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的“批评”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22ss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碧山词研究》,很可以见出批评家的功夫。虽然,在吴则虞笺注《花外集》(附《王沂孙事迹考略》)、黃贤俊作《王碧山四考》、叶嘉莹著《碧山词析论》之后,留给批评家的题目,已经不多。
  对批评家来说,碧山词研究,似乎是个难题——王沂孙姓氏不见于史乘,诗文尽佚,生卒年无考;偏偏他的交游,能够让人知道的,也只是词社中和他一起唱和的几个人。在这里,排比史料、考订史实的功夫,已经不大用得上。批评家面对的,几乎只有六十五首碧山词。如此,事情倒又变得简单了:他的词,就是他的全部。
  词到了文人手里,这艳冶的、娇媚的又是充满生气的文字,渐渐渗入了书卷气。虽然仍是写感受、写感觉,却有了铺陈与安排的匠心。仍然是情欲,仍然是渴望,却一点一点淡化作忧郁与惆怅。说忧郁,也许还嫌太有重量,似乎更多的是惆怅——它没有实实在在的分量,却是由“轻”和“空”而生出一种无法排遣的沉重。
  自从出了苏、辛,词中就有了变调。美丽的惆怅不再独擅胜场;怒发冲冠,慷慨纵横,词的旋律中有了壮美。但“婉约”仍被认为是正声,并且,“婉约”到南渡,“婉约”到宋亡,惆怅一变为悲凉,悲凉而一至于凄婉与幽咽了。
  后人不能想象、或者说是不能容忍,在亡国之前与之后,王孙公子与文人墨客,还能够在词的世界里继续“婉约”。这“婉约”,究竟也不同于先前,于是人们发现“婉约”中的“深刻”——在幽幽低吟的咏物词中,原来有“本事”,原来有黍离麦秀的哀痛。这一“发现”或曰发掘,至少有两个意义:其一,它为已经精致到近乎成为纯艺术品的词,找到了蕴藏其中的社会意义;其二,原来“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也可以有“变调”,也可以是“靡靡之音”。
  所谓以风花雪月之词,寓黍离麦秀之思,不妨说就是能够把美丽做成凄凉。“婉约”词到了王沂孙的“思笔双绝”,差不多成了绝唱。
  他用文字,建造了一个超越文字本身的境界。他以他特有的思、笔,营造出一种气氛,并在这气氛中,传达一己的情绪。“争如一朵,幽人独对,水边竹际?把酒花前,剩拼醉了,醒来还醉”(《水龙吟·牡丹》),两个“醉”的中间,他藏了无限悲凉的、排遣不去的清醒。“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残阳几度”(《齐天乐·蝉》),他用“惊秋”、“阅世”、“消得”,唤起颓败、衰亡着的生命,完成生的最后的悲哀。即便是黍离麦秀之感吧,即便是亡国之音哀以思吧,这在碧山词中,似乎也只是一个背景。比如前引咏蝉中的“一襟余恨宫魂断”,“为谁娇鬓尚如许”,如果不联想“南宋诸后妃陵墓经过发掘后尸骨被弃于草野之悲惨”,如果不联想“孟后陵曾得一髻,其上尚有短金钗云云”,是否就不见其佳呢?恐怕不是的。因此我以为,他吟唱的,仍是世事无常、生命无常这古今相通的悲慨。
  他有本领写出一种凄艳的美丽,他更有本领写出这美丽的消亡。这才是生命的本质,这才是令人长久感动的命运的无常。它小到每一个生命的个体,它大到由无数生命个体组成的大千世界。他又能用委曲,吞咽,沉郁的思、笔,把感伤与凄凉雕琢得玲珑剔透。他影响于读者的,有时竟不是同样的感伤,而是对感伤的欣赏。因为他把悲哀美化了,变成了艺术。
  碧山词在清代才获得了它的最高评价。它超越时空的限制而终于不朽,原因当然不止一个,但重要的一点在于,它有着近乎完美的形式,及形式与内容近乎完美的结合。它达到了一种形式所能达到的极致,而又标志着一个阶段的结束。
  《碧山词研究》先谈“王沂孙词审美意象形态之特色”,再谈“王沂孙词意象形态特色之成因”;为谈这“成因”之一,又用了几乎是历史教科书中整整一章的篇幅来谈它的大背景。传统的词论自然尽可能多地称引,更“兼采泰西理论以为用”。又附有“王沂孙生平事迹补辨”和诸家汇评。“花外集笺注”部分,有详尽的注解,并附各家评议。
  我喜欢碧山词,对碧山词研究也分外有兴趣。这本书读罢,受益匪浅,前述便是由此引发的一点点感想。却又因此而不免有苛求。以碧山词的典重与雅驯,研究者的文字就不免让人生出一点点遗憾。比如这样的题目——“王沂孙词意象形态特色之三:即情造境的景物意绪氛围意象形态特色”;比如这样的语言——“……二者的联系,则体现在刺激引发词人创作的现实史事、时代环境等创作缘起的性质,与审美情感特定情绪性质指向的同一性程度上”,“……本书的研究形式,……必须是在把握王沂孙词意象形态特色的前提下,因其‘体’得其‘用’,把握其意象形态与‘寄托’——审美情感的关系,把握其意象形态和现实的关系,并由此进而把握决定王沂孙词意象形态特色和词作风格的审美中介——词人特定的心境状态、审美价值取向和审美感知一表现方式——的形成原因和作用”——读来不惟拗口,且大费索解。并且,对西方文艺理论的运用,也觉未能融化无痕,有时甚至很勉强,勉强得像是硬拉来作陪衬。这种语言上的障碍,不免对理解与欣赏造成“间离效果”。不知在古典文学研究中,这种作法,是不是很通行。或者,是我太缺少理论的训练,尤其缺少西方语言文体的训练,但文学批评,总可以和它的研究对象具有同样的魅力吧?古典文学的批评,是否也可以在接受西方文学理论的同时,不失去自己原有的美丽?
  当然,这里的一点儿感想和期望,远不具备批评的分量。题目中嵌了这两个字,不过凑对儿而已。所以,后者是加了引号的。
  
  (《碧山词研究》,王筱芸著,南京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十二月版,5.90元)
其他文献
近得《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一书,虽然其中的内容,早已由地下浮上地面,但毕竟仍留着那么一股蛮横的“野”气,令人震撼。  过去的时代,一直被认为是精神贫乏的时代。但实际上,人们不但视精神比物质更重要得多,而且的确从中享受到一种至乐,这包括圣徒般虔敬的红卫兵与思想上的叛逆者。有趣的是,两者往往归于一人,而且这种巨大的反差不过前后相距一、两年甚而只有几个月。由此是否可以说精神虚妄呢?但从那个年代过来的
年过五旬的司女士是一家医院的主任医师。春节过后,她跟老公提出离婚,理由很简单:儿子去年大学毕业,在外地找到工作,基本算是“放飞”了,她也尽到对家庭的责任,但夫妻感情淡了,天天待在一起,共同话题却越来越少,有时甚至连话都懒得说了。虽然没有第三者,但一起生活的感觉已味同嚼蜡。  关心他们两口子的亲友们都觉得不可思议:都一起生活了近30年,即使感觉像左手摸右手,没了激情。多少还有亲情在啊!不是说少年夫妻
郭宏安先生的一篇十四万字的“代译序”和波德莱尔的一百首诗以及马奈、德拉克洛瓦等的插图,构成这部独特的诗集。我喜欢它,是因为它完整而全面地让喜欢波德莱尔的人们在重读他的诗时,了解他的心路和诗国的足迹。    时常,人类因为敬畏生命或是其它的原因而去努力粉饰生存及生存的氛围,并且不息去掩隐生命的痛苦、挣扎、无奈和绝望,于是,世界阳光明媚。当岁月使我们满面皱纹,我们才知道明媚只是瞬间,回忆仅是一种虚幻,
这个命题的原版本来自涂尔干,现实版本则来自中国当代社会的发展状况。即使没有涂尔干,这个问题的提出也是早晚的事情。可能不会提有机团结,但可以是其他有关中国社会在经济、社会、法权分化下如何维系的种种切问。  涂尔干要处理的是劳动分工后现代社会如何维系的问题,而其分工促进社会有机团结的立论是放到同马克思、韦伯对劳动社会分工的阴郁看法相抗衡的位置上的。即使物权法同分工呈正相关,但在涂尔干所处理的大问题面前
《半月谈》曾经登载过一篇题为“假公安为何能得逞”的报道。它讲述的是一个河南流浪汉在一九八九年自办非法公安机构,借帮助他人讨债而收取报酬,并且生意愈做愈大、顾客日见其多,最后走上犯罪道路的故事。该文的立意在于告诫世人,当今的罪犯奸猾狡诈、无孔不入。这值得称道。可与此同时,我们似乎还可以从中看到些其他的东西。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在商品经济日益发达、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商业往来日见其多的过程中,
丝丝絮絮,千里行程读完一册《采花贼的地图》。荒荒坤轴,悠悠天枢,挽不住流动,找不到感觉,剩幽幽一份迷惑非花非雾:怎么又一个董桥?幽默、洒脱、聪明、调皮,专从“小道”挖掘“大道”的奥秘;不缠绵不悱侧,却依然是芳草罗裙煎洗不去的一股子多情——是董桥还是迈克?  一个“贼”字下得嗲,再用“采花”来限定,由不得入不安分。可见的文字已掬得起一捧情热,他作了贼,还要引你也去分赃。有一种超越文字的想象,那是更大
梦中醒来才发现  车窗外的巩乃斯草原已经舒展到天边  去拉近远方舒服的感觉  此时此刻  已经不可能伤害我  一大片一大片红色的花  名叫野罂粟和湿润的夏风  无拘无束地开放着  我打开自己  想象一个盛装的新娘  想象一次盛开的庄严  一只不知名的小动物  随草丛的起伏单纯地奔跑  鸟儿飞过  宣告这才是新鲜的开始  风刚梳过草甸的长发  雨就为满山坡的花儿挂起小水珠  我在水珠中找回自己  孤
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与香港道风基督教文化研究中心将联合举办一九九四年暑期宗教与文化高级研讨班。旨在推动国内宗教学研究,提高学术界对于宗教文化研究这一人文学科前沿领域的认识,为从事此专业研究教学的中青年学者提供一学习、研讨、交流的机会。研讨班将聘请国内外有关知名学者:楼宇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唐逸(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何光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所副研究员)、张志刚(北京大学哲
这天,一群长着翅膀的妖怪从城市上空浩浩荡荡地飞过。时间已经不多了,如果再不赶快穿过迷宫,那座最后的城市就会沦为废墟。叫乌达的男孩拼命地划着船,他必须全力以赴。  小船上的灯盏摇摇晃晃,随着船身微弱的起伏“咯吱”作响。进入迷宫的时候,小乌达屏息敛气地凝望着前方的黑暗。那里,似乎有什么东西已经恭候多时。黑暗中时不时有绿光流窜,它们像幽幽的鬼火一般忽然划过远处的暗幕,然后迅速黯淡下去,转瞬即逝。  紧接
这本名为《灵魂像风》的书,是一个负载着异文化背景的书写者,对西藏这块神秘的高原极地传统生活方式的一次认真的记述。它以一种近似于人类学家田野考察报告式的科学态度,辅以文学家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瑰丽中逸出神秘、大气磅礴里不乏细腻体悟的藏民生活图景。  它的作者马丽华八十年代曾以诗集《我的太阳》和散文集《追你到高原》而显示了她在西部诗歌中的独特面貌。这位在内地接受了高等教育的汉族女子,初到西藏,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