领导体制和职权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10月5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代表中央领导陕甘宁边区工作的任弼时就此提出了一系列建议。这些建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明确中央局的体制和职权;二是加强和充实中央局各部门的干部。
这是一次明确界定边区中央局职权与边区中央局书记高岗权力的重要会议。边区中央局已经由党在一般根据地的领导机关,上升到党中央以及中国革命大本营所在地的领导机关,直接划归中共中央领导,高岗也可以直接向毛泽东请示汇报了。
然而,改革仍未到位,变动还要继续,高岗还要高升。
1941年4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又原则决定,将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1939年初成立,主要负责陕甘宁边区以外的西北陕、甘、宁、青、新、内蒙各省区地下党的工作)与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合并,成立中共西北中央局。
政治局会议的原则决定很快得到了落实。4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正式决定:中共西北中央局正式委员为高岗、王世泰、张邦英、林伯渠、谢觉哉、陈正人、萧劲光,高岗任书记。
至此,从1937年9月担任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到1938年4月担任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书记,再到1941年4月担任中共西北中央局书记,短短的三年半,高岗完成了“三级跳”,登上了他在黄土地上的权力巅峰,开始逐步进入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机构。
四年炼成“东北王”
虽然是在黄土地的西北起家,但高岗事业真正的巅峰,还是在黑土地的东北。
1945年11月,高岗来到东北黑土地,此时的他刚满40岁。
在黄土地上生活、战斗了40年的高岗可能事先并没有想到会来到寒冷的黑土地开创新的事业。但当这片黑土地成为国共两党谁主沉浮的关键因素时,不但组织上需要高岗赶赴东北,高岗本人也挡不住这份诱惑。
1948年11月辽沈战役结束后,林彪、罗荣桓率第四野战军入关,陈云也调到中央工作。因此,中共中央与1949年3月11日对东北局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任命高岗、李富春、张闻天、林枫、张秀山、李卓然、凯丰、周桓、汪金祥、刘锡五等组成中共中央东北局,高岗任书记。
东北全境解放后,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必须迅速稳定社会袱序,建立各级政权,恢复经济建设,担负起全国解放战争战略后方的重任。
而在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经济建设的繁忙工作中,高岗于1949年6月又接受了党中央的一项重要使命:作为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成员之一,出访苏联。
1949年6月21日,刘少奇、王稼祥以及陪同前往的科瓦廖夫,工作人员邓力群、戈宝权和翻译师哲,同等候在沈阳的高岗和翻译徐介藩会合,一起到大连。又在大连换乘飞机,于26日抵达莫斯科。
围绕着高岗的这次苏联之行,后来产生了不少的“故事”:
有人说高岗挟洋白重,讨好苏联,斯大林也特别欣赏高岗,把他特殊化;
有人说高岗向斯大林建议宣布东北为苏联的第十七个加盟共和国,把国土拱手让给外人;
有人说高岗在苏联公开顶撞刘少奇,刘少奇向毛泽东做了汇报,毛泽东才将高岗提前召回国;
然而事实上,高岗的这次出访只是代表团成员之一,负责人是刘少奇,可最后在媒体上露而的却几乎都是高岗。
不过,此时的这种安排并不是因为高岗有多么特殊,也不是像一些人所说的那样,“他深受斯大林的赏识”,在“访苏期间,刘少奇一行在参观、游览时,苏方全部以高岗的名义发布消息,甚至斯大林还向刘少奇建议苏联援华的三亿美元贷款由高岗代表东北人民政府签订协议”。
当时以高岗的名义发布消息完全是因为中苏两国外交政策的需要,也是中苏两党协商一致的结果。
高岗回国后不久,8月26日上午,东北人民政府宣告成立。会议一致推选高岗为东北人民政府主席。
此时的高岗集东北党、政、军权力于一身,确实成了坐镇黑土地的“东北王”。
意外地登上天安门
高岗就任东北人民政府主席之时,正是中国共产党为新中国的诞生而紧张筹备之日。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开幕。
高岗是作为东北解放区的正式代表参加政协会议的。但高岗并非是区域代表中普通的一员,在21日的开幕式上,他作为全中国解放区的代表,在大会上发表了讲话。 这是高岗唯一一次参加全国最高权力机关的代表大会,电是他第一次面对全国人民的代表发表讲演。
30日,会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高岗能够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确实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至今还使一些人难以理解。
在6名副主席中,共产党3人,民主人士3人,比例对称,无可挑剔。但是,为什么共产党仅有的三个副主席名额中,高岗能当选?
朱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三军统帅,众望所归。刘少奇是延安整风运动后党内升起的新星,是中国共产党内仅次于毛泽东的二号人物,他出任副主席也是顺理成章。但高岗仅仅是区域代表,为何也能担任国家副主席?
于是,有人做了大胆推测,说:
环顾政协领导人,民主人士有个发现:怎么都是南方人?于是,北方人高岗被选作副主席。
不管人们对高岗担任国家副主席作何理解,在10月1日下午3时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上,高岗作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与其他几位副主席一道,站在了天安门城楼上。
抗美援朝的“后勤官”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
在这场战争中,作为地处抗美援朝战争最前沿的东北地区党、政、军首脑,高岗发挥了特殊作用。以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在接受朝鲜最高人民会议授予他的一级国旗勋章时不安地说:“这枚勋章授给我不合适,第一应该授给高麻了(高岗)。”
就地理位置而言,东北与朝鲜仅一江之隔,南为鸭绿江,北为图们江,与朝鲜接壤的国境线约为1400公里,而且东北还与苏联接壤。这种三国毗邻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不但中国人民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的人力、物力要从东北运往朝鲜,就是苏联援助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的装备和物资,也要首先进入东北再转运朝鲜。
不但地理位置,东北的政治经济状况也决定了它必须要担负起抗美援胡战争总后方基地的重任。东北是全国最先解放的地区,由于率先完成了剿匪和土地改革,各级人民政权建立得也比较完善,经济恢复工作又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进展迅速,与全国其他地区比较,拥有最为雄厚的经济实力。
作为东北党、政、军的首脑,既然东北成为抗美援朝战争的总后方基地,高岗自然也担负起了抗美援朝“后勤官”的重任。
据不完全统计,抗美援朝期间,东北地区共有394万余人参加战勤工作,其中直接赴朝服务的民工就达74万余人:共动员了39.9万人参军,其中参加志愿军的约30万人。
据高岗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高岗十分忙碌,既要频繁地同前方的彭德怀密切联系,随时解决前方提出的各种要求,又要及时地向党中央和毛泽尔汇报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请示如何处理一些棘手的问题。
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高岗还曾两次赴朝、一次赴苏、与朝鲜和苏联的最高领导人协商抗美援朝的相关事宜。
1951年6月3目,金日成来到北京,与毛泽东共同分析了战争形势,确定了“充分准备持久作战和争取和谈达到结束战争”的指导方针。10日,高岗和金日成乘坐苏联派来的飞机,秘密前往莫斯科。
高岗到达莫斯科后,首先与中国驻苏大使张闻天会晤,然后由张闻天陪同看望了正在苏联养病的林彪,13日,会见了斯大林。
这是高岗两年内第二次与斯大林见面。高岗和金日成向斯大林通报了中朝双方的意见后,斯大林表示赞同毛泽东与金日成对形势的分析以及中共中央对朝鲜战争指导方针的意见。他在致毛泽东的电报中说:
关于停战,我们认为,现在停战是件好事。
在完成使命后,17日,高岗离开莫斯科返回国内,不久后调任赴京。
从黄土地到黑土地,虽然道路曲折,征程漫漫,但高岗是成功的。这固然有历史提供的机遇,但不可否认,高岗做出了应有的努力,也具有相应的能力。
然而,黄土地,黑土地上的成功所造就的道道光环使高岗有些眩晕。如何应对北京全新的工作环境和复杂的政治局势,高岗自认为不在话下,但此后的事实证明,他的所思所想过于简单。(摘自陕西人民出版社《高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