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年一度的校青年教师赛课正在进行中,二年级语文老师执教的是口语交际“看望生病的同学”,教材要求是:李晓燕同学生病住院了。丁大勇打算去医院看望她。同座的王小娅有事不能去,委托丁大勇代她向李晓燕表示问候。想一想,丁大勇见到李晓燕会怎么说?
根据教材要求,本次口语交际的练习重点应该是“学会问候,在探望病人时能做到有礼貌,言语恰当。”另外还要“能够转述别人的问候”。对照这样的要求,课堂上,老师们主要创设了两个情境:一是王小娅委托丁大勇转达问候;二是丁大勇去医院看望李晓燕。但九节课听下来,看看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口语交际实践,总感觉问题多多,具体表现在:
1.表演化。有的老师这样引导学生:“谁来演丁大勇?谁来演李晓燕?”……“你喜欢谁的表演?为什么?”老师首先将模拟情境中的口语交际实践定位成“表演”,孩子们就真当成了演戏,可惜“小演员们”总是“笑场”,一个个“丁大勇”“李晓燕”还没开口就先笑,在座位上观摩学习的同学也是一阵阵哄笑,根本没能进入“看望生病的同学”这样一个特定的交际情境。
2.背诵腔。不少孩子问候生病的同学像在背书,边“背”还边想老师讲的要点。在这堂口语交际课上,这些孩子也许弄懂了看望生病的同学该注意礼貌,该表示关心,但如果他们真正置身那种情境,他们还是不会说,也就是口语交际技巧和策略并没有得到提升,能力没有形成。
3.零互动。有些孩子与别人交际时眼睛不看对方,说话声音很低,自言自语似的、毫无感情色彩地将问候、祝福说出来,也不管对方听见与否,更不考虑对方说什么,自己怎样应对。交际双方基本没有互动与沟通。
4.伪交际。看上去交际双方你说我听,我说你听,事实上,他们都是按老师的指导或模仿前面的同学机械表达,基本是在同样的情境中重复同样的话。有时双方的“说”缺乏内在的联系,如果一方不按前面同学的“套路”说,另一方就不知如何应对了。
仔细反思这些课堂,笔者认为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口语交际教学中交际意识的缺失。口语交际这种课型来源于原先的“听说课”或“说话课”,从“说话”“听说”到“口语交际”,变化的绝不只是名称,更是一种价值取向的转变,一种指导思想的转变,一种培养目标的转变,一种方法策略的改变。
“交际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互相往来、互相接触,从而达到互相沟通、互相影响的社会活动。”口语交际的核心在于“交际”,听说能力是交际的基础,听不明白,说不清楚,交际当然无从谈起。除此之外还要考虑交际对象、交际环境,如身份、场合、时机等,这也是交际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口语交际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有良好的语言修养,有文雅的谈吐,还要求学生有尊重对方、诚恳交流的态度,有认真倾听的习惯,有抓住对方表达要点的能力,有快速作出反应的本领,有当众表达自己见解的勇气,口语交际教学要提高的是包括倾听、表达、应对能力和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情感态度在内的综合素养。”口语交际的“交际”特性,要求我们强化交际意识,围绕“交际”来构建口语交际课堂,以真实的交际活动为依托,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
一、情境创设中的“交际意识”
“言语是基于情境的,不存在没有情境的言语。”一般情况下,教材只是提供了一个话题,一种角度,课堂上教师可以从这个角度、这个话题出发,根据师生实际情况和自己教育教学的需要,努力创设符合学生生活的、具有实际意义的、能有效达成目标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实质性的交流。
这一课的教学中,老师们都注意了情境的创设,有些甚至动用水果鲜花之类的道具来增强模拟情境的真实感,但课堂上始终只有“丁大勇”与“王小娅”、“李晓燕”分别对话。大家似乎都忽略了一点:交际情境的现实性与丰富性、挑战性。试想一想,孩子生病住院了,总该有一个大人陪护吧?病房里是否也可以有其他病友呢?仔细想想,其实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就是这样的情况。也就是说,我们的孩子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的就是这样的交际情境。那么课堂上,我们的模拟情境中可否加入这样一些角色,使之更接近孩子的生活现实呢?
丁大勇去看望李晓燕,如果李晓燕的爸妈在场,丁大勇该有礼貌地打招呼,李晓燕的家长该表示感谢,丁大勇除了与李晓燕之间的口语交际,还有与李晓燕家长的交际;如果病房里有其他病友,就又多了一种交际情境,病友可以表示羡慕、赞扬,丁大勇可以一并送上祝福等。这样,情境丰富了,孩子们的练习具有了渐进性、挑战性,课堂中的口语交际也更贴近真实的社会生活,更具有实质性的人际交往的意义。
二、实践练习中的“交际意识”
去看望生病的同学,探望者应该表示安慰和鼓励,表达问候和祝福,病人应该对同学的关心表示感谢。而此次口语交际练习中还多了一项交际任务:丁大勇除了表达自己的问候,还要代王小娅向李晓燕转达问候,那么,相应的,李晓燕也应该请丁大勇转达对王小娅的谢意。如果能做到了,才可以称作一次较为成功的口语交际。可惜的是,九位参赛老师中只有两位注意到这一点并提醒了学生。其余班级的学生在实践中大多变成了丁大勇在唱独角戏,病床上的李晓燕只是听,最后来一句干巴巴的“谢谢”。也就是说,在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实践的过程中,“交际意识”有所缺失。
口语交际是交际双方面对面的对话活动,相互之间不断地发出信息、接受信息。说者要注意听者情意态度的反馈,随时调整自己的“说”;听者需根据说者的“说”,恰当及时作出相应的对答。交际双方作为“说者”、“听者”的地位根据交际的需要在对话过程中不断转换,但其特定的社会角色是不变的,其所“说”、所“听”都是站在自己所担任的特定“角色”的立场上,从这一“角色”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倾听、表达和应对。丁大勇和李晓燕作为探望者和接受探望者的社会角色不变,但作为“说者”“听者”的交际双方是在不断转换的。李晓燕作为交际中的“听者”,在听了丁大勇转述的王小娅的问候之后,就应该调整自己的“说”,也请丁大勇转达对王小娅的谢意。
三、互动点评中的“交际意识”
“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这是课标中的要求,其实,在人的世界中,交际无时无处不在。比如课堂上的互动点评就是很好的交际练习。一组同学演示好之后,老师可以这样引导“丁大勇、李晓燕,咱们来听听同学们要对你们说什么!”然后让其余观摩的同学直接跟“丁大勇”“李晓燕”交流自己的看法:“丁大勇,你真有礼貌!”“丁大勇,你的声音太高了,这样会影响病人休息的!”“李晓燕,你还应该谢谢王小娅,你也可以请丁大勇转达。”……扮演“丁大勇”“李晓燕”的同学则可以相应地作出应答“谢谢夸奖!”“谢谢你的提醒,我会注意的。”看,这不是一次次很好的口语交际吗?口语交际课上,这种交际模式应该成为惯例,成为常规。
事实情况怎样呢?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充当了同学、伙伴点评的中转。比如,一组同学演示结束之后,老师问:“小朋友们,某某同学扮演的丁大勇表演得怎样?”点评的同学站起来对着老师说“某某同学……”老师再转过去对着扮演“丁大勇”的小朋友转述:“某某同学,你看,小朋友们给你提出建议了。”这种情形下,点评和被点评的双方都成了需要老师来转达的第三方,而不是面对面的口语交际双方,“生——师”“师——生”之间进行的也不能称之为“交际”,只是一次次的转述。这样不仅弱化了“丁大勇”“李晓燕”的交际角色意识,破坏了情境,交际的实际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四、教师引导中的交际意识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勾起学生的回忆,帮助学生进入角色,有时教师还可以扮演各种角色,带学生进入情境。”
课一开始,可以让学生观看一段看望病人的录像,对录像中的交际行为进行点评,从而明白“看望生病的同学该注意什么”。也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有个朋友生病了,老师想去医院看望他,请小朋友们告诉老师,我该注意什么?这样,师生之间首先就有了交际,通过这些交际,学生也能弄明白“看望生病的同学”的交际要点,从而指导后面的口语交际实践。在进行口语交际实践练习时,教师可以加入到其中一组,担任李晓燕的妈妈或病友这样的角色,丰富情境,引导学生多向互动交际。比如在丁大勇对李晓燕表示关心和问候之后,老师扮演的李晓燕妈妈可以对丁大勇说:“大勇,你们这样关心我家晓燕,真的谢谢啊!”丁大勇则可以这样应对:“阿姨,不客气,我们是好同学、好朋友,应该互相关心。”有了前面师生交际的指引,后面接下来的生生口语交际就可能收获更多的精彩。而在一组组学生交际演示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互动点评也变成一次次口语交际实践,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口语交际机会。
在这种模拟现实的情境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的交际角色,帮助他们强化交际角色意识,千万不能一会儿就将学生从情境中拽出来,还原其学习者身份,那样也会影响交际效果。总之,口语交际教学中,需时时处处强化交际意识,为学习中的孩子创造更多的口语交际机会,培养和发展口语交际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安定小学)
根据教材要求,本次口语交际的练习重点应该是“学会问候,在探望病人时能做到有礼貌,言语恰当。”另外还要“能够转述别人的问候”。对照这样的要求,课堂上,老师们主要创设了两个情境:一是王小娅委托丁大勇转达问候;二是丁大勇去医院看望李晓燕。但九节课听下来,看看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口语交际实践,总感觉问题多多,具体表现在:
1.表演化。有的老师这样引导学生:“谁来演丁大勇?谁来演李晓燕?”……“你喜欢谁的表演?为什么?”老师首先将模拟情境中的口语交际实践定位成“表演”,孩子们就真当成了演戏,可惜“小演员们”总是“笑场”,一个个“丁大勇”“李晓燕”还没开口就先笑,在座位上观摩学习的同学也是一阵阵哄笑,根本没能进入“看望生病的同学”这样一个特定的交际情境。
2.背诵腔。不少孩子问候生病的同学像在背书,边“背”还边想老师讲的要点。在这堂口语交际课上,这些孩子也许弄懂了看望生病的同学该注意礼貌,该表示关心,但如果他们真正置身那种情境,他们还是不会说,也就是口语交际技巧和策略并没有得到提升,能力没有形成。
3.零互动。有些孩子与别人交际时眼睛不看对方,说话声音很低,自言自语似的、毫无感情色彩地将问候、祝福说出来,也不管对方听见与否,更不考虑对方说什么,自己怎样应对。交际双方基本没有互动与沟通。
4.伪交际。看上去交际双方你说我听,我说你听,事实上,他们都是按老师的指导或模仿前面的同学机械表达,基本是在同样的情境中重复同样的话。有时双方的“说”缺乏内在的联系,如果一方不按前面同学的“套路”说,另一方就不知如何应对了。
仔细反思这些课堂,笔者认为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口语交际教学中交际意识的缺失。口语交际这种课型来源于原先的“听说课”或“说话课”,从“说话”“听说”到“口语交际”,变化的绝不只是名称,更是一种价值取向的转变,一种指导思想的转变,一种培养目标的转变,一种方法策略的改变。
“交际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互相往来、互相接触,从而达到互相沟通、互相影响的社会活动。”口语交际的核心在于“交际”,听说能力是交际的基础,听不明白,说不清楚,交际当然无从谈起。除此之外还要考虑交际对象、交际环境,如身份、场合、时机等,这也是交际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口语交际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有良好的语言修养,有文雅的谈吐,还要求学生有尊重对方、诚恳交流的态度,有认真倾听的习惯,有抓住对方表达要点的能力,有快速作出反应的本领,有当众表达自己见解的勇气,口语交际教学要提高的是包括倾听、表达、应对能力和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情感态度在内的综合素养。”口语交际的“交际”特性,要求我们强化交际意识,围绕“交际”来构建口语交际课堂,以真实的交际活动为依托,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
一、情境创设中的“交际意识”
“言语是基于情境的,不存在没有情境的言语。”一般情况下,教材只是提供了一个话题,一种角度,课堂上教师可以从这个角度、这个话题出发,根据师生实际情况和自己教育教学的需要,努力创设符合学生生活的、具有实际意义的、能有效达成目标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实质性的交流。
这一课的教学中,老师们都注意了情境的创设,有些甚至动用水果鲜花之类的道具来增强模拟情境的真实感,但课堂上始终只有“丁大勇”与“王小娅”、“李晓燕”分别对话。大家似乎都忽略了一点:交际情境的现实性与丰富性、挑战性。试想一想,孩子生病住院了,总该有一个大人陪护吧?病房里是否也可以有其他病友呢?仔细想想,其实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就是这样的情况。也就是说,我们的孩子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的就是这样的交际情境。那么课堂上,我们的模拟情境中可否加入这样一些角色,使之更接近孩子的生活现实呢?
丁大勇去看望李晓燕,如果李晓燕的爸妈在场,丁大勇该有礼貌地打招呼,李晓燕的家长该表示感谢,丁大勇除了与李晓燕之间的口语交际,还有与李晓燕家长的交际;如果病房里有其他病友,就又多了一种交际情境,病友可以表示羡慕、赞扬,丁大勇可以一并送上祝福等。这样,情境丰富了,孩子们的练习具有了渐进性、挑战性,课堂中的口语交际也更贴近真实的社会生活,更具有实质性的人际交往的意义。
二、实践练习中的“交际意识”
去看望生病的同学,探望者应该表示安慰和鼓励,表达问候和祝福,病人应该对同学的关心表示感谢。而此次口语交际练习中还多了一项交际任务:丁大勇除了表达自己的问候,还要代王小娅向李晓燕转达问候,那么,相应的,李晓燕也应该请丁大勇转达对王小娅的谢意。如果能做到了,才可以称作一次较为成功的口语交际。可惜的是,九位参赛老师中只有两位注意到这一点并提醒了学生。其余班级的学生在实践中大多变成了丁大勇在唱独角戏,病床上的李晓燕只是听,最后来一句干巴巴的“谢谢”。也就是说,在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实践的过程中,“交际意识”有所缺失。
口语交际是交际双方面对面的对话活动,相互之间不断地发出信息、接受信息。说者要注意听者情意态度的反馈,随时调整自己的“说”;听者需根据说者的“说”,恰当及时作出相应的对答。交际双方作为“说者”、“听者”的地位根据交际的需要在对话过程中不断转换,但其特定的社会角色是不变的,其所“说”、所“听”都是站在自己所担任的特定“角色”的立场上,从这一“角色”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倾听、表达和应对。丁大勇和李晓燕作为探望者和接受探望者的社会角色不变,但作为“说者”“听者”的交际双方是在不断转换的。李晓燕作为交际中的“听者”,在听了丁大勇转述的王小娅的问候之后,就应该调整自己的“说”,也请丁大勇转达对王小娅的谢意。
三、互动点评中的“交际意识”
“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这是课标中的要求,其实,在人的世界中,交际无时无处不在。比如课堂上的互动点评就是很好的交际练习。一组同学演示好之后,老师可以这样引导“丁大勇、李晓燕,咱们来听听同学们要对你们说什么!”然后让其余观摩的同学直接跟“丁大勇”“李晓燕”交流自己的看法:“丁大勇,你真有礼貌!”“丁大勇,你的声音太高了,这样会影响病人休息的!”“李晓燕,你还应该谢谢王小娅,你也可以请丁大勇转达。”……扮演“丁大勇”“李晓燕”的同学则可以相应地作出应答“谢谢夸奖!”“谢谢你的提醒,我会注意的。”看,这不是一次次很好的口语交际吗?口语交际课上,这种交际模式应该成为惯例,成为常规。
事实情况怎样呢?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充当了同学、伙伴点评的中转。比如,一组同学演示结束之后,老师问:“小朋友们,某某同学扮演的丁大勇表演得怎样?”点评的同学站起来对着老师说“某某同学……”老师再转过去对着扮演“丁大勇”的小朋友转述:“某某同学,你看,小朋友们给你提出建议了。”这种情形下,点评和被点评的双方都成了需要老师来转达的第三方,而不是面对面的口语交际双方,“生——师”“师——生”之间进行的也不能称之为“交际”,只是一次次的转述。这样不仅弱化了“丁大勇”“李晓燕”的交际角色意识,破坏了情境,交际的实际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四、教师引导中的交际意识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勾起学生的回忆,帮助学生进入角色,有时教师还可以扮演各种角色,带学生进入情境。”
课一开始,可以让学生观看一段看望病人的录像,对录像中的交际行为进行点评,从而明白“看望生病的同学该注意什么”。也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有个朋友生病了,老师想去医院看望他,请小朋友们告诉老师,我该注意什么?这样,师生之间首先就有了交际,通过这些交际,学生也能弄明白“看望生病的同学”的交际要点,从而指导后面的口语交际实践。在进行口语交际实践练习时,教师可以加入到其中一组,担任李晓燕的妈妈或病友这样的角色,丰富情境,引导学生多向互动交际。比如在丁大勇对李晓燕表示关心和问候之后,老师扮演的李晓燕妈妈可以对丁大勇说:“大勇,你们这样关心我家晓燕,真的谢谢啊!”丁大勇则可以这样应对:“阿姨,不客气,我们是好同学、好朋友,应该互相关心。”有了前面师生交际的指引,后面接下来的生生口语交际就可能收获更多的精彩。而在一组组学生交际演示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互动点评也变成一次次口语交际实践,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口语交际机会。
在这种模拟现实的情境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的交际角色,帮助他们强化交际角色意识,千万不能一会儿就将学生从情境中拽出来,还原其学习者身份,那样也会影响交际效果。总之,口语交际教学中,需时时处处强化交际意识,为学习中的孩子创造更多的口语交际机会,培养和发展口语交际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安定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