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碧山词研究》,很可以见出批评家的功夫。虽然,在吴则虞笺注《花外集》(附《王沂孙事迹考略》)、黃贤俊作《王碧山四考》、叶嘉莹著《碧山词析论》之后,留给批评家的题目,已经不多。
对批评家来说,碧山词研究,似乎是个难题——王沂孙姓氏不见于史乘,诗文尽佚,生卒年无考;偏偏他的交游,能够让人知道的,也只是词社中和他一起唱和的几个人。在这里,排比史料、考订史实的功夫,已经不大用得上。批评家面对的,几乎只有六十五首碧山词。如此,事情倒又变得简单了:他的词,就是他的全部。
词到了文人手里,这艳冶的、娇媚的又是充满生气的文字,渐渐渗入了书卷气。虽然仍是写感受、写感觉,却有了铺陈与安排的匠心。仍然是情欲,仍然是渴望,却一点一点淡化作忧郁与惆怅。说忧郁,也许还嫌太有重量,似乎更多的是惆怅——它没有实实在在的分量,却是由“轻”和“空”而生出一种无法排遣的沉重。
自从出了苏、辛,词中就有了变调。美丽的惆怅不再独擅胜场;怒发冲冠,慷慨纵横,词的旋律中有了壮美。但“婉约”仍被认为是正声,并且,“婉约”到南渡,“婉约”到宋亡,惆怅一变为悲凉,悲凉而一至于凄婉与幽咽了。
后人不能想象、或者说是不能容忍,在亡国之前与之后,王孙公子与文人墨客,还能够在词的世界里继续“婉约”。这“婉约”,究竟也不同于先前,于是人们发现“婉约”中的“深刻”——在幽幽低吟的咏物词中,原来有“本事”,原来有黍离麦秀的哀痛。这一“发现”或曰发掘,至少有两个意义:其一,它为已经精致到近乎成为纯艺术品的词,找到了蕴藏其中的社会意义;其二,原来“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也可以有“变调”,也可以是“靡靡之音”。
所谓以风花雪月之词,寓黍离麦秀之思,不妨说就是能够把美丽做成凄凉。“婉约”词到了王沂孙的“思笔双绝”,差不多成了绝唱。
他用文字,建造了一个超越文字本身的境界。他以他特有的思、笔,营造出一种气氛,并在这气氛中,传达一己的情绪。“争如一朵,幽人独对,水边竹际?把酒花前,剩拼醉了,醒来还醉”(《水龙吟·牡丹》),两个“醉”的中间,他藏了无限悲凉的、排遣不去的清醒。“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残阳几度”(《齐天乐·蝉》),他用“惊秋”、“阅世”、“消得”,唤起颓败、衰亡着的生命,完成生的最后的悲哀。即便是黍离麦秀之感吧,即便是亡国之音哀以思吧,这在碧山词中,似乎也只是一个背景。比如前引咏蝉中的“一襟余恨宫魂断”,“为谁娇鬓尚如许”,如果不联想“南宋诸后妃陵墓经过发掘后尸骨被弃于草野之悲惨”,如果不联想“孟后陵曾得一髻,其上尚有短金钗云云”,是否就不见其佳呢?恐怕不是的。因此我以为,他吟唱的,仍是世事无常、生命无常这古今相通的悲慨。
他有本领写出一种凄艳的美丽,他更有本领写出这美丽的消亡。这才是生命的本质,这才是令人长久感动的命运的无常。它小到每一个生命的个体,它大到由无数生命个体组成的大千世界。他又能用委曲,吞咽,沉郁的思、笔,把感伤与凄凉雕琢得玲珑剔透。他影响于读者的,有时竟不是同样的感伤,而是对感伤的欣赏。因为他把悲哀美化了,变成了艺术。
碧山词在清代才获得了它的最高评价。它超越时空的限制而终于不朽,原因当然不止一个,但重要的一点在于,它有着近乎完美的形式,及形式与内容近乎完美的结合。它达到了一种形式所能达到的极致,而又标志着一个阶段的结束。
《碧山词研究》先谈“王沂孙词审美意象形态之特色”,再谈“王沂孙词意象形态特色之成因”;为谈这“成因”之一,又用了几乎是历史教科书中整整一章的篇幅来谈它的大背景。传统的词论自然尽可能多地称引,更“兼采泰西理论以为用”。又附有“王沂孙生平事迹补辨”和诸家汇评。“花外集笺注”部分,有详尽的注解,并附各家评议。
我喜欢碧山词,对碧山词研究也分外有兴趣。这本书读罢,受益匪浅,前述便是由此引发的一点点感想。却又因此而不免有苛求。以碧山词的典重与雅驯,研究者的文字就不免让人生出一点点遗憾。比如这样的题目——“王沂孙词意象形态特色之三:即情造境的景物意绪氛围意象形态特色”;比如这样的语言——“……二者的联系,则体现在刺激引发词人创作的现实史事、时代环境等创作缘起的性质,与审美情感特定情绪性质指向的同一性程度上”,“……本书的研究形式,……必须是在把握王沂孙词意象形态特色的前提下,因其‘体’得其‘用’,把握其意象形态与‘寄托’——审美情感的关系,把握其意象形态和现实的关系,并由此进而把握决定王沂孙词意象形态特色和词作风格的审美中介——词人特定的心境状态、审美价值取向和审美感知一表现方式——的形成原因和作用”——读来不惟拗口,且大费索解。并且,对西方文艺理论的运用,也觉未能融化无痕,有时甚至很勉强,勉强得像是硬拉来作陪衬。这种语言上的障碍,不免对理解与欣赏造成“间离效果”。不知在古典文学研究中,这种作法,是不是很通行。或者,是我太缺少理论的训练,尤其缺少西方语言文体的训练,但文学批评,总可以和它的研究对象具有同样的魅力吧?古典文学的批评,是否也可以在接受西方文学理论的同时,不失去自己原有的美丽?
当然,这里的一点儿感想和期望,远不具备批评的分量。题目中嵌了这两个字,不过凑对儿而已。所以,后者是加了引号的。
(《碧山词研究》,王筱芸著,南京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十二月版,5.90元)
对批评家来说,碧山词研究,似乎是个难题——王沂孙姓氏不见于史乘,诗文尽佚,生卒年无考;偏偏他的交游,能够让人知道的,也只是词社中和他一起唱和的几个人。在这里,排比史料、考订史实的功夫,已经不大用得上。批评家面对的,几乎只有六十五首碧山词。如此,事情倒又变得简单了:他的词,就是他的全部。
词到了文人手里,这艳冶的、娇媚的又是充满生气的文字,渐渐渗入了书卷气。虽然仍是写感受、写感觉,却有了铺陈与安排的匠心。仍然是情欲,仍然是渴望,却一点一点淡化作忧郁与惆怅。说忧郁,也许还嫌太有重量,似乎更多的是惆怅——它没有实实在在的分量,却是由“轻”和“空”而生出一种无法排遣的沉重。
自从出了苏、辛,词中就有了变调。美丽的惆怅不再独擅胜场;怒发冲冠,慷慨纵横,词的旋律中有了壮美。但“婉约”仍被认为是正声,并且,“婉约”到南渡,“婉约”到宋亡,惆怅一变为悲凉,悲凉而一至于凄婉与幽咽了。
后人不能想象、或者说是不能容忍,在亡国之前与之后,王孙公子与文人墨客,还能够在词的世界里继续“婉约”。这“婉约”,究竟也不同于先前,于是人们发现“婉约”中的“深刻”——在幽幽低吟的咏物词中,原来有“本事”,原来有黍离麦秀的哀痛。这一“发现”或曰发掘,至少有两个意义:其一,它为已经精致到近乎成为纯艺术品的词,找到了蕴藏其中的社会意义;其二,原来“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也可以有“变调”,也可以是“靡靡之音”。
所谓以风花雪月之词,寓黍离麦秀之思,不妨说就是能够把美丽做成凄凉。“婉约”词到了王沂孙的“思笔双绝”,差不多成了绝唱。
他用文字,建造了一个超越文字本身的境界。他以他特有的思、笔,营造出一种气氛,并在这气氛中,传达一己的情绪。“争如一朵,幽人独对,水边竹际?把酒花前,剩拼醉了,醒来还醉”(《水龙吟·牡丹》),两个“醉”的中间,他藏了无限悲凉的、排遣不去的清醒。“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残阳几度”(《齐天乐·蝉》),他用“惊秋”、“阅世”、“消得”,唤起颓败、衰亡着的生命,完成生的最后的悲哀。即便是黍离麦秀之感吧,即便是亡国之音哀以思吧,这在碧山词中,似乎也只是一个背景。比如前引咏蝉中的“一襟余恨宫魂断”,“为谁娇鬓尚如许”,如果不联想“南宋诸后妃陵墓经过发掘后尸骨被弃于草野之悲惨”,如果不联想“孟后陵曾得一髻,其上尚有短金钗云云”,是否就不见其佳呢?恐怕不是的。因此我以为,他吟唱的,仍是世事无常、生命无常这古今相通的悲慨。
他有本领写出一种凄艳的美丽,他更有本领写出这美丽的消亡。这才是生命的本质,这才是令人长久感动的命运的无常。它小到每一个生命的个体,它大到由无数生命个体组成的大千世界。他又能用委曲,吞咽,沉郁的思、笔,把感伤与凄凉雕琢得玲珑剔透。他影响于读者的,有时竟不是同样的感伤,而是对感伤的欣赏。因为他把悲哀美化了,变成了艺术。
碧山词在清代才获得了它的最高评价。它超越时空的限制而终于不朽,原因当然不止一个,但重要的一点在于,它有着近乎完美的形式,及形式与内容近乎完美的结合。它达到了一种形式所能达到的极致,而又标志着一个阶段的结束。
《碧山词研究》先谈“王沂孙词审美意象形态之特色”,再谈“王沂孙词意象形态特色之成因”;为谈这“成因”之一,又用了几乎是历史教科书中整整一章的篇幅来谈它的大背景。传统的词论自然尽可能多地称引,更“兼采泰西理论以为用”。又附有“王沂孙生平事迹补辨”和诸家汇评。“花外集笺注”部分,有详尽的注解,并附各家评议。
我喜欢碧山词,对碧山词研究也分外有兴趣。这本书读罢,受益匪浅,前述便是由此引发的一点点感想。却又因此而不免有苛求。以碧山词的典重与雅驯,研究者的文字就不免让人生出一点点遗憾。比如这样的题目——“王沂孙词意象形态特色之三:即情造境的景物意绪氛围意象形态特色”;比如这样的语言——“……二者的联系,则体现在刺激引发词人创作的现实史事、时代环境等创作缘起的性质,与审美情感特定情绪性质指向的同一性程度上”,“……本书的研究形式,……必须是在把握王沂孙词意象形态特色的前提下,因其‘体’得其‘用’,把握其意象形态与‘寄托’——审美情感的关系,把握其意象形态和现实的关系,并由此进而把握决定王沂孙词意象形态特色和词作风格的审美中介——词人特定的心境状态、审美价值取向和审美感知一表现方式——的形成原因和作用”——读来不惟拗口,且大费索解。并且,对西方文艺理论的运用,也觉未能融化无痕,有时甚至很勉强,勉强得像是硬拉来作陪衬。这种语言上的障碍,不免对理解与欣赏造成“间离效果”。不知在古典文学研究中,这种作法,是不是很通行。或者,是我太缺少理论的训练,尤其缺少西方语言文体的训练,但文学批评,总可以和它的研究对象具有同样的魅力吧?古典文学的批评,是否也可以在接受西方文学理论的同时,不失去自己原有的美丽?
当然,这里的一点儿感想和期望,远不具备批评的分量。题目中嵌了这两个字,不过凑对儿而已。所以,后者是加了引号的。
(《碧山词研究》,王筱芸著,南京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十二月版,5.9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