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心理健康 教育 人生观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进一步加剧,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他们要有较高的知识水平、专业能力和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现在高等院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讲座,设置了心理咨询机构,试图通过这些形式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但最近频频出现的大学生自杀、杀人、离家出走等现象告诫世人:大学生心理问题依然严重。如何有效地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摆在每一个高校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
1. 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问题。走进大学校园后,人际交往是大学生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与本班同学尤其是一个宿舍的同学建立起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是他们每个人的渴望。但实际情况是,相当比例的学生常常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不懂交往的技巧与原则。有的同学有自闭倾向,不愿与人交往,难以与周围的同学搞好关系,甚至常常陷入僵局。这种人际关系的不适,除了影响交往外,还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情绪和学习。
2. 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也会成为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比如不当的家教方式、单亲家庭环境等等。并且,由于家庭条件贫困导致学生出现自卑、孤僻等现象比较多。由于自卑,在人际交往中也表现出沉默寡言、孤僻和不合群的特点,从而影响心理健康。
3. 网络依赖心理严重。许多大学生因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而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寻找心理满足,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有的甚至染上网瘾,每天花大量时间泡在网上,沉湎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久而久之,会影响大学生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网恋现象在大学生中比较多,有些学生甚至逃课会见网友。
4. 情感控制能力差。进入大学校园后,由于正处在青春期,大学生大都希望自己能够拥有同学们的友情,同时也渴望与异性交朋友,这是正常的。但不少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欠缺,从而出现情感心理问题。大学生中普遍存在恋爱方面的困惑和问题,并导致悲观厌世等一些不良情绪。由于失恋而导致大学生行为举止怪异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甚至有大学生因为失恋而自杀的现象出现。这些都影响了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5. 就业方面的压力日益增大。随着大学生的数量日益增加,学生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大。有的学生由于不能对社会和自身产生正确的认识,过高估计自己,受挫折后导致情绪低落自卑。有的学生不能正确看待社会现实,对前途失去信心,长期处于紧张、烦躁、焦虑的状态,从而产生心理问题。
二、实施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1. 建立一支高效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是关键。要通过专兼结合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同时我们也要重视对辅导员、班主任,以及其他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
2.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经济体制转轨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激励大学生进取精神,提高他们的学习、工作积极性,但市场经济也会带来负面影响,社会上的不良思想意识,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将会乘虚而入,如果他们忽视学习和道德修养,将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素质和人格培养。为此,高校必须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特别是要加强“八荣八耻”的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让学生能够明辨是非,激发他们学习工作的动力。
3. 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心理与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热线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展开工作。实践证明,学校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能够有效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4.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成长的有效载体。校园文化作为高校特定的精神环境,是一种潜在的心理教育力量,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可使长期处于紧张的神经得到松弛。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网络、校报、橱窗等各种宣传媒体,加强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和凝聚作用。高校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共青团和学生社团在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活泼的校园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各班集体也要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开展一些有意义的班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他们的团队观念。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各方力量来积极推进。只要我们能够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问题,充分发挥各方力量的作用,就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保证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文新.青少年发展心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关键词]心理健康 教育 人生观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进一步加剧,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他们要有较高的知识水平、专业能力和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现在高等院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讲座,设置了心理咨询机构,试图通过这些形式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但最近频频出现的大学生自杀、杀人、离家出走等现象告诫世人:大学生心理问题依然严重。如何有效地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摆在每一个高校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
1. 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问题。走进大学校园后,人际交往是大学生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与本班同学尤其是一个宿舍的同学建立起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是他们每个人的渴望。但实际情况是,相当比例的学生常常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不懂交往的技巧与原则。有的同学有自闭倾向,不愿与人交往,难以与周围的同学搞好关系,甚至常常陷入僵局。这种人际关系的不适,除了影响交往外,还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情绪和学习。
2. 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也会成为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比如不当的家教方式、单亲家庭环境等等。并且,由于家庭条件贫困导致学生出现自卑、孤僻等现象比较多。由于自卑,在人际交往中也表现出沉默寡言、孤僻和不合群的特点,从而影响心理健康。
3. 网络依赖心理严重。许多大学生因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而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寻找心理满足,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有的甚至染上网瘾,每天花大量时间泡在网上,沉湎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久而久之,会影响大学生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网恋现象在大学生中比较多,有些学生甚至逃课会见网友。
4. 情感控制能力差。进入大学校园后,由于正处在青春期,大学生大都希望自己能够拥有同学们的友情,同时也渴望与异性交朋友,这是正常的。但不少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欠缺,从而出现情感心理问题。大学生中普遍存在恋爱方面的困惑和问题,并导致悲观厌世等一些不良情绪。由于失恋而导致大学生行为举止怪异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甚至有大学生因为失恋而自杀的现象出现。这些都影响了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5. 就业方面的压力日益增大。随着大学生的数量日益增加,学生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大。有的学生由于不能对社会和自身产生正确的认识,过高估计自己,受挫折后导致情绪低落自卑。有的学生不能正确看待社会现实,对前途失去信心,长期处于紧张、烦躁、焦虑的状态,从而产生心理问题。
二、实施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1. 建立一支高效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是关键。要通过专兼结合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同时我们也要重视对辅导员、班主任,以及其他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
2.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经济体制转轨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激励大学生进取精神,提高他们的学习、工作积极性,但市场经济也会带来负面影响,社会上的不良思想意识,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将会乘虚而入,如果他们忽视学习和道德修养,将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素质和人格培养。为此,高校必须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特别是要加强“八荣八耻”的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让学生能够明辨是非,激发他们学习工作的动力。
3. 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心理与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热线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展开工作。实践证明,学校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能够有效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4.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成长的有效载体。校园文化作为高校特定的精神环境,是一种潜在的心理教育力量,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可使长期处于紧张的神经得到松弛。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网络、校报、橱窗等各种宣传媒体,加强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和凝聚作用。高校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共青团和学生社团在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活泼的校园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各班集体也要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开展一些有意义的班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他们的团队观念。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各方力量来积极推进。只要我们能够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问题,充分发挥各方力量的作用,就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保证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文新.青少年发展心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