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混凝土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所有的现代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质量。基于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性,本文中就混凝土质量有关的控制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52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一方面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直接影响,另一方面对建筑单位的信誉、投资效益等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层出不穷,成为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而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质量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如何在施工过程中控制混凝土的质量、从而有效提升工程项目质量就成为施工人员普遍关心的问题。
一、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质量影响因素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来看,有几个主要的因素将会影响到混凝土质量:首先是设计强度。为充分说明,在此以采用RCC方法进行施工的某工程项目为例。大多数的时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质量的高低。按照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水泥强度成正比例关系。用硅酸盐P.062.5水泥配制出混凝土,要比用硅酸盐P.032.5水泥制成的混凝土材料抗压强度高出两倍。灰和水之间的配合比例与混凝土材料的强度也成正比例关系,要想让混凝土材料的强度有所增减的话就可以加大或者减小灰水之间的比例。当然,提高混凝土的强度除了调节灰和水之间的比列之外还可以采取调节水泥用量的措施,但是仅仅采用水泥用量的办法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是不够的,该办法能提高混凝土材料的和易性与收缩性,需要结合灰水之间的比列调整才能达到最好效果。也就是说,要控制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要从水泥强度的等级的挑选和灰水之间的比例调节两个方面着手。其次是混凝土材料的配制比例。原材料管理的过程中要注意挑选品种合适的水泥,筛选用于碾压的粗细骨料,混凝土中的外加剂和单位用水量等问题。原材料市场上有各种类型的水泥,在选择水泥型号的时候需要弄明白工程项目对混凝土的抵抗强度和抗冻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如果混凝土需要抗冻的话最好能使用硅酸盐P.052.5型号的水泥及普通的硅酸盐P.042.5型号的水泥;粉煤灰细度为18.5%,烧失量为1.8%左右,需水量比例为103%,其强度的比量为107.5%,这是二级灰的标准;对混凝土进行碾压之前要先把各种粗细骨料筛选一遍,而且筛选好的成品需要在料场放置最少不低于6天的时间。对于骨料的筛选来讲,要注意细骨料的含水率达到规定标准,如果不达标就及时的进行脱水处理,同时保证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应当控制在40毫米左右,即便是三级配的碾压混凝土粒径也不能超过80毫米;对于外加剂而言,实践中多使用的是减水剂(DH4A)和引气剂(DH9)。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参数一般是P.042.5水泥,粉煤灰在其中的掺加量不能超过六成,水胶的比例应当控制在0.5左右,砂石的含量也应当不超过三成,单位用水率为75至79千克每立方米,胶凝材料的实际总用量应当在150至158千克每立方米,其中水泥熟料的用量以63千克每立方米为宜。
二、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1、原材料方面
混凝土的质量受原材的影响比较大,建筑工程项目不同,其对混凝土的性能要求也有差别,而对混凝土所采用原材料的要求也就不一样。而原材料的控制主要从集料、水泥、拌和用水以及掺加剂这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首先是集料的控制。集料选择时,集料要尽可能有良好的稳定性以及物理化學性质,不与水泥发生反应,且集料的含泥量以及杂质含量要在规范规定范围内。同时,集料要质地坚硬、表面粗糙,其级配以及细度模数要合理。其次是控制水泥的质量。硅酸盐水泥后者普通的硅酸盐水泥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多采用的水泥,如果遇到一些特殊的结构物,水泥选择要合适。比如,矿渣硅酸盐水泥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常用的水泥,这种水泥的水化热较小;而抗硫酸盐水泥则是一些防腐性混凝土结构物常用的水泥。所以,不同的工程项目要根据自身混凝土结构物性能的需要选择水泥的种类以及标号。再者,对混凝土拌和用水的控制。不合格的拌和用水,其中可能含有大量的有害杂质,同时跟水泥反应后会有大量有害杂质的产生,对混凝土质量带来较大影响。因此,在选择混凝土拌和用水时,要对其质量进行检验,拌和用水应该符合表1要求。最后是控制混凝土中外掺材料的质量。特殊需要,混凝土中会掺加粉煤灰、火山灰、减水剂等材料,这些材料要检验合格后才能用于混凝土施工。
2、配合比方面
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参照设计单位提供的混凝土配合比进行配料、拌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因为,设计单位提供的混凝土配合比,是考虑施工要求、结构要求以及原材料性质等方面因素后得到的,按照施工配合比设计的混凝土不仅能满足混凝土施工的要求,而且其质量也能得到保证,所以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拌和。
配合比控制要注意下面几个方面。一方面,配合比设计中选择的强度要科学、合理,不能过高或者过低。过高容易导致水泥用量的增加,增加了施工成本,而过低则不能满足施工的需要,对混凝土的质量也造成影响。另一方面,设计单位提供初步配合比后,应进行现场的试拌来得到基准配合比,并在参考原材料性能等因素下调整得到施工配合比,最终要求拌和单位参照施工配合比进行拌合。
3、施工方面
首先是混合的拌和的控制。对于目前建筑工程项目多采用商品混凝土的现状,拌和的控制对混凝土质量至关重要。拌和时,一定要参照施工配合比来拌和,一旦原材料的性能变化,比如含水量变化,就要对配合比进行微调。同时要保证拌和过程中拌和设备的正常运转,避免设备故障造成的拌和停止。另外,混凝土的拌和时间的要求见表2。
注:混凝土拌和最短时间指的是原材料全部进入搅拌筒后开始到卸料的时间。
其次是混凝土的运输控制。运输时主要防治混凝土出现泌水、离析等情况,另外也要控制混凝土的温度,避免运输过程中混凝土温度过高出现的严重的水分损失,进而影响混凝土施工性能的情况。如果遇到冬季运输时温度过低,要做好混凝土的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出现冻害。同时,应该考虑施工现场到拌和场地间的距离,不能出现运输时间过长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而且运输过程中运输车辆一旦出现故障,要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时间过长则要将混凝土废弃。再者是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施工。一方面是控制浇筑振捣的施工工艺。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温度应该不能超过30℃,遇到大体积结构物的浇筑,要进行分层浇筑施工,且两层浇筑时间间隔不要过长,尽可能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时间内完成上层的浇筑。另一方面,结束浇筑后,要选择合适的振捣方式,防止振捣过程中混凝土有蜂窝或者麻面现象产生。条件允许要采取二次振捣的方式,保证混凝土的均匀、密实,从而使混凝土质量得到保证。
最后是混凝土的养护。在振捣结束后,要及时采取措施对混凝土结构物进行养护,这对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影响有重要影响,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养护一般用薄膜或者铺设草袋等措施养护,并进行适时地洒水,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湿度和温度。并且在养护过程中要做好监控工作,对混凝土的温湿状况进行监测,保证混凝土始终处于良好的温湿状况下,为其质量的提升提供保证。
结束语
通过对混凝土的原材料和施工工艺水平的严格控制,从而保证了混凝土的质量,使混凝土能够满足建筑工程的施工需要。而且,混凝土在使用的时候是半流质状态的,具有很好的塑形能力,能够更好的适应建筑的建造要求。同时,混凝土是由多种物质经过配比形成的,也可以根据建筑设计的要求等改变配比的比例,使混凝土能够更好的满足建筑的施工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树民.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3:217.
[2]孙寅峰.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民营科技,2014,01:161.
[3]刘威.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价值工程,2014,05:123-124.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52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一方面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直接影响,另一方面对建筑单位的信誉、投资效益等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层出不穷,成为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而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质量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如何在施工过程中控制混凝土的质量、从而有效提升工程项目质量就成为施工人员普遍关心的问题。
一、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质量影响因素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来看,有几个主要的因素将会影响到混凝土质量:首先是设计强度。为充分说明,在此以采用RCC方法进行施工的某工程项目为例。大多数的时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质量的高低。按照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水泥强度成正比例关系。用硅酸盐P.062.5水泥配制出混凝土,要比用硅酸盐P.032.5水泥制成的混凝土材料抗压强度高出两倍。灰和水之间的配合比例与混凝土材料的强度也成正比例关系,要想让混凝土材料的强度有所增减的话就可以加大或者减小灰水之间的比例。当然,提高混凝土的强度除了调节灰和水之间的比列之外还可以采取调节水泥用量的措施,但是仅仅采用水泥用量的办法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是不够的,该办法能提高混凝土材料的和易性与收缩性,需要结合灰水之间的比列调整才能达到最好效果。也就是说,要控制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要从水泥强度的等级的挑选和灰水之间的比例调节两个方面着手。其次是混凝土材料的配制比例。原材料管理的过程中要注意挑选品种合适的水泥,筛选用于碾压的粗细骨料,混凝土中的外加剂和单位用水量等问题。原材料市场上有各种类型的水泥,在选择水泥型号的时候需要弄明白工程项目对混凝土的抵抗强度和抗冻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如果混凝土需要抗冻的话最好能使用硅酸盐P.052.5型号的水泥及普通的硅酸盐P.042.5型号的水泥;粉煤灰细度为18.5%,烧失量为1.8%左右,需水量比例为103%,其强度的比量为107.5%,这是二级灰的标准;对混凝土进行碾压之前要先把各种粗细骨料筛选一遍,而且筛选好的成品需要在料场放置最少不低于6天的时间。对于骨料的筛选来讲,要注意细骨料的含水率达到规定标准,如果不达标就及时的进行脱水处理,同时保证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应当控制在40毫米左右,即便是三级配的碾压混凝土粒径也不能超过80毫米;对于外加剂而言,实践中多使用的是减水剂(DH4A)和引气剂(DH9)。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参数一般是P.042.5水泥,粉煤灰在其中的掺加量不能超过六成,水胶的比例应当控制在0.5左右,砂石的含量也应当不超过三成,单位用水率为75至79千克每立方米,胶凝材料的实际总用量应当在150至158千克每立方米,其中水泥熟料的用量以63千克每立方米为宜。
二、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1、原材料方面
混凝土的质量受原材的影响比较大,建筑工程项目不同,其对混凝土的性能要求也有差别,而对混凝土所采用原材料的要求也就不一样。而原材料的控制主要从集料、水泥、拌和用水以及掺加剂这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首先是集料的控制。集料选择时,集料要尽可能有良好的稳定性以及物理化學性质,不与水泥发生反应,且集料的含泥量以及杂质含量要在规范规定范围内。同时,集料要质地坚硬、表面粗糙,其级配以及细度模数要合理。其次是控制水泥的质量。硅酸盐水泥后者普通的硅酸盐水泥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多采用的水泥,如果遇到一些特殊的结构物,水泥选择要合适。比如,矿渣硅酸盐水泥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常用的水泥,这种水泥的水化热较小;而抗硫酸盐水泥则是一些防腐性混凝土结构物常用的水泥。所以,不同的工程项目要根据自身混凝土结构物性能的需要选择水泥的种类以及标号。再者,对混凝土拌和用水的控制。不合格的拌和用水,其中可能含有大量的有害杂质,同时跟水泥反应后会有大量有害杂质的产生,对混凝土质量带来较大影响。因此,在选择混凝土拌和用水时,要对其质量进行检验,拌和用水应该符合表1要求。最后是控制混凝土中外掺材料的质量。特殊需要,混凝土中会掺加粉煤灰、火山灰、减水剂等材料,这些材料要检验合格后才能用于混凝土施工。
2、配合比方面
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参照设计单位提供的混凝土配合比进行配料、拌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因为,设计单位提供的混凝土配合比,是考虑施工要求、结构要求以及原材料性质等方面因素后得到的,按照施工配合比设计的混凝土不仅能满足混凝土施工的要求,而且其质量也能得到保证,所以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拌和。
配合比控制要注意下面几个方面。一方面,配合比设计中选择的强度要科学、合理,不能过高或者过低。过高容易导致水泥用量的增加,增加了施工成本,而过低则不能满足施工的需要,对混凝土的质量也造成影响。另一方面,设计单位提供初步配合比后,应进行现场的试拌来得到基准配合比,并在参考原材料性能等因素下调整得到施工配合比,最终要求拌和单位参照施工配合比进行拌合。
3、施工方面
首先是混合的拌和的控制。对于目前建筑工程项目多采用商品混凝土的现状,拌和的控制对混凝土质量至关重要。拌和时,一定要参照施工配合比来拌和,一旦原材料的性能变化,比如含水量变化,就要对配合比进行微调。同时要保证拌和过程中拌和设备的正常运转,避免设备故障造成的拌和停止。另外,混凝土的拌和时间的要求见表2。
注:混凝土拌和最短时间指的是原材料全部进入搅拌筒后开始到卸料的时间。
其次是混凝土的运输控制。运输时主要防治混凝土出现泌水、离析等情况,另外也要控制混凝土的温度,避免运输过程中混凝土温度过高出现的严重的水分损失,进而影响混凝土施工性能的情况。如果遇到冬季运输时温度过低,要做好混凝土的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出现冻害。同时,应该考虑施工现场到拌和场地间的距离,不能出现运输时间过长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而且运输过程中运输车辆一旦出现故障,要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时间过长则要将混凝土废弃。再者是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施工。一方面是控制浇筑振捣的施工工艺。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温度应该不能超过30℃,遇到大体积结构物的浇筑,要进行分层浇筑施工,且两层浇筑时间间隔不要过长,尽可能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时间内完成上层的浇筑。另一方面,结束浇筑后,要选择合适的振捣方式,防止振捣过程中混凝土有蜂窝或者麻面现象产生。条件允许要采取二次振捣的方式,保证混凝土的均匀、密实,从而使混凝土质量得到保证。
最后是混凝土的养护。在振捣结束后,要及时采取措施对混凝土结构物进行养护,这对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影响有重要影响,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养护一般用薄膜或者铺设草袋等措施养护,并进行适时地洒水,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湿度和温度。并且在养护过程中要做好监控工作,对混凝土的温湿状况进行监测,保证混凝土始终处于良好的温湿状况下,为其质量的提升提供保证。
结束语
通过对混凝土的原材料和施工工艺水平的严格控制,从而保证了混凝土的质量,使混凝土能够满足建筑工程的施工需要。而且,混凝土在使用的时候是半流质状态的,具有很好的塑形能力,能够更好的适应建筑的建造要求。同时,混凝土是由多种物质经过配比形成的,也可以根据建筑设计的要求等改变配比的比例,使混凝土能够更好的满足建筑的施工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树民.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3:217.
[2]孙寅峰.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民营科技,2014,01:161.
[3]刘威.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价值工程,2014,05: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