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教育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塑造良好的道德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德育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目的和归宿,一直以来,人们总是机械地将德育、智育、体育等人为划分,将德育当成一门课程来进行来传授,教育中表现为过分注重理论说教,忽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和社会实践;注重共性,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实践证明,这样的道德教育不符合小学生品德养成规律,实效性差。
在全社会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前提下,面对新课程实施的背景,教育者如何使学校德育从抽象的、空洞的说教中走出来,创造性地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呢?
分层——让德育目标细化
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不是仅靠十几节思品课或通过几个活动就能达到的,是需要在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中逐步形成并达到一定水平的,它具有明显的层次性、渐进性和过程性。因此小学德育必须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品德形成规律,将德育目标、内容分解到小学六年的教育之中,以达到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逐步提高螺旋上升的效果。
如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我们可以做如下的分层来逐步实施。
从附表中可以看出同样是劳动教育,不同年级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要求。低年级重视对学生自理劳动的指导,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兴趣;中年级重视对劳动习惯的养成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劳动的意义;高年级着重对劳动技能的指导,带领学生进行一定公益劳动,通过实践感受劳动创造生活。这样的分层实施可以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
学校也应根据不同时期学生的具体特点,制定不同阶段的德育目标,如许多有经验的班主任在开学初一般以养成教育和文明习惯教育为主;学期中以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教育为主;学期末以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为主。另外根据不同的月份结合不同的节日,德育的主题也应有所不同,如:三月份的尊敬长辈教育,四月份的革命传统教育,五月份的劳动教育,六月份的环境教育,七月份的爱党教育,九月份的尊师教育,十月的爱国教育等,做到重点突出,主题突出。
分层实施德育还应包括对不同的学生应实施不同的教育,即因材施教。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思想。作为老师应尽可能地了解更多的同学,特别是那些“特殊”学生,对他们不能“一视同仁”,而应区别对待,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
示范——让德育之路无痕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财富是一种能激发每一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教育并不需要高深的说教和严厉的批评。一个人的德行形成的过程,更多的是对一个个榜样的“耳濡目染”,我们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
有一位教师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着一种习惯,那就是每当她见到教室的地上有纸屑的时候,便会主动地捡起而不随便地责怪学生。日子久了,她的行为越发感染学生,学生注意卫生,不随地乱丢纸屑的习惯自然而然地就养成了。
这样的德育通过一种行为转化为一种影响。这样的教育是上乘的教育。
互动——让德育显现真情
互动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双边活动,这里重点谈谈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与老师的心灵碰撞,积极开展师生之间的谈心交流活动,特别是“后进生”,更应主动地“上门”谈心。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想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德育,走进学生的情感生活圈,必须主动对他们关心,以平等的身份参加学生组织的各种主题活动,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信赖。
那种板着面孔,把自己当成道德的化身、道德知识传授者的教师是不受学生欢迎的。有调查表明,不少中小学生将心里话写到第三本日记里锁起来,宁愿在小朋友、“哥们”、“姐们”之间诉说、交流,也不愿让老师知道。其实,学生还是希望在老师和自己的真情互动的关系中体验成长的感觉的。关键是教师要主动走下神圣的讲台,把自己真实的一面展示给学生看,向学生敞开心扉。而不是不顾社会大环境,去一味地唱高调,让学生感觉你总像是戴着面纱,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亲近。
一位教师在和几位学生探讨学习的目的时,学生有的说:“为了国家的富强”;有的说:“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显然这些不完全是学生们真实的想法,老师见此,接过话题说:“我来谈谈我读初中时的想法。”这位老师说:“那时候,我家兄妹多,家境不好,家里能供我读初中已经是很不容易了,上高中根本不敢想。而当时师范学校不仅上学免费,还发给一定的生活费。于是考取一所上学不要钱的师范学校成了我拼命学习的目标和动力。”老师朴实的话语,一下子打开了同学们禁闭的心扉,有的说:“我学习完全是为了妈妈,她每天都教育我要好好学习,考上重点中学,上名牌大学。”有的说:“学习是为了摆脱现在贫困的处境。”有的说:“为了将来出人头地。”……
我们且不论这些想法是否正确,但它们都是学生真实情感的流露。而教师只有了解了学生真实的想法才能在今后的教育中针对不同的个体品质特征和精神需求,在内容和方式上选择最佳的时机和结合点。
体验——让德育焕发活力
要把教育者所传递的品德、规范信息内化为学生的品德信息,进而外化为具体的品德行为,必须促进学生的切身体验。大量的事实证明,学生获得切身体验的东西才能入脑入心,对人生的成长与发展起着巨大的引导作用。因此在实施道德教育时,教育者应组织有效的道德实践活动,创设富有感染力的真实的道德情境,促发学生对道德的切身体验。
如:为养成学生心中有他人、有集体的全局意识,在学校和家庭中可开展“一日班长制”“今天我当家”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不同角色的“甘苦”,从而激发他们内心的情感。类似的活动还有“模拟法庭”“假日交易市场”“自护小卫士”等。
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让道德教育根植于现实生动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也是促发学生体验的有效途径。如针对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现象,让学生展开辩论,如“看电视对学习是利大还是弊大?”“给好朋友送礼是‘轻些’还是‘重些’?”“小学生上网是有利还是有弊?”“假期的主要任务是玩吗?”等。再如为让学生感受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可组织学生对家乡的生活变化做调查,写调查报告。通过鲜活的数据,感受家乡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培养健康的情感态度。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道德教育的内涵深刻,涵盖深广,其途径多种多样,其方式丰富多彩,作为德育工作者应不断探索,提炼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全社会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前提下,面对新课程实施的背景,教育者如何使学校德育从抽象的、空洞的说教中走出来,创造性地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呢?
分层——让德育目标细化
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不是仅靠十几节思品课或通过几个活动就能达到的,是需要在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中逐步形成并达到一定水平的,它具有明显的层次性、渐进性和过程性。因此小学德育必须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品德形成规律,将德育目标、内容分解到小学六年的教育之中,以达到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逐步提高螺旋上升的效果。
如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我们可以做如下的分层来逐步实施。
从附表中可以看出同样是劳动教育,不同年级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要求。低年级重视对学生自理劳动的指导,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兴趣;中年级重视对劳动习惯的养成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劳动的意义;高年级着重对劳动技能的指导,带领学生进行一定公益劳动,通过实践感受劳动创造生活。这样的分层实施可以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
学校也应根据不同时期学生的具体特点,制定不同阶段的德育目标,如许多有经验的班主任在开学初一般以养成教育和文明习惯教育为主;学期中以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教育为主;学期末以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为主。另外根据不同的月份结合不同的节日,德育的主题也应有所不同,如:三月份的尊敬长辈教育,四月份的革命传统教育,五月份的劳动教育,六月份的环境教育,七月份的爱党教育,九月份的尊师教育,十月的爱国教育等,做到重点突出,主题突出。
分层实施德育还应包括对不同的学生应实施不同的教育,即因材施教。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思想。作为老师应尽可能地了解更多的同学,特别是那些“特殊”学生,对他们不能“一视同仁”,而应区别对待,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
示范——让德育之路无痕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财富是一种能激发每一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教育并不需要高深的说教和严厉的批评。一个人的德行形成的过程,更多的是对一个个榜样的“耳濡目染”,我们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
有一位教师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着一种习惯,那就是每当她见到教室的地上有纸屑的时候,便会主动地捡起而不随便地责怪学生。日子久了,她的行为越发感染学生,学生注意卫生,不随地乱丢纸屑的习惯自然而然地就养成了。
这样的德育通过一种行为转化为一种影响。这样的教育是上乘的教育。
互动——让德育显现真情
互动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双边活动,这里重点谈谈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与老师的心灵碰撞,积极开展师生之间的谈心交流活动,特别是“后进生”,更应主动地“上门”谈心。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想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德育,走进学生的情感生活圈,必须主动对他们关心,以平等的身份参加学生组织的各种主题活动,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信赖。
那种板着面孔,把自己当成道德的化身、道德知识传授者的教师是不受学生欢迎的。有调查表明,不少中小学生将心里话写到第三本日记里锁起来,宁愿在小朋友、“哥们”、“姐们”之间诉说、交流,也不愿让老师知道。其实,学生还是希望在老师和自己的真情互动的关系中体验成长的感觉的。关键是教师要主动走下神圣的讲台,把自己真实的一面展示给学生看,向学生敞开心扉。而不是不顾社会大环境,去一味地唱高调,让学生感觉你总像是戴着面纱,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亲近。
一位教师在和几位学生探讨学习的目的时,学生有的说:“为了国家的富强”;有的说:“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显然这些不完全是学生们真实的想法,老师见此,接过话题说:“我来谈谈我读初中时的想法。”这位老师说:“那时候,我家兄妹多,家境不好,家里能供我读初中已经是很不容易了,上高中根本不敢想。而当时师范学校不仅上学免费,还发给一定的生活费。于是考取一所上学不要钱的师范学校成了我拼命学习的目标和动力。”老师朴实的话语,一下子打开了同学们禁闭的心扉,有的说:“我学习完全是为了妈妈,她每天都教育我要好好学习,考上重点中学,上名牌大学。”有的说:“学习是为了摆脱现在贫困的处境。”有的说:“为了将来出人头地。”……
我们且不论这些想法是否正确,但它们都是学生真实情感的流露。而教师只有了解了学生真实的想法才能在今后的教育中针对不同的个体品质特征和精神需求,在内容和方式上选择最佳的时机和结合点。
体验——让德育焕发活力
要把教育者所传递的品德、规范信息内化为学生的品德信息,进而外化为具体的品德行为,必须促进学生的切身体验。大量的事实证明,学生获得切身体验的东西才能入脑入心,对人生的成长与发展起着巨大的引导作用。因此在实施道德教育时,教育者应组织有效的道德实践活动,创设富有感染力的真实的道德情境,促发学生对道德的切身体验。
如:为养成学生心中有他人、有集体的全局意识,在学校和家庭中可开展“一日班长制”“今天我当家”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不同角色的“甘苦”,从而激发他们内心的情感。类似的活动还有“模拟法庭”“假日交易市场”“自护小卫士”等。
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让道德教育根植于现实生动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也是促发学生体验的有效途径。如针对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现象,让学生展开辩论,如“看电视对学习是利大还是弊大?”“给好朋友送礼是‘轻些’还是‘重些’?”“小学生上网是有利还是有弊?”“假期的主要任务是玩吗?”等。再如为让学生感受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可组织学生对家乡的生活变化做调查,写调查报告。通过鲜活的数据,感受家乡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培养健康的情感态度。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道德教育的内涵深刻,涵盖深广,其途径多种多样,其方式丰富多彩,作为德育工作者应不断探索,提炼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