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初中语文多维教学法”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hun5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多角度阅读,关键在于确立角度,站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看法。即“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多角度解读课文,可以发现新的问题,得到新的启示,能更深刻地理解课文,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对文章有一个全方位的理解。
  关键词:语文多角度想象能力
  
  多角度的阅读,既能够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要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教学中应提倡学生进行多角度的解读课文,养成良好的习惯,掌握多角度解读课文的方法。那么,怎样进行多角度的解读呢?在此谈谈自己的肤浅的认识。
  《走一步再走一步》为例,谈谈如何进行多角度的阅读。
  首先,选择着眼于某一人(或某些人)的角度。比如在《走一步再走一步》中,可提出:父亲怎样教孩子脱险?为什么他不直接把孩子抱下来?父亲眼看孩子在悬崖石架上下不来,明知孩子一不小心就会摔死。可是,他并没有上去救护孩子。父亲深知,如果自己去救,孩子的能力就毫无进展,所以,只是鼓励、指导孩子“走一步再走一步”,让孩子自己下来,经受一次历练,增长勇气和经验。就这样使一个孱弱的孩子获得勇气和信心,变得勇敢。“我”就是在父亲的指导和鼓励下,自己一步一步的走下来,脱离了危险。经过一次经历,增长了勇气和经验,事实上“我”确实从中得到了终身收益的经验,使“我”获得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正如“我”在文中写道: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也就是: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化整为零,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一步一步走下去,困难就不大了,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走进去”、“走出来”结合人生体验谈出自己的见解和方法。通过对父亲的行为分析,如何看待“我”的父亲?我们又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学生们畅所欲言,得出:这个父亲很懂得怎样训练孩子。同时还告诉我们,对孩子不要溺爱,要科学地训练孩子,使之自立自强,作为家长,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给予指导、鼓励,不能包办代替,路要让他自己走,在走的过程中让他不断成长,不断成熟起来。
  一个问题解决了,再提出:如何评价杰利和另外四个小伙伴?若我们是“我”和“我”的伙伴又会怎样做呢?通过讨论同学们明确:对于一个体弱多病的孩子,在被困的惊慌、恐惧、陷入绝望时,多么乞盼能得到大家的救助!然而,从“我”的小伙伴看,当“我”陷入困境时连好朋友杰利也走了。但最后他还是把“我”的父亲找来了,说明他还是富于友情,富有同情心。可是,另外四人却丢下“我”不管,还无情地嘲笑,这也许是幼稚的表现,但似乎有些令人感到可恶和可悲。起码对一起玩的伙伴缺乏同情心,没有友情,没有患难与共的爱心。如果是我们——作为同学或朋友,应想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应有患难与共的爱心,珍惜同学或朋友之间的感情,尽力地帮助“我”,起码应有对弱者的同情心。
  通过对人物的分析,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受到了启迪,联想和想象能力得到了培养,而且,培养了懂得珍视友爱的感情和学到做人的道理,学到了课文本身所学不到的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再从故事情节看,从“我”由“出险”到“脱险”的经过这一情节看,这虽是一件小事,但对“我”来说却意义重大。有何重大意义呢?它不但激励了“我”勇敢的精神,鼓起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使“我”脱离了险境,更让“我”从中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获得了一生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那么,我们从中又学到了什么?得到什么启示呢?经过探讨领悟到:人生的路途总是从坎坎坷坷中走过来的,不可能一帆风顺的,常常会碰到预想不到的困难。在遇到困难时,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坚信“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试一试就能行,拼一拼就会赢”,对一切艰难险阻应有积极有为的心态,那么,我们一定能战胜它。如何战胜呢?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我们也要象“我”一样,把大困难分成一个个小困难,“走一步”,解决一个小困难,“再走一步”,再解决一个小困难,“一步一步走下去”,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解决,最终能战胜大困难。从“我”战胜困难中使我们领悟到的人生哲理,生活中要善于感悟,要从事件中悟出道理,即因事推理。因为普通的事件中往往孕育着深刻的哲理。如果能像文中的“我”不断的思考,善于地感悟,无论做人也好,做学问也罢,精神也就会越来越充实,人就会聪明起来。我们的思想也将会闪现理性美的闪光,也会拥有一个高质量的人生。
  采用多维教学法教师应做到:
  一、善于保护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保护学生显露出来的创造意识,做到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驱使学生认真观察周围世界,注意学生的新鲜直接感受,即灵感爆发式的领悟和理解,积极肯定学生不拘一格的创新见解,让他们燃烧起创造思维的熊熊烈焰。
  二、善于生疑激趣,组织争辨。
  1、对有分歧问题的争辨,要引而不发。2、对带有推测性問题的争辨,应引导学生抓住实质。3、对反常性问题的争辨,要引导求“常”。4、对疑窦较深的问题,要适当暗示。暗示的目的是启发学生去进行创造性思维。
  三、善于抓住时机,点拨指导。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应善于抓装愤”、“悱”之时,巧妙点拨,使学生思路豁然开朗,顿开茅塞。常见的点拨有:
  1、直观性点拨。即教师提供与学生思考的问题在某点上有近似或间接联系的直观演示,促使学生思维畅通。
  2、情境性点拨。即教师利用一切条件,为学生创造出一种有新感的境界,让学生张开智慧的双翅,去探求解决问题。
  3、联想式点拨。即从学生已知的问题,引导他们向纵深发展,连续考虑,由此及彼,探本求源。就象牛顿因苹果落地而发现万有引力,弗来明从葡萄菌突然死亡而发明青霉素那样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4、迁移式点拨。这是启发学生从已知问题去思考与之相关的新问题的一种方式,却所谓“举一隅而以三隅反”,经常引导学生求同或求异。
  5、诵读式点拨。即在朗读中对学生指导,以此增强记忆,培养思维能力。
  
  
其他文献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是各级各类学校切实要开展的工作之一,也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初中语文教学担负着人文教育的功能,然而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的法制教育几乎呈空白状态。在当前社会法制的重要性日益显著的背景下,面对目前学生法律素养薄弱、行为自律意识欠缺、自我保护能力匮乏以及初中语文学科教育中法制教
期刊
【摘要】:七年级学生阅读面较窄,对于优秀文学作品知之甚少,不能应付考试中的名著阅读。作为语文老师要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观看经典影视视频,举办“名著知多少”“故事会”、“读书擂台”、“读书知识大赛”等各种形式的活动,激發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良好习惯,一天里至少得安排一个小时的时间阅读名著,天天如此。教学生阅读名著的具体方法,精读、细读,怎
期刊
【摘要】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应该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也是新课标的“三维目标”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从三个环节上来分析如何在作文教学中真正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作文的题目要立足于生活。拟定一个好的作文题目,应该联系学生的实际,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积极向上的美好的事情。二、作文要在情感上与学生产生共鸣。教师在进行指导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站在学生的角度,贴近现实生活,力求寻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任务。阅读能力大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字词句的掌握能力;二是理解能力,即对文章大致内容的理解能力;三是分析能力,即对故事情节,人物特点,文章主旨等进行分析的能力;四是归纳能力,即用简洁的语言对各方面的归纳总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三、加强课堂阅读指导;四、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只要语文老师能
期刊
摘要:一个合格的初中语文教师,既要从理论上掌握教学方法,又应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善于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如何获得知识的方法。对语文教学方法的探究,必须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着手,作综合研究,这是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当前开展素质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实践综合研究    一、初中语文教学应关注阅读教学法  1.1要继续加强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本体地位和教师的引领指导作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突飞猛进,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受广大师生们的欢迎和青睐,多媒体多功能辅助教学正被广泛应用于我们课堂教学之中。语文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文化知识不可或缺的工具,是基础学科中的基础。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语文,使语文成为学生易学、乐学的科目,这是当前摆在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最亟待解决的大问题。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积极地研究和应用多媒体技术,来改变我们传统的落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