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培养创新型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适应部队第一岗位任职能力的需求,初级指挥院校装备实践课改革要通盘考虑诸多因素,通过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提出具体的教学改革措施,激发学员的创造型思维,培养学员的任职岗位能力,从而推进装备实践课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军事人才 实践课程 岗位需求
装备实践课不能解决部队实际问题,所学非所用是任职教育装备课程中学员普遍反映的问题。仔细分析是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方法老套、考核方式不科学的结果。装备实践课程作为专业课程中培养学员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课程,应结合部队和学员实际进行相应的改革。
一、定位准确,转变改革观念
教育观念是教员对某种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确认和坚信,它常作为一种元素或先验的假设,潜移默化地支配着教员的行为[1]。要提高装备实践课的教学效果,必须先转变教员的教育观念,切实从课堂教学模式转变到实践教学模式上来。要以军事斗争需求为牵引,不断修订和完善任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适应岗位任职能力需求为核心的任职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加强创新性和实践行能力的培养。加大实装教学比重,增设现地教学、综合演练等教学方式,开展问题式、探讨式、专题研究式等教学模式,广泛参与军事科研实验,着力培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
二、明确培养目标,探讨教学模式
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创新型高素质的军事人才。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我们不妨看看外国一些成功做法。哈佛大学的一句名言就是“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始终处于问题之中”。这些思想或做法完全有助于完成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启发了我们进行实践教学时要创新相应的教学模式:实战驱动模式。该模式是指,在以假定实战背景下,通过任务的引导,使学员从装备教学一开始就进入部队实际工作环境,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该模式的理论基础是依据杜威的“五步教学法”、皮亚杰的“自我发现法”和“活动教学”、布鲁纳的“发现法”等教学原理[2]。他们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参与生活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是现有经验继续不断地改造,因此,教学不应该是讲和听,而必须通过亲身活动去感受、发现和升华。该模式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引导学员手脑并用,运用创造性思维去获得亲身实践的知识;培养学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是:实战任务牵引——基本知识点梳理——任务方案制订与实施——任务拓展训练——总结归纳——新实战任务引出。在这一模式中,教员是“引导者”和 “顾问”,教员必须全面掌握整个问题体系和熟知学员认知水平、思维过程,同时教员要允许学员出错,不要急于判断学员的行为,要认真倾听学员的发言,要鼓励学员大胆质疑。善于发现和捕捉他们发言中的闪光点,对他们的发言进行高度的总结。注意观察和了解学员的反映和表现,根据任务导向,及时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同时还要注意尽量让小组里的每名成员都积极参加讨论,发表个人见解。
三、分析学员需求,更新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院校教学存在着一个想解决也解决不彻底的问题,就是院校教学内容相对陈旧、与部队实际贴的不紧的问题[3]。院校对部队实际情况了解不够,对人才岗位需求把握不准,教学内容与部队实际脱节,存在一定的“所学非所用,所学不够用”和“过硬而又过时”的现象。特别随着部队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这一问题显得愈来愈突出。以我院任职教育为例,在学历教育体系中,受训目标以及具体学时所限,专业课教学在解决学员岗位任职能力方面有些力不从心。在有限的时间里,既要完成学历教育所规定的通识综合教育内容,又要完成未来岗位第一任职能力的需求是很困难的,这就要求在短暂的时间里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我们对任职学员进行认真分析,找出了培养现状与现实需求之间的差距与需求,概括起来即:“新、实、凸”。所谓新,学员对新知识新技术的需求。所谓实,学员对学习过的知识和技能是否能适用到岗位需求。所谓凸,学员对凸现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需求。根据上述需求的分析,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通过进行模块化教学,增加想定教材以及实战性场景,开设以培养创新思维与能力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战性、故障性实验,注重培养学员综合运用知识分享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这种能力逐步转化为第一岗位任职能力的需求。
而对于教学内容面对变化中的任职岗位能力要求要具有开放性,及时进行调整和适应[4]。贯彻此原则,首先要适当拓宽实验教学多面对的专业岗位面,增强实验教学内容的弹性要求,以适应部队岗位形式不断变换和岗位内涵不断更新的需要;其次要根据部队的人才和岗位需求变化来调整实验教学内容,及时摄取军事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战法的内容,提高实践教学的适应性;再次要建立更为开放的实践教学体系,使院校和部队、课堂教学和装备教学紧密衔接起来,在广泛的实验中提高学员的岗位任职能力。
四、革新考核方法,建立多元评估体系
虽然在装备课程上对于传统的考试方法上有了一定的变化,可检验教学效果和学员学习成绩的一般方法还是课终的闭卷考试加上机考试,或者上机的分阶段考试,且考题基本上是习题和例题的翻版。这样使得很多学员轻过程,重结果,为考试而考试,为分数而学,考完便忘完,根本谈不上应用。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考核方式的革新也是一个必要环节。
要实现考核方式的革新就应该实行开卷和闭卷相结合、课内和课外考试相结合、独立完成和合作完成相结合等多层次、多样式的考核方式,将平时成绩、作业(包括想定作业式、口头报告式、课题探讨式、排障式、论文式、实装操作等多种作业方式)成绩和考试成绩等按照权重的方式计入总评成绩。从考记忆、考理论转变到考能力、考素质、考应用,利用考试将学员的学习压力分散,使学员真正实现装备实践课程素质的循序渐进,感到学而有用、学而会用,学而能用,达到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的目的,更好的适应岗位的第一任职需要。
[参考文献]
[1]南纪稳.当代大学生课堂教学观[J].高效教育管理,2012(3).
[2][捷克]夸美纽斯.大学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1.
[3]冯政杰.建设有利于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综合实践体系[J].中国军事教育,2008(5)
[4]刘智运.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好实施要点[J].中国大学教学.2011.(1):13-16
(作者单位:西安通信学院 陕西西安)
[关键词]军事人才 实践课程 岗位需求
装备实践课不能解决部队实际问题,所学非所用是任职教育装备课程中学员普遍反映的问题。仔细分析是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方法老套、考核方式不科学的结果。装备实践课程作为专业课程中培养学员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课程,应结合部队和学员实际进行相应的改革。
一、定位准确,转变改革观念
教育观念是教员对某种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确认和坚信,它常作为一种元素或先验的假设,潜移默化地支配着教员的行为[1]。要提高装备实践课的教学效果,必须先转变教员的教育观念,切实从课堂教学模式转变到实践教学模式上来。要以军事斗争需求为牵引,不断修订和完善任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适应岗位任职能力需求为核心的任职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加强创新性和实践行能力的培养。加大实装教学比重,增设现地教学、综合演练等教学方式,开展问题式、探讨式、专题研究式等教学模式,广泛参与军事科研实验,着力培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
二、明确培养目标,探讨教学模式
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创新型高素质的军事人才。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我们不妨看看外国一些成功做法。哈佛大学的一句名言就是“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始终处于问题之中”。这些思想或做法完全有助于完成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启发了我们进行实践教学时要创新相应的教学模式:实战驱动模式。该模式是指,在以假定实战背景下,通过任务的引导,使学员从装备教学一开始就进入部队实际工作环境,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该模式的理论基础是依据杜威的“五步教学法”、皮亚杰的“自我发现法”和“活动教学”、布鲁纳的“发现法”等教学原理[2]。他们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参与生活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是现有经验继续不断地改造,因此,教学不应该是讲和听,而必须通过亲身活动去感受、发现和升华。该模式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引导学员手脑并用,运用创造性思维去获得亲身实践的知识;培养学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是:实战任务牵引——基本知识点梳理——任务方案制订与实施——任务拓展训练——总结归纳——新实战任务引出。在这一模式中,教员是“引导者”和 “顾问”,教员必须全面掌握整个问题体系和熟知学员认知水平、思维过程,同时教员要允许学员出错,不要急于判断学员的行为,要认真倾听学员的发言,要鼓励学员大胆质疑。善于发现和捕捉他们发言中的闪光点,对他们的发言进行高度的总结。注意观察和了解学员的反映和表现,根据任务导向,及时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同时还要注意尽量让小组里的每名成员都积极参加讨论,发表个人见解。
三、分析学员需求,更新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院校教学存在着一个想解决也解决不彻底的问题,就是院校教学内容相对陈旧、与部队实际贴的不紧的问题[3]。院校对部队实际情况了解不够,对人才岗位需求把握不准,教学内容与部队实际脱节,存在一定的“所学非所用,所学不够用”和“过硬而又过时”的现象。特别随着部队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这一问题显得愈来愈突出。以我院任职教育为例,在学历教育体系中,受训目标以及具体学时所限,专业课教学在解决学员岗位任职能力方面有些力不从心。在有限的时间里,既要完成学历教育所规定的通识综合教育内容,又要完成未来岗位第一任职能力的需求是很困难的,这就要求在短暂的时间里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我们对任职学员进行认真分析,找出了培养现状与现实需求之间的差距与需求,概括起来即:“新、实、凸”。所谓新,学员对新知识新技术的需求。所谓实,学员对学习过的知识和技能是否能适用到岗位需求。所谓凸,学员对凸现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需求。根据上述需求的分析,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通过进行模块化教学,增加想定教材以及实战性场景,开设以培养创新思维与能力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战性、故障性实验,注重培养学员综合运用知识分享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这种能力逐步转化为第一岗位任职能力的需求。
而对于教学内容面对变化中的任职岗位能力要求要具有开放性,及时进行调整和适应[4]。贯彻此原则,首先要适当拓宽实验教学多面对的专业岗位面,增强实验教学内容的弹性要求,以适应部队岗位形式不断变换和岗位内涵不断更新的需要;其次要根据部队的人才和岗位需求变化来调整实验教学内容,及时摄取军事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战法的内容,提高实践教学的适应性;再次要建立更为开放的实践教学体系,使院校和部队、课堂教学和装备教学紧密衔接起来,在广泛的实验中提高学员的岗位任职能力。
四、革新考核方法,建立多元评估体系
虽然在装备课程上对于传统的考试方法上有了一定的变化,可检验教学效果和学员学习成绩的一般方法还是课终的闭卷考试加上机考试,或者上机的分阶段考试,且考题基本上是习题和例题的翻版。这样使得很多学员轻过程,重结果,为考试而考试,为分数而学,考完便忘完,根本谈不上应用。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考核方式的革新也是一个必要环节。
要实现考核方式的革新就应该实行开卷和闭卷相结合、课内和课外考试相结合、独立完成和合作完成相结合等多层次、多样式的考核方式,将平时成绩、作业(包括想定作业式、口头报告式、课题探讨式、排障式、论文式、实装操作等多种作业方式)成绩和考试成绩等按照权重的方式计入总评成绩。从考记忆、考理论转变到考能力、考素质、考应用,利用考试将学员的学习压力分散,使学员真正实现装备实践课程素质的循序渐进,感到学而有用、学而会用,学而能用,达到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的目的,更好的适应岗位的第一任职需要。
[参考文献]
[1]南纪稳.当代大学生课堂教学观[J].高效教育管理,2012(3).
[2][捷克]夸美纽斯.大学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1.
[3]冯政杰.建设有利于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综合实践体系[J].中国军事教育,2008(5)
[4]刘智运.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好实施要点[J].中国大学教学.2011.(1):13-16
(作者单位:西安通信学院 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