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当前,广大师者都自觉与不自觉不断地审视和尝试自己教学中的“导”和“学”的形式和方法,诸如“杜朗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生本教育的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开放式教育的学生开放式学习”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做法,都为我们如何指导学生预习和设计预习方案呈现了成熟的理论和思想,也给了我们很多启迪。目前,我校乃至全镇正在开展“以学为主,关注学生发展的生命课堂”课题研究,对“以学论导”原则下的“导学预习案”的设计和使用笔者有自己的探究和实践,现就基于“生命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导学预习案设计谈谈拙见,与同行商榷。
【关键词】设计使用;导学预习案;四性
一、“生命课堂”教学模式下导学预习的意义
1.“生命课堂”教学模式的含义。“生命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为主,关注学生发展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是传承我县“13105教改工程”精髓和经验基础上,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引下,探索出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很高的实用价值。它坚持“以学论导、以问论导、以法论导、以扶论导”四原则为研究目标和内容,课堂上实施教学五环节:一是创设情境,二是明确目标,三是精导乐学,四是拓展善练,五是感悟结课。其中,“以學论导”是生命课堂教学理念的首要原则,通过学生的“会学”“乐学”评价老师的善导。
2.“生命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导学预习是“以学论导”原则的首要环节,通过设立“预习导学本”,教师引导学生围绕组文要求,课时教学内容及课后思考题,结合自身学习需求,列出自学提纲,自主完成预习内容,在课堂上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地学习。让学生在这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二、“生命课堂”教学模式下以学论导中导学预习案的设计和使用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动了天君,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或者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绝不会没有困惑,困惑而没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解决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鼓动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有很高的价值。”如能做好“以学论导”中的预习,甚至做到精致,就为“生命课堂”立下了事半功倍的成功“前奏”,同时,在持之以恒的活动中,学生逐渐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因此,我们对此情有独钟。课前预习是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边读边想、自我生成的自主学习过程,自主学习是一种很强的学习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教师的指导。设计导学预习案是达成有效预习的良方。在摸索中,我发现设计导学预习案须讲究预见性、探究性、实用性,使用须讲究层次性。
(一)设计导学预习案的预习目标和内容必须讲究预见性
“生命课堂”的教学模式下的每节课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预习同样需要制定适宜的目标,一般包含知识和能力两部分,而且在层次难度上应低于课堂教学目标,不能脱离实际地指望在预习中把课堂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达成的效果全部得以实现。预习目标必须具有预见性,预见我们的班情和学情,不能高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能把所有的课堂教学目标前置为预习目标,这样会让学生无从下手或者过于纠结而降低自学积极性。导学预习案的内容也要有预见性,一是预习的量,通常是了解新授课的基本内容和结构,让学生经历自学过程的已知和未知;二是难度,预习要凭借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独立扫除学习“障碍”,尝试性地解决一些浅易问题,检验学生的学识水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学预习案的完成时间一般在15分钟左右,如有一些需要做调查实践的内容可适当延长时间,不能过多的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如,学生预习三年级数学下册《分桃子》一节内容时,导学预习案设计了这样的的预习目标和内容:认真阅读课本第2、3页的内容,完成以下自学题目。1.想一想课本第2页中第一道问题,你是怎样分的?并列出算式。2.尝试理解第课本第2页中的第二题,说一说竖式每一步的意思。3.试着做一做第2页的第三题,思考一下,这道题的商和第1题的商有什么不同?4.我发现,第2页中的两道算式都是位数除以位数的除法。我还发现 。
从该预习案可以看出, 第 1.2点和第3点的前半部分为知识目标,第 3点后半部分和第4点为能力目标,这两个目标的定位浅且有梯度, 根据对本校和本学区的学情预见,完全符合学生的学情及认知水平。完成预习案后,学生学习目的性更加明确,自主性被激发,课堂参与互动的积极性随之提高。
(二)设计导学预习案的预习形式和内容须讲究探究性
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发现问题是自然反应,但如何让学生的发现更加快捷和有效,跟教师设计的预习案有很大的关系。我认为一是要从形式上尽量让学生的多个感官参与学习;二是要留有学生质疑处,并把质疑作为每个导学预习案的常规要求,在预习案的栏目中设置“我会问”,贯穿到每节课的预习当中,因为这些“问”多数会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或者亮点。同时,也符合“生命课堂”的以问论导的原则,因而要设计能够让学生产生认知需要的预习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学习三年级数学下册“轴对称(一)”这一知识点时,设计了这样的导学预习案:1.看一看,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认一认,说一说。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3.折一折(附页1中图1),指一指看到了什么?4.猜一猜,找一找,自己家中哪些物件图形(或图案)是轴对称图形?5.我会问 。
通过“看一看”“认一认”“说一说”“折一折”“猜一猜”“找一找”,学生在课前有不同的感官参与发现问题,在课上一定会有“期待”,因而听课会特别认真,迫切要解决问题的欲望促使学生课堂注意力更集中,课堂听课效率会因此提高。可见该预案是一个不断引导学生了解新知、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设计导学预习案的导学方法须讲究实用性
导学预习案的学习目标和内容确定后,我们还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法指导有两种常见的形式:第一种是本学科的研究方法,如数学科的“数数”“珠算”“割补”“实验”“调查”“归纳”“统计”等方法;第二种是学生的学习方法。如:反复阅读、做笔记、网上搜、问同学或老师、查找工具书、收集资料等方法,这些方法应该能经常性的运用在学生平常的预习中,是可操作的,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比如做笔记,不论是哪个学科都适用,教会学生在预习中将学学习内容的重、难点以及易错、易混、易漏等内容做出明确标注,以便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向老师提问请教。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可以在学生使用《导学预习案》之前就引导学生领会理解,也可以在导学预习案上列出多种方法提供给学生选择运用。我们习惯在导学预习案中以“导学提示”的方式呈现,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四)导学预习案的使用须讲究层次性
教师设计编写好的预习案让学生完成后,如何发挥它的最大作用和效益,做到“龙头凤尾”,更好地为课堂服务。为此,必须考虑它的层次性。首先,上课前由班里小组之间互相检查《导学预习案》的完成情况,小组内互相交流汇报,教师掌握预习的总体情况。其次,学生课堂展示,就是学生在课堂上把自主学习的成果呈现出来,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展示,通过展示和思维的互动,得到师生的肯定、修正和提升,而获得认可感和表达的快感。通过展示,老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更加准确的把握学情,调控后续教学策略。在学生众多无法实现大多数展示的情况下,分层次展示是可行有效的办法,就是根据平时对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的把握,把学生分成三到四个不同水平层次组,抽样展示,以点带面; 也可以采用分组组内展示的方式,使相同的时间内学生展示的面扩大几倍,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其实学生不仅在乎教师的肯定和鼓励,同样,也在乎在同学面前有良好的表现。
可见,一份目标明确、内容适量、难易适中、有法可循的导学预习案,为“生命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设计和使用好课前导学预习案,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也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了学生生命成长的活力。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
[2]叶圣陶,刘国正.叶圣陶教育文集[C],第2 卷,人民教育出版社.
[3]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马德凤.“活动单导学”模式下高效课堂的预习案设计探究[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1(5):30-31.
【关键词】设计使用;导学预习案;四性
一、“生命课堂”教学模式下导学预习的意义
1.“生命课堂”教学模式的含义。“生命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为主,关注学生发展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是传承我县“13105教改工程”精髓和经验基础上,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引下,探索出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很高的实用价值。它坚持“以学论导、以问论导、以法论导、以扶论导”四原则为研究目标和内容,课堂上实施教学五环节:一是创设情境,二是明确目标,三是精导乐学,四是拓展善练,五是感悟结课。其中,“以學论导”是生命课堂教学理念的首要原则,通过学生的“会学”“乐学”评价老师的善导。
2.“生命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导学预习是“以学论导”原则的首要环节,通过设立“预习导学本”,教师引导学生围绕组文要求,课时教学内容及课后思考题,结合自身学习需求,列出自学提纲,自主完成预习内容,在课堂上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地学习。让学生在这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二、“生命课堂”教学模式下以学论导中导学预习案的设计和使用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动了天君,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或者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绝不会没有困惑,困惑而没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解决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鼓动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有很高的价值。”如能做好“以学论导”中的预习,甚至做到精致,就为“生命课堂”立下了事半功倍的成功“前奏”,同时,在持之以恒的活动中,学生逐渐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因此,我们对此情有独钟。课前预习是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边读边想、自我生成的自主学习过程,自主学习是一种很强的学习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教师的指导。设计导学预习案是达成有效预习的良方。在摸索中,我发现设计导学预习案须讲究预见性、探究性、实用性,使用须讲究层次性。
(一)设计导学预习案的预习目标和内容必须讲究预见性
“生命课堂”的教学模式下的每节课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预习同样需要制定适宜的目标,一般包含知识和能力两部分,而且在层次难度上应低于课堂教学目标,不能脱离实际地指望在预习中把课堂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达成的效果全部得以实现。预习目标必须具有预见性,预见我们的班情和学情,不能高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能把所有的课堂教学目标前置为预习目标,这样会让学生无从下手或者过于纠结而降低自学积极性。导学预习案的内容也要有预见性,一是预习的量,通常是了解新授课的基本内容和结构,让学生经历自学过程的已知和未知;二是难度,预习要凭借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独立扫除学习“障碍”,尝试性地解决一些浅易问题,检验学生的学识水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学预习案的完成时间一般在15分钟左右,如有一些需要做调查实践的内容可适当延长时间,不能过多的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如,学生预习三年级数学下册《分桃子》一节内容时,导学预习案设计了这样的的预习目标和内容:认真阅读课本第2、3页的内容,完成以下自学题目。1.想一想课本第2页中第一道问题,你是怎样分的?并列出算式。2.尝试理解第课本第2页中的第二题,说一说竖式每一步的意思。3.试着做一做第2页的第三题,思考一下,这道题的商和第1题的商有什么不同?4.我发现,第2页中的两道算式都是位数除以位数的除法。我还发现 。
从该预习案可以看出, 第 1.2点和第3点的前半部分为知识目标,第 3点后半部分和第4点为能力目标,这两个目标的定位浅且有梯度, 根据对本校和本学区的学情预见,完全符合学生的学情及认知水平。完成预习案后,学生学习目的性更加明确,自主性被激发,课堂参与互动的积极性随之提高。
(二)设计导学预习案的预习形式和内容须讲究探究性
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发现问题是自然反应,但如何让学生的发现更加快捷和有效,跟教师设计的预习案有很大的关系。我认为一是要从形式上尽量让学生的多个感官参与学习;二是要留有学生质疑处,并把质疑作为每个导学预习案的常规要求,在预习案的栏目中设置“我会问”,贯穿到每节课的预习当中,因为这些“问”多数会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或者亮点。同时,也符合“生命课堂”的以问论导的原则,因而要设计能够让学生产生认知需要的预习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学习三年级数学下册“轴对称(一)”这一知识点时,设计了这样的导学预习案:1.看一看,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认一认,说一说。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3.折一折(附页1中图1),指一指看到了什么?4.猜一猜,找一找,自己家中哪些物件图形(或图案)是轴对称图形?5.我会问 。
通过“看一看”“认一认”“说一说”“折一折”“猜一猜”“找一找”,学生在课前有不同的感官参与发现问题,在课上一定会有“期待”,因而听课会特别认真,迫切要解决问题的欲望促使学生课堂注意力更集中,课堂听课效率会因此提高。可见该预案是一个不断引导学生了解新知、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设计导学预习案的导学方法须讲究实用性
导学预习案的学习目标和内容确定后,我们还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法指导有两种常见的形式:第一种是本学科的研究方法,如数学科的“数数”“珠算”“割补”“实验”“调查”“归纳”“统计”等方法;第二种是学生的学习方法。如:反复阅读、做笔记、网上搜、问同学或老师、查找工具书、收集资料等方法,这些方法应该能经常性的运用在学生平常的预习中,是可操作的,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比如做笔记,不论是哪个学科都适用,教会学生在预习中将学学习内容的重、难点以及易错、易混、易漏等内容做出明确标注,以便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向老师提问请教。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可以在学生使用《导学预习案》之前就引导学生领会理解,也可以在导学预习案上列出多种方法提供给学生选择运用。我们习惯在导学预习案中以“导学提示”的方式呈现,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四)导学预习案的使用须讲究层次性
教师设计编写好的预习案让学生完成后,如何发挥它的最大作用和效益,做到“龙头凤尾”,更好地为课堂服务。为此,必须考虑它的层次性。首先,上课前由班里小组之间互相检查《导学预习案》的完成情况,小组内互相交流汇报,教师掌握预习的总体情况。其次,学生课堂展示,就是学生在课堂上把自主学习的成果呈现出来,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展示,通过展示和思维的互动,得到师生的肯定、修正和提升,而获得认可感和表达的快感。通过展示,老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更加准确的把握学情,调控后续教学策略。在学生众多无法实现大多数展示的情况下,分层次展示是可行有效的办法,就是根据平时对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的把握,把学生分成三到四个不同水平层次组,抽样展示,以点带面; 也可以采用分组组内展示的方式,使相同的时间内学生展示的面扩大几倍,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其实学生不仅在乎教师的肯定和鼓励,同样,也在乎在同学面前有良好的表现。
可见,一份目标明确、内容适量、难易适中、有法可循的导学预习案,为“生命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设计和使用好课前导学预习案,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也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了学生生命成长的活力。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
[2]叶圣陶,刘国正.叶圣陶教育文集[C],第2 卷,人民教育出版社.
[3]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马德凤.“活动单导学”模式下高效课堂的预习案设计探究[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1(5):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