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租车:规模=未来?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168300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州租车董事长陆正耀经常挂在嘴边的说法是,走到今天,神州遇到的问题并不比别人少,“哪一块都挺难”。而决定企业前景的,并不是一时的经营数据,而是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企业自身的借势能力。在当前,只要抓住“规模”这个核心,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扩张规模就成为了神州租车几年来最重要的发展主线。
  追梦
  在汽车发达国家,成熟的汽车租赁体系已经为之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共有大型汽车租赁企业5000多家,营业收入逾1000亿美元。
  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主办,奥运会效应使得2007年的中国租车市场获得极大的发展,订单不但爆满,价格更是上涨了两三倍。
  2007年,交通部废止《汽车租赁业管理暂行规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免去了租赁车辆必须办理出租车牌照的规定。之前的这一规定提高了企业进入租车市场的门槛,规定的废止引起了国内租车市场的井喷。不少租车公司就是在这个时候进入市场的,包括神州。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非常快,但销售环节的利润已经非常有限,70%的利润都集中在汽车售后服务市场,这是我创办UAA(汽车俱乐部)和神州租车的重要动因”。陆正耀分析说。
  彼时,国内面向大众的市场化租车企业只有两家——总部位于深圳的至尊租车及总部在上海的一嗨租车,均成立于2006年。神州租车进入这个行业比他们晚了一年多。
  算起来,这家目前风光无限的企业在其仅仅4年多的成长历程中,艰难度日的时间反倒更长些。
  神州租车创业之初,外资租车巨头在中国已现颓势。2002年,世界最大的租车企业赫兹 (Hertz) 与中国本土的中汽安华合作的租车企业正式开业。赫兹随后于2006年解除了与中汽安华的合作协议,暂时退出中国市场。同样在2002年进入中国的世界第二大租车巨头安飞士 (Avis) 公司,初期投资额高达6600万美元,一开始就拥有了1000辆汽车的规模。但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发展缓慢。到目前为止,其汽车保有量也只达到5000辆,被更为年轻的本土企业远远甩在了后面。
  洋品牌不适应中国市场的原因大都被归结为水土不服,管理方式不适应本土环境和文化。但具体到进入中国租车市场的国际巨头,市场环境差异巨大导致原有的商业模式失灵,恐怕才是失利的根源。
  购置车辆是租车企业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巨额资本负担。在欧美市场,租车企业可以通过汽车金融从生产厂商租赁车辆,在使用几年之后由生产厂商回购或低差价售至二手车市场,以此降低购车成本。通过这些金融手段,租车企业既可以避免资产“过重”,又可以保持车辆的及时更新。这是西方租车企业商业模式成功的基础。
  在中国,前几年汽车价格本身就高,而且处于下降通道,面向租车企业的汽车金融又不被政策所允许,再加上中国消费者的观念因素导致新车与二手车有较大的市场差价,这一切意味着,在中国经营租车行业,很难套用西方成熟的商业模式。中国租车行业不仅是一个重资产行业,车辆成本甚至会高于欧美国家,而且公司的车辆资产还面临巨大的贬值风险。
  同时,欧美城市的出租车价格很高,租车价格因此也水涨船高。在中国,出租车的低价格则令租车企业的单车收入受到限制。在安飞士的订车网站可以看到,同样是雪佛兰克鲁兹,在纽约的日租金可以达到100甚至200多美元,而在上海,只有140元人民币。
  在美国,租车业的车辆规模超过500万辆,日本和德国也都超过了200万辆。仅赫兹与安飞士即分别拥有超过100万辆和50万辆汽车。中国租车行业的汽车保有量至今仍只有20万辆左右。在这种重资产、高成本和低租价的市场里,中国租车企业经营的难度可想而知。
  虽然与外资租车企业面临着同样的困难,在经验上也更为欠缺,但在胆量上,本土租车企业却远远超过国际巨头。陆正耀的神州租车正是最典型的代表。
  规模规模,还是规模
  神州租车从出生那天起就是奔跑的状态前行。在陆正耀的观念里,租车行业是典型的规模经济行业,“没有规模成本就下不来,成本下不来价格就下不来,不光拉不开与竞争对手的差距,客户需求也没有这么大。”何况神州租车已经比至尊租车和一嗨租车进入市场晚了一年多。
  2007年,陆正耀出资5000万元人民币杀入了汽车租赁市场。陆正耀8月作出决定、10月开始筹备,12月才开始正式运营。不过依托UAA的220万会员和行业资源积累,神州租车刚成立就进入了北上广深等11个城市,购置了300~400辆车;3个月后他的出租率就超过了65%。
  购置租赁车辆需要巨额的资金,幸运的是陆正耀之前的创业赢得了投资人的信赖;神州租车在成立伊始就获得了联想投资(LegendCapital)、凯鹏华盈KPCB和美国CCAS公司2100万美元(也有报道称是13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这里领投的联想投资也是陆之前创办UAA时的投资人。
  看到了市场又有资金,神州租车马上开始大步扩张;东部扩张福州、厦门、苏州等城市,挺进中部的武汉、郑州,还把触角伸至东北的长春、哈尔滨。到2008年的6月份,神州租车就已经进入了29个城市,拥有近1000辆车了。而达到同样的规模,至尊租车花了一年多时间。不过这1000辆车几乎耗尽了神州租车所有的资金。
  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融资受阻,出租率不符合预期等,神州租车不得不经历裁员、更换办公场所的苦痛日子。但即使在最艰难的日子里,陆正耀也没有通过减少汽车数量来降低成本,而是念念不忘如何扩大规模。
  陆正耀非常清楚,在中国做租车行业,如果没有特殊的资源,1000辆车是远达不到盈利规模的。令他焦虑的反而是,融资因金融危机迟迟没有进展,公司再也没钱买车。从2008年8月到2010年2月,神州租车只新进入了东莞一个城市。
  2009年第四季度资本市场开始回暖,陆正耀开始寻求新一轮融资;几家国际大P E机构也都给出了方案。跟陆有老交情的联想控股有很好的资金和品牌,可以通过它在银行拿到比较大的授信额度,成本也比较低;这就相当于为神州租车变相打通了行业的金融瓶颈。这在还没有发展汽车金融的环境下是不错的选择。所以陆正耀即使要放弃控股权,他还是选择了联想控股。2010年8月,神州租车宣布获得联想控股12亿元人民币注资,以及成为后者旗下子公司后银行给予的60亿元授信。这是国内租车行业迄今获得的最大的一笔投资。   据称,在联想正式注资前,陆正耀就迫不及待地提出再借些钱买车。而在资金到手后,便立刻启动购车计划:第一期投资6亿元,第二期预计投资30亿元。如今,陆正耀最得意的数据,就是神州租车的汽车总量(截至2011年12月31日,神州租车车队规模接近2.6万辆。)在国内已绝对领先,是第二名到第十名的总和,超过行业第二名车队规模的3倍。
  车辆规模上去了,家底厚了,神州租车开始在国内市场跑马圈地。
  2009年春节,神州租车打出了降价牌,租金一天不到50元,就可以半价租到一辆爱丽舍。这一临时促销措施此后逐渐成为扩大用户规模的法宝。尤其是在车辆规模成倍增长后,“淡季促销”便成了神州租车的惯例。目前,神州租车的出租率能达到60%左右。压力之下,其他几家主要的租车企业,包括安飞士中国也不得不宣布推出大幅优惠的特价车予以应对。
  2011年,神州租车又率先挑起了广告战。电视广告、地铁广告、楼宇广告、网站视频广告层出不穷。其他同行也不得不再次应战,甚至变本加厉请来影视明星助阵。
  此时,更多规模较小的租车企业已是力不从心,斥责神州租车的举动“不理智”。
  对此,陆正耀的解释是,由于实现了规模扩张,平摊到每辆车上的营业成本并不高,这正是规模优势的体现。并且,降价和烧钱也有底线,就是保证不亏本。
  话虽如此,但此话背后承载的压力不言而喻。
  虽然国内的几家领先租车企业都有了几年的历史,但都还没形成品牌优势。在这个阶段,为了塑造品牌,提升品牌忠诚度,企业不会在盈利问题上过于计较,甚至根本就不去考虑规模扩大能否带来收益增长。因为他们的哲学是得市场者得天下。要得市场,就得有规模、有品牌,还要有顾客忠诚度,而利润倒是其次。
  有研究人士断言,不用看财务报表,就可以推测目前国内几家知名租车企业很难盈利。
  陆正耀开玩笑说:如果盈利这么重要的话,大家都去卖鸡蛋煎饼得了,天天都能盈利。按照他的说法,企业发展都是阶段性的,每个阶段要做每个阶段的事儿,现在还不到谈盈利的时候。
  同时,他也一再强调不是很关注竞争对手,而是要专心做好自己的事,研究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只要大家都认认真真跑就好,谁是暂时的第一谁第二并不重要。”
  话虽如此,但早期市场的“群雄逐鹿”在所难免。如果各家领先的租车企业持续目前的网点扩张势头,企业间的直接竞争在所难免。
  更重要的是,哪家企业在品牌知名度上领先一步,未来几年就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甚至可能得到政策的倾斜,从而决定最终的强弱成败。这也意味着,未来中国租车行业的市场格局之争,其实已经悄悄进入中局阶段。
  梦想与现实有多远
  


  目前神州租车还欠联想9亿借款,同时还有23亿银行贷款由联想担保,而神州租车自己通过汽车资产抵押获得的贷款只有3亿多。此外,联想给神州租车的贷款利率比银行贷款低1%。
  联想对亲儿子如此疼爱,让其他人看得眼红,于是一嗨照方抓药,把15%股份卖给国际租车巨头Enterprise。Enterprise不仅与一嗨达成资本层面的合作,更是宣称将逐步把全球网络、客户、管理等资源向一嗨开放。这预示着,一嗨的实际服务网络、用户基数以及国际知名度瞬间暴涨。
  因为只亏不赚而被戏称为“慈善家”的电商们比着烧的是风投的钱,正在重走电商老路的租车企业,则在上战场前就把自己先卖了。今后的租车业竞争,就是一个“拼爹时代”。
  早已进入成熟发展阶段的国际租车巨头,在中国市场已经没有了扩张的冲动,在管理上自然更多地考虑盈利因素。安飞士中国的策略,就是每新开一家门店,都要保证盈利。在收入上,更稳定的企事业单位的长租订单也占了其营业额的70%-80%,个人业务只占一小部分。但在世界其它地区,安飞士一向是以个人短租、散租业务为主。
  对于中国租车市场的前景,一向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是悲观派,用的是“计算法”。他们认为中国与发达国家在人力成本上的巨大差异,令租车行业难以获得相对于出租车及公共交通的价格优势,只能供特殊用户群体使用,而非真正为大众服务;而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购车成本、金融成本更会令租车企业所要达到的保本规模十分巨大,不利于企业靠自身力量快速扩张。
  同时,在中国开展租车业务,还得面对众多短期内难以克服的特殊障碍:如产业政策的负面影响、政府及国营企事业单位“公车”对市场需求的弱化;保险、信用体系的不完善会加剧行业风险;就连高昂的高速公路费、驾车者的低素养等等,都有可能严重影响租车行业的发展。
  因此,悲观派认为,租车在中国注定是一个“脆弱的行业”,成本难以下降,收入难以上升,随时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冲击,因此市场规模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甚至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发达国家通行的租车模式根本就不适合中国。
  悲观派估计租车业2020年的规模在100万辆左右,其中还包括了相当数量的非市场化租车企业的车队规模。
  另一种是乐观派,用的是“比较法”。基本上以美国的总汽车保有量和租车行业规模为参照,比较两国的人口和道路情况,推算出未来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及社会对租车行业的需求水平。这一派的看法是,中国将是一个巨大的租车市场。乐观派估计,未来十年中国租车业的规模将扩大10 倍以上,也就是500万辆左右,与美国相当。
  神州租车显然属于乐观派。
  作为全球第二大租车企业,安飞士无须在中国市场冒险。这是成熟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但对于仍处于创业期的中国本土的租车企业,不冒险赌一把,就意味着会失去未来。
  但是在中国,达到多大的规模才有足够的规模效应?租车观念何时能够普及?市场环境何时会产生质变?政策何时能够松动?即使是乐观派,面对这些问题也难以回答。
  不过,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令租车行业在中国成为可以造梦的朝阳产业。其巨大的不确定性,反而成为资本趋之若鹜的原因。
  从这个角度看,租车行业与互联网行业相当类似。未来的前景不是取决于当前的盈利能力,而是制造梦想的能力。资本之所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看中的是未来的市场规模。而不是现实的营收。企业只要有办法不断扩大车辆规模和用户基础,就会不断有资本愿意为其买单。而且,租车行业的各项门槛比互联网更高,一旦竞争格局确定,资金和用户流向的马太效应将比互联网更甚,留给落后企业的回旋余地将更加有限。
  于是,我们也就不难理解神州租车为何不惜成本地买车、做广告和降价促销了。上市失利后,陆正耀向外界传达:2012年不会放慢扩张的速度,除了新增2万辆车之外,网络布局也会扩大。2011年底神州租车在全国有234个门店,520个网点,到2012年年底,门店数量会达到280个左右,服务网点将达到700至800个。
  不过,这一发展思路的挑战也是巨大的。陆正耀现下即要解决的是,继续扩张,资金从何而来?年初的上市铩羽而归,意味着短期内不要想伸手朝资本市场要钱了。而有投资者注意到,神州租车一年内到期的债务在10亿元左右,即使融资成功,大部分资金会用在偿还债务,花在公司发展上的资金相当有限。银行方面,华夏银行已经说了因为负债率太高不会再给神州贷款。
  但烧钱一刻也不能停止。神州平均每辆车每年收入4万元,6年计提完毕总收入24万,购车费用12万,利息5万,6年毛利只有7万,扣掉运营成本、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净利润很可能是负数。
  神州自己的说法是3年后将车卖到二手市场变现,目前无法对这一点做出评价,有待时间检验。
  正常经营不能赚钱,上市和贷款又无望,扩张却不能停止,所以陆正耀只能放言“联想还会给我们投钱”。
  


  责编/林学勤 E-mail/[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2010年,美的制冷将空调、冰箱、洗衣机的营销业务整合在一起,取得了规模的迅速扩张,当年美的集团的销售收入突破千亿。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整个家电市场进入寒冬,美的业绩也受到巨大冲击。今年一季度,美的电器实现营收177亿,同比去年减少超过41%,经营状况已经不容乐观。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美的启动了整合之后的拆分,空、冰、洗再次“分灶吃饭”。作为一家专业的管理咨询机构,仁达方略有幸得到美的集团的亲睐,亲
期刊
重塑品牌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品牌老化、消费者购买力消退等。无论是哪种原因引起,重塑品牌都需要改变很多,诸如品牌要素、品牌定位、品牌识别等,通过以上改变使品牌更加符合潮流、更加贴近用户,从而再次赢得市场的青睐。  本文以李宁品牌的变革之路为主线,分析品牌重塑中遇到的问题及应对之策。  “误会”频发导致的失败  无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市场升级、目标消费群体的重新定位等,必然引发品牌更新的需要,以使目
期刊
企业案例:  敝公司属于提供饮食的服务产业,主要经营婚礼市场。我于1972年进入公司,协助因公共职务分身乏术的创业者父亲,5年前继任总经理之后,公司业绩一直成长至今。至今业绩能够顺利成长,主要是受父亲打下的基础与信用的庇荫,我刚进入公司时,公司的年营业额为5亿日元,员工只有40名,规模不大。现在集团整体规模大幅扩张,营业额达44亿日元,员工人数达180人。然而,一路走来,感慨万千。  自从我就任总
期刊
近期中国汽车租赁行业的现状大体会是:  1、价格战将是持久战  目前租赁市场主要是70%的长租为主,短租占比不高,而未来市场规模的扩容一定是以短租的增长为前提。因此,对于中国汽车租赁行业来讲,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教育和发展客户,让客户对租车形成认知、产生消费、提高粘性。而价格是吸引客户最有效的手段。对比中国电子商务领域,价格战的持续不仅没有打垮企业,相反吸引了大量客户,行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因此,对于
期刊
企业是否存在以下销售人员管理问题?  员工流失率居高不下,尤其是一大批处于“高投资回报期”(2-3年)的销售人员的离职,严重削弱“战斗力”;  专业分工不清,专业标准不明,专业支持和指导弱,导致业务人员专业水平低且良莠不齐,同时新员工成长速度缓慢;  人员招聘、选拔缺乏规范的任职资格和能力标准,导致人才培养广种薄收,岗位适配度低;  个人绩效衡量中单纯的结果导向,不关注行为过程和能力评价,导致员工
期刊
近来,53度飞天茅台、52度五粮液等一线名酒纷纷出现降价潮,全国多地高端白酒的批发价也应声下跌,业内更是传出泸州老窖减少了国窖1573经销商销售任务的消息。曾经跟随中国经济一路牛气哄哄而价格飙升的高端白酒,随着市场价格泡沫的破裂,在高歌猛进的道路上第一个摔了下来。我们并不知道后面是否真的将迎来漫长的寒冬,但高档品牌如何面对市场泡沫破裂的考验,不得不仔细思考。  困惑:国产高档品牌遍布的背后  随着
期刊
家电企业面临由先前单纯提供功能性产品,向全方位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转型。如日本松下除了生产家电,还将它的电视、冰箱、空气净化器、美容小家电、电磁灶、淋浴器等传统消费电子产品,恰到好处地嵌入松下所推出的家庭装饰系统解决方案中,甚至这一触角还被松下扩大到地板、厨卫台面、墙壁、钢架结构等建筑装修材料领域。  从最近的市场情况看,这种转型不是个案,而是一种整体性的行业升级。这种需求从表面上看,是企业竞争差异
期刊
买 500返500?消费就是存钱,存钱就是赚钱?消费返利网站曾经吹出的泡沫正一个个被戳破。  今年4月,太平洋直购网在河南等地被查处;上海家帝豪的消费养老计划违法,董事长曹建华被刑拘;5月底,福建百分百返利网崩盘;6月份,“温州百业联盟”崩盘,返利网站风波不断,受到外界越来越多的质疑。6月7日,福建省万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宣告倒闭,其官网右侧公告栏“特别公告”称,“尊敬的各位会员,2012年6月福建
期刊
手机产业可谓硝烟弥漫,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厂商进入智能机市场。2012年6月6日,盛大和阿里均通过不同的合作模式发布了手机,在此之前百度也通过合作的方式推出手机,外加360和网易均传出有将销售手机业务,互联网公司纷纷试水手机业务,一时好不热闹。  不过EnfoDesk易观智库研究认为互联网厂商做手机目的并非依靠手机独立变现,而在于战略卡位。所谓战略卡位主要有两种类型:获取用户流量或帮助云服务落地至端。
期刊
讨论返利网站的出路,需要解决这样两个问题:其一,购物网站、实体店和消费者之间是否还需要购物导航网站提供帮助?换言之,在电子网络技术能够帮助消费者更便利、更快捷获得购物相关信息的背景下,购物导航网站的存在还有多大价值,购物导航网站还能存在多长时间?其二,“返利”作为吸引用户注册和保持粘性的手段之一,究竟对用户有多大吸引力?与其它手段相比,其优势还能保持多久?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并不取决于购物导航网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