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豫花”事件看经济舆论的引导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C211023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新闻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涉足面越来越广,其对经济行为的舆论监督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在事关国计民生的经济新闻报道中,一方面,经济新闻就最新的经济动向,向广大受众做出信息传达、消费指导等;另一方面,经济新闻尤其是批评性报道,由于未把握好正确的经济舆论导向,导致企业破产、市场低迷、消费者利益受损的严重后果。去年10月以来,媒体关于“豫花”牌面粉的报道,就是对经济新闻报道失范的又一次警告。
  事件回放
  2004年10月10日,湖北省黄石市某报以《拉网式围剿有毒特精粉》的醒目标题,刊载了“豫花”牌面粉惨遭“围剿”的报道。文中说:“10月1日,知情者向工商部门举报;4日,这名知情者干脆花110元钱,买了两袋“豫花”牌特精粉,然后花170元检测费委托卫生部门检测。”
  同日,湖北一份很有影响的报纸在第十三版上以《大批“毒面粉”流入黄石》为题,报道“豫花”牌“毒面粉”流入市场,工商部门全面清查的情况。报道说,“黄石市疾控中心抽检化验,昨日作出检测报告表明,这种面粉过氧化苯甲酰(俗称“增白剂”)每公斤含0.089克,而国家标准含量每公斤不能超过0.006克,(实际应为0.06克,编者注)超标14倍。”同时相关报道指出,“过氧化苯甲酰人一旦食用后会损害肝脏、脾脏,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10月11日,该报纸又以新闻追踪的形式发表了《黄石彻查“豫花”面粉》一文,在文章的最后一段写道:“国家规定的面粉食品中过氧化苯甲酰每公斤不得超过0.06克,前日引用数据误为0.006克,根据抽检结果,该面粉实际超出国家标准0.4倍,系不合格产品。”然而,在该报头版显著位置,却仍然刊登了《60吨可疑面粉流入武汉》的大标题,报道中仍称“超标14倍”。
  短短两天,“豫花”面粉生产厂家河南省大程面粉实业有限公司猝不及防,一方面派有关人员赶赴武汉协调,另一方面,湖北省质量检测部门也在当地对公司的产品进行了抽样检验,结果全部合格。正当公司以为事情即将过去的时候,10月15日,央视《东方时空》以记者连线的形式报道了查处“毒面粉”的新闻。从而,“毒面粉”举国皆知。一时间,在黄石市、湖北省乃至更大的范围内,人们谈“豫花”而色变,很多人连面食也不敢吃了。
  由此带来的后果是,被定为“毒”面粉的“豫花”牌面粉生产厂家河南大程面粉实业有限公司被停产检查,“豫花”在湖北黄石、武汉、赤壁等地市的所有销售门店都被查封,已售出的面粉也被有关部门勒令追回。该公司负责人说,“我们的这个品牌已经苦心经营了五年,被国家评为‘放心面’,经过无形资产评估,有3000多万元的品牌价值,公司有3.5亿元人民币的资产,怎么会在一夜之间成了‘毒面粉’?”
  事实上,从10月10日“豫花”面粉遭受围剿起,全国各地的质检部门纷纷对“豫花”面粉质量进行检验检测。10月11日,武汉市粮油食品中心检验站对“豫花”小麦粉的检验结果是过氧化苯甲酰每千克0.06克;10月14日,武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对“豫花”特精粉的检验结果是过氧化苯甲酰含量为每千克0.03克;10月20日,重庆万州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的检验结果是每千克0.04克。过氧化苯甲酰的含量全部低于或等于国家标准规定的每千克0.06克。河南省驻马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上蔡县质量技术监督局也迅速对“豫花”牌特精粉、精制粉、馒头粉等作了抽检,检验结果显示,过氧化苯甲酰含量全部合格。
  经过23天的停产阵痛之后,国家粮油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判定“豫花”牌面粉“过氧化苯甲酰的含量完全符合国家标准”,为“豫花”面粉彻底洗清不白之冤。11月4日,河南大程面粉(集团)实业有限公司所有的三条生产线已全面恢复运转,“豫花”风波终于告一段落。
  这次“毒”面粉风波给大程公司造成了数千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豫花”品牌遭受的无形损失却难以估量。
  
  经济新闻与经济舆论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经济新闻的主要报道对象之一。企业舆论和消费舆论是经济舆论的主体,在经济新闻中产生。
  第一,经济新闻产生企业舆论。企业舆论,是企业活动过程中有意和无意形成的公众舆论。在现代社会,企业经济活动是一种面对消费者的社会活动,它需要根据消费者的要求、意见和需求决定自己经济活动的方向、政策和手段。而且,从一定程度上说,企业总是与消费者相对应、对立,甚至相冲突地存在着。企业的产品需要消费者购买,消费者觉得它的产品好就会买,不好完全可以选购别的,“顾客即上帝”也一直是诸多成功企业生产销售所遵循的金牌理念。经济新闻报道尤其是批评性报道将视线转向企业,一方面可以督促企业检点自身行为,另一方面也提醒消费者注意保护自身权益。竞争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法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势必担心失去一部分消费者而使自己的利润受损。因此,企业要想赢得消费者,赢得市场,就必须以高层次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来武装自己。
  第二,经济新闻产生消费舆论。所谓消费舆论,指的是由于公众之间的消费互感而形成的一种消费“风气”。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时,需要借助或遵循一定的消费引导,而其所见、所闻、所感知的一切信息和气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心理都会形成一种消费舆论,成为其消费引导。这些信息和气象可以来自媒体的经济报道(包括批评报道),也可以来自消费者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但后者其实也主要来自媒体的经济报道。因此,可以说,媒体的经济报道是形成消费舆论的主要渠道,它对消费者的行为会产生极大影响。
  在“豫花”面粉事件中,由于媒体报道的错位,同质媒体在报道中一拥而上,其他媒体迅速转载,以及相关部门解决不力,在公众中立刻形成了该面粉有毒的舆论,致使这个形成已五年之久的品牌被无情地摧毁。
  
  正确引导经济舆论的主要措施
  
  经济新闻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它与人们的吃穿住行关系越来越密切,经济新闻充当着人们经济生活的向导,需要正确引导经济舆论。对经济舆论的正确引导,笔者以为要把握以下两点:
  第一,提高经济新闻记者的素质,报道遵循经济规律。在采写经济新闻时,记者只有充分认识市场经济的不确定性,在不确定中做好深入调查研究,在尊重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对经济新闻信息进行分析、加工,才可能写准、写好经济新闻,尤其对事件重大、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新闻内容,更要准确再准确;只有时刻关注市场动向,并用丰富的经济学和社会学等专业知识充实自己,才能在经济舆论的引导中掌好“舵”;此外,经济新闻记者要有广阔的思维和眼界,能立足本地市场,放眼全国乃至全世界,尤其是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的进一步深入,国外竞争者拥入国门,竞争更加激烈,更要求经济新闻记者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二,报道要遵循行业规律。首先,新闻行业要充分认识到经济新闻对经济行为的监督与其他社会监督机制(如法律监督、行政监督等)相比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和更好的效果,但如果把握失当则会出现极大的“杀伤力”;其次,要认识到经济生活中各行业均有自己不同的行业目标和需求,比如食品加工行业对食品内在“质”的要求就大于对其“量”或外在服务的要求,而服务性行业则更注重其外在形象、服务质量等,只有掌握不同行业的生存、发展规律,经济新闻报道才能“事事报到点子上”;最后,遵循新闻报道的微观规律,事前做好新闻策划,把握新闻报道的发展进程,防止出现无法控制的局面。
  
  注释:
  ①②《流泪的豫花面粉:河南有毒面粉真相调查》:http://www.hexinstock.com/2004/10-26/92114.html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影视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本人以部分高中教材中的阅读材料为例,细说了现行高中数学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在教学中的作用,并阐述了阅读材料的教学对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作用。  【关键字】 高中数学 阅读材料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科书中,许多章节后都安排有"阅读材料",这是以往教材中所没有的,然而,却被一些教师忽略了,实在可惜。在数学教学中,应把"阅读材料"摆在恰当的位置上,
当前,在小学生中留级或辍学者多因数学成绩不过关所致,因此,转化数学学习后进生就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怎样才能做好数学学习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呢?  我在数学教学实践中采取了十种策略,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师爱。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教师应把真诚的爱给予后进生,尊重他们,关心他们,理解、宽容他们:对他们热情关怀,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力戒嫌弃或讽刺挖苦;应
期刊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知识和技能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学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在教学
期刊
【摘要】 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关键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以引人入胜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融入到教学中;将学生与生活实践相联系,让数学贴近生活,以此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关键词】 兴趣 情景 数学教学   数学是有趣的,美丽的,令人兴奋的。但如此美丽的重要的一门学科,且很少有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它,更谈不上去领略数学的美。
皮亚杰强调:"儿童要高度活动;在活动中让儿童动脑、动手,进行探索,通过活动逐步丰富儿童的认知结构;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儿童自身积极的活动,让儿童探究、发现知识。"因此,数学教学不应该只是一些刻板的知识的传授,而应该是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来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以及对数学的理解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视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就意味着要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尝试、探索问题,让他们在自主活动的领域中
期刊
【摘要】 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数学教育必须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才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让数学问题生活化。并把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学以致用,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从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
【摘要】 培养初中生数学解题能力,要让学生积累并运用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着重培养学生分析条件的能力;加强基本技能、技巧的培养;重视教学思想方法的传授,加强解题思维培养;充分发挥例题的重要作用;加强练习、习题作用,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做好解题总结,增强解题功效。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解题能力 培养   众所周知,初中数学的教学活动,最基本的形式是解题。学生的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命题的掌握,数学
【摘要】 数学教育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必须使学生具备丰富的自己认识能力,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意志,数学学科的特点显示出在磨练意志方面有着独特的功效。  【关键词】 繁 多 杂 难   从现状看,目前的中学生的意志力普遍较差,数学是人类思维的体操,却又能磨练人的意志,从走向社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中反馈累的信息表明,大凡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不畏劳苦,有钻劲,敢创新者无一不是在学习上脚踏实地,意
期刊
小组合作学习是专家们倡导,老师们追随的、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但是,当我们走进课堂就不难发现,很多小组合作学习仍停留在形式上。如课堂上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就涮地回头组成四人小组,抢着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和建议,结果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另外,让学生站起来小组汇报时,一张口就是:"我认为……""我觉得……"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表现出共同任务中没有明确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