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博物馆的经验:吸引观众的N种方法

来源 :国际博物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20080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西班牙政府多次削减文化预算,受到影响最大的是博物馆领域。以西班牙三大博物馆为例,2010年,普拉多博物馆的政府预算为2410万欧元,索菲亚王后国家当代艺术中心博物馆(简称“索菲亚王后博物馆”)为4400万欧元,蒂森·博内米萨博物馆(简称“蒂森博物馆”)为430万欧元;2013年,政府对这三家博物馆的财政支持分别减少至1130万欧元、2540万欧元和250万欧元,相较于2012年减幅分别达30%、25%和33%。
  为此,西班牙各博物馆积极应对,通过延长开放时间、寻求企业赞助、在国外举办巡展、举办收藏品学术专展等多种措施增加收入,立足市场化运作,在保持自身非营利公益事业机构性质的基础上转变经营模式,减少政府预算骤减带来的负面影响。
  依靠基金会,寻求社会赞助
  政府预算的削减让博物馆纷纷将视线转至私人捐赠,主动寻找、发展资源,依靠社会资源的注入弥补经费不足。
  西班牙博物馆主要的赞助商大多是本土大型企业、银行和跨国公司。普拉多博物馆的企业赞助商有西伊维尔德罗拉电力公司、西电集团、法国安盛公司、BBVA银行、LA CAIXA银行、安迅能源公司等,这些企业每年向普拉多博物馆赞助600万欧元。普拉多博物馆之友基金会的捐助也非常重要,占自筹收入的25%,已成为该博物馆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2013年,该基金会会员人数约2.5万名,会员在享受免收门票、参加特别活动等优惠的同时,每人每年至少向博物馆捐助3000欧元。仅2013年,来自会员的捐助就超过了100万欧元。普拉多博物馆目前自筹资金收入占博物馆收支总额的60%,预计2016年将会达到70%。
  索菲亚王后博物馆的主要赞助商有桑坦德银行、西电集团和马德里互助保险公司。这些机构每年向该博物馆捐赠约100万欧元;文学艺术赞助协会每年向其提供1.2万欧元小额捐赠。面对财政紧缩,索菲亚王后博物馆于2012年成立了基金会,由拉美富豪和西班牙企业家组成,每年能筹集到约800万欧元的赞助。
  此外,西班牙博物馆还要摆脱依靠政府预算购买藏品的习惯。由于各博物馆都处于亏损状态,无力购买藏品,馆藏的充实主要来源于社会捐赠。2013年,索菲亚王后博物馆接受了两笔重要的社会捐赠,一是有关“西班牙内战时期原始文件”的捐赠,二是世界顶级女性收藏家帕特丽西亚·菲尔普斯·德·斯内落斯的捐赠。
  转变经营模式,办巡展吸引观众
  各博物馆纷纷转变以往的经营模式,将侧重点放在知名艺术家、创新型展览及名人效应上。在蒂森博物馆举办的美国艺术家爱德华·霍普作品展吸引观众约32万人次,成为该博物馆历史上参观人数最多的展览。2013年2月举行的卡地亚珠宝展吸引观众约10万人次,展品中摩纳哥王妃格蕾丝结婚时佩戴的珠宝备受关注,博物馆还邀请格蕾丝的外孙女夏洛特公主参加开幕仪式,赚足了眼球。索菲亚王后博物馆与世界著名收藏家合作举办“达利”画展,4个半月里共有70万人次参观展览,创下了日均7600人观展的纪录,为博物馆创收400万欧元。
  不少博物馆通过增加海外巡展尋求创收。普拉多博物馆在中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都举办过巡展。普拉多博物馆在美国和澳大利亚举行的“西班牙肖像画:来自普拉多的大师作品展”吸引众多观众,两地的巡展为博物馆带来300万欧元的收入。该博物馆已与葡萄牙签订了2013年至2016年在里斯本的巡展计划,未来还将与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以及拉美国家签订展览合作协议。
  多种措施吸引游客,增加收入
  增加收入,延长开馆时间。普拉多博物馆将博物馆的开放时间延长为7天。据统计,该馆每周一的平均参观人数为5500人次,全年周一开馆为博物馆带来了150万欧元收入。在万事达银行卡的赞助下,蒂森博物馆也增加了每周周一的部分开馆时间。
  做好旅游宣传。为吸引和方便参观者,各博物馆印制包括中文在内的不同语种的《博物馆指南》等宣传册,并制作多语种视听解说器。与西班牙国家旅游网站合作推出博物馆宣传网页,培育公众的博物馆情结。
  出售纪念品,延展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此前,西班牙政府已经斥巨资对三大博物馆进行了改造和扩建,增建了书店、咖啡厅、餐厅等设施,增加公众服务项目,改善博物馆的服务环境,使博物馆成为文化休闲中心。同时,增加休闲服务也能延长观众在博物馆的逗留时间,为旅游纪念品的销售创造更多的机会。
  植入软广告创收。各博物馆利用参观群体数量众多的优势,借助媒体运作,与企业开展合作,在展览中植入软广告,扩大创收面。如在门票背面、宣传页和免费纪念品上都有冠名或者特别赞助商的广告宣传。
其他文献
克里斯蒂亚娜·泰特盖特(Christiane Tytgat)是希腊雅典比利时考古学会会长,曾于1982—1987年间在法国雅典学院任职,1992—2007年间任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和历史博物馆馆长。2002年她成为雅典比利时学会会长,2007年起任雅典荷兰学会会长。她曾参加法国雅典学院在希腊阿尔戈斯(Argos)和塞浦路斯阿玛色斯(Amathus)开展的考古发掘,并参加了比利时考古队在叙利亚阿帕米亚(
期刊
阿地里·居玛吐尔地(Adil Zhumaturdu),文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北方室主任,研究员,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长期致力于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以及突厥语民族民间文学、民间文化研究  曾独自或与人合作出版过《(玛纳斯)史诗歌手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中亚民间文学》(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玛纳斯)演唱大师屠素普·玛玛依评传》(汉文,内蒙古大学
期刊
克里斯托弗·威尔逊(Chrisopher Wilson)来自南澳大利亚墨累河下游湖区(Lower Murray Lakes)和库朗(Coorong)地区的纳林杰里(Ngarrindjeri)民族,自2004年以来,他一直致力于协助纳林杰里“老人”(人体遗骸)回归到纳林杰里居住区。他在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Flinders University)荣格伦迪第一民族中心(Yunggorendi Firs
期刊
董中祥,文学博士,精通哈萨克和维吾尔语,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从事中国及中亚哈萨克等民族的语言文学研究,著有《新疆民族语言分布状况与发展趋势》、《天堑通途·西部交通》、《中国民俗大系,新疆民俗》、《哈萨克词汇与文化》、《哈萨克英雄史诗与草原文化》和《传承方式与演唱传统·哈萨克族民间演唱艺人调查研究》等专著,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猫头鹰也称夜猫子或鸱鸺,虽属益鸟,但由于昼
期刊
丹尼尔·索尔雷夫森(Daniel Thorleifsen)2005年被任命为格陵兰国家博物馆与档案馆(Greenland National Museum and Archives)馆长1991—1999年,他担任教师培训学院(llinniarfissuaq)和格陵兰大学(llisimatusarfik)的助理教授;1999—2005年,任格陵兰大学文化及社会历史系副教授和系主任2000年以来,他还
期刊
斯钦巴图,蒙古族,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蒙古族文学研究室副主任,、主要学术领域为蒙古卫拉特史诗传统、突厥一蒙古史诗比较研究以及“胡仁乌力格尔”田野研究,主要代表作为《江格尔与蒙古族宗教文化》、《蒙古史诗:从程式到隐喻》。    一座六哈那蒙古包。正对门口的一组术箱上供奉着佛龛,龛前七盏佛灯悉数点亮。一炷香即将燃尽,主人急忙又点上新的。一位老人端坐龛前,黝黑的脸庞爬满皱纹。他
期刊
诺布旺丹,又名俄日航旦,藏族,文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藏族文学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出版了《生命之轮——藏传佛教的活佛转世》等专著、合著四部,发表《伏藏史诗:藏族史诗的困境》、《格萨尔伏藏文本中的智态化叙事模式》、《伏藏(格萨尔)刍议》、《苯教大圆满的形成、起源与发展》、《藏传佛教的女性观》等论文、译文50多篇。学术专长为伏藏史诗与藏
期刊
乔治·克罗奇(Giorgio Croci)于1995年被罗马拉萨比安扎大学(La Sapienza University)工程学系聘为古迹与历史建筑结构问题讲座教授。1995—2005年,他一直担任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建筑遗产结构分析与修复国际科学委员会主席。他是UNESCO吴哥窟(柬埔寨)保护常务委员会,以及耶路撒冷城堡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委员会的成员。作为科学协调官员。他指导过许多重
期刊
乌多·格斯瓦尔特(Udo Gōβwald)自1985年起任柏林新克尔恩博物馆(Neukōlln Museum)馆长。他曾在马堡(Marburg)和柏林专修政治学和欧洲民族学,之后在“回顾普鲁士”(Preussen—Versuch einer Bilanz)展览中任展览助理,1983年任博物馆教育部独立研究助理。2004年,他担任国际博协(ICOM)德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一职,2005年任欧洲博物馆协
期刊
海尔·马里亚姆(Haile Mariam)是埃塞俄比亚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管理局(Authority for Research and Conserv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of Ethiopia)局长。    历史    在古代世界,埃塞俄比亚被认为是传说巾的庞特之地(Land of Punt)。它在法老时代埃及的宗教文本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且荷马的著作对它也有所提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