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借鉴诺丁斯的关怀理论对青少年冷漠现象提出相应对策,使青少年能体会关心,对他人的关心给予积极回应并提高关心他人的能力。培养青少年的关心品质,使青少年学会关心并建立起良好的关怀模式和关心关系。从而培养青少年关心的品质,让青少年“学会关心”是走出当前青少年关怀冷漠困境的根本出路。
关键词:关怀冷漠;关心关系;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6-0388-02
前言
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已成为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隐形杀手。不少青少年抱怨“没有人真正关心我”。他们体验不到别人给予的关心,对他人的关心亦不能积极回应,也不会关心他人更不懂感恩。青少年正处于“娇弱”的时候,在这一时期易接受影响且受到的影响是能够持久的,正如夸美纽斯说过“在人身上,唯一能够持久的东西是从少年时期吸收得来的”[1]。在这个时期培养青少年关怀品质具有有利的条件。
1984年内尔·诺丁斯基于女性的视角提出的关怀理论对关心有很多阐述,她认为“关心意味着一种关系,它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连接或接触。两个人中,一方付出关心,另一方接受关心。”[2]在本文中的“关怀冷漠”也是从关心关系中对“付出关心”和“接受关心”这两个方面的冷漠来讲的。具体为:对他人的关心冷漠,不能体验关心,不接受他人的关心,不能对他人的关心积极回应;缺乏关心的能力,不会也不懂关心。
针对青少年“关怀冷漠”的这两种表现,现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以期培养青少年的关心品质,让他们学会关心。学会关心是青少年“关怀冷漠”的根本出路,需要从青少年自身、家庭、学校、社区几个方面着手,将青少年培养成合格的关心者和被关心者,与人建立良好的关心关系。
一、建立良好的关心关系
关心意味着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关系。“人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在人的诸种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3]关怀伦理是以需要和反应为基础,注重的是一种关怀关系的建立。这种关怀关系由关怀者和被关怀者组成,不仅关怀者对关怀关系的建立与保持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被关怀者对关怀关系的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关心是两个人之间有意义的连接和接触,是一方付出关心,另一方接受关心并积极地予以回应。在关心关系中,不是对某一个人固定地贴着关心者或被关心者的标签就足够了,他们的关心与被关心的身份是在互相变换的。要想建立持续的关心关系,不仅要学会关心人,做一个关心者,还要学会接受他人关心并对其做出积极反应。只有这样关心关系才能持续,一方破坏了这种平衡,关怀关系就无法继续。
二、促进青少年自我成长
第一,努力克服思维的缺陷性,更加全面、理性地看待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问题。理性看待关于社会冷漠、全面道德“滑坡”的舆论,不要被一些过激的言辞所误导。不懂感恩、做了好事反被诬陷毕竟只是少数,不是社会主流文化。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国社会道德的主流积极、进步、向善,这是基于事实做出的总体判断[4]。第二,学会体谅父母。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要求独立、自主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我们也应该学会从父母的立场多替他们考虑。体会他们的良苦用心,平心静气地与他们沟通。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时候才来后悔。
三、营造关怀的和谐家庭文化
关心他人从关心家人开始。人们产生的关怀意识和被关怀意识首先来源于家庭,家庭中充满爱与关怀的家庭氛围与文化为孩子的关怀能力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人学会了关心家人也就能学会了关心其他人。
首先,父母要理性关怀。“溺爱”、偏爱等非理性的关怀都无助于青少年关怀品质的形成,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应避免关怀异化,了解孩子内心真正需要。同时,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样,孩子效仿父母的关心行为,自然地学会了关心。其次,从关怀身边亲近之人开始关心他人。“一个人以他最热烈的感情所关心的仅次于他自己的对象,自然是他自己的家庭成员,那些通常和他住在同一所房子里的人,他的父母、他的孩子、他的兄弟姐妹”[5]。关怀他人从关怀家人开始,在家庭中鼓励互相表达爱与关心,使对方能感受得到。感受到了关心还要以行动、言语积极回应,此回应又加深了被关怀的体验,并逐渐学会关心父母、关怀亲人。懂得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关怀的回报。再次,家长要多抽时间与孩子沟通交流。要想孩子理解父母的关心并能主动地关心父母形成关心关系,他们共处的时间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父母、孩子相互理解才能真正关心对方,否则会陷入空泛、表层的关心。父母应该好好利用晚饭时间与孩子交流情感、互相关心每个家庭还应该设立一个“家庭日”,来增进情感、表达互相关心并体验关心。此外家长还应充分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的对话,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平等关系的“我与你”的关心。
四、构建互相关心的学校氛围
“教育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培养有能力、关心人。爱人也值得人爱的人。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关心必须主导学校课程。”
第一,将关心渗透进各科教学中。“教育应该围绕关心主题来组织,关心应该成为教育的中心。”培养学生的关心品质,营造关心的学校氛围,仅仅依靠班主任、辅导员、德育老师的能力或者仅靠开一两门课程去实现是不现实的,学生接触的每一位老师都是关心的实施者,所以需要全体任课教师的努力,在各科教学及各个环节中渗透关心理念。教师通过发掘学科与生活的关联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打消其对学科的隔膜感和无用感,促进学生的理解,增强知识的亲和力[6]。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关心的知识,培养关心能力。通过各科教学的努力培养学生自尊自爱,对人同情关怀、仁慈宽容、理解体谅品质,对自然培养敬畏、爱恋、保护珍惜的品质,对社会培养亲和、公正、负责、奉献等品质[7]。不仅要使学生体验到关心并积极回应关心还要主动付出关心。使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关心者与被关心者。 第二,活跃班级氛围。学生的位置应采取随机形式经常性调整,避免学生之间形成小团体。班级不定期组织学习交流活动既可以在学业上互相帮助也增加同学之间的了解,增加接纳度,弥补了空间距离带来的陌生感,扩大同学的交际圈,最后形成一种班集体成员互相关心的氛围。
第三,建立关心型的师生关系。关心理论主张构建关心型的平等非强制而互惠的新型师生关系,在这种互相关系中,关心者与被关心者的身份不是固定不变的,每一个成员必须既是关心者又是被关心者,慷慨地提供关心,但又平等地接受关心。以需要和反应为基础,建立一种师生互相了解的紧密的联系。老师在学习生活上关心学生,培养学生的关心意识和关心能力。学生对老师的关心以积极的回应,懂得感恩,并关心老师。以此促成关心关系,增进师生感情。
第四,营造关心的校园文化。知识育人,环境同样也有育人功能,诺丁斯关心理论注重学校和社会环境对学生关怀能力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所好学校的墙壁也会说话”。营造关心的校园氛围,维护稳定和谐的校园离不开和谐的自然环境[8]。学校的建筑设计、道路设计、应用设施、墙壁装饰、绿化甚至一块告示牌等物化环境都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关心并从中学会关心。同时校园文化也要突出关心的价值,营造一个互相关心的校园氛围。在一种充满关心的环境,学生会更容易触动和催化。
五、创建关怀社区
学会关心还要利用好社区这个平台。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为了让青少年学会关心并能对他人的关心做出积极反应,除了学生自己、家庭、学校几个方面的努力外,还有社会环境的影响。社区是人的基本生活单位,是最直接的社会组织形式,也是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途径。营造一个整体的关怀型活动环境,形成关怀体系就要首先建立关怀型社区,关怀型社区是关怀社会的基层组织形式。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的地域也在不断地变动,从“熟人社会”进入陌生人社会,社区是人们依托的物质和精神家园,需要人们付出更大地努力来建构一个关怀的社区使来自不同地方的人都能在社区中找到归属感。关怀型社区可以通过定期组织涉及自然、生态环境、人际交往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区活动来建立,这样可以增进邻里关系,还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有更多玩伴的环境,形成一个互相关心的社区氛围,为青少年道德的形成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给青少年提供了这样一个获得关心、关心他人的平台。青少年在社区活动中不仅是被关心者也是关心者,他们可以从自己被关怀的过程中找到榜样并逐渐养成关怀责任感、获得关怀能力。
通过学生自身、学校、家庭、社会多方的努力,可以使青少年体验到他人的关心并关心他人,成长为合格的关心者和被关心者。
参考文献: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43.
[2]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一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丁天龙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7、223.
[3]鲁洁.关系中的人:当代道德教育的一种人学探寻[J].教育研究.2002,(1):3-9.
[4]秋石.认清道德主流坚定道德信心—再论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阶段道德状况[J].求是,2012,(2).
[5]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王秀莉,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235.
[6]侯晶晶,朱小蔓.诺丁斯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2004,(3):36-43.
[7]管卫华.关怀伦理视域下的青少年道德教育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1.
[8]程燕.借鉴关心德育理论,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8.
关键词:关怀冷漠;关心关系;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6-0388-02
前言
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已成为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隐形杀手。不少青少年抱怨“没有人真正关心我”。他们体验不到别人给予的关心,对他人的关心亦不能积极回应,也不会关心他人更不懂感恩。青少年正处于“娇弱”的时候,在这一时期易接受影响且受到的影响是能够持久的,正如夸美纽斯说过“在人身上,唯一能够持久的东西是从少年时期吸收得来的”[1]。在这个时期培养青少年关怀品质具有有利的条件。
1984年内尔·诺丁斯基于女性的视角提出的关怀理论对关心有很多阐述,她认为“关心意味着一种关系,它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连接或接触。两个人中,一方付出关心,另一方接受关心。”[2]在本文中的“关怀冷漠”也是从关心关系中对“付出关心”和“接受关心”这两个方面的冷漠来讲的。具体为:对他人的关心冷漠,不能体验关心,不接受他人的关心,不能对他人的关心积极回应;缺乏关心的能力,不会也不懂关心。
针对青少年“关怀冷漠”的这两种表现,现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以期培养青少年的关心品质,让他们学会关心。学会关心是青少年“关怀冷漠”的根本出路,需要从青少年自身、家庭、学校、社区几个方面着手,将青少年培养成合格的关心者和被关心者,与人建立良好的关心关系。
一、建立良好的关心关系
关心意味着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关系。“人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在人的诸种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3]关怀伦理是以需要和反应为基础,注重的是一种关怀关系的建立。这种关怀关系由关怀者和被关怀者组成,不仅关怀者对关怀关系的建立与保持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被关怀者对关怀关系的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关心是两个人之间有意义的连接和接触,是一方付出关心,另一方接受关心并积极地予以回应。在关心关系中,不是对某一个人固定地贴着关心者或被关心者的标签就足够了,他们的关心与被关心的身份是在互相变换的。要想建立持续的关心关系,不仅要学会关心人,做一个关心者,还要学会接受他人关心并对其做出积极反应。只有这样关心关系才能持续,一方破坏了这种平衡,关怀关系就无法继续。
二、促进青少年自我成长
第一,努力克服思维的缺陷性,更加全面、理性地看待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问题。理性看待关于社会冷漠、全面道德“滑坡”的舆论,不要被一些过激的言辞所误导。不懂感恩、做了好事反被诬陷毕竟只是少数,不是社会主流文化。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国社会道德的主流积极、进步、向善,这是基于事实做出的总体判断[4]。第二,学会体谅父母。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要求独立、自主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我们也应该学会从父母的立场多替他们考虑。体会他们的良苦用心,平心静气地与他们沟通。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时候才来后悔。
三、营造关怀的和谐家庭文化
关心他人从关心家人开始。人们产生的关怀意识和被关怀意识首先来源于家庭,家庭中充满爱与关怀的家庭氛围与文化为孩子的关怀能力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人学会了关心家人也就能学会了关心其他人。
首先,父母要理性关怀。“溺爱”、偏爱等非理性的关怀都无助于青少年关怀品质的形成,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应避免关怀异化,了解孩子内心真正需要。同时,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样,孩子效仿父母的关心行为,自然地学会了关心。其次,从关怀身边亲近之人开始关心他人。“一个人以他最热烈的感情所关心的仅次于他自己的对象,自然是他自己的家庭成员,那些通常和他住在同一所房子里的人,他的父母、他的孩子、他的兄弟姐妹”[5]。关怀他人从关怀家人开始,在家庭中鼓励互相表达爱与关心,使对方能感受得到。感受到了关心还要以行动、言语积极回应,此回应又加深了被关怀的体验,并逐渐学会关心父母、关怀亲人。懂得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关怀的回报。再次,家长要多抽时间与孩子沟通交流。要想孩子理解父母的关心并能主动地关心父母形成关心关系,他们共处的时间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父母、孩子相互理解才能真正关心对方,否则会陷入空泛、表层的关心。父母应该好好利用晚饭时间与孩子交流情感、互相关心每个家庭还应该设立一个“家庭日”,来增进情感、表达互相关心并体验关心。此外家长还应充分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的对话,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平等关系的“我与你”的关心。
四、构建互相关心的学校氛围
“教育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培养有能力、关心人。爱人也值得人爱的人。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关心必须主导学校课程。”
第一,将关心渗透进各科教学中。“教育应该围绕关心主题来组织,关心应该成为教育的中心。”培养学生的关心品质,营造关心的学校氛围,仅仅依靠班主任、辅导员、德育老师的能力或者仅靠开一两门课程去实现是不现实的,学生接触的每一位老师都是关心的实施者,所以需要全体任课教师的努力,在各科教学及各个环节中渗透关心理念。教师通过发掘学科与生活的关联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打消其对学科的隔膜感和无用感,促进学生的理解,增强知识的亲和力[6]。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关心的知识,培养关心能力。通过各科教学的努力培养学生自尊自爱,对人同情关怀、仁慈宽容、理解体谅品质,对自然培养敬畏、爱恋、保护珍惜的品质,对社会培养亲和、公正、负责、奉献等品质[7]。不仅要使学生体验到关心并积极回应关心还要主动付出关心。使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关心者与被关心者。 第二,活跃班级氛围。学生的位置应采取随机形式经常性调整,避免学生之间形成小团体。班级不定期组织学习交流活动既可以在学业上互相帮助也增加同学之间的了解,增加接纳度,弥补了空间距离带来的陌生感,扩大同学的交际圈,最后形成一种班集体成员互相关心的氛围。
第三,建立关心型的师生关系。关心理论主张构建关心型的平等非强制而互惠的新型师生关系,在这种互相关系中,关心者与被关心者的身份不是固定不变的,每一个成员必须既是关心者又是被关心者,慷慨地提供关心,但又平等地接受关心。以需要和反应为基础,建立一种师生互相了解的紧密的联系。老师在学习生活上关心学生,培养学生的关心意识和关心能力。学生对老师的关心以积极的回应,懂得感恩,并关心老师。以此促成关心关系,增进师生感情。
第四,营造关心的校园文化。知识育人,环境同样也有育人功能,诺丁斯关心理论注重学校和社会环境对学生关怀能力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所好学校的墙壁也会说话”。营造关心的校园氛围,维护稳定和谐的校园离不开和谐的自然环境[8]。学校的建筑设计、道路设计、应用设施、墙壁装饰、绿化甚至一块告示牌等物化环境都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关心并从中学会关心。同时校园文化也要突出关心的价值,营造一个互相关心的校园氛围。在一种充满关心的环境,学生会更容易触动和催化。
五、创建关怀社区
学会关心还要利用好社区这个平台。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为了让青少年学会关心并能对他人的关心做出积极反应,除了学生自己、家庭、学校几个方面的努力外,还有社会环境的影响。社区是人的基本生活单位,是最直接的社会组织形式,也是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途径。营造一个整体的关怀型活动环境,形成关怀体系就要首先建立关怀型社区,关怀型社区是关怀社会的基层组织形式。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的地域也在不断地变动,从“熟人社会”进入陌生人社会,社区是人们依托的物质和精神家园,需要人们付出更大地努力来建构一个关怀的社区使来自不同地方的人都能在社区中找到归属感。关怀型社区可以通过定期组织涉及自然、生态环境、人际交往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区活动来建立,这样可以增进邻里关系,还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有更多玩伴的环境,形成一个互相关心的社区氛围,为青少年道德的形成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给青少年提供了这样一个获得关心、关心他人的平台。青少年在社区活动中不仅是被关心者也是关心者,他们可以从自己被关怀的过程中找到榜样并逐渐养成关怀责任感、获得关怀能力。
通过学生自身、学校、家庭、社会多方的努力,可以使青少年体验到他人的关心并关心他人,成长为合格的关心者和被关心者。
参考文献: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43.
[2]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一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丁天龙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7、223.
[3]鲁洁.关系中的人:当代道德教育的一种人学探寻[J].教育研究.2002,(1):3-9.
[4]秋石.认清道德主流坚定道德信心—再论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阶段道德状况[J].求是,2012,(2).
[5]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王秀莉,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235.
[6]侯晶晶,朱小蔓.诺丁斯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2004,(3):36-43.
[7]管卫华.关怀伦理视域下的青少年道德教育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1.
[8]程燕.借鉴关心德育理论,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