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当前商业银行开展商业汇票的现状及对票据业务的制约
目前商业汇票仍采用传统的手工处理模式,电子化程度较低。商业汇票不仅在签发流转环节未实现电子化,即使在票据到达银行后,持票人委托银行收款时,委托收款银行还需要通过邮局将纸质票据邮寄给承兑银行,由其审核无误后再通过资金清算系统将款项划给持票人。其处理方式繁琐,全部采用传统的手工、纸质处理模式,虽然个别银行依托自己的系统设计开发了网银业务新产品,但该业务中的签发或经承兑、贴现的票据并不能进入其它银行的网银系统,其他银行签发或经承兑、贴现的电子票据也无法与之进行交易并完成资金的收付功能。所以说,现有的电子票据业务在各商业银行之间尚不能互联互通,更谈不上全社会范围的相互认同、接纳和交易使用,它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流通性。这种状况导致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票据市场信息严重不对称,阻碍了全国性统一票据交易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二是经营成本增加,给业务操作如票面审核、真伪查询、书写背书、人工签章、跟单审核、邮寄托收、入库保管等一系列环节带来不便,并且效率低,从而制约了票据业务进一步发展;三是假票诈骗案件频繁发生。商业汇票和其他纸质有价证券一样,在其真伪辨识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容易发生伪造、变造和克隆案件。
二、电子商业汇票的启动,对加速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发展意义重大
(一)风险可控:商业银行内控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开发电子票据系统,对于电子票据,可以跟踪票据业务办理的各个环节,有利于防范票据业务风险,遏制违规承兑、违规贴现等行为,克服纸质票据易遗失、易损坏等缺点;对于系统登记的纸质票据,可以有效的抑制假票、克隆票等犯罪,减少票据案件的发生,提高商业银行的内控能力。
(二)效率提高:商业银行的交易效率得到提高
实现票据交易电子化之后,电子票据从签发承兑开始到背书流转,到最后的托收入账,所有环节都实现了电子化操作。电子票据通过网上银行接入,在使用过程中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交易在途时间大大缩短,效率极大提升,同时实现交易电子化之后,不存在送票、取票、验票环节,可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如节省了装订票据、票据传送、印刷票据所产生的纸张和打印消耗品等经营成本。显著提高交易效率,使票据真正成为金融机构加强流动性管理的强有力工具。
(三)业务创新:商业银行的整体竞争力得到提高
在人民银行搭建电子票据市场的公共平台上,各家银行积极响应人民银行的整体规划,研究人民银行规范的电子票据业务制度和统一的电子票据技术标准,并以此为基础开发符合本行经营战略和信息系统特色的电子票据系统,为客户提供便利的电子票据的产品和渠道,丰富银行资金结算业务产品线,提高银行的整体竞争能力。
三、电子商业汇票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电子商业汇票的发展将对企业交易结算行为产生较大影响,从而改变现有票据市场竞争格局
电子商业汇票管理成本较低、安全性较高等特点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商务运行效率,促使企业使用电子票据替代纸质票据进行交易结算,纸质商业汇票业务将受到较大冲击,继而对现有以纸质票据为基础的票据市场竞争格局产生较大影响。
(二)电子商业汇票将部分替代流动资金贷款,对银行的信贷业务结构产生较大影响
电子商业汇票期限从以往纸质票据的6个月延长至1年,并且目前市场票据贴现加权利率水平仅为2.4%左右,而一年期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7%,两者之间差距接近3个百分点。这些特点将导致企业从降低财务成本出发,倾向于以电子商业汇票替代流动资金贷款,从而对银行的信贷业务结构产生较大影响。
(三)电子商业汇票的发展对银行风险防控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电子商业汇票要求商业汇票的电子银行系统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较长的付款期限和较高的票面金额要求银行具有更为严格的客户选择机制和风险缓释措施,以有效防范信用风险;线上电子化操作及线下调查评价并行要求更为严密的操作流程,以有效防范操作风险。这些均对银行的风险防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丰富电子银行的服务品种和服务能力
目前商业银行的网银系统一般只有功能较为单一的账户管理和资金汇划功能,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建立后,商业银行网银系统的功能将从单一的贷记指令处理向票据类信用支付工具领域拓展,并有可能衍生出更多的新型电子增值服务,这为电子银行服务创新提供了基础和平台。
四、商业银行开展电子商业汇票的对策和建议
基于电子商业汇票对商业银行影响的判断分析,提出如下几点开展电子商业汇票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学习培训,确保电子票据顺利运行
电子商业汇票业务操作环节多,流程相对复杂,风险程度较高。在承兑、贴现、转贴现、付款等业务环节,相关账务处理是由各业务系统联动其他系统自动完成的,自动化处理程度较高,各商业银行要大力加强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系统、相关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的培训,使相关经营管理人员深入了解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实质、熟悉和掌握ECDS系统操作、认真学习人民银行和本行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要培养一支“懂业务、擅操作、善营销、促发展”的电子商业汇票业务队伍,为内部管理和客户营销工作提供人力资源基础;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确保能够熟练、规范地处理相关交易,保证《办法》在全行的顺利执行和业务的正常办理。
(二)抓住契机,大力推动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发展
客户培育和市场营销是制约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发展的关键。各商业银行要认真研究落实客户宣传和营销方案,要加大市场拓展力度,结合系统功能,深入分析挖掘对公客户、尤其是企业网银客户的日常业务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营销思路,抢占市场先机;要研究建立有效的产品营销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营销积极性,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营销宣传活动。
(三)细化准入标准,强化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
1、严格准入,强化担保,优化电子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结构
(1)严格优选客户,防范信用风险。电子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应优先满足优质信用等级高的客户和全额保证金承兑业务的需求。除全额保证金承兑业务外,对单纯办理承兑、信用等级低、综合贡献度差的客户,应慎重办理电子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电子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与纸质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相同,均应符合《票据业务风险政策底线》及承兑业务其他管理政策要求。
(2)明确条件,强化信用风险缓释措施。客户申请办理电子商业汇票承兑业务,应符合《商业汇票承兑业务操作规程》关于承兑申请人的有关规定,并能够提供符合《电子商业汇票承兑业务风险缓释条件》要求的保证金及其他担保。
(3)区别对待,严控单张票面金额。为控制票据业务风险,对单张电子汇票金额要根据信用等级高低和小企业等不同客户确定不同的最高金额。
2、区别对待,细化贴现业务准入和价格管理
(1)合理确定六个月(不含)以上电子商业承兑汇票贴现业务准入标准。六个月(不含)以上的票据贴现业务应同时满足承兑人信用等级高,且票据到期日在承兑人授信有效期内的条件。
(2)明确票据贴现金额管理权限,加强大额贴现业务管理。贴现票据单张票面金额超过1亿元的贴现业务,必须履行一定的核准程序。
(四)区别产品和客户,稳步开展电子商业汇票营销工作
对承兑业务,要区分电子商业汇票的不同期限结构和不同客户对象,采取差别化营销策略。
对于有六个月期以下商业汇票承兑业务需求,且满足票据业务风险底线及其他相关管理要求的客户,可采取主动营销策略。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引导其采用电子商业汇票替代纸质票据方式办理承兑业务,以降低商业银行业务运营成本、提高电子银行使用效率、增加相关业务收入。
对于有六个月期以上商业汇票承兑业务需求的客户,应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应对策略。对于流动资金贷款较少的优质重点客户,要主动营销,加强宣传,争取其办理电子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对于较多流动资金贷款的优质客户,应采取积极防御策略,密切关注客户动向,必要时适时提供电子银行承兑服务,对于其他客户,在收益无法有效覆盖风险的情况下,不得主动营销六个月以上电子银行承兑汇票业务。
(五)强化效益观念,提高收益覆盖风险水平
1、强化电子商业汇票承兑业务风险收益分析,加强收费管理
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收取承兑汇票手续费、承诺费及其他相关费用,不得随意减免,确保收益有效覆盖风险。不得为吸收存款或收取相关费用、增加中间业务收入而盲目发展电子商业汇票承兑业务。总行将在拟下发新版服务价格表中明确电子商业汇票承兑业务相关收费标准,并根据其业务特点在纸质票据收费基础上适当提高六个月以上承兑业务基准价格。在新的价格管理文件下发前,电子商业汇票承兑业务手续费暂按现行纸质票据规定执行,六个月期以上电子银行承兑汇票承诺费应在现行六个月期纸质银行承兑汇票承诺费基础上上浮不低于0.5—1个百分点。
2、区分产品期限,细化贴现价格管理
六个月期以上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对流动资金贷款具有较强替代作用,商业银行应特别提升对该期限贴现业务价格谈判能力。加强价格管理,根据当地市场价格水平、客户贡献度、同业竞争、信贷规模等因素,细化定价策略,最大限度提高贴现利息收入。
(徐厚民,1958年生,江西玉山人,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黄国庆,1968年生,江西南昌人,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经济类专业教学)
目前商业汇票仍采用传统的手工处理模式,电子化程度较低。商业汇票不仅在签发流转环节未实现电子化,即使在票据到达银行后,持票人委托银行收款时,委托收款银行还需要通过邮局将纸质票据邮寄给承兑银行,由其审核无误后再通过资金清算系统将款项划给持票人。其处理方式繁琐,全部采用传统的手工、纸质处理模式,虽然个别银行依托自己的系统设计开发了网银业务新产品,但该业务中的签发或经承兑、贴现的票据并不能进入其它银行的网银系统,其他银行签发或经承兑、贴现的电子票据也无法与之进行交易并完成资金的收付功能。所以说,现有的电子票据业务在各商业银行之间尚不能互联互通,更谈不上全社会范围的相互认同、接纳和交易使用,它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流通性。这种状况导致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票据市场信息严重不对称,阻碍了全国性统一票据交易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二是经营成本增加,给业务操作如票面审核、真伪查询、书写背书、人工签章、跟单审核、邮寄托收、入库保管等一系列环节带来不便,并且效率低,从而制约了票据业务进一步发展;三是假票诈骗案件频繁发生。商业汇票和其他纸质有价证券一样,在其真伪辨识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容易发生伪造、变造和克隆案件。
二、电子商业汇票的启动,对加速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发展意义重大
(一)风险可控:商业银行内控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开发电子票据系统,对于电子票据,可以跟踪票据业务办理的各个环节,有利于防范票据业务风险,遏制违规承兑、违规贴现等行为,克服纸质票据易遗失、易损坏等缺点;对于系统登记的纸质票据,可以有效的抑制假票、克隆票等犯罪,减少票据案件的发生,提高商业银行的内控能力。
(二)效率提高:商业银行的交易效率得到提高
实现票据交易电子化之后,电子票据从签发承兑开始到背书流转,到最后的托收入账,所有环节都实现了电子化操作。电子票据通过网上银行接入,在使用过程中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交易在途时间大大缩短,效率极大提升,同时实现交易电子化之后,不存在送票、取票、验票环节,可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如节省了装订票据、票据传送、印刷票据所产生的纸张和打印消耗品等经营成本。显著提高交易效率,使票据真正成为金融机构加强流动性管理的强有力工具。
(三)业务创新:商业银行的整体竞争力得到提高
在人民银行搭建电子票据市场的公共平台上,各家银行积极响应人民银行的整体规划,研究人民银行规范的电子票据业务制度和统一的电子票据技术标准,并以此为基础开发符合本行经营战略和信息系统特色的电子票据系统,为客户提供便利的电子票据的产品和渠道,丰富银行资金结算业务产品线,提高银行的整体竞争能力。
三、电子商业汇票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电子商业汇票的发展将对企业交易结算行为产生较大影响,从而改变现有票据市场竞争格局
电子商业汇票管理成本较低、安全性较高等特点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商务运行效率,促使企业使用电子票据替代纸质票据进行交易结算,纸质商业汇票业务将受到较大冲击,继而对现有以纸质票据为基础的票据市场竞争格局产生较大影响。
(二)电子商业汇票将部分替代流动资金贷款,对银行的信贷业务结构产生较大影响
电子商业汇票期限从以往纸质票据的6个月延长至1年,并且目前市场票据贴现加权利率水平仅为2.4%左右,而一年期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7%,两者之间差距接近3个百分点。这些特点将导致企业从降低财务成本出发,倾向于以电子商业汇票替代流动资金贷款,从而对银行的信贷业务结构产生较大影响。
(三)电子商业汇票的发展对银行风险防控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电子商业汇票要求商业汇票的电子银行系统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较长的付款期限和较高的票面金额要求银行具有更为严格的客户选择机制和风险缓释措施,以有效防范信用风险;线上电子化操作及线下调查评价并行要求更为严密的操作流程,以有效防范操作风险。这些均对银行的风险防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丰富电子银行的服务品种和服务能力
目前商业银行的网银系统一般只有功能较为单一的账户管理和资金汇划功能,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建立后,商业银行网银系统的功能将从单一的贷记指令处理向票据类信用支付工具领域拓展,并有可能衍生出更多的新型电子增值服务,这为电子银行服务创新提供了基础和平台。
四、商业银行开展电子商业汇票的对策和建议
基于电子商业汇票对商业银行影响的判断分析,提出如下几点开展电子商业汇票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学习培训,确保电子票据顺利运行
电子商业汇票业务操作环节多,流程相对复杂,风险程度较高。在承兑、贴现、转贴现、付款等业务环节,相关账务处理是由各业务系统联动其他系统自动完成的,自动化处理程度较高,各商业银行要大力加强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系统、相关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的培训,使相关经营管理人员深入了解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实质、熟悉和掌握ECDS系统操作、认真学习人民银行和本行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要培养一支“懂业务、擅操作、善营销、促发展”的电子商业汇票业务队伍,为内部管理和客户营销工作提供人力资源基础;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确保能够熟练、规范地处理相关交易,保证《办法》在全行的顺利执行和业务的正常办理。
(二)抓住契机,大力推动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发展
客户培育和市场营销是制约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发展的关键。各商业银行要认真研究落实客户宣传和营销方案,要加大市场拓展力度,结合系统功能,深入分析挖掘对公客户、尤其是企业网银客户的日常业务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营销思路,抢占市场先机;要研究建立有效的产品营销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营销积极性,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营销宣传活动。
(三)细化准入标准,强化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
1、严格准入,强化担保,优化电子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结构
(1)严格优选客户,防范信用风险。电子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应优先满足优质信用等级高的客户和全额保证金承兑业务的需求。除全额保证金承兑业务外,对单纯办理承兑、信用等级低、综合贡献度差的客户,应慎重办理电子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电子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与纸质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相同,均应符合《票据业务风险政策底线》及承兑业务其他管理政策要求。
(2)明确条件,强化信用风险缓释措施。客户申请办理电子商业汇票承兑业务,应符合《商业汇票承兑业务操作规程》关于承兑申请人的有关规定,并能够提供符合《电子商业汇票承兑业务风险缓释条件》要求的保证金及其他担保。
(3)区别对待,严控单张票面金额。为控制票据业务风险,对单张电子汇票金额要根据信用等级高低和小企业等不同客户确定不同的最高金额。
2、区别对待,细化贴现业务准入和价格管理
(1)合理确定六个月(不含)以上电子商业承兑汇票贴现业务准入标准。六个月(不含)以上的票据贴现业务应同时满足承兑人信用等级高,且票据到期日在承兑人授信有效期内的条件。
(2)明确票据贴现金额管理权限,加强大额贴现业务管理。贴现票据单张票面金额超过1亿元的贴现业务,必须履行一定的核准程序。
(四)区别产品和客户,稳步开展电子商业汇票营销工作
对承兑业务,要区分电子商业汇票的不同期限结构和不同客户对象,采取差别化营销策略。
对于有六个月期以下商业汇票承兑业务需求,且满足票据业务风险底线及其他相关管理要求的客户,可采取主动营销策略。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引导其采用电子商业汇票替代纸质票据方式办理承兑业务,以降低商业银行业务运营成本、提高电子银行使用效率、增加相关业务收入。
对于有六个月期以上商业汇票承兑业务需求的客户,应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应对策略。对于流动资金贷款较少的优质重点客户,要主动营销,加强宣传,争取其办理电子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对于较多流动资金贷款的优质客户,应采取积极防御策略,密切关注客户动向,必要时适时提供电子银行承兑服务,对于其他客户,在收益无法有效覆盖风险的情况下,不得主动营销六个月以上电子银行承兑汇票业务。
(五)强化效益观念,提高收益覆盖风险水平
1、强化电子商业汇票承兑业务风险收益分析,加强收费管理
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收取承兑汇票手续费、承诺费及其他相关费用,不得随意减免,确保收益有效覆盖风险。不得为吸收存款或收取相关费用、增加中间业务收入而盲目发展电子商业汇票承兑业务。总行将在拟下发新版服务价格表中明确电子商业汇票承兑业务相关收费标准,并根据其业务特点在纸质票据收费基础上适当提高六个月以上承兑业务基准价格。在新的价格管理文件下发前,电子商业汇票承兑业务手续费暂按现行纸质票据规定执行,六个月期以上电子银行承兑汇票承诺费应在现行六个月期纸质银行承兑汇票承诺费基础上上浮不低于0.5—1个百分点。
2、区分产品期限,细化贴现价格管理
六个月期以上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对流动资金贷款具有较强替代作用,商业银行应特别提升对该期限贴现业务价格谈判能力。加强价格管理,根据当地市场价格水平、客户贡献度、同业竞争、信贷规模等因素,细化定价策略,最大限度提高贴现利息收入。
(徐厚民,1958年生,江西玉山人,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黄国庆,1968年生,江西南昌人,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经济类专业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