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当我为学生在练习考试中频繁出现审题错误感到烦恼时,附小一位老师为我们作了一个关于《小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的讲座。听完讲座我对这一难题的解决有了几许信心,通过上网查找资料,我开始着手于改变我班审题意识不强、粗心、对题意理解不准确等问题。经过一学期有意识的培养,我班学生的审题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下面我就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几点心得。
一、审题意识、习惯的培养
1. 什么是审题,为何要审题
审题是学生从看到题目到动笔解题之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它是一种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识水平为基础,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这种能力的获得需要有一个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的长期过程。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就应关注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形成较强的审题能力。
通过实例比较让学生了解审题的重要性。分针走一圈是( ),时针走一圈是( )。10元可换( )张5元和( )张1元与10元可换( )张5元或( )张1元。一字之差结果却完全不同,通过习题中不断出现的这些大量的例子让学生明白仔细审题的必要性。也可通过错题的展示让学生说说他为何出错,揪出根源原来是审题惹的祸。
2.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审题,培养学生自主审题的良好习惯
课堂上的时间非常宝贵,教师总想充分地利用好每一分钟,有些教师每出示一题都带着学生仔细地分析题意。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讲得细致,学生听得认真,可很多学生的数学成绩还是无法提高。在这种包办代替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基本没有,学生思维能力也无法提高。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例题时,应先让学生自己阅读题目内容,给他们一定的时间独立地从题目中获取数学信息。而不要使他们过分依赖老师的分析讲解。在练习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解题。对于练习中出现的较难理解或需注意的地方,不提醒学生,让学生自己揣摩题意,自己独立完成,既使做错了也没关系,这样不断地训练,可培养学生独立审题的能力,而不是总依赖老师、家长的引导、提示。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去思考,久而久之,学生在独立解题时,也就会自然而然地主动观察、分析,自觉养成仔细审题、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审题方法的指导
1. 读
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关键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读题是培养审题能力的第一步,通过读题,使学生明确题意。认真仔细,读准、读完整。做到读通句子、不漏字、不添字等,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经常会用眼睛扫一遍,看个大概就急于动笔了,因为他们感觉这是平时见过的熟悉的问题,事实上题目并不是他们“经验”里的样子,题目的意思已经发生改变。如: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从小到大写下来。很多学生只看到前半句就动笔了,因为这样的练习多次出现,学生认为太简单了所以不加思索地写上了:元角分。
2. 观察
对题目进行正确、全面的观察才能正确领会题目的意思。心理学认为,在观察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地伴随着思维活动。低年级题目大多都是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因而在数学学习中,要提高学生审题的能力,教师还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从图文中搜集有用的信息,弄清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如:把3、48、92、28、43这些数按从大到小排列。这些数中,最大的两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十位上是4的数有:
有些学生审题不懂得前后联系,最大的两位数就填上了99,后面的题目也完全没有根据上面所给的数字来填写。
3. 思考
引导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养成仔细推敲,耐心思考的习惯。要善于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句,准确理解其表达的意义。如在“天天有12本书,比乐乐多3本,乐乐有多少本?”中,“比乐乐多3本”,到底是谁的比乐乐多,谁多,谁少,只有让学生在审题中仔细推敲、用心思考,才能真正理解题意。尽管有些题目文字极其简单,但我们审题时却不能有半点马虎,这样才能让学生把认真读题、仔细推敲的过程表现出来,强化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4. 操作
审题是一个对题目中的有用信息进行输入、处理,然后输出的复杂过程。数学语言的精练、抽象和学生理解能力的薄弱在客观上增加了低年级学生审题的难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有时我们还需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动手操作也是一种很好的审题方法和思考策略。
在低年級,有许多实际问题的信息需要到情境图中数一数得到。如从前数小亮排第5个,从后数他排第6个,这一队一共有几个小朋友?这样的问题只要学生动手画一画,问题马上迎刃而解。再如正确数数是低年级学生必须掌握,也是最容易掌握的一个基本技能。但如果学生在数的过程中没有比较好的方法,常常会出现数错的现象,从而导致解题错误。解决这样的问题,可以要求学生有顺序地数,边数边作记号,帮助学生达到正确数数、仔细审题的目的。
在解决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折折摆摆,来帮助理解题意,解决问题。如:把1张长方形对折2次可以得到哪些图形?至少用几根一样长的小棒能摆出两个三角形等等。教师必须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折折拼拼,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题意,正确思考,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空间观念。
总之,当学生对审题的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认识和感受,有了认真审题的意识、养成了认真独立审题的习惯,并掌握了有效的审题策略,相信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解题技巧一定能快速提高。
一、审题意识、习惯的培养
1. 什么是审题,为何要审题
审题是学生从看到题目到动笔解题之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它是一种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识水平为基础,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这种能力的获得需要有一个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的长期过程。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就应关注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形成较强的审题能力。
通过实例比较让学生了解审题的重要性。分针走一圈是( ),时针走一圈是( )。10元可换( )张5元和( )张1元与10元可换( )张5元或( )张1元。一字之差结果却完全不同,通过习题中不断出现的这些大量的例子让学生明白仔细审题的必要性。也可通过错题的展示让学生说说他为何出错,揪出根源原来是审题惹的祸。
2.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审题,培养学生自主审题的良好习惯
课堂上的时间非常宝贵,教师总想充分地利用好每一分钟,有些教师每出示一题都带着学生仔细地分析题意。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讲得细致,学生听得认真,可很多学生的数学成绩还是无法提高。在这种包办代替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基本没有,学生思维能力也无法提高。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例题时,应先让学生自己阅读题目内容,给他们一定的时间独立地从题目中获取数学信息。而不要使他们过分依赖老师的分析讲解。在练习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解题。对于练习中出现的较难理解或需注意的地方,不提醒学生,让学生自己揣摩题意,自己独立完成,既使做错了也没关系,这样不断地训练,可培养学生独立审题的能力,而不是总依赖老师、家长的引导、提示。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去思考,久而久之,学生在独立解题时,也就会自然而然地主动观察、分析,自觉养成仔细审题、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审题方法的指导
1. 读
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关键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读题是培养审题能力的第一步,通过读题,使学生明确题意。认真仔细,读准、读完整。做到读通句子、不漏字、不添字等,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经常会用眼睛扫一遍,看个大概就急于动笔了,因为他们感觉这是平时见过的熟悉的问题,事实上题目并不是他们“经验”里的样子,题目的意思已经发生改变。如: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从小到大写下来。很多学生只看到前半句就动笔了,因为这样的练习多次出现,学生认为太简单了所以不加思索地写上了:元角分。
2. 观察
对题目进行正确、全面的观察才能正确领会题目的意思。心理学认为,在观察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地伴随着思维活动。低年级题目大多都是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因而在数学学习中,要提高学生审题的能力,教师还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从图文中搜集有用的信息,弄清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如:把3、48、92、28、43这些数按从大到小排列。这些数中,最大的两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十位上是4的数有:
有些学生审题不懂得前后联系,最大的两位数就填上了99,后面的题目也完全没有根据上面所给的数字来填写。
3. 思考
引导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养成仔细推敲,耐心思考的习惯。要善于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句,准确理解其表达的意义。如在“天天有12本书,比乐乐多3本,乐乐有多少本?”中,“比乐乐多3本”,到底是谁的比乐乐多,谁多,谁少,只有让学生在审题中仔细推敲、用心思考,才能真正理解题意。尽管有些题目文字极其简单,但我们审题时却不能有半点马虎,这样才能让学生把认真读题、仔细推敲的过程表现出来,强化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4. 操作
审题是一个对题目中的有用信息进行输入、处理,然后输出的复杂过程。数学语言的精练、抽象和学生理解能力的薄弱在客观上增加了低年级学生审题的难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有时我们还需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动手操作也是一种很好的审题方法和思考策略。
在低年級,有许多实际问题的信息需要到情境图中数一数得到。如从前数小亮排第5个,从后数他排第6个,这一队一共有几个小朋友?这样的问题只要学生动手画一画,问题马上迎刃而解。再如正确数数是低年级学生必须掌握,也是最容易掌握的一个基本技能。但如果学生在数的过程中没有比较好的方法,常常会出现数错的现象,从而导致解题错误。解决这样的问题,可以要求学生有顺序地数,边数边作记号,帮助学生达到正确数数、仔细审题的目的。
在解决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折折摆摆,来帮助理解题意,解决问题。如:把1张长方形对折2次可以得到哪些图形?至少用几根一样长的小棒能摆出两个三角形等等。教师必须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折折拼拼,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题意,正确思考,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空间观念。
总之,当学生对审题的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认识和感受,有了认真审题的意识、养成了认真独立审题的习惯,并掌握了有效的审题策略,相信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解题技巧一定能快速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