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物理科学探究的评估策略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524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新课程科学探究过程包括以下要素: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④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⑤分析与论证;⑥评估;⑦交流与合作。课程标准中阐述“评估”要达到的目标:①有评估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的意识;②能注意假设与探究结果间的差异;③能注意探究活动中未解决的矛盾,发现新的问题;④尝试改进探究方案;⑤有从评估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意识;⑥认识评估对科学探究的意义。其中的“评估”环节在实际的探究活动中实施起来却显得苍白和脆弱,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没能对它有足够重视。
  在探究活动中,如果能对探究的行为和收集信息的科学性、可靠性进行评估;能注意假设与探究结果间的差异;能对这种差异及引起这种差异的规律进行分析,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能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探究方案的具体方法,那么评价的能力就有了突破性地提高。下面笔者针对评估的策略提供几个参考意见。
  
  1 评估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和方法是否加以合理渗透和使用
  
  在评估活动中就应该观察和领会是否把该变的物理量改变了,不该变化的物理量控制不变了,有没有遗漏等。
  


  例、在探究“电流发热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小华猜想可能与:①电流大小有关;②电阻大小有关。在验证猜想②时,他设计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用两段长短粗细相同的铜丝和镍铬合金丝,分别给等质量的煤油加热,所用电源都是两节干电池串联组成的电池组,他发现铜丝加热时煤油温度升高更快,因此他得出结论:电阻越小发热越快。这结论与其他同学正好相反。
  评估策略:你认为他的实验方案有什么问题?应该怎样更正?
  显然,小华控制的不变量是两电阻丝两端电压,而不是使两电阻丝中的电流一定,因而得出与别人不同的结论。
  
  2 评估实验器材的选择是否符合和满足实验需要
  
  实验器材的选择决定实验方法的优劣和实验的精确性,选择得当,就能提高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给人以强烈的信服感。因此,对器材的选择的合理性和优劣进行评估也是一个恰当的切入方法。
  


  例、小民同学想通过实验探究大气压究竟有多大。如图他将蘸水的塑料挂钩的吸盘按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挤出里面的空气,用弹簧测力计钩着挂钩缓慢往上拉,直到吸盘刚刚拉脱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这就是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再设法量出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然后算出大气压。他选择的实验器材是: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底面积为5cm2的吸盘。
  评估策略:①这种通过测量拉力和接触面积来计算大气压强的方法是否可行?②如果上述实验方案可行,小明同学选择的器材能否测出大气压的值?
  显然,这些器材的选择注定这种方法只能大致测出大气压的值,由于皮碗内空气不可能排尽,皮碗直径和弹簧测力计的即时读数有很大偶然性和偏差,使得测量结果不精确。
  
  3 评估减小实验误差的方法
  
  减小实验误差的方法有很多,选择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实验方法,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等。
  


  例、挂在绳下的小球在位置O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将物体拉到A处,松手后,物体会在A、B间来回摆动,李明、王芬已经知道物体每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相等。为了精确测定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李明的方法是:当小球运动到位置A时,用停表开始计时,当小球再次运动到位置A时停止计时,直接测量出物体摆动一次的时间。王芬的方法是:当小球运动到A时,用停表开始计时,摆动30次再回到A处时停止计时,用测得的时间除以30,求出小球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
  评估策略:请你分析他们二个人的方法谁的最好?并简要说明理由。答案不言而喻。
  
  4 评估实验操作是否存在错误
  
  错误和误差不同,错误是违反实验规则而产生的行为,是可以避免的,它所得出的数据不能作为分析和论证的依据。因此进行实验错误评估也是对实验有效性的验证。
  


  例、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时,小红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斜面倾斜程度”和“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她想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她选用二个长木板和一个小木块搭成了如图所示的斜面,测出了物体的重力G、斜面的长度s、和高h,并测出物体在不同斜面上运动时的拉力大小F。通过计算,最后得出结论: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它的机械效率就越高。
  评估策略:请你分析说明小红同学这一实验方案和结论中存在哪些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仔细观察该图,发现斜面长和斜面高不对应,小红把小木块的高当作了斜面的高。这是一个认识和操作上的错误。
  
  5 评估分析论证、处理数据的方法是否得当
  
  对数据的分析处理是将第一手感性材料上升为理性结论的重要过程,通过观察、分析、演绎、推理、综合、归纳而得出一个普遍的规律是学生思想认识的升华,是一个质的飞跃,是完成了一次再创造。
  


  例、下表小华在测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记录的数据。根据表中的数据他得出:灯泡额定电压越高,电功率越大。
  评估策略:请你就他设计的表格和得出的结论进行评估,指出其中的不妥之处。
  这里,表格中设计有平均功率一栏并计算平均功率,这既是对电功率知识认识上的混乱,也是对求平均值减小误差方法的滥用。这种情况下得出的结论自然就是没科学性的。
  
  6 评估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
  
  由一次的实验数据或者不是随机的几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的,其结果可以有多种解释,其中甚至包含一些貌似正确实则错误的“规律”。
  


  例、杨帆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的实验中,提出了猜想: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何瑞同学准备了两只相同的灯泡L1、L2和其他实验器材。①按如图所示电路图连接电路;②闭合开关,用电压表分别测出AB、BC、AC间电压,并记录在表格中:
  评估策略:这个实验的不足之处是:(1);(2)。由于选择的灯泡规格是相同,测量次数也只有一次。没有改变灯泡的规格多测几次,因而容易产生“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这个不具有普遍性的结论。
  
  7 评估实验所得结论与所学知识相矛盾的原因
  
  学生从课本上所学的知识规律是前人探索的成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科学性和权威性;而实验又是获得真理的唯一标准,实验中获得的规律也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当二者看似发生矛盾时又如何对待和评估取舍呢?
  


  例、小芳同学在“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完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并记录了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她觉得与书中的结论有较大偏差。你一定也做过这样的实验,有她类似的实验经历吧。
  评估策略:①该实验中出现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②请你对小芳的实验方法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
  由于机械效率、额外功是后面章节所学内容,因而学生对拉力克服摩擦、绳重和动滑轮重做功而不太了解,这里提前讨论这些额外因素是对学生思维的一次有力考验。
  科学探究是无止境的,评估活动也是没有尽头的,以上只是探究评估的几个侧面和缩影,实际评估策略应该有很多,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活动中善于发现和总结,这样,科学探究就愈趋完整,科学评估带来的震撼就愈振奋人心,人的认识就越趋深刻,我们在探究的道路上就愈走愈完美!
其他文献
苏霍姆林斯基曾深刻的指出:“教学的特殊目的就是要发展智力,培养聪明人。”聪明人不一定要有很高的考试成绩,但是一定要有良好的思维品质。他们的思维具有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批判性……他们能通过思维揭示客观事物及其内在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独特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这便是创造性思维,这是人类最高级的思维形式。创造思维能保证学生顺利解决对他们来说是新的问题,能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识,并能把这些
期刊
【摘 要】 初中思想品德课属开卷考学科,把握科学的复习方法会令学生省时、省力、事半功倍,提高复习效率,科学的复习就是“少用时,收效好”,夯实基础,与热点结合,有效的摸拟训练,对错题的加强,构建知识网络,融会贯通知识,展现自身能力,在应试上,掌握答题技巧,做到“慧中”而“秀外”,书写规范化,内容条理化,要点序号化,表述学科化。中考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 大小结合 抓大放小 大材小用 以小见
期刊
【摘 要】 不少学生不会读思想政治课教材,看不懂问题的现象很是普遍。教材的内容,它也具有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等要素,思想政治课中的“观点”也是议论文中的论点是编者意思的完整表达。思想政治课中的材料,也是论据,包括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它与观点的逻辑关系十分密切,材料与观点是通过论证组织起来的。  【关键词】 找准观点 分析论据 把握方法    随着新课改力度的加大,思想政治课的教学难度也加大,不
期刊
高中物理新课标将教学目标定位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这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讲评课是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学生在练习、考试中存在的问题为依据,分析原因,寻找对策,帮助学生完善并优化知识结构,培养思维品质和能力的一种课型。如何在讲评课中落实三维目标。下面是我的几点初浅探讨。    1 注重激励,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学习情感和态度    每次测试
期刊
学生流失是现今一些技工学校所面临的十分严重的一件大事。这直接影响学校的生存发展。就拿我校来说,每年流失的学生都占有相当比例。因此,稳定教学资源,稳定学生,减少学生的流失刻不容缓。  学生流失总的来说就是学生的愿望没有达到而造成的。其实,任何学校都存在自己不足之处,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满意。在职业技术教育越来越市场化的今天,生源竞争越来越激烈,学生流失应该是一个正常现象。但是,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科学的管
期刊
我这里所指的“单差生”是指学习成绩较差,不包括品德较差或两者兼而有之的“双差生”。如何转化差生,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从教师的思维方式和情感投入方面着手,而且要从学生学习的兴趣、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等方面加以训练。    1 端正教育思想    教师应端正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使接受教育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同的教育“待遇”。对所有学生不能人为地贴上低能和没希望的标签
期刊
初二伊始,学生要接触一门新的学科——物理,这对猎奇心很强的初中生来说,既感到新鲜,又感到好奇。那么,如何使学生快乐的学好物理呢?我一直就运用六课型单元教学法,实践证明,这种“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深受学生喜爱,且教学成绩也特别显著,现就本人多年教学实践,浅谈一下感受。    1 引导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科学探究是从问题开始的,而问题产生于怀疑,宋朝哲学家朱熹说过:“
期刊
天真活泼的小学生,进了中学就少了一份天真,更少了一份活泼,课堂上尤其少了发言说话的踊跃劲儿。英语成了哑巴英语,语文几近成为哑巴语文。学生们课堂上怕发言怕说话,这可不利于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不利于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究其原因,我想可能与中考风向标有关。中学语文教学由于长期受“应试”倾向的影响,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注重“读”和“写”的能力培养,却忽视“听”“说”的能力
期刊
“读”,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在语文和外语教学中,早已为很多教师认同并予应用,但在历史教学中却常常被老师忽视。很多老师在课堂上仍然拘泥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每堂课的45分钟常常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努力地给学生灌输知识,其结果往往是教师讲得不胜其烦,学生听得不厌其烦,效果却并不是太好。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应用“读”,能够方便、直接地起到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学习主
期刊
语文教材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极大的兼容性,每一篇课文无不涵盖字、词、句、段、篇、语、修、逻,涵盖听、说、读、写,每一篇课文都内蕴其独立的思想、情感、见地。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和处理,不但直接显现教师的文化素养、教学观念、教学基本功,而且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成效,因此笔者以为教师要学会正确有效地处理教材,要抓住三个关键词,即感悟、积累、创新。    1 感悟    悟其意。课文中有内涵的,难以理解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