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明代商品货币经济的繁荣,奢靡享乐的社会风气日甚,江南地区出现了所谓养瘦马的行为,其实质是人身限制松弛后的一种人口买卖行为。
关键词:明代 养瘦马 人口买卖
自明朝建立以来,经过一百多年相对稳定的发展,至明代中叶,商业经济发展取得显著进步,农业、手工业商品化明显,经济活动愈趋活跃,城市愈加繁盛,市民阶层兴起,白银作为货币流通范围越来越广,整个社会都显现出迥异于前的新因素。特别是在江南地区,商业资本的大量积累和社会财富的增长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社会风气,金钱发挥的作用被放大,长久以来被禁锢的思想道德观念在此时也有所松动,纵欲享乐日甚、奢靡之风竞胜,蓄养妾婢盛行,“风俗自渐而趋于薄也, 犹江河之走下, 而不可返也”。①古已有之的风月产业蓬勃发展,甚至形成专门豢养买卖人口(女性)以供青楼和仕宦豪门之需的特殊产业,如京师之燕赵佳人、九边之大同婆娘,而最负盛名的应属江南地区的“扬州瘦马”。
明代沈德符在他的著作《万历野获编》“广陵姬”一条中, 详细的叙述了广陵(即扬州)买卖幼女蓄养妾婢之事:“今人买妾,大抵广陵居多……即仕宦豪门, 必蓄数人, 以博厚精, 多者或至数十人。自幼演习进退坐立之节, 即应对步趋亦有次第。且教以自安卑贱, 曲事主母。以故, 大家妒妇亦有严于他方, 宽于扬产者。士人益安之”。②谢肇淛在其笔记类著述《五杂俎》中也对扬州瘦马有过记载:“维扬居天地之中,川泽秀媚,故女子多美丽,而性情温柔,举止婉慧,所谓泽气多,女亦其灵淑之气所钟,诸方不能敌也。然扬人习以此为奇货,市贩各处童女,加意装束,教以书、算、琴、棋之属,以徼厚直, 谓之”瘦马”。③一生游迹几遍全国的清代人文地理学家王士性在《广志绎》中写道:“广陵(即扬州)蓄姬妾家,俗称养瘦马,多谓取他人子女而鞠育之,然不啻己生也。天下不少美妇人,而必于广陵者,其保姆教训,严闺门,习礼法,上者善琴棋歌咏,最上者书画,次者亦刺绣女工。至于趋侍嫡长,退让侪辈,极其进退浅深,不失常度, 不致戆憨起争, 费男子心神, 故纳侍者类于广陵觅之”。④一笔一划间,这些文人雅士用笔给这群很难独立发声的女子刻下了痕迹,透过时间的罅隙,依稀可辨。
扬州自古便是繁华的流寓之城,唐代时便有“天下之盛,扬为首”的说法,后虽屡经板荡,数遇兵燹,但至明时仍为繁侈奢靡之地,明清两朝都把盐业垄断的管理机构设在了扬州,大批商人移居到扬州。近代社会活动家陈去病评价明清时期扬州之富庶时称:“扬州之盛,实徽商开之”。⑤富商大贾(特别是盐商)、仕宦名门、文人雅士汇聚于斯,成为了“瘦马”的潜在消费者。通过沈德符、谢肇淛等人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出“瘦马”多为贫苦之家的幼女,他们的父母或为生计所迫或为利益所趋,将自家女儿卖出。由买主教以琴棋歌舞之技,再以更高的价格卖给大户人家为妾婢或卖给青楼楚馆为妓,一时间“瘦马”奇货可居。扬州也因而形成了专门从事人口贩卖的产业,谋求利益,相渐成习,形成了独特的扬州“养瘦马”习俗。明代小说家陆人龙的作品《型世言》第二十回记载: “扬州地方,人家都養瘦马。不论大家小户,都养几个女儿,教他吹弹歌舞,索人高价。”⑥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这样看待小说的意义,他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⑦我想小说所隐含的时代感是古今中外大抵如此的“扬州地方,人家都养瘦马”的说法虽为小说家的夸张演绎,也必有原型存在。
“扬州人日饮食于瘦马之身者数十百人。娶妾者切勿露意,稍透消息,牙婆驵侩,咸集其门,如蝇附膻,撩扑不去”。这些“饮食于瘦马之身者”即蓄养瘦马之家时称“瘦马家”,而牙婆驵侩则是买方与“瘦马家”间的中介。牙婆驵侩之中还存在部分流氓,“居间谓之白蚂蚁,言其无缝不栖也”。⑧这些白蚂蚁常常协助瘦马家在“瘦马”交易过程中使用手段,进行种种诓骗行为“而瘦马家往往驱使白蚂蚁百端诳驱,呈样者以丑易美,隐年者指妇为女……欲鸣官,又无指名,吞声忍气而已”。⑨
需要指出的是,所谓的“瘦马”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畸形产物,是一种非法买卖人口的行为,“瘦马”作为一种商品被任意挑选品评,毫无人身自由与权力可言。当时的《大明律》规定:“凡设方略而诱取良人,及略卖良人为婢者,皆杖一百,流三千里”。⑩该规定的惩治力度较之前代轻了许多,再者瘦马家往往与官吏相勾结,逃避法律制裁。几百年间“养瘦马”这种行为给扬州地区的部分女性带来深重灾难,而文人记载也多着眼于“瘦马”的培养方式、交易过程,这部分女性的喜怒哀乐无人问津。
“梦扬州。到扬州。明月长街十二楼。珠帘不上钩。为谁忧。为谁愁。愁得春风人白头。见花应自羞”。它是广陵是江都它是扬州,古老的运河穿城而过,生生不息,这群无法掌控自身命运的女子,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是时代荒谬的悲剧,盈盈碧水,莫知其哀。青楼楚馆、勾栏瓦舍间,百年时光流转,曾经的繁竹吹笙,丝管迭奏,过往的热闹、繁华、悲凉、无奈,都变为昨天写给今天的故事。
参考文献:
① 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记风俗》,广西古籍刻印社,1983年版。
②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三,《广陵姬》,中华书局,1989年版。
③ 谢肇淛:《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五杂俎》卷八,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 年版。,
④ 王士性:《广志绎》卷二,中华书局,1997年版。
⑤ 陈去病:《五石脂》,第309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⑥ 陆人龙:《型世言》第二十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年版,第242 页
⑦ 巴尔扎克,转引自陈忠实小说《白鹿原》,第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⑧ ⑨龚炜:《巢林笔谈》卷四,《瘦马家和白蚂蚁》,中华书局,1997年版。
⑩ 杨一凡,田涛,《中国珍稀法律典籍续编·明代法律文献下》
关键词:明代 养瘦马 人口买卖
自明朝建立以来,经过一百多年相对稳定的发展,至明代中叶,商业经济发展取得显著进步,农业、手工业商品化明显,经济活动愈趋活跃,城市愈加繁盛,市民阶层兴起,白银作为货币流通范围越来越广,整个社会都显现出迥异于前的新因素。特别是在江南地区,商业资本的大量积累和社会财富的增长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社会风气,金钱发挥的作用被放大,长久以来被禁锢的思想道德观念在此时也有所松动,纵欲享乐日甚、奢靡之风竞胜,蓄养妾婢盛行,“风俗自渐而趋于薄也, 犹江河之走下, 而不可返也”。①古已有之的风月产业蓬勃发展,甚至形成专门豢养买卖人口(女性)以供青楼和仕宦豪门之需的特殊产业,如京师之燕赵佳人、九边之大同婆娘,而最负盛名的应属江南地区的“扬州瘦马”。
明代沈德符在他的著作《万历野获编》“广陵姬”一条中, 详细的叙述了广陵(即扬州)买卖幼女蓄养妾婢之事:“今人买妾,大抵广陵居多……即仕宦豪门, 必蓄数人, 以博厚精, 多者或至数十人。自幼演习进退坐立之节, 即应对步趋亦有次第。且教以自安卑贱, 曲事主母。以故, 大家妒妇亦有严于他方, 宽于扬产者。士人益安之”。②谢肇淛在其笔记类著述《五杂俎》中也对扬州瘦马有过记载:“维扬居天地之中,川泽秀媚,故女子多美丽,而性情温柔,举止婉慧,所谓泽气多,女亦其灵淑之气所钟,诸方不能敌也。然扬人习以此为奇货,市贩各处童女,加意装束,教以书、算、琴、棋之属,以徼厚直, 谓之”瘦马”。③一生游迹几遍全国的清代人文地理学家王士性在《广志绎》中写道:“广陵(即扬州)蓄姬妾家,俗称养瘦马,多谓取他人子女而鞠育之,然不啻己生也。天下不少美妇人,而必于广陵者,其保姆教训,严闺门,习礼法,上者善琴棋歌咏,最上者书画,次者亦刺绣女工。至于趋侍嫡长,退让侪辈,极其进退浅深,不失常度, 不致戆憨起争, 费男子心神, 故纳侍者类于广陵觅之”。④一笔一划间,这些文人雅士用笔给这群很难独立发声的女子刻下了痕迹,透过时间的罅隙,依稀可辨。
扬州自古便是繁华的流寓之城,唐代时便有“天下之盛,扬为首”的说法,后虽屡经板荡,数遇兵燹,但至明时仍为繁侈奢靡之地,明清两朝都把盐业垄断的管理机构设在了扬州,大批商人移居到扬州。近代社会活动家陈去病评价明清时期扬州之富庶时称:“扬州之盛,实徽商开之”。⑤富商大贾(特别是盐商)、仕宦名门、文人雅士汇聚于斯,成为了“瘦马”的潜在消费者。通过沈德符、谢肇淛等人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出“瘦马”多为贫苦之家的幼女,他们的父母或为生计所迫或为利益所趋,将自家女儿卖出。由买主教以琴棋歌舞之技,再以更高的价格卖给大户人家为妾婢或卖给青楼楚馆为妓,一时间“瘦马”奇货可居。扬州也因而形成了专门从事人口贩卖的产业,谋求利益,相渐成习,形成了独特的扬州“养瘦马”习俗。明代小说家陆人龙的作品《型世言》第二十回记载: “扬州地方,人家都養瘦马。不论大家小户,都养几个女儿,教他吹弹歌舞,索人高价。”⑥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这样看待小说的意义,他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⑦我想小说所隐含的时代感是古今中外大抵如此的“扬州地方,人家都养瘦马”的说法虽为小说家的夸张演绎,也必有原型存在。
“扬州人日饮食于瘦马之身者数十百人。娶妾者切勿露意,稍透消息,牙婆驵侩,咸集其门,如蝇附膻,撩扑不去”。这些“饮食于瘦马之身者”即蓄养瘦马之家时称“瘦马家”,而牙婆驵侩则是买方与“瘦马家”间的中介。牙婆驵侩之中还存在部分流氓,“居间谓之白蚂蚁,言其无缝不栖也”。⑧这些白蚂蚁常常协助瘦马家在“瘦马”交易过程中使用手段,进行种种诓骗行为“而瘦马家往往驱使白蚂蚁百端诳驱,呈样者以丑易美,隐年者指妇为女……欲鸣官,又无指名,吞声忍气而已”。⑨
需要指出的是,所谓的“瘦马”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畸形产物,是一种非法买卖人口的行为,“瘦马”作为一种商品被任意挑选品评,毫无人身自由与权力可言。当时的《大明律》规定:“凡设方略而诱取良人,及略卖良人为婢者,皆杖一百,流三千里”。⑩该规定的惩治力度较之前代轻了许多,再者瘦马家往往与官吏相勾结,逃避法律制裁。几百年间“养瘦马”这种行为给扬州地区的部分女性带来深重灾难,而文人记载也多着眼于“瘦马”的培养方式、交易过程,这部分女性的喜怒哀乐无人问津。
“梦扬州。到扬州。明月长街十二楼。珠帘不上钩。为谁忧。为谁愁。愁得春风人白头。见花应自羞”。它是广陵是江都它是扬州,古老的运河穿城而过,生生不息,这群无法掌控自身命运的女子,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是时代荒谬的悲剧,盈盈碧水,莫知其哀。青楼楚馆、勾栏瓦舍间,百年时光流转,曾经的繁竹吹笙,丝管迭奏,过往的热闹、繁华、悲凉、无奈,都变为昨天写给今天的故事。
参考文献:
① 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记风俗》,广西古籍刻印社,1983年版。
②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三,《广陵姬》,中华书局,1989年版。
③ 谢肇淛:《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五杂俎》卷八,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 年版。,
④ 王士性:《广志绎》卷二,中华书局,1997年版。
⑤ 陈去病:《五石脂》,第309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⑥ 陆人龙:《型世言》第二十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年版,第242 页
⑦ 巴尔扎克,转引自陈忠实小说《白鹿原》,第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⑧ ⑨龚炜:《巢林笔谈》卷四,《瘦马家和白蚂蚁》,中华书局,1997年版。
⑩ 杨一凡,田涛,《中国珍稀法律典籍续编·明代法律文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