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叠加”模型的思维误区与思路引导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1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板块叠加模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技巧性;对模型中临界力的求解,常常会出现诸多的思维误区;把握物体由“静”到“动”的临界条件,可以采取不同的解决思路:外力增大“三步法”、加速度“比较法”、运动“被动法”、按质“分配法”、参考系“变换法”;多角度思考有助于掌握模型的本质特点.
  关键词:板块叠加;物理模型;思维误区;思路引导
  作者简介:刘二虎(1986-),男,中学一级教师,硕士研究生学历,从事高中物理教学工作.
  “板块叠加”是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问题中最经典的模型之一,题型灵活多样,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技巧性,成为近几年各地模考和高考的热点.“板块叠加”模型本身并不复杂,但学生处理起来往往感到十分困惑,容易出现思维误区,在实际考试中的得分率并不理想.实际上,抓住由“静”到“动”的临界条件,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路可以灵活多样.
  1 典型例题
  例题 在水平地面上静止放置一足够长的木板N,将一物块M放在长木板上,在长木板的右端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拉力的大小由零逐渐增大.已知物块的质量2m、长木板的质量m,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长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μ,且满足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
  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则
  A.如果外力F<2μmg,则物块与长木板静止在水平面上不动
  B.如果外力F=2.5μmg,则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13μg
  C.如果外力F>3.5μmg,则物块与长木板之间有相对运动
  D.在逐渐增大外力F的过程中,物块加速度的最大值大于μg
  分析 这是一道典型的“板块叠加”模型问题.题中对木板施加逐渐增大的外力,物块和木板的运动状态随着外力的增加而改变.起初,物块和木板相对地面静止,当外力克服地面的摩擦力时,二者一起加速,外力再增大达到一定程度,物块和木板会发生相对运动.解决问题的重点在于求解物块和木板发生相对运动时临界外力的大小.
  2 常见的思维误区
  物块和木板的上下叠加,看似简单,但涉及到两个物体运动状态的分析,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过程分析能力,实际在处理问题时容易产生诸多思维误区.
  2.1 错判运动状态
  这类误区主要是认为物块和木板始终一起向右加速.实际上地面滑动摩擦力大小为1.5μmg,当外力小于1.5μmg时,物块和木块始终相对地面保持静止;当外力大于地面的滑动摩擦力时,物块和木板才会一起向右加速.
  2.2 忽略“板块”分离时的加速度
  在物块和木板发生相对运动时,容易产生的误区是认为外力只要克服木板-地面、物块-木板两个摩擦力即可,认为外力F>3.5μmg就会发生相对运动;没有意识到在发生相对运动时,物块和木板实际都是有加速度的,并不是相对地面保持静止.
  2.3 受力分析时摩擦力判断混乱
  在受力分析时,主要难点在于木板-地面、物块-木板两个摩擦力的判断.这里的误区主要有两个:一是认为木板-地面、物块-木板两个摩擦力是同时产生的,二是判断两个摩擦力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比较混乱.由于外力是施加在木板上,两个摩擦力的产生也是有先后顺序:外力小于1.5μmg时,系统相对地面静止,木板-地面间先产生静摩擦力,物块-木板间没有摩擦力;当物块和木板一起向右加速时,木板-地面间变成滑动摩擦力,物块-木板开始有静摩擦力;物块-木板间的静摩擦力随着外力的增大而增大,并由此来判断相对运动的临界条件.
  思维误区的产生,本质上是对这类模型解决思路不明确,没有把握好“叠加体”运动状态的变化过程.把握好两个接触面的摩擦力以及物块和木板之间相对运动的条件,求解出两个外力临界值:一起向右加速克服地面摩擦力时的临界力1.5μmg;物块和木板发生相对运动时的临界力4.5μmg,由此,问题迎刃而解.
  3 模型的解决思路
  对“板块叠加”模型,首先要做好物块和木板运动情况的分析,特别是随着外力的增大时二者的运动情况的变化,抓住系统由“静”到“动”的临界条件,求出发生相对运动时临界外力的大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类模型具有很强的技巧性,实际处理起来时,可以不同的思路.
  3.1 外力增大“三步法”
  分析运动过程可知,物块和木板的运动随着外力的增加而发生改变.当外力F<1.5μmg时系统相对地面静止,继续增大外力,二者一起加速,此时彼此之间依靠静摩擦力相互连接.随着外力增加,加速度相应增大,静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这一临界条件时,外力增加到第二个临界值.对于这个临界力的求解可以依据外力增大“三步法”的思路:
  第一步“整体”,当F比较小时二者一起加速,设加速度大小为a,有
  F-0.5μ(2m m)g=(M m)a(1)
  第二步“隔离”,分析物块的受力,此时物块和木板间的静摩擦力f满足:
  f=2ma(2)
  第三步“判斷”,依据临界条件判断即当M的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达到临界条件,若外力继续增大,物块和木板发生相对运动时,彼此之间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有
  f=2μmg(3)
  由(2)、(3)式得出发生相对运动时临界加速度a=μg,代入(1)式可求出临界力F=4.5μmg,从而进行判断.
  依照“整体”、“隔离”、“判断”三步推进,让解决问题的思路简洁清晰,能轻松的求解出临界力,且方法易于掌握.
  3.2 加速度“比较法”
  从运动的角度来看,发生相对运动时二者的加速度大小不一样.考虑到外力施加在木板上,当木板加速度大于物块所能达到的最大加速时,二者发生相对运动.
  设物块的加速度为a1,木板加速度为a2,物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为f,对木板f=2ma1,对木板F-0.5μ(2m m)g-f=ma2,发生相对运动时,物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突变为滑动摩擦力,f=2μmg,此时a1=μg,且满足,a2>a1,可求出外力F>4.5μmg,即临界力为4.5μmg.   加速度“比较法”依据发生相对运动的运动条件来分析,易于理解和接受,是处理“板块叠加”模型很好的思路.
  3.3 运动“被动法”
  在运动过程中,由于外力是直接施加在木板上面,可以认为木板是受外力的作用“主动”运动,而物块是由于二者之间的静摩擦力带动运动,处于“被动”状态.二者一起加速,加速度相同,但作为“被动”运动的物块,所能承受的最大加速度是有限的.
  当物块的加速度最大时,此时的加速度是二者一起加速的最大加速度,彼此间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
  整个过程中,“被动”运动的物块最大静摩擦力f=2μmg,此时系统一起加速的最大加速度为am=μg,若F-0.5μ(2m m)g>(2m m)am,物块和木板发生相对运动,可求出力F>4.5μmg,即临界力为4.5μmg.
  运动的“被动”分析法对思维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对运动过程有清晰的认知.
  3.4 按质“分配法”
  对于“连接体”问题,系统受到的外力可以等效的分配到各个物体上,每个物体受到的“等效合力”按质量的比例来分配[1].当物块和木板一起向右加速时,二者相对静止,系统总外力F合=F-0.5μ(2m m)g,此时物块的“等效合力”为mm 2mF合; 一起加速时,物块的 “等效合力” 和实际受到的合力相等,即mm 2mF合=f,物块和木板分离的瞬间f=2μmg,可求出力F=4.5μmg,即临界力为4.5μmg.
  对于连接体,系统其受到合外力按质量分配到各个物体上,这一原理简单实用.用按质“分配法”的思路处理“板块叠加”问题时,首先要理解好“等效合外力”的思想.
  3.5 参考系“变换法”
  参考系“变换法”是用相对运动的思想来处理问题,将物块运动的参考系从地面变换到木板上.
  以地面為参考系,若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a,物块和木板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对木板:F-0.5μ(2m m)g-f=ma.
  以木板为参考系,物块相对木板,需要考虑物块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物块和木板彼此间的摩擦力f,另一个是加速参考系带来的“惯性力”2ma.一起加速时,物块相对木板是静止的,要实现这一“平衡”只要2ma=f.
  当发生相对运动时,考虑到外力施加在木板上,物块相对木板向“后”运动,则2ma>f,且f=2μmg, 可求出力F>4.5μmg,即临界力为4.5μmg.
  参考系“变换法”实际是选择“非惯性”参考系来研究问题,难点在于 “惯性力”的理解和把握.
  参考文献:
  [1]王益华.如何解决有外力作用的“叠加体”问题[J].物理教师,2015,04:59-60.
  [2]陈玉生.“板-块”叠加体的几种典型模型[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5,11:44-47.
其他文献
摘要: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十年了.十年来,我市初中物理科教学一直沿用人教版教材.针对即将使用的新修编的初中物理教材,本文从这些年的实际教学情况出发,对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的作业编写到教材作业题的统计与分析、教材作业设计与教学中的困惑,并同时提出了自己建议.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该把当前先进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优势有机的结合起来,加强备、教、辅、改、考各个环节的研究和改革,着眼于
摘 要:很多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都只顾做题,却不去思考,不去回归课本.教师上课只顾自己讲题,很少用课本带领学生学习基本的物理概念.很多习题其实都是概念的延伸,本文重在提倡教师鼓励学生运用概念去解题,在解题中理解概念,重视书本的教学,将物理概念和习题相结合,当学生初步形成概念后,必须给他们提供运用概念的机会,让他们将抽象的概念返回到具体的物理现实中去,使他们在运用概念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和巩固
摘要:虽然图像问题具有重要的物理教学价值,但是学生对图像问题的理解和应用却并不令人满意,本文就教材导向下挖掘图像问题中的深层信息进行简单剖析,为分析图像问题提供一点小小的帮助.  关键词:图像问题;数学知识;科学素养  教材是物理学习的基本工具,是贯穿整个学习始终的动脉,在教材导向下,许多重要物理规律的探究都重视统计、分析实验数据,将数据之间的关系用图像表示出来,进而用图像问题来反映物理规律、现象
摘 要:元认知技能在物理解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物理课堂教学中采用传授元认知知识、暴露解题思维和利用问题单进行解题思维训练等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元认知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在物理解题方面的元认知水平,进而促进物理解题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元认知;元认知技能;物理解题  作者简介:刘玉中(1972-),中学一级教师,硕士,研究方向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物理解题活动是一种认知活动同时伴随着元认知活动,
摘要:根据《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并结合学校教育理念,界定了初中生的道德人格,并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从物理精神、合作探究和物理学史三方面提出了培育学生道德人格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道德人格;策略  1研究的意义  教育部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个人修养”等教育为重点,培育学生理想人格.
摘要: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要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就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一个探究活动、一个概念,一道习题,都能启发学生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學生逐渐形成健康的思想.在物理课上开出德育之花,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在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在课堂上介绍物理学家事迹,激励学生勤奋学习.  关键词:物理课堂;德育教育;情感态度价
摘 要:平抛运动轨迹的描绘是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难点,教材中的尝试描点法费时费力,容易对学生顺利完成实验造成负面影响.借助紫外光小车在涂有感光材料的纸板上现色画图的方法可巧妙解决这一难题.  关键词:紫外光;感光材料;平抛运动轨迹  作者简介:韩忠国(1974-),男,甘肃民勤人,大学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物理实验改进与创新以及创新教育.  平抛运动轨迹的描绘是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难点,教材
本文以一道物理电学试题的几种数学解法为例,来说明数学知识在解决物理问题时所起的重要作用. In this paper, we take several mathematical solutions of a physical elec
摘 要: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技术优势的基础上,使得“互联网 ”模式下的人机交互、人工智能等教育形式在物理习题教学中成为可能.对于物理教学来讲,对物理习题重新进行定义和设计,使之能更好地与现代技术手段有效融合实施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觉探索物理问题,不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互联网 ;物理习题;习题设计原则;信息交互  基金项目:福建省
鼓励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让人匪夷所思,还能给人前进的动力!我曾经被鼓励过,知道那种滋味,记得是四年级时,我们天天写日记,我每天苦思冥想,写出的日记总是三四行,根本连语句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