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处长揭秘秦城监狱:重量级犯人吃鱼翅

来源 :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gen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第一监狱”秦城监狱,是1950年代苏联援助新中国157项经济与国防建设的工程之一。高级别、高规格、高待遇,使得秦城监狱成为特殊监管的别名。而一部顺序记录下来的、发生在秦城监狱的故事,则成为历史的特殊佐证。
  78岁的何殿奎住在北京市金融街旁一个老旧而安静的小区里。这里跟金融街近在咫尺,却完全是两个世界。
  何殿奎离休前是秦城监狱监管处的处长,在秦城监狱及其前身功德林监狱担任监管员近40年。几乎没有第二个人能像他一样,阅尽了中国政坛高层人物的起伏面孔。
  “我有这么个思想。这些老干部怎么能犯了罪呢?这我有怀疑。为什么产生怀疑呢?好多案子引起我的怀疑。'青岛案'那么多干部被抓,都错了;'广东案'更大,一二百人,都错了;五几年,内部肃反,弄来弄去又错了一批。对这些老干部,必须要保护好,服务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行了。”何殿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编者注:“青岛案”即1955年青岛市委书记王少庸等人的“反革命内奸嫌疑”案;“广东案”即1951年广州市公安局副局长陈泊等人的“特务”案,皆系重大冤假错案,已平反)
  近来,他跟公安部的另一位离休干部汪春耀开始合写一些回忆文章。汪以前常到秦城监狱提审犯人,跟他相识。用汪春耀的话说:他们这些小人物,脑子里装了太多大人物的故事。
  何殿奎的记忆力只能用“惊人”二字来形容。一串串的人名、数字,从他嘴里出来,不用思考,不用回忆。
  独立卫生间、地毯和鱼翅
  何殿奎永远记得这个日子:1960年3月15日,秦城监狱落成的第一天。从那天起,他就在那里工作,直到1992年离休才离开。
  苏联援建的秦城监狱,由4栋3层青砖小楼组成,编号分别为201、202、203、204。后来参与审判“四人帮”的法官王文正在《以共和国名义判决》中写道,其设施和条件,“远远超过当时中国普通人家的居室”。那是1980年,作为预审员的他就住在秦城监狱的监房里办公。每间监房都有独立卫生间,带脚踏式冲水的抽水马桶。
  王文正可能不知道,他住的仅仅是条件最一般的201监区。秦城的四座小楼,内部结构都不一样。204监区,待遇更非一般人所能想象。
  204的监房约20多平方米,铺着地毯,床是沙发床。伙食标准是按部长级待遇,到东华门“高干供应点”采购。早餐有牛奶,午晚餐是两菜一汤,饭后有一个苹果。苹果是刚从冷库里拉来的,放在稻糠里保鲜,拉来时那苹果都冒着气儿。还给他们发固体饮料,一盒12块,一块能沏一杯柠檬茶。方糖分白色和咖啡色的两种。每天如此,即便在困难时期都一样。
  给他们做饭的则是专门从北京饭店调来的乙级厨师刘家雄。就是在那里,何殿奎第一次见识了鱼翅。他以为那是粉丝,刘家雄告诉他,是鱼翅,就是鲨鱼的鳍。只有刘家雄一个人会发海参、鱼翅这些东西。
  每天,都由何殿奎给他们送饭。每人一个四层的饭盒,分别装米饭、两个菜和一个汤。冬天用棉罩保温。每个饭盒的颜色都不同,以示区分。一共15份。
  这些重量级犯人是从功德林监狱的“特监”迁来的。1956年7月,功德林设立了一个专管高级干部的“特监”区,把这些人从不同监区集中起来管理,何殿奎是监管员。“特监”一共8个人:原来的中央组织部部长饶漱石、上海市副市长潘汉年、上海市公安局局长扬帆、从事特情工作的袁殊、外贸部副部长徐雪寒、广州市公安局副局长陈泊、《人民文学》编委胡风和一位公安部的局级干部。
  秦城监狱建好后,这些人全部迁入204监区,青岛市委书记王少庸等几位“青岛案”主犯也从别处迁来,一共15位。
  但他们并不知道彼此。放风是严格隔开的,绝对避免见面。哨兵也只知道其编号。
  唯一知道他们身份的,除了领导,只有204监区的管理员何殿奎一个人。
  贴身监护潘汉年
  何殿奎跟這份专门看管大人物的特殊工作结下不解之缘,是因为潘汉年。
  1955年4月3日,他被从功德林的丁字号监区紧急抽调去监管潘汉年。领导看中了他的政治可靠和年轻肯干:他才23岁,但十来岁到延安,20岁入党,已经是个年轻的“老革命”了。
  那一天,何殿奎记得太清楚了,因为潘汉年太特殊了。潘是被秘密逮捕的,看守他的部队都不是那里的,是专门从北京市摩托连调来的一个排。整个监区,只关他一个人。岗是双岗,监房门口一道,监区门口一道,除了何殿奎谁都不能进去。
  潘汉年刚来的那十几天,何殿奎就住在他房间里,24小时贴身监护。
  那些天,潘汉年几乎每天被带去“谈话”。他出入都要戒严,如临大敌。
  谈话的地方不是普通的审讯室,而是会议室,坐在沙发上谈。主持谈话的先是公安部的一个局长。何殿奎在旁边端茶倒水。
  秦城的办案人员和监管人员有严格区分。前者即预审员,只处理案情;后者则负责犯人的吃、住、健康。没有特殊情况,前者不允许进入牢房,后者不可以知道案情。潘汉年的案子是唯一一次,何殿奎目击了审讯开始头几天的过程。
  谈话很“平稳”,但并不顺利。潘汉年就是不开口。僵持了几天后,公安部常务副部长徐子荣亲自来谈,说“保证你死不了,不信可以给你写个条子”,他才开始谈。
  潘汉年被捕时是来北京参加全国党代表会议的,这次会议是要解决被称为建国后第一次党内斗争的“高饶事件”。作为饶漱石的下属,潘汉年自知难逃干系,主动写了交代材料,包括自己曾被挟持去见汪精卫的那件事,结果为“饶、潘、扬反革命集团”的成立提供了“铁证”。
  不久,“饶、潘、扬反革命集团”的其他主犯相继入狱。
  何殿奎记得,潘汉年的编号是64,袁殊65,扬帆66,饶漱石最特殊,0105,全监狱独一无二。他至今不解其奥妙。
  谈起对潘汉年这位情报界传奇人物的印象,何殿奎说他个子不高,胖胖的,不爱说话,“很稳重的一个人”,从来看不出他情绪上的变化。他生活很有规律,晚饭后会在床上闭目打坐一个小时。刚看到这奇景,哨兵以为他死掉了,还曾跑去报告何殿奎。潘汉年在狱中写过一篇小说,写一个拉洋车的人,可惜后来找不到了。   1963到1964年,204监区的犯人陆续释放。潘汉年就安置在秦城监狱的家属区,生活仍然由何殿奎照顾。那段时间,他生活比较愉快,常去南边的水库钓鱼,去附近的小汤山镇散步,和何殿奎也有说有笑。但这样的日子随着文革的到来彻底结束了。
  “我早就知道秦城有个何殿奎”
  文革开始后不久,扬帆、饶漱石、潘汉年等再次入狱。
  潘汉年等回到的秦城,已经不是文革前的那个秦城。“旧公检法”的那套管理制度,被造反派称为“修正主义”“和犯人同流合污”,全部取消。1967年11月,秦城被军管。原来的监管干部全部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
  何殿奎就此离开了秦城,一别5年。直到1972年11月,才被调回来。他是第一批回来的两个人之一。
  城已经面目迥异了。因为“走资派”太多住不下,秦城又加盖了两栋4层红砖小楼,编号为205和206。监狱的名称也换成了“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第七大队”。
  何殿奎告诉记者,“秦城监狱”文革前并不叫这个名字,叫公安部预审局,对外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看守所。文革军管时写报告,落款是“七大队”,总理看了说:“什么七大队,不是秦城监狱吗?”从此秦城监狱才叫开了。但这个名称从来没有见于正式文件,也没有挂牌,正式名称仍然叫公安部预审局(现在叫监狱管理局)。
  何殿奎从“五七干校”回来后被分配到201监区。当时201关押了89名部局级干部。他是“负责人”之一,但是负不了责,上面有3个军管干部,他只能列席会议。
  不久,秦城监狱出了一件大事。铁道部原副部长刘建章的夫人刘淑清上书毛泽东,揭露秦城监狱里生活待遇低劣的问题。1972年12月,毛泽东在信上批示:“请总理办。这种法西斯式的审查方式,是谁人规定的?应一律废除。”工作组进驻,整顿秦城监狱,并逐个找在押人员谈话,问题逐渐得到解决。
  何殿奎回来一看,老熟人不少。公安部8位部长,5个关在201。放风时看见他们,只能点点头。
  潘汉年等也关在201。潘汉年苍老了许多,头发几乎掉光了。那几年,吃的是窝头白菜,见不到肉。
  当时秦城监狱最引人注目的是三位倒台的文革新贵,原中央文革小組成员:6821,戚本禹;6822,王力;6823,关锋。即,1968年进来的第21、22、23号。这种编号法从文革开始,一直延续至今。
  何殿奎说这三个人,王力很老练,一般比较讲道理;关锋精神失常了,经常骂街;戚本禹不大讲理,“造反起家的嘛”。戚本禹是个“闹监”的,经常在晚上大嚷大叫,吵得四邻不宁,还用手纸堵门上的玻璃观察孔,跟哨兵斗智。他还放言:“我戚本禹早就知道秦城有个何殿奎,看你对我采取什么措施。”
  这时是7月份。何殿奎把戚本禹迁到没人住的三楼,随他吵闹,随后打开外面的木门,只关里面的铁栅门,让他喂蚊子。戚本禹喊报告要找何殿奎,何让哨兵说“出差了”。三四天后再去,吃够了苦头的戚本禹终于愿意“谈谈”,从此基本上服管了。
  秦城监狱最难管的人物
  但戚本禹还不是最难管的。1975年4月26日,何殿奎被调到204监区,升任科长,专门负责管理“心眼太鬼”的头号难缠人物,曾任中央文革小组组长的陈伯达。
  陈伯达在整个秦城监狱都要算特殊人物。他曾是毛泽东的“五大秘书”之首,加上年龄又大,上面强调要绝对保证其安全,在生活上可满足其需求,以利于保存“活证据”。他被安排一个人住在204监区的二楼,两个哨兵日夜看着他。他动不动就在监房里表演撞墙,搞得监狱上下越来越紧张。
  何殿奎就是专门被调来啃这块硬骨头的。他首先搬到陈伯达旁边的监房中,近距离观察了一周,认定他的寻死只是作势而已。一天,陈伯达又要撞墙,被哨兵抱住。何殿奎赶到后,叫哨兵放开他:“我今天倒要看看你陈伯达撞个头破血流!”陈伯达不吭声了。
  1976年,陈伯达又开始折腾起来。他称自己腿不能走了,天天爬着上厕所。何殿奎估计他是装的,就让王医生去跟他说,要再不起来锻炼,他的腿就永远站不起来了。陈伯达害怕了,问能不能拄个拐棍。何殿奎说可以。“不用请示,当场我就答应他了。”
  何殿奎知道,陈伯达无非是想让上面注意他这个被遗忘的角落。1976年9月,毛泽东去世的消息见报后,他重燃希望,说:“毛主席的后事办理完毕,江青同志会派人来和我谈话的,我的问题寄托在她身上。”
  但他等来的,是江青自己被投入秦城监狱。
  何殿奎在204监区一直工作到1985年,提为副处长,脱离了监管第一线。他离开的时候,陈伯达等已保外就医,“王关戚”也先后被释放。潘汉年病逝在湖南劳改林场,没有等到平反的那一天。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
其他文献
母亲永远是孩子不变的圆心,而身为母亲,也许她不在意,也许她认为天经地义,也许在她的心目中,只要我们和我们的子女幸福健康地生活才是她生命的全部意义。  冬日的下午姐姐有事要出门,耐不过她死磨硬缠,我答应冒着严寒替她去看半天店面。  小店在街角,出售一些图书音像类的东西,因为地理位置不是很好,所以店里也不是特别忙。  整个下午,就进来过三五个学生模样的人。其后,再无人问津,店里透着些许冰冷的凉意,我打
期刊
拼爹,是当下的一个热词,全称应该是“比拼老爹”吧。比拼老爹什么呢?当然是老爹的能量。就是说,当今青年在上学、找工作、买房子等方面,凭借的往往不是自身的能力,而是父母能量的大小。笔者读中学的时候,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后来换成了“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  30多年过去,当年的“不如有个好爸爸”卷土重来,或者从未退去也说不定,总之表述更加简洁了。犹如孙中山所说:“至若三民主义
期刊
明年毕业的大学生就业之难,空前而未必绝后。去年经济危机刚刚来袭,政府警惕性高,早做准备,提前动员,不仅政府机关超常招人,而且村官、社区职务等等,也招了一堆人,暂时缓解了就业危机。今年的经济形势已经好转,似乎可以松口气儿了。应对就业难,政府即使有心,似乎也没有更多办法,机关、社区和村官岗位,已经饱和。这几年大学扩招出的大学生一时半会儿消化不了,毕业生的数量有增无减,就业形势只能越发严峻。  大学生的
期刊
在3月25日举行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选举中,梁振英以689票当选第四任行政长官人选。  梁振英1954年出身贫家,父亲是基层警察,月薪300港元,养一家5口人,难免捉襟见肘。他家一直住警察宿舍,一层楼十几户人家要共用厕;另外警察退休必须搬出警察宿舍,而退休警察不得申请公屋。为了贴补家用,更为了将来能有居住之所,家里决定全家叫动员,妈妈带着他们兄妹一起去附近的胶花厂领胶花和玩具物料回家加工
期刊
江泽民主席,常用诗词古文。朱镕基总理是搞经济出身的,所以经常会用到经济、金融方面术语。而温家宝总理也喜欢用诗词,但引用最多的是刘禹锡、王安石和屈原的诗词。这些习惯,作为领导人的翻译,都必须清楚。  2012年3月14号,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这次见面会历时3个小时,全球有超过18亿观众收看直播。而作为温家宝总理身边的女翻译,张璐这是第三次出色地完成任务。 
期刊
他叫张杰,生于上海的一个书香家庭,父亲是公务员,母亲是中学教师。从踏入校门开始,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高中应届毕业就考入上海一所名校,学的也是当时最热门的计算机专业,求学之路可谓一帆风顺。考入大学,父母更是对他寄予了厚望,嘱咐他一定要继续努力,不戒不躁,将来留在上海市工作,当个高薪白领。  2005年大学毕业后,张杰开始了艰难的求职之路。参加完各类招聘会上,他才发现来上海招聘工作的毕业生数以万计,
期刊
毛泽东一生中也有一些类似普通人的愿望,这些愿望让我们看到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人性光辉。  做一个肥皂制造专家  1911年9月,毛泽东来到长沙求学。同年10月,武汉革命军举起反清大旗,发动了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紧接着全国纷纷响应。有一天,一个革命党人来学校发表演说,宣称辛亥革命是新纪元来临。毛泽东听了非常激动,他告诉好友,他决定响应孙中山推翻清王朝的号召,去体验军队生活,学习军事技术。毛泽东说到
期刊
每天,伴随着初升的太阳,在吉斯集团的厂区内,都会响起阵阵嘹亮激昂的歌声---《海燕之歌》。公司董事长孙杰所倡导的海燕精神,已经渐渐变成一种吉斯集团特有的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的每个角落,吉斯人的梦想,正合着歌声,迎着朝阳,象海燕一样展翅飞翔。  2013年的初春,我们几个寻梦人,带着好奇,走进了吉斯厂区。在处处浸润着海燕精神的氛围中,看到了惊奇,感觉到惊讶,也领略了惊喜。  在吉斯工业园的路旁,一块
期刊
一  1976年1月9日早晨,收音机里传出了周恩来逝世的消息。按照几十年养成的习惯,宋庆龄清晨总要坐在床上收听新闻。尽管早就知道周恩来病危,但当挚友长逝的消息真真切切传来的时候,宋庆龄仍然失去了控制,泪水不住地流下来。  10日下午,宋庆龄到北京医院向周恩来遗体告别。在秘书杜述周的陪伴和隋永清、隋永洁姐妹的搀扶下,她来到医院简陋的告别室,强忍悲痛最后一次端详着已经十分消瘦、苍老的周恩来。  告别后
期刊
盛夏临近,年年困扰百万大学生的毕业季就要来了,很多人踌躇如何在北上广安身时,河南平顶山一个煤矿的“大学生采煤班”却在“五一”小长假再度风靡媒体。这些年,下基层,去中西部,这样的鼓励和倡议听得虽多,不少年轻人包括家长却并不以为然。而看看这个由研究生和本科生组成的矿工班,全自动化设备操作、年薪10万元,从“下井黑领”到“上井白领”再到“出井金领”的成功捷径,恐怕就值得大学生和家长们玩味了。风物长宜放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