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源远流长的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奇葩,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中国古代诗词记载着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历史,有着独特的审美风格和艺术魅力。学习古典诗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审美情趣和健全人格。不论哪个年代、哪个版本的语文教材,古典诗词总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古诗词的内容,获得美感,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准确把握思想美
诗词总是用最精练、最概括的语言来抒写最强烈的感情,作品的思想美总是离不开情感的,“志”与“情”是相通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词的思想,是作者在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各种景象的感受和体验中提炼出来的。
1.爱国忧民
如杜甫的“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陆游的“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
2.爱情忠贞
如白居易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长恨歌》),元稹的“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遣悲怀》),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鹊桥仙》)。
3.思乡怀友
如李益的“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夜上受降城闻笛》),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
4.咏物明志如于谦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咏石灰》),王冕的“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
5.怀古惜今如李煜的“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浪淘沙》),刘禹锡的“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石头城》,姜夔的“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扬州慢》)。
诗言志,优秀的诗篇都凝聚着诗人美好的希望、热烈的追求、健康的情趣和远大的理想,这些元素构成一种思想美。在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诗的思想美才能把握诗的主旨,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的诗文之所以能千古传诵,便是因为其洋溢着诗人至死不渝的满腔爱国热情。杜甫在“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中希望有“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宁愿“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千百年来,其博大胸襟和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一直打动着无数读者的心灵。又如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迸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千古绝唱,应引导学生学习李白不趋炎附势,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二、深入品味意境美
情景美并不等于意境美,但意境美却离不开情与景。如果没有情与景的“亲密接触”,也就不能升华成意境。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诸如“平林漠漠”、“落木萧萧”、“杨柳依依”,其中的“平林”、“落木”、“杨柳”它们本身是纯客观的自然,若写进了文学作品中,它们就是人化了的自然,已经融入了作者的情感体验。大江东去、金戈铁马的豪放,青海长云、白雪黑山的苍凉,空山新雨、绿树桑麻的清新,梧桐细雨、满地黄花的凄惨,这些情与景的统一,就是意境。无论是“山山黄叶飞”,还是“萧萧枫树林”,它们是读者想象的世界,又是独立存在的艺术空间。
我国古诗词的创作非常注重表现意境。因为意境能够引起人们的美感,“红杏枝头春意闹”描绘的是春天的优美景象,“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的是边塞的壮丽景象。这些景物都是经过情感过滤的景物,是情中景,它以一种洗练、含蓄的形式,给人以强烈的感情上的影响,即“一切景语皆情语”。因此,我们在欣赏古诗词时应力求进入意境。怎样才能进入意境呢?这就需要借助于想象和联想。诗人借助语言把自己的生活体验绘声绘色地表现出来,读者就要运用想象把用语言所描绘的一切还原为生活中的画面,还原为自己曾经有过的类似的生活体验。不仅如此,还要根据作品中所表现的部分去想象、意会那些没有表现的景和情。因为诗词的想象和意境,不只包括直接描绘出的有限的景与情,更应包含那无限深远、无限广阔的意蕴和情趣,达到“言虽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在想象和联想中,还应注重诗词与学过的其他诗词文章的联系、比较。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一切的。”在古诗词学习中,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品评鉴赏,读出作品的精微奥妙,品出作品的意境美。
三、用心体会空白美
空白本是绘画的一个术语,以“空”寓“象”。文学艺术中的空白,是指字面上没有写出或没有明示的,需要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去填充、想象、思索才能体味到的思想及情感。
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写琵琶女演奏到高潮,收拨一划,戛然而止。然后又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环境描写作烘托,突出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给读者留下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再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全诗精简为二十字,寓问于答,在平淡中见深沉。山高林密,云雾缭绕,不知隐者在何处,既与隐者的身份和形象相符,也用空白突出作者寻而不遇,惘然若失、无可奈何的心情。
类似的空白还有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岑参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柳宗元的“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等等,字面上虽然不露一点痕迹,但诗人的感情溢于言外。唐人司空图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己,若不堪忧。”意思是说,语句虽没有涉及自己的患难和痛苦,但忧伤的感情,仍能使人忍受不了。诗词中这些空白的地方,需要调动生活积累、情感积累去填补、去体会。
四、欣赏精彩绘画美
“诗中有画”是古人评诗、论诗的一个标准。画是艺术品,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诗词中反映的画更典型、更集中,诸如红叶青山、江枫渔火、秋水长天、缺月疏桐等。诗词中的画往往由表示色彩的词语和富于感情色彩的事物构成。王维的《山居秋暝》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不必说了,古诗词中可以入画的比比皆是。如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秦观的“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范仲淹的“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教学时利用多媒体,调动所有感觉器官的审美积极性,可以强化视觉形象,获得全面的、立体的、复合的美感,尤其是绘画美。 此外,诗词运用数词和色彩也能产生神奇的绘画美。如“一枝红杏出墙来”、“竹外桃花三两枝”、“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等等。
五、诵读感受音韵美
鉴赏诗词一定不能忽视诵读。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诵读诗词对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多诵读才能感受到古诗词的音韵美。
1.押韵
同韵部的字在同一位置上重复,构成声音和谐之美,音韵和谐,方便记忆。如崔颢《黄鹤楼》的“楼”、“悠”、“洲”、“愁”。
2.平仄相间
平仄相间使诗词读起来声调高低间隔错落,使句子声调丰富多彩,悦耳动听。
3.节奏相同
像五言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七言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4.善用叠字
《迢迢牵牛星》、寒山的《杳杳寒山道》和李清照的《声声慢》就是典型的例子。叠字能使诗词获得整齐的形式美,又能使抒情更自然,写景更传神,诵读时富有音乐美。
在诵读中,诗味得以尽情品味,随着抑扬的声调,读者会达到心游万仞,思接千载的境地,领略诗中丰富的思想内容,感受诗人炽热的或深沉的真挚情感。如读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七个叠词之后,会感受到晚来风急时,真真是“怎一个愁字了得”。读“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其中的“嘈嘈”、“切切”形象地说明两种旋律交错出现,令人眼花缭乱,耳不暇接,也使诗歌的语言增加音乐感。因此,要读出感情,设身处地地读,“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只有这样,才能发现诗词中的美——语言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
我国古诗词之美,当然不仅仅是这些。我国的古典诗词语言精练,往往以简洁明了的词语表现丰富多彩、含蓄深邃的意境。一个鉴赏者,不仅要有文学、美学、语言学的知识,还应该有哲学、史学、民俗学以及自然科学的有关知识。如读李白的《劳劳亭》或《春夜洛城闻笛》,就应该了解古人送别时折柳相送的风俗,否则就难理解“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和“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读韩愈的《寒食》,如果不了解古代寒食节禁火的习俗,就不懂“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的讽喻之情;如果不知道“山高地深,时节绝晚”的物候知识,读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就不明白为什么“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总之,知识面越广,修养越深,在诗词欣赏的过程中就能获得更多的深层次的妙不可言的美感。
(责任编辑 陈剑平)
一、准确把握思想美
诗词总是用最精练、最概括的语言来抒写最强烈的感情,作品的思想美总是离不开情感的,“志”与“情”是相通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词的思想,是作者在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各种景象的感受和体验中提炼出来的。
1.爱国忧民
如杜甫的“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陆游的“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
2.爱情忠贞
如白居易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长恨歌》),元稹的“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遣悲怀》),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鹊桥仙》)。
3.思乡怀友
如李益的“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夜上受降城闻笛》),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
4.咏物明志如于谦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咏石灰》),王冕的“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
5.怀古惜今如李煜的“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浪淘沙》),刘禹锡的“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石头城》,姜夔的“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扬州慢》)。
诗言志,优秀的诗篇都凝聚着诗人美好的希望、热烈的追求、健康的情趣和远大的理想,这些元素构成一种思想美。在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诗的思想美才能把握诗的主旨,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的诗文之所以能千古传诵,便是因为其洋溢着诗人至死不渝的满腔爱国热情。杜甫在“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中希望有“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宁愿“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千百年来,其博大胸襟和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一直打动着无数读者的心灵。又如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迸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千古绝唱,应引导学生学习李白不趋炎附势,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二、深入品味意境美
情景美并不等于意境美,但意境美却离不开情与景。如果没有情与景的“亲密接触”,也就不能升华成意境。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诸如“平林漠漠”、“落木萧萧”、“杨柳依依”,其中的“平林”、“落木”、“杨柳”它们本身是纯客观的自然,若写进了文学作品中,它们就是人化了的自然,已经融入了作者的情感体验。大江东去、金戈铁马的豪放,青海长云、白雪黑山的苍凉,空山新雨、绿树桑麻的清新,梧桐细雨、满地黄花的凄惨,这些情与景的统一,就是意境。无论是“山山黄叶飞”,还是“萧萧枫树林”,它们是读者想象的世界,又是独立存在的艺术空间。
我国古诗词的创作非常注重表现意境。因为意境能够引起人们的美感,“红杏枝头春意闹”描绘的是春天的优美景象,“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的是边塞的壮丽景象。这些景物都是经过情感过滤的景物,是情中景,它以一种洗练、含蓄的形式,给人以强烈的感情上的影响,即“一切景语皆情语”。因此,我们在欣赏古诗词时应力求进入意境。怎样才能进入意境呢?这就需要借助于想象和联想。诗人借助语言把自己的生活体验绘声绘色地表现出来,读者就要运用想象把用语言所描绘的一切还原为生活中的画面,还原为自己曾经有过的类似的生活体验。不仅如此,还要根据作品中所表现的部分去想象、意会那些没有表现的景和情。因为诗词的想象和意境,不只包括直接描绘出的有限的景与情,更应包含那无限深远、无限广阔的意蕴和情趣,达到“言虽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在想象和联想中,还应注重诗词与学过的其他诗词文章的联系、比较。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一切的。”在古诗词学习中,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品评鉴赏,读出作品的精微奥妙,品出作品的意境美。
三、用心体会空白美
空白本是绘画的一个术语,以“空”寓“象”。文学艺术中的空白,是指字面上没有写出或没有明示的,需要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去填充、想象、思索才能体味到的思想及情感。
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写琵琶女演奏到高潮,收拨一划,戛然而止。然后又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环境描写作烘托,突出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给读者留下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再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全诗精简为二十字,寓问于答,在平淡中见深沉。山高林密,云雾缭绕,不知隐者在何处,既与隐者的身份和形象相符,也用空白突出作者寻而不遇,惘然若失、无可奈何的心情。
类似的空白还有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岑参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柳宗元的“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等等,字面上虽然不露一点痕迹,但诗人的感情溢于言外。唐人司空图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己,若不堪忧。”意思是说,语句虽没有涉及自己的患难和痛苦,但忧伤的感情,仍能使人忍受不了。诗词中这些空白的地方,需要调动生活积累、情感积累去填补、去体会。
四、欣赏精彩绘画美
“诗中有画”是古人评诗、论诗的一个标准。画是艺术品,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诗词中反映的画更典型、更集中,诸如红叶青山、江枫渔火、秋水长天、缺月疏桐等。诗词中的画往往由表示色彩的词语和富于感情色彩的事物构成。王维的《山居秋暝》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不必说了,古诗词中可以入画的比比皆是。如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秦观的“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范仲淹的“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教学时利用多媒体,调动所有感觉器官的审美积极性,可以强化视觉形象,获得全面的、立体的、复合的美感,尤其是绘画美。 此外,诗词运用数词和色彩也能产生神奇的绘画美。如“一枝红杏出墙来”、“竹外桃花三两枝”、“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等等。
五、诵读感受音韵美
鉴赏诗词一定不能忽视诵读。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诵读诗词对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多诵读才能感受到古诗词的音韵美。
1.押韵
同韵部的字在同一位置上重复,构成声音和谐之美,音韵和谐,方便记忆。如崔颢《黄鹤楼》的“楼”、“悠”、“洲”、“愁”。
2.平仄相间
平仄相间使诗词读起来声调高低间隔错落,使句子声调丰富多彩,悦耳动听。
3.节奏相同
像五言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七言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4.善用叠字
《迢迢牵牛星》、寒山的《杳杳寒山道》和李清照的《声声慢》就是典型的例子。叠字能使诗词获得整齐的形式美,又能使抒情更自然,写景更传神,诵读时富有音乐美。
在诵读中,诗味得以尽情品味,随着抑扬的声调,读者会达到心游万仞,思接千载的境地,领略诗中丰富的思想内容,感受诗人炽热的或深沉的真挚情感。如读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七个叠词之后,会感受到晚来风急时,真真是“怎一个愁字了得”。读“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其中的“嘈嘈”、“切切”形象地说明两种旋律交错出现,令人眼花缭乱,耳不暇接,也使诗歌的语言增加音乐感。因此,要读出感情,设身处地地读,“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只有这样,才能发现诗词中的美——语言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
我国古诗词之美,当然不仅仅是这些。我国的古典诗词语言精练,往往以简洁明了的词语表现丰富多彩、含蓄深邃的意境。一个鉴赏者,不仅要有文学、美学、语言学的知识,还应该有哲学、史学、民俗学以及自然科学的有关知识。如读李白的《劳劳亭》或《春夜洛城闻笛》,就应该了解古人送别时折柳相送的风俗,否则就难理解“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和“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读韩愈的《寒食》,如果不了解古代寒食节禁火的习俗,就不懂“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的讽喻之情;如果不知道“山高地深,时节绝晚”的物候知识,读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就不明白为什么“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总之,知识面越广,修养越深,在诗词欣赏的过程中就能获得更多的深层次的妙不可言的美感。
(责任编辑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