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课堂提问技巧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wanjiang1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课堂的提问技巧。创新的提问,可以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智力和学生的能力。在历史教学中,課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有效组成部分,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设计的问题有效,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主动思考并得出答案,从而启迪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本文中,笔者就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设计问题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历史课堂;提问;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4-0017
  一、设问要有针对性,要结合教材,面向所有的学生
  在历史教学中,设问的问题很多,可以设计的问题有:历史事件、时间、地点、人物、背景、原因、作用、意义、影响、概况、结果等等;不管怎么样设问,教师设计的问题要针对本课的教材。要怎么样才能做到有针对性地设问呢?
  首先,要针对本课的内容进行设问。设问的问题一定要紧扣本节课内容的重点、难点,每一个课时都有其重点的内容,这些重点的内容,包括历史的事件、人物和基本的历史含义和结果等,就是历史学习的重点、难点。如《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这一课,它的重点是唐朝与日本的交往、唐朝与天竺的交往,难点是: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唐朝的对外交往与今天的开放的区别。教师就要围绕本课的这些问题精心设计问题,巧妙地提问,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历史思维,拓宽学生的视野。只有这样才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其次,面向所有的学生。第一,教师要有效地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中学生很有想象力,经常会提出一些自己的设想以及独到见解,或者喜欢去尝试一些创新的方法。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然后对他们不断地进行点拨和引导。在课堂中不断地提出令人深思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教师与学生课堂活动是一种和谐、平等的关系,这样学生乐学。第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去设计出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所以,教师在设问问题时要多设计梯度不同的问题,既要设计有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回答的问题,也要有比较适合中等水平、中下水平学生回答的问题。这样课堂上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学好,从而做到面向所有的学生。
  二、提问要注意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学生的学与学生的思非常重要,如果学生没有活跃的思维,那就无所谓学习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想办法去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学习与思考有效地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在设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围绕课本的重点、难点提出更有启发性的问题,要能够引起学生主动地去思考,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思维能力。讲《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课时,首先让学生考虑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又围绕这个问题提出唐朝中外文化交往这么活跃,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有什么启示?这样就是提高一个层次,而且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书本上是找不到的,需要发散自己的思维,自己组织语言,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通过这样设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既有效地让学生掌握本科所学的知识,又有效地培养学生主动去探究,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提问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有趣味的问题进行提问,能够让学生以快乐的心情进行积极思考。例如讲授“美国内战”一节时,提问:“美国内战的原因是什么?美国内战有什么历史意义?”这类问题,容易使学生感到厌烦,难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但是,若一反常规的发问:“为什么说美国内战的爆发是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为什么说内战扫清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这些问题,学生感到似懂非懂、新鲜有趣,思维的波澜也就被激起。再如,讲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有什么重大意义,提问:为什么说这是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试结合五项原则的内容谈谈你的理解。又如,漫画引入,然后提问:反映了旧中国怎样的外交状况?漫画这种形式本身对学生就比较有吸引力,PPT课件中的漫画投影到屏幕上学生的兴致就已经激发出来,再抛出问题学生就进行了分析思考。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提问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有创造性,不能再拘泥于问题模式:例如讲“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可提问,“如果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否会爆发?为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要注意,教师在评价这类问题的答案时,不能简单地说谁对谁错,只能说谁的理由更充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才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之,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正确地、科学地运用这一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苏昆玉.走向素质教育[J].中国教育报,1998(12).
  [2] 高 晋.关于初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5(15).
  (作者单位:广西鹿寨县鹿寨中学 545600)
其他文献
摘要:语言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在低年级不积累丰富的语言,到中高年级的习作就会无所适从,以致难为无米之炊。本文从三方面论述一年级学生语言积累的规范教学:在模仿中积累语言;在课外阅读中积累语言;在生活中积累体验。  关键词:一年级学生;语言;积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4-0012  《语文课程標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
高中物理是一门抽象难学的课程,要学好高中物理这门课程——学好物理概念非常重要,它是探究现象、掌握物理规律的基础.本文就怎样教好学好做了如下的探究.  1根据学情,钻研教材  我校的学生基础好,思维活跃、敏捷,但部分老师教学质量不够明显.本人认为真正能够学好高中物理,必须从源头开始——概念.物理概念的特点:客观性.不能脱离物理现象而客观存在;抽象性.必须经过从一个现象到本质的科学抽象过程;可操作性.
摘要:数学语言是一种由数学符号、数学术语和经过改进的自然语言组成的科学语言。新课程要求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语言;师生交往;共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4-0013  互动交流在数学课中出现的次数很频繁,在这个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如果上课语言表达“生硬”,照本宣科,或措辞含糊,语病迭出,
对于学生进行比较基本的科学实验的训练的课程一般说来就是高中的物理实验课程,这门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动手的能力,与此同时还有创新的能力,还有就是创新意识的培养,同时使得学生逐渐的形成科学系统的思维方法,以及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自从开始进行素质教育,实验这一项在平时的教学中的地位就有了很大的提升,成为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毕竟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了这么多年,还是有很多的地方在进行教学的
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为中心,从学情出发,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并根据学生的发展状态,调整教学内容。从学生特点出发,制定教学方法。  关键词:学为中心;目标;内容;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4-0014  《语文课程标准》提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
摘要:“互动”教学模式是一种比较适合新课程要求的教学方法。所谓“互动”,就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去发现,在学生发现的要求下,促使教师去启发,师生密切配合,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实现教与学的共振,成功的英语教学要致力于形成一种新的教学双边关系,使得两个最重要的要素的作用得到和谐而充分的发挥。本文是笔者根据平时的教学总结出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互动;教学  中图分
从近年的高考试题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很多试题选材注重选取考生所熟悉的情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试题很多都是从常规试题和经典模型改造、变形、变化而来,  甚至有些试题素材直接取自教材.有些试题虽然背景跟当代科学技术、科技前沿、社会热点相联系,但其试题的模型还是经典、常规模型.试举几例加以说明. 点评这道试题把物体平衡和运动与力的两个常规模型通过改变运动状态把它们有机组合起来,考查了物体平衡和牛顿运动定
创新意识是指主体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主体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动力,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前提,包括创新动机、创新兴趣、创新情感和创新意志.创新动机是创新活动的动力,它推动和激励主体进行创新活动.创新兴趣是促使主体积极探求新奇事物的心理倾向.创新情感是引起、推动甚至完成创新的心理因素,只有具有正确的创新情感才
摘要:新课标强调学生学习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到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调动各方面资源,為学生创设快乐的学习情境,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预想的学习目的。本文从情景教学在信息技术课中运用的必要性出发,重点分析信息技术课程中情境创设的原则及方法。  关键词:教学情境;信息技术;原则;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物理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故事,爱因斯坦在做完关于相对论的演讲之后,有人希望他用最简单易懂的方式解释一下相对论.爱因斯坦做了一个绝妙的类比,“如果和你爱的人在一起,过几个小时就像过几分钟一样;如果光屁股坐在火炉上,过几分钟就像过几个小时一样!”正是这个绝妙的类比,让抽象、深奥的相对论走向全世界.  类比在物理学发展史上的作用举足轻重.卢瑟福用行星系统类比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否定了汤姆生的“枣糕”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