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3-262
计算教学的重要性,大家都很清楚,我就不再多讲。 当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知识技能被充分激活之后,自主探究便成为必然。我们可以通过习题改编的形式,从旧知识过渡到新内容,使学生对新内容有似曾相识之感,为新知的探究做好心理准备、提供方法支撑;也可以直接计算前面根据问题情景列出的算式,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一、 探究算理的形成过程
算理是这样算的道理和依据,计算法则是计算方法的程序化和规则化,理解算理、掌握法则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因此对算理的理解至关重要。现行的教材中往往是通过学生的操作、思考、互动式学习及自主的探索交流来理解算理的。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1) 动手操作,感悟算理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数学中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数学家华罗庚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这就要求在研究数学问题时,把数形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进行抽象思维,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通过学具的操作,可促进这一过程的完成。
例如: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78页,“20以内数的加减法”,11+2和13-2,学生难以理解其中的算理,自然就不会顺利地抽象出算法。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完全可以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进行尝试探究。当然学生的操作不是盲目的、随意的,教师要给出具体的操作建议,为学生的活动提供一个支架。可用下列问题引领学生尝试探究:
①先拨出11,想一想十位拨几颗珠子?个位拨几颗珠子?
②再拨出2,应该拨在哪一位?现在一共有几颗珠子?
③请你完整地说出拨珠的过程。
生:先拨出11,十位上拨一颗珠子,个位上拨一颗珠子,接着拨2就是再在个位拨两颗珠子,现在个位上有3颗珠子,10和3合起来是13。
在拨珠的过程中,学生自然地体会到个位上的1和个位上的2相加得3,随即运用数的组成算出得数13,同时渗透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为后面学习笔算加减法做好铺垫。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明白算理,教师及时抓住算理与算法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抽象出算法,提出问题:刚才你是怎样计算的?根据学生回答,提升算法:在计算11+2 时,把个位上的1和2直接相加,再与十位上的1个10合起来。这样在操作体验中帮助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算理,促进计算方法的有效建构。在这一个教学案例中既有理又有法,有时候算理和算法不是决然分开的。
(2)借助直观,理解算理
感性认识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直观是数学抽象思维的途径和信息来源,而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小学生的思维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在计算教学中教师需要搭建具体形象的“引桥”,通过直观演示,建立清晰的表象,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运算法则,从而发展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等能力。
如李尚“一个数除以分数”这节课,小明2/3小时走了2千米,他平均每小时走多少千米?就课本来看,教材对这一教学内容的编排比较简洁,但是我认为即使是成绩好、能力强的孩子,依靠自身的水平在第一课时恐怕也难以真正理解算理。因此教师可在有效激发学生求知内需的基础上,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算理。
首先画一条线段代表1小时,1小时里有几个1/3小时?平均分成3份,题目告诉我们“2/3小时走了2千米”,随即在图上表示出2/3小时、2千米,那么他1/3小时走多少千米?也就是求2的1/2即2×1/2,再求3個1/3小时走多少千米,即2×1/2×3,也就等于2×3/2。这样借助线段图的直观性很好地突破了难点,帮助学生理解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的算理。
(3)利用知识迁移,找准“理”“法”连接点
任何新事物的认识,都是由旧引新的过程,数学的特点犹为突出,算理可以说是学生已有的“旧知”,因此,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知识、能力作全面的了解,要对教材内容作细致的分析,把握教学的探究点,巧设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让学生在参与中找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进行自主探究、有效迁移,感悟出算理,探究出计算的新方法。如在教学“一个数除以小数”7.65÷0.85时,学生一筹莫展,通过与前面学习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比较,发现只要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就是学过了的旧知识,而在转化的过程中除数的小数点势必向右移动两位,要使商不变就必须把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同时向右移动两位。教师找准了这一关键的连接点,使学生既明白了理,又找到了法。
(4) 借助具体问题情境,讲清算理。(三上除法竖式的教学,第一次接触,没有任何知识基础,算法很重要,算理很难懂,如何突破呢?......)
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方法,教师要根据课堂实际自己灵活掌握。有时一种方法是达不到目的的,必须几种方法相互配合、协调运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另外,在引导学生探究算理的过程中,要体现生动性和现实性,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突出让学生经历、感受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不断经历、不断反思,自觉修正、内化算理,从而真正理解算理。
三、探究计算方法。
在探究算法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新旧知识的发展变化,由理入法,自主探究,还要注意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形成多样化的局面。(我们首先来谈谈从新旧知识的发展变化,探究算法)
(1) 要从新旧知识的发展变化,迁移算法
例如:四上“口算乘法”例1(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6×3,根据旧知识两位数的组成及乘法的意义思考:16可以分成10和6,16×3就是3个16,那么口算时可以先算3个10,再加3个6,紧紧地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很快探索出算法。再如例1(2)160×3。由于在前面例1教学中学生已经充分掌握了16×3的口算方法,那么160×3与之相比,仅仅是16末尾多了一个0,学生完全可以借用前者的计算方法迁移运用到后者,160就是16个10,因此可以直接口算16个10乘3等于48个十,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教师此时要做的是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运用迁移类推的方式,探究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探究多样化的算法
算法多样化包括计算方法和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它和一题多解不同,一题多解指的是一个同学的多种解法,这对学生的要求较高。所谓算法多样化,就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来计算。多样化是指群体的多样化,是学生不同个性和不同思维结果的展现,许多同学的想法汇集在一起就构成了多样化的局面,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必然结果,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促进学生智慧生成,展现个性化的思维,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3)探究算法的优化
优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以尊重引导为基础,在与别人方法的不断对比、碰撞中,体验感悟各种方法的优劣,突出主要算法,切不可强制、一刀切。(口算除法课例中将讲到。)
(四川省宜宾市戎州实验小学)
计算教学的重要性,大家都很清楚,我就不再多讲。 当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知识技能被充分激活之后,自主探究便成为必然。我们可以通过习题改编的形式,从旧知识过渡到新内容,使学生对新内容有似曾相识之感,为新知的探究做好心理准备、提供方法支撑;也可以直接计算前面根据问题情景列出的算式,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一、 探究算理的形成过程
算理是这样算的道理和依据,计算法则是计算方法的程序化和规则化,理解算理、掌握法则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因此对算理的理解至关重要。现行的教材中往往是通过学生的操作、思考、互动式学习及自主的探索交流来理解算理的。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1) 动手操作,感悟算理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数学中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数学家华罗庚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这就要求在研究数学问题时,把数形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进行抽象思维,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通过学具的操作,可促进这一过程的完成。
例如: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78页,“20以内数的加减法”,11+2和13-2,学生难以理解其中的算理,自然就不会顺利地抽象出算法。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完全可以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进行尝试探究。当然学生的操作不是盲目的、随意的,教师要给出具体的操作建议,为学生的活动提供一个支架。可用下列问题引领学生尝试探究:
①先拨出11,想一想十位拨几颗珠子?个位拨几颗珠子?
②再拨出2,应该拨在哪一位?现在一共有几颗珠子?
③请你完整地说出拨珠的过程。
生:先拨出11,十位上拨一颗珠子,个位上拨一颗珠子,接着拨2就是再在个位拨两颗珠子,现在个位上有3颗珠子,10和3合起来是13。
在拨珠的过程中,学生自然地体会到个位上的1和个位上的2相加得3,随即运用数的组成算出得数13,同时渗透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为后面学习笔算加减法做好铺垫。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明白算理,教师及时抓住算理与算法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抽象出算法,提出问题:刚才你是怎样计算的?根据学生回答,提升算法:在计算11+2 时,把个位上的1和2直接相加,再与十位上的1个10合起来。这样在操作体验中帮助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算理,促进计算方法的有效建构。在这一个教学案例中既有理又有法,有时候算理和算法不是决然分开的。
(2)借助直观,理解算理
感性认识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直观是数学抽象思维的途径和信息来源,而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小学生的思维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在计算教学中教师需要搭建具体形象的“引桥”,通过直观演示,建立清晰的表象,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运算法则,从而发展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等能力。
如李尚“一个数除以分数”这节课,小明2/3小时走了2千米,他平均每小时走多少千米?就课本来看,教材对这一教学内容的编排比较简洁,但是我认为即使是成绩好、能力强的孩子,依靠自身的水平在第一课时恐怕也难以真正理解算理。因此教师可在有效激发学生求知内需的基础上,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算理。
首先画一条线段代表1小时,1小时里有几个1/3小时?平均分成3份,题目告诉我们“2/3小时走了2千米”,随即在图上表示出2/3小时、2千米,那么他1/3小时走多少千米?也就是求2的1/2即2×1/2,再求3個1/3小时走多少千米,即2×1/2×3,也就等于2×3/2。这样借助线段图的直观性很好地突破了难点,帮助学生理解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的算理。
(3)利用知识迁移,找准“理”“法”连接点
任何新事物的认识,都是由旧引新的过程,数学的特点犹为突出,算理可以说是学生已有的“旧知”,因此,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知识、能力作全面的了解,要对教材内容作细致的分析,把握教学的探究点,巧设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让学生在参与中找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进行自主探究、有效迁移,感悟出算理,探究出计算的新方法。如在教学“一个数除以小数”7.65÷0.85时,学生一筹莫展,通过与前面学习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比较,发现只要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就是学过了的旧知识,而在转化的过程中除数的小数点势必向右移动两位,要使商不变就必须把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同时向右移动两位。教师找准了这一关键的连接点,使学生既明白了理,又找到了法。
(4) 借助具体问题情境,讲清算理。(三上除法竖式的教学,第一次接触,没有任何知识基础,算法很重要,算理很难懂,如何突破呢?......)
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方法,教师要根据课堂实际自己灵活掌握。有时一种方法是达不到目的的,必须几种方法相互配合、协调运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另外,在引导学生探究算理的过程中,要体现生动性和现实性,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突出让学生经历、感受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不断经历、不断反思,自觉修正、内化算理,从而真正理解算理。
三、探究计算方法。
在探究算法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新旧知识的发展变化,由理入法,自主探究,还要注意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形成多样化的局面。(我们首先来谈谈从新旧知识的发展变化,探究算法)
(1) 要从新旧知识的发展变化,迁移算法
例如:四上“口算乘法”例1(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6×3,根据旧知识两位数的组成及乘法的意义思考:16可以分成10和6,16×3就是3个16,那么口算时可以先算3个10,再加3个6,紧紧地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很快探索出算法。再如例1(2)160×3。由于在前面例1教学中学生已经充分掌握了16×3的口算方法,那么160×3与之相比,仅仅是16末尾多了一个0,学生完全可以借用前者的计算方法迁移运用到后者,160就是16个10,因此可以直接口算16个10乘3等于48个十,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教师此时要做的是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运用迁移类推的方式,探究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探究多样化的算法
算法多样化包括计算方法和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它和一题多解不同,一题多解指的是一个同学的多种解法,这对学生的要求较高。所谓算法多样化,就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来计算。多样化是指群体的多样化,是学生不同个性和不同思维结果的展现,许多同学的想法汇集在一起就构成了多样化的局面,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必然结果,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促进学生智慧生成,展现个性化的思维,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3)探究算法的优化
优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以尊重引导为基础,在与别人方法的不断对比、碰撞中,体验感悟各种方法的优劣,突出主要算法,切不可强制、一刀切。(口算除法课例中将讲到。)
(四川省宜宾市戎州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