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多媒体;动手操作;实物展示;粉笔板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1-0061-02
时下,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是一件特别时髦的做法,大有“多媒体课件是万能的,上课万万不能没有课件”之势。很多教师,一堂课,恨不得每个步骤、每个环节、每一举手、每一投足都用课件来配合,图文声像几乎武装到了“牙齿”。教师只是机械地敲敲键盘、点点鼠标,成了课堂上的“放映员”,学生成了“观众”。课堂上缺少了教学中最为精彩的生成,少了应有的灵气与活力,课堂陷入僵化状态。其实,多媒体课件以其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确实弥补了传统教学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引领学生进入特有的情境之中,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我们应正视它的“短板”,辩证地应用它来辅助我们的教学。
1.多媒体课件不能代替动手操作。
一些教师热衷于在多媒体上做演示,甚至还把学生的动手操作也搬到银幕上来让学生观看。笔者认为,多媒体所展示的内容不是真实的物体,它缺乏真实感与可信度,课件再怎么生动形象,也替代不了学生对物体的直接感知。动手操作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研究来获得知识,它能真实地再现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过程,有极强的说服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
例如:某教师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鼠标一点,出现了一个三角形,鼠标一拖,拖出了一把量角器,分别量出各角的度数,展示结果;鼠标又一点,又出现了一个三角形,鼠标一动,三角形的三个角被剪开了,又被拼在了一起……整节课,学生只是在被动地学习,根本没有思考活动的参与,更缺乏探究过程,这样学数学,容易造成学生思维上的依赖性和惰性,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
数学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东西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这节课,如果能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三角形纸片(若干个大小不同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通过猜一猜、估一估、想一想、撕一撕、剪一剪、拼一拼、量一量、算一算等方法(方法不是唯一的),自主或合作探究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结论。如此,学生收获的将不仅仅是“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这样的结论,更重要的是他们数学学习自信心的提升和对数学思维方法的掌握。
2.多媒体课件不能代替实物展示。
在教学中,有些教师认为,利用课件演示来代替实物展示,既能让学生看得更清楚,又能节约时间。
例如:一教师在教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时,鼠标一点,屏幕上出现了一个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鼠标又一点,出现了一个体积为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键盘一敲,出现了一个体积为1立方米的大正方体……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建立体积和体积单位的表象,而学生看到的全是放大了的课件展示图,它只能给学生一些“间接形象”的感知,不能代替学生对体积单位空间的表象。学生头脑中没有“体积”的参照,对体积和体积单位的形象感知很模糊,很难建立起三个体积单位的空间观念。
如果教师课前让学生亲手制作一个棱长为1厘米和一个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课堂上让他们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再用3根1米长的木条在教室的墙角搭一搭,看一看1立方米有多大,并让学生钻一钻,看最多能钻进去几个学生,让学生在亲身经历和体验的过程中理解体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将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体积单位的空间表象,这样教学既省事又有实效。
3.多媒体课件不能代替粉笔板书。
不可否认,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能给学生提供多方面的感受,有助于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许多教师制作的课件,把板书内容也容纳其中,认为这样做能节省书写时间,增大课堂容量。
课堂上最重要的是师生互动,并在此基础上生成新的知识点,这是教师无法预设的,也是多媒体课件无法及时生成的。另外,课件内容会伴随着教学进程的推进而从屏幕上消失,一些内容学生根本无法记住,也就不能及时理解了。汉字的韵味,板书的人性化,及时反馈的优势,是课件无法代替的。优秀的板书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有利于学生归纳和记忆,有利于学生深化思维和构建知识体系。
多媒体课件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但它只是辅助课堂教学的手段和工具,唱的是“配角”。我们应使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更加理性、更加准确,使它更好地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服务。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胜利小学九峰校区;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寨里中心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1-0061-02
时下,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是一件特别时髦的做法,大有“多媒体课件是万能的,上课万万不能没有课件”之势。很多教师,一堂课,恨不得每个步骤、每个环节、每一举手、每一投足都用课件来配合,图文声像几乎武装到了“牙齿”。教师只是机械地敲敲键盘、点点鼠标,成了课堂上的“放映员”,学生成了“观众”。课堂上缺少了教学中最为精彩的生成,少了应有的灵气与活力,课堂陷入僵化状态。其实,多媒体课件以其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确实弥补了传统教学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引领学生进入特有的情境之中,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我们应正视它的“短板”,辩证地应用它来辅助我们的教学。
1.多媒体课件不能代替动手操作。
一些教师热衷于在多媒体上做演示,甚至还把学生的动手操作也搬到银幕上来让学生观看。笔者认为,多媒体所展示的内容不是真实的物体,它缺乏真实感与可信度,课件再怎么生动形象,也替代不了学生对物体的直接感知。动手操作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研究来获得知识,它能真实地再现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过程,有极强的说服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
例如:某教师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鼠标一点,出现了一个三角形,鼠标一拖,拖出了一把量角器,分别量出各角的度数,展示结果;鼠标又一点,又出现了一个三角形,鼠标一动,三角形的三个角被剪开了,又被拼在了一起……整节课,学生只是在被动地学习,根本没有思考活动的参与,更缺乏探究过程,这样学数学,容易造成学生思维上的依赖性和惰性,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
数学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东西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这节课,如果能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三角形纸片(若干个大小不同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通过猜一猜、估一估、想一想、撕一撕、剪一剪、拼一拼、量一量、算一算等方法(方法不是唯一的),自主或合作探究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结论。如此,学生收获的将不仅仅是“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这样的结论,更重要的是他们数学学习自信心的提升和对数学思维方法的掌握。
2.多媒体课件不能代替实物展示。
在教学中,有些教师认为,利用课件演示来代替实物展示,既能让学生看得更清楚,又能节约时间。
例如:一教师在教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时,鼠标一点,屏幕上出现了一个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鼠标又一点,出现了一个体积为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键盘一敲,出现了一个体积为1立方米的大正方体……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建立体积和体积单位的表象,而学生看到的全是放大了的课件展示图,它只能给学生一些“间接形象”的感知,不能代替学生对体积单位空间的表象。学生头脑中没有“体积”的参照,对体积和体积单位的形象感知很模糊,很难建立起三个体积单位的空间观念。
如果教师课前让学生亲手制作一个棱长为1厘米和一个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课堂上让他们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再用3根1米长的木条在教室的墙角搭一搭,看一看1立方米有多大,并让学生钻一钻,看最多能钻进去几个学生,让学生在亲身经历和体验的过程中理解体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将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体积单位的空间表象,这样教学既省事又有实效。
3.多媒体课件不能代替粉笔板书。
不可否认,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能给学生提供多方面的感受,有助于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许多教师制作的课件,把板书内容也容纳其中,认为这样做能节省书写时间,增大课堂容量。
课堂上最重要的是师生互动,并在此基础上生成新的知识点,这是教师无法预设的,也是多媒体课件无法及时生成的。另外,课件内容会伴随着教学进程的推进而从屏幕上消失,一些内容学生根本无法记住,也就不能及时理解了。汉字的韵味,板书的人性化,及时反馈的优势,是课件无法代替的。优秀的板书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有利于学生归纳和记忆,有利于学生深化思维和构建知识体系。
多媒体课件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但它只是辅助课堂教学的手段和工具,唱的是“配角”。我们应使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更加理性、更加准确,使它更好地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服务。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胜利小学九峰校区;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寨里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