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意产业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是一种新的产业发展方向。近年来,随着国内部分中心城市的高速发展,人民收入不断增加,社会文化需求不断升级,我国正在面临从资源消耗、投资拉动、粗放发展向资源节约、创新驱动、集约发展的模式转变。在这种形势下,大力发展以创新为核心、以知识产权为依托、以科技文化有机结合为特征的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寻求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选择。2006年是中国创意产业发展的元年,如果说之前的中国创意产业还仅仅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那么2006年则呈汹涌蓬勃之势,并将以良好的发展势头迈向未来。
创意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物质基础与环境保障
伴随我国进入21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建设创新型国家、进一步节能降耗、保护资源环境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则,改革开放以来长期形成的制造业大国和世界加工厂的发展方向,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必须进行新的调整,而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形态,在促进我国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功能转换等方面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2006年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稳定快速发展,又为创意产业从理论走向实践、从萌芽走向发展创造了坚实的环境基础。
■国民经济运行保持增长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好、物价水平较低的良好态势,为创意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0.94万亿元,增长10.7%。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显著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年度之间、季度之间波幅都比较小。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5%。全国财政收入3.93万亿元,增长24.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8784亿元,增长31%。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23%,这是2003年以来的首次下降;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9%。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所缓解。
■中央财政用于科技事业的支出达到774亿元,比上年增长29.2%,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众多领域技术取得重要突破,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历时两年研究制定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并制定了相关专项规划和配套政策措施;大型油气田和煤层气开发、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大型飞机设计与制造、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16个重大专项陆续启动;高性能超级计算机、超级优质杂交水稻、第三代移动通信、数字电视等一些关键技术取得突破,自主创新能力增强。
■中央财政用于文化、教育事业的支出分别达到536亿元和123亿元,比上年增长39.4%和23.9%,众多属于创意产业范畴的领域取得长足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文化基础设施尤其是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由行政村向自然村延伸,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继续推进。教育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国又有83个县通过“两基”验收;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开局良好,2006年已经惠及5200万名农村中小学学生;中西部农村地区3730万名贫困家庭学生获得免费教科书,780万名农村寄宿学生获得生活费补助;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9%,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
■农村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提高,消费能力进一步增强,为创意产品的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消费基础。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实际增长7.4%和10.4%;29个省(区、市)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支付的各项制度不断完善,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扩大;各类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大幅度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7%,增幅较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经济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为具有低能耗、高附加值特征的创意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8.7%,比工业增幅高2.1个百分点;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积极推进;出台了一批支持自主创新的配套政策实施细则,十六个重大科技专项相继启动前期论证;首批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开始启动。服务业稳步发展,增加值达到82703亿元,增长10.3%。交通运输供给能力明显增强,物流配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加快,消费性服务业中新兴业态、新兴产品不断涌现。
创意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创意产业作为一种崭新的产业形态,其包含的行业类别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进程、人均收入和人力资源结构以及统计标准等方面的不同,造成了创意产业所包含的行业类别各不相同;即使是在我国的不同城市,由于用来测度创意产业发展情况的统计指标不尽相同,也造成了当前有关创意产业统计数据的混乱和产业整体发展状况的模糊。为此,我们结合中国的实际,以体现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和经济方式转变-为原则,把创意产业划分为影视文化、电信软件、工艺时尚、设计服务、展演出版、咨询策划、休闲娱乐和科研教育八个行业大类,共包含80个国民经济行业小类,力求实现从国家层面对创意产业的范畴进行客观描述,实现创意产业规模在城市间的可比性。
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年鉴——《中国经济普查年鉴2004》的数据表明,2004年,全国创意企业法人单位数共有385915个,占所有企业总数的11.88%;全国创意企业法人单位就业人数为955.15万人,占全国企业就业总人数的5.72%,创意企业户均吸纳就业人数为24.75人;全国创意企业资产总额为104935.26亿元,占所有企业资产总额的10.85%,创意企业户均资产总额为2719万元;全国创意企业年营业总收入为22997.06亿元,占全部企业营业收入的5.22%,创意企业户均实现营业收入556万元。由此可见,创意产业在我国已经具有比较良好的发展基础。
通过对全国创意产业总量及八个行业大类的统计分析,我们对中国创意产业初步形成以下基本判断:
■我国创意产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虽然在总量上我国创意产业已具备了相当的规模,但在数据统计中,咨询策划类行业和电信软件类行业占了整体产业规模的很大一部分,而根据创意产业的特征,这些行业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无法完全包含于创意产业的范畴,导致整体数据偏大、失真;相反,那些对于原创性和创新性要求较高的行业,如影视文化、休闲娱乐等在产业中的表现并不突出。二者对比不难得出,尽管我国创意产业已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但是 “创意”作为一种推动力量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还体现得不够,从这个角度来讲,我国的创意产业才刚刚起步,整体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中小企业是中国创意产业的主力军。通过对我国创意企业的资产结构和营业收入结构的分析发现,资产总额在50万元及以下的企业占所有创意企业40%以上,而营业收入在50万元及以下的企业更是占到所有创意企业的60%以上,如果算上资产和营业收入在100万~500万之间的企业,比例将会更大。由此可见,资产额和营业额较低的中小企业数量在创意企业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成为中国发展创意产业的主力军。
■从事创意产业的高学历、高职称人才比例较大。根据对我国创意产业从业人员的学历结构和技术职称结构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从事创意产业的高学历和拥有技术职称的人才明显高于全行业的平均水平,特别是本科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所占比例接近平均水平的5倍,而拥有初、中、高级技术职称的创意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例也明显高于全行业的平均水平。可见,创意产业对于从业人员的素质有更高的要求,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
■咨询策划、设计服务和电信软件业是中国创意产业的支柱。从我国创意企业的法人单位数、法人单位就业人数、资产总额和营业总收入等几项基本指标来看,咨询策划类、设计服务类和电信软件类行业都占有很大比重,三者之和占创意产业总量的80%左右,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广告、企划等咨询策划行业,工业设计、动漫等设计服务行业,以及移动增值服务、软件服务等电信软件行业仍然蕴含着丰富的商机,特别是动漫、软件等行业,国家和一些地区都出台了明确的支持政策。可以预测,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咨询策划、设计服务和电信软件业将是中国创意产业的发展重点和支柱。
■影视文化、展演版权、动漫及旅游等行业取得长足发展。在影视行业方面,2006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5.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2%。2006年,全国电影产量为399部,比2005年增长32.12%;全年电影综合收入57.3亿元。可见,2006年我国电影制作发行、电影放映、音像制作类创意产业都创历史新水平呈现积极发展态势,市场潜力和产业潜力正在释放。影视行业中电影不仅数量更多,而且质量也更上层次,票房收入不断增高。《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霍元甲》等国产影片均取得优异的票房成绩。同时,创意也使得一些中小成本影片出奇制胜,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疯狂的石头》以300万人民币的投入取得了2300万的票房收入,成为影视创意大获成功的典型代表。广播电视、数字电视等各种相关行业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
版权是创意成果拥有者依法取得的权利,版权合同登记的数量反映了著作权交易的情况,作品自愿登记的数量则反映了创意成果的生产情况。2005年,全国各出版社共引进图书版权9382项,全国通过出版社输出图书版权1434项,为近年来最多数量,引进输出比例为6.5:1。全国版权行政管理部门共受理合同登记10787份,与2004年相比减少了3.89%;作品自愿登记58523件,与2004年相比增加了163.51%。在版权贸易方面,据国家海关数据,2006年,书刊及各类印刷品出口14.1亿美元,增长25%,占当年文化产品出口总额的29.4%,居各大类文化产品之首。
动漫产业被称作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是继IT业后又一经济增长点,2006年,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也取得了突出进展。国家广电总局的数据显示,2006年国产电视动画片产量超过8.1万分钟,比2005年的4.2万分钟几乎翻了一倍。我国约有3600个电视频道资源,广电总局已搭建起了较为庞大的动画播出平台,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已在全国31个省区市、296个省辖市落地,每天播出国产动画片360分钟。中央电视台一、三、四、六、七套频道也都在播出国产动画片。北京、上海、湖南动画上星频道、广东嘉佳卡通频道运营效果良好,已成为国产动画的重要播出平台。与此同时,国产动画片开始走出国门,三辰卡通集团公司制作的《蓝猫淘气三千问》五大系列节目的电视播出、音像制品、图书出版和衍生产品授权已输出到17个国家与地区,累计出口65100分钟,成交额达到550万美元。
旅游产业中越来越多的有价值的创意融入到休闲娱乐的创意产品和服务中,提升了创意产业的层次,开发出了更多符合国内外消费者需求的创意产品和服务,凸显了休闲娱乐类创意产业的活力。
不断完善的创意产业政策体系
在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主要职责是营造一个适宜产业稳步发展和企业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而制定配套的扶持政策是政府营造产业发展环境的主要手段。
从全国层面来看,国家已经出台了创意产业的具体行业支持政策,创意产业在国家相关规划中已有明确表述,国家对创意产业的重视正逐步升温。2006年4月国务院转发了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共同制定的《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动漫产业是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动漫产业的推动意见直接体现了国家对发展创意产业的积极态度。9月13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颁布,该文件在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和结构方面,明确提出要以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城市为核心,加快产业整合,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并使之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孵化器;在强调文化创新方面,提出了要注重培育文化创意群体和内容供应商;在推动文化企业成为文化创新主体方面,则提出了要促进文化创意企业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发展创意产业的基本思路,即以园区和基地为创意产业发展的载体,通过市场手段推动产业资源配置,实现创意产业内部不同行业的有机互动和共同发展。
从地方层面来看,各地的创意产业政策及相关行业政策不断出台,有些城市还把创意产业写入了发展规划。由于各个城市和地域制订的产业政策是根据自身创意资源和产业基础量身打造的,所以更具有特色性和实用性。尽管各地的政策特色和具体条款各不相同,但从政策体系的构建上来看,大多秉承着相同的思路,即:通过指导特色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形成企业聚集,激发创意产业的集群发展与规模效应,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通过设立创意产业发展基金为中小创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提供非赢利的创意企业贷款,支持中小企业顺利进行创意研发和生产经营活动;通过扶持具备区域特色的创意产业,实施品牌战略,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创意产业的六大发展趁势
■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创意产业发展进入提速期。创意产业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在文化建设中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结果,随 着我国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稳定、快速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创意产业越来越重视,以及人们对创意产业认识的不断加深,创意产业的发展将从试探式实践走向规范化发展。目前,中国创意产业发展的宏观大环境已经基本形成,创意产业已被纳入到国家及各级政府的发展规划,众多创意产业园区、基地规划建设落成,各种产业扶持政策也在不断完善和逐步落实中。可以预测,中国的创意产业将面临着更为优良的发展环境,有望进入提速发展期。
■创意产业已具备较大规模,但产业结构有待调整。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创意企业的法人单位数、就业人数、资产总额、营业收入等都已具备了较大的规模,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但是从产业结构上来看,各行业的发展还很不平衡,影视、文化、艺术、演出、展览、出版等对原创性和创新性要求较高、低耗能、高产出的行业在创意产业中所占的比重明显偏小。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努力调整创意产业发展结构,提高与传统文化、艺术相关的,具有我国独特特色的行业在创意产业中的比重,对于我国实行“文化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理论滞后问题继续存在,理论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目前,尽管关于创意产业理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初步解决了人们对创意产业的认识问题,但是从整体上来看,随着各地对创意产业实践的不断深入,创意产业发展的理论将持续滞后于实践,对于一个新生事物来说,这是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眼下在创意产业发展中还有一系列理论研究需要我们去突破,如:创意产业的经济学研究、创意产业的社会研究、创意产业的哲学研究、创意产业的法律研究、创意产业的语义研究、创意产业的发展历史研究、创意产业的管理学研究、创意产业的文化研究等等。创意产业的理论研究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和教训,把握一般规律,然后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
■国家政策有望出台,地方政策的制定趋于理性。从2006年国家颁布的《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两部与创意产业相关的政策性文件可以看出,国家对于创意产业的发展已经明显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随着创意产业在城市层面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以及各类地方性创意产业政策文件的不断出台和实施,国家有望在此基础上总结相关经验,以创意产业相关课题的研究成果为依托,立足于国家层面,明确出台针对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及规划,引导我国创意产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006年,地方性创意产业政策不断出台,势头上呈现出一派你追我赶的景象,但地域特色不足、发展重点不明、可操作性不强成为各地制定创意产业政策的通病,还有一些城市在政策制定上相互攀比、盲目跟风,导致政策得不到落实,政策的产业引导作用也无从体现,再加上一些项目在缺乏严密论证的情况下仓促上马,导致部分创意企业举步维艰,严重阻碍了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此,要在认真研究和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制定与实施一些新的地方性创意产业政策,并使其逐步趋于理性。
■区域创意产业发展特色鲜明,亮点纷呈。2006年,各地依托自身发展基础和资源优势,自发和规划形成了一系列发展迅猛、特色鲜明的创意产业集聚区,有些集聚区已经初步显现了其特色优势和品牌效应,点缀在城市之间形成一个个独特的创意亮点,成为城市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北京的798、画家村,上海的田子坊、海上海,南京的世界之窗,杭州的LOFT49,无锡的北仓门等等都别具一格,随着创意产业集聚区品牌竞争优势和群体规模效益的不断显现,今后一段时间,将会有更多独具特色的创意产业集聚区涌现,作为代表一个城市或区域的品牌符号成为一个个新的亮点。
■动漫、网游和软件行业将成为发展热点。随着网络、媒体和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与此相关的动漫、网游和软件行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并将成为我国各大城市发展创意产业的新的突破口。早在前几年,我国就先后颁布了《鼓励我国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00]18号)和《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2002年至2005年)》(国办发[2002]47号),以鼓励软件行业的发展;2006年9月国务院转发的《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表明了国家对动漫产业的积极支持态度;尽管国家对于游戏产业的政策一直表现得相当谨慎和冷静,但电子游戏作为一种数字娱乐方式,其所带来的高营业额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因此,作为创意产业的核心层,动漫、网游和软件行业将成为2007年及今后几年的发展热点。
总之,中国创意产业已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号上的炒作,而是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使创意产业可以真正作为一种能够创造巨大财富、提供众多就业机会的“产业”来发展,随着对创意产业认识的不断深入,产业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中国创意产业将会不断壮大,走向繁荣,创意产业这颗新星,将在中国这个文明古国的上空,闪现出独特而耀眼的光芒!
创意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物质基础与环境保障
伴随我国进入21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建设创新型国家、进一步节能降耗、保护资源环境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则,改革开放以来长期形成的制造业大国和世界加工厂的发展方向,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必须进行新的调整,而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形态,在促进我国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功能转换等方面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2006年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稳定快速发展,又为创意产业从理论走向实践、从萌芽走向发展创造了坚实的环境基础。
■国民经济运行保持增长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好、物价水平较低的良好态势,为创意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0.94万亿元,增长10.7%。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显著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年度之间、季度之间波幅都比较小。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5%。全国财政收入3.93万亿元,增长24.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8784亿元,增长31%。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23%,这是2003年以来的首次下降;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9%。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所缓解。
■中央财政用于科技事业的支出达到774亿元,比上年增长29.2%,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众多领域技术取得重要突破,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历时两年研究制定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并制定了相关专项规划和配套政策措施;大型油气田和煤层气开发、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大型飞机设计与制造、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16个重大专项陆续启动;高性能超级计算机、超级优质杂交水稻、第三代移动通信、数字电视等一些关键技术取得突破,自主创新能力增强。
■中央财政用于文化、教育事业的支出分别达到536亿元和123亿元,比上年增长39.4%和23.9%,众多属于创意产业范畴的领域取得长足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文化基础设施尤其是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由行政村向自然村延伸,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继续推进。教育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国又有83个县通过“两基”验收;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开局良好,2006年已经惠及5200万名农村中小学学生;中西部农村地区3730万名贫困家庭学生获得免费教科书,780万名农村寄宿学生获得生活费补助;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9%,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
■农村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提高,消费能力进一步增强,为创意产品的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消费基础。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实际增长7.4%和10.4%;29个省(区、市)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支付的各项制度不断完善,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扩大;各类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大幅度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7%,增幅较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经济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为具有低能耗、高附加值特征的创意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8.7%,比工业增幅高2.1个百分点;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积极推进;出台了一批支持自主创新的配套政策实施细则,十六个重大科技专项相继启动前期论证;首批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开始启动。服务业稳步发展,增加值达到82703亿元,增长10.3%。交通运输供给能力明显增强,物流配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加快,消费性服务业中新兴业态、新兴产品不断涌现。
创意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创意产业作为一种崭新的产业形态,其包含的行业类别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进程、人均收入和人力资源结构以及统计标准等方面的不同,造成了创意产业所包含的行业类别各不相同;即使是在我国的不同城市,由于用来测度创意产业发展情况的统计指标不尽相同,也造成了当前有关创意产业统计数据的混乱和产业整体发展状况的模糊。为此,我们结合中国的实际,以体现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和经济方式转变-为原则,把创意产业划分为影视文化、电信软件、工艺时尚、设计服务、展演出版、咨询策划、休闲娱乐和科研教育八个行业大类,共包含80个国民经济行业小类,力求实现从国家层面对创意产业的范畴进行客观描述,实现创意产业规模在城市间的可比性。
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年鉴——《中国经济普查年鉴2004》的数据表明,2004年,全国创意企业法人单位数共有385915个,占所有企业总数的11.88%;全国创意企业法人单位就业人数为955.15万人,占全国企业就业总人数的5.72%,创意企业户均吸纳就业人数为24.75人;全国创意企业资产总额为104935.26亿元,占所有企业资产总额的10.85%,创意企业户均资产总额为2719万元;全国创意企业年营业总收入为22997.06亿元,占全部企业营业收入的5.22%,创意企业户均实现营业收入556万元。由此可见,创意产业在我国已经具有比较良好的发展基础。
通过对全国创意产业总量及八个行业大类的统计分析,我们对中国创意产业初步形成以下基本判断:
■我国创意产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虽然在总量上我国创意产业已具备了相当的规模,但在数据统计中,咨询策划类行业和电信软件类行业占了整体产业规模的很大一部分,而根据创意产业的特征,这些行业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无法完全包含于创意产业的范畴,导致整体数据偏大、失真;相反,那些对于原创性和创新性要求较高的行业,如影视文化、休闲娱乐等在产业中的表现并不突出。二者对比不难得出,尽管我国创意产业已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但是 “创意”作为一种推动力量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还体现得不够,从这个角度来讲,我国的创意产业才刚刚起步,整体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中小企业是中国创意产业的主力军。通过对我国创意企业的资产结构和营业收入结构的分析发现,资产总额在50万元及以下的企业占所有创意企业40%以上,而营业收入在50万元及以下的企业更是占到所有创意企业的60%以上,如果算上资产和营业收入在100万~500万之间的企业,比例将会更大。由此可见,资产额和营业额较低的中小企业数量在创意企业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成为中国发展创意产业的主力军。
■从事创意产业的高学历、高职称人才比例较大。根据对我国创意产业从业人员的学历结构和技术职称结构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从事创意产业的高学历和拥有技术职称的人才明显高于全行业的平均水平,特别是本科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所占比例接近平均水平的5倍,而拥有初、中、高级技术职称的创意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例也明显高于全行业的平均水平。可见,创意产业对于从业人员的素质有更高的要求,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
■咨询策划、设计服务和电信软件业是中国创意产业的支柱。从我国创意企业的法人单位数、法人单位就业人数、资产总额和营业总收入等几项基本指标来看,咨询策划类、设计服务类和电信软件类行业都占有很大比重,三者之和占创意产业总量的80%左右,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广告、企划等咨询策划行业,工业设计、动漫等设计服务行业,以及移动增值服务、软件服务等电信软件行业仍然蕴含着丰富的商机,特别是动漫、软件等行业,国家和一些地区都出台了明确的支持政策。可以预测,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咨询策划、设计服务和电信软件业将是中国创意产业的发展重点和支柱。
■影视文化、展演版权、动漫及旅游等行业取得长足发展。在影视行业方面,2006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5.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2%。2006年,全国电影产量为399部,比2005年增长32.12%;全年电影综合收入57.3亿元。可见,2006年我国电影制作发行、电影放映、音像制作类创意产业都创历史新水平呈现积极发展态势,市场潜力和产业潜力正在释放。影视行业中电影不仅数量更多,而且质量也更上层次,票房收入不断增高。《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霍元甲》等国产影片均取得优异的票房成绩。同时,创意也使得一些中小成本影片出奇制胜,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疯狂的石头》以300万人民币的投入取得了2300万的票房收入,成为影视创意大获成功的典型代表。广播电视、数字电视等各种相关行业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
版权是创意成果拥有者依法取得的权利,版权合同登记的数量反映了著作权交易的情况,作品自愿登记的数量则反映了创意成果的生产情况。2005年,全国各出版社共引进图书版权9382项,全国通过出版社输出图书版权1434项,为近年来最多数量,引进输出比例为6.5:1。全国版权行政管理部门共受理合同登记10787份,与2004年相比减少了3.89%;作品自愿登记58523件,与2004年相比增加了163.51%。在版权贸易方面,据国家海关数据,2006年,书刊及各类印刷品出口14.1亿美元,增长25%,占当年文化产品出口总额的29.4%,居各大类文化产品之首。
动漫产业被称作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是继IT业后又一经济增长点,2006年,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也取得了突出进展。国家广电总局的数据显示,2006年国产电视动画片产量超过8.1万分钟,比2005年的4.2万分钟几乎翻了一倍。我国约有3600个电视频道资源,广电总局已搭建起了较为庞大的动画播出平台,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已在全国31个省区市、296个省辖市落地,每天播出国产动画片360分钟。中央电视台一、三、四、六、七套频道也都在播出国产动画片。北京、上海、湖南动画上星频道、广东嘉佳卡通频道运营效果良好,已成为国产动画的重要播出平台。与此同时,国产动画片开始走出国门,三辰卡通集团公司制作的《蓝猫淘气三千问》五大系列节目的电视播出、音像制品、图书出版和衍生产品授权已输出到17个国家与地区,累计出口65100分钟,成交额达到550万美元。
旅游产业中越来越多的有价值的创意融入到休闲娱乐的创意产品和服务中,提升了创意产业的层次,开发出了更多符合国内外消费者需求的创意产品和服务,凸显了休闲娱乐类创意产业的活力。
不断完善的创意产业政策体系
在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主要职责是营造一个适宜产业稳步发展和企业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而制定配套的扶持政策是政府营造产业发展环境的主要手段。
从全国层面来看,国家已经出台了创意产业的具体行业支持政策,创意产业在国家相关规划中已有明确表述,国家对创意产业的重视正逐步升温。2006年4月国务院转发了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共同制定的《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动漫产业是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动漫产业的推动意见直接体现了国家对发展创意产业的积极态度。9月13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颁布,该文件在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和结构方面,明确提出要以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城市为核心,加快产业整合,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并使之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孵化器;在强调文化创新方面,提出了要注重培育文化创意群体和内容供应商;在推动文化企业成为文化创新主体方面,则提出了要促进文化创意企业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发展创意产业的基本思路,即以园区和基地为创意产业发展的载体,通过市场手段推动产业资源配置,实现创意产业内部不同行业的有机互动和共同发展。
从地方层面来看,各地的创意产业政策及相关行业政策不断出台,有些城市还把创意产业写入了发展规划。由于各个城市和地域制订的产业政策是根据自身创意资源和产业基础量身打造的,所以更具有特色性和实用性。尽管各地的政策特色和具体条款各不相同,但从政策体系的构建上来看,大多秉承着相同的思路,即:通过指导特色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形成企业聚集,激发创意产业的集群发展与规模效应,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通过设立创意产业发展基金为中小创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提供非赢利的创意企业贷款,支持中小企业顺利进行创意研发和生产经营活动;通过扶持具备区域特色的创意产业,实施品牌战略,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创意产业的六大发展趁势
■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创意产业发展进入提速期。创意产业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在文化建设中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结果,随 着我国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稳定、快速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创意产业越来越重视,以及人们对创意产业认识的不断加深,创意产业的发展将从试探式实践走向规范化发展。目前,中国创意产业发展的宏观大环境已经基本形成,创意产业已被纳入到国家及各级政府的发展规划,众多创意产业园区、基地规划建设落成,各种产业扶持政策也在不断完善和逐步落实中。可以预测,中国的创意产业将面临着更为优良的发展环境,有望进入提速发展期。
■创意产业已具备较大规模,但产业结构有待调整。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创意企业的法人单位数、就业人数、资产总额、营业收入等都已具备了较大的规模,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但是从产业结构上来看,各行业的发展还很不平衡,影视、文化、艺术、演出、展览、出版等对原创性和创新性要求较高、低耗能、高产出的行业在创意产业中所占的比重明显偏小。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努力调整创意产业发展结构,提高与传统文化、艺术相关的,具有我国独特特色的行业在创意产业中的比重,对于我国实行“文化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理论滞后问题继续存在,理论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目前,尽管关于创意产业理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初步解决了人们对创意产业的认识问题,但是从整体上来看,随着各地对创意产业实践的不断深入,创意产业发展的理论将持续滞后于实践,对于一个新生事物来说,这是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眼下在创意产业发展中还有一系列理论研究需要我们去突破,如:创意产业的经济学研究、创意产业的社会研究、创意产业的哲学研究、创意产业的法律研究、创意产业的语义研究、创意产业的发展历史研究、创意产业的管理学研究、创意产业的文化研究等等。创意产业的理论研究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和教训,把握一般规律,然后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
■国家政策有望出台,地方政策的制定趋于理性。从2006年国家颁布的《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两部与创意产业相关的政策性文件可以看出,国家对于创意产业的发展已经明显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随着创意产业在城市层面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以及各类地方性创意产业政策文件的不断出台和实施,国家有望在此基础上总结相关经验,以创意产业相关课题的研究成果为依托,立足于国家层面,明确出台针对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及规划,引导我国创意产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006年,地方性创意产业政策不断出台,势头上呈现出一派你追我赶的景象,但地域特色不足、发展重点不明、可操作性不强成为各地制定创意产业政策的通病,还有一些城市在政策制定上相互攀比、盲目跟风,导致政策得不到落实,政策的产业引导作用也无从体现,再加上一些项目在缺乏严密论证的情况下仓促上马,导致部分创意企业举步维艰,严重阻碍了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此,要在认真研究和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制定与实施一些新的地方性创意产业政策,并使其逐步趋于理性。
■区域创意产业发展特色鲜明,亮点纷呈。2006年,各地依托自身发展基础和资源优势,自发和规划形成了一系列发展迅猛、特色鲜明的创意产业集聚区,有些集聚区已经初步显现了其特色优势和品牌效应,点缀在城市之间形成一个个独特的创意亮点,成为城市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北京的798、画家村,上海的田子坊、海上海,南京的世界之窗,杭州的LOFT49,无锡的北仓门等等都别具一格,随着创意产业集聚区品牌竞争优势和群体规模效益的不断显现,今后一段时间,将会有更多独具特色的创意产业集聚区涌现,作为代表一个城市或区域的品牌符号成为一个个新的亮点。
■动漫、网游和软件行业将成为发展热点。随着网络、媒体和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与此相关的动漫、网游和软件行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并将成为我国各大城市发展创意产业的新的突破口。早在前几年,我国就先后颁布了《鼓励我国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00]18号)和《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2002年至2005年)》(国办发[2002]47号),以鼓励软件行业的发展;2006年9月国务院转发的《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表明了国家对动漫产业的积极支持态度;尽管国家对于游戏产业的政策一直表现得相当谨慎和冷静,但电子游戏作为一种数字娱乐方式,其所带来的高营业额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因此,作为创意产业的核心层,动漫、网游和软件行业将成为2007年及今后几年的发展热点。
总之,中国创意产业已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号上的炒作,而是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使创意产业可以真正作为一种能够创造巨大财富、提供众多就业机会的“产业”来发展,随着对创意产业认识的不断深入,产业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中国创意产业将会不断壮大,走向繁荣,创意产业这颗新星,将在中国这个文明古国的上空,闪现出独特而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