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三峡》这一课,原来我的计划是用三节课学习的:第一节课,自习课,孩子们读课文、翻译、理解文章内容基础上练习背诵课文;第二节课,自习加适当的引导,让孩子们在对对联、导游词甚至地理、绘画等有了初步了解后,结合课文,着手准备导学案上拓展题目。第三节课,孩子们提出自习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和拓展展示。
我把这节展示课作为我参加县里组织的新课改课赛的课。
实际学习过程中,孩子们基本上也是按照以上设想、在导学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
课后回想,我觉得展示课上效果和平时大同小异,来评课的专家们评为二等,也提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感谢他们!其实,我自己也一直一边上课一边反思自己的课堂。像这一节参赛的课,我认为我有很多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也是我们县课改一年多来,我上课时存在的问题,也是众多语文老师普遍反映的问题。
下面列举三个主要的、常见的问题。
问题一:小部分孩子积极回答问题,一部分孩子不习惯、不爱回答问题,尤其是男孩。孩子们不是笨小孩,只是内向害羞的多,小学时被打击的多,课堂上很多问题他们能回答出来,但不习惯发言,或者缺十足的把握不敢回答,这部分孩子占全班一半以上。学习《三峡》这一课,在我们的自习课上,我知道,其实九成的孩子是积极参与学习的,七成以上的问题他们是能回答得出来的,但是,到了真正的课堂,几乎没有一个男孩子主动开口。整个课堂几乎全由黄青红、申帆、莫俊如、林霞、廖杏兰等几个积极分子“主宰”了。这样的话,课堂绝对体现不了高效。
对这个问题,我的解决方法是鼓励、关注、期待。比如这节课一上课,我就决定红着脸,当着其他县、市来的和十多位评委共五、六十听课老师和同学们的面,用五音不全之声,唱了一遍几近变调的《长江之歌》导入,唱罢,我还告诉同学们我的意图:“未必完美,但是也可尽情展示!”孩子们也才从这挤满了听课老师的教室的不同一般的紧张气氛中恢复过来,进入上课状态。课赛时,我和平时一样,让温暖的话语、眼神、手势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和害羞因素。
问题二:孩子们对关于课文内容理解之类的题目往往回答得不够,而拓展延伸部分或自由发挥的题目比较容易出彩。比如这节展示课,第一组孩子们对有关三峡的写景顺序、写景特点的题目,研究得就不是很透彻,经不起质疑,而其他组的无论是关于三峡的电站建设条件,还是关于三峡的导游词,甚或绘画、对联,都很出彩。究其原因,我认为,最大的应该和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关:我们的孩子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不爱研究文本、“急功近利”的—他们往往不是思考、讨论课文而得出答案,而是习惯照搬工具书,反正现在的工具书也很多,总会有书本上有答案的,每次拿到导学案,他们就迫不及待的查呀、抄呀,得出的答案则是半懂不懂、读也读不流利的。
对这个问题,我主张引导孩子们课上废除工具书,认真研读文本,千万不要丢开文本,光顾做导学案,因为课文本来就是形质兼美的美文,多读肯定有好处,还鼓励孩子自由发挥,慢慢来,动脑思考,学会分析课文,解决问题等等措施。
另外一个问题既是我从这节课赛的反思中得来的,也是平时教学中一直引我注意、困扰我的问题:
评价机制还需要完善。有的老师上课按回答问题的次数加分,当然会引发孩子们的踊跃发言,课堂上似乎一片热闹。但留心倾听,会发现很多孩子回答的问题都很浅层次,悬浮于表。有的老师还会变出奖品或用红点,奖给积极参与的孩子,孩子一旦得了奖品或者红点,个个热情高涨,或摆弄奖品,或嬉戏打闹,或眉飞色舞,根本无心继续投入,没得红点或奖品的,则一心盯着,争抢表现,甚至吵嚷,于是又要费时维持秩序,奖品发光或者下课时也没得红点的,只得唏嘘哀叹。其实,我们都知道,这时孩子们的注意力和兴趣只是奖品或红点,失却倾听和思考的时间,像这些都是趋利性的、娱乐性的、低层次的追求的表现,缺乏发展性,对初中学生不太有利,因为初中课程有很多需要理性思考的、埋头苦干的,所以对于买奖品或者红黑点激励学生的方法需要慎用。
陶行知先生说:“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我认为很对。
以上是我教《三峡》这课后的反思,这些问题既是我自课改以来一直努力改善却总不理想的问题,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学习《三峡》这一课,原来我的计划是用三节课学习的:第一节课,自习课,孩子们读课文、翻译、理解文章内容基础上练习背诵课文;第二节课,自习加适当的引导,让孩子们在对对联、导游词甚至地理、绘画等有了初步了解后,结合课文,着手准备导学案上拓展题目。第三节课,孩子们提出自习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和拓展展示。
我把这节展示课作为我参加县里组织的新课改课赛的课。
实际学习过程中,孩子们基本上也是按照以上设想、在导学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
课后回想,我觉得展示课上效果和平时大同小异,来评课的专家们评为二等,也提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感谢他们!其实,我自己也一直一边上课一边反思自己的课堂。像这一节参赛的课,我认为我有很多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也是我们县课改一年多来,我上课时存在的问题,也是众多语文老师普遍反映的问题。
下面列举三个主要的、常见的问题。
问题一:小部分孩子积极回答问题,一部分孩子不习惯、不爱回答问题,尤其是男孩。孩子们不是笨小孩,只是内向害羞的多,小学时被打击的多,课堂上很多问题他们能回答出来,但不习惯发言,或者缺十足的把握不敢回答,这部分孩子占全班一半以上。学习《三峡》这一课,在我们的自习课上,我知道,其实九成的孩子是积极参与学习的,七成以上的问题他们是能回答得出来的,但是,到了真正的课堂,几乎没有一个男孩子主动开口。整个课堂几乎全由黄青红、申帆、莫俊如、林霞、廖杏兰等几个积极分子“主宰”了。这样的话,课堂绝对体现不了高效。
对这个问题,我的解决方法是鼓励、关注、期待。比如这节课一上课,我就决定红着脸,当着其他县、市来的和十多位评委共五、六十听课老师和同学们的面,用五音不全之声,唱了一遍几近变调的《长江之歌》导入,唱罢,我还告诉同学们我的意图:“未必完美,但是也可尽情展示!”孩子们也才从这挤满了听课老师的教室的不同一般的紧张气氛中恢复过来,进入上课状态。课赛时,我和平时一样,让温暖的话语、眼神、手势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和害羞因素。
问题二:孩子们对关于课文内容理解之类的题目往往回答得不够,而拓展延伸部分或自由发挥的题目比较容易出彩。比如这节展示课,第一组孩子们对有关三峡的写景顺序、写景特点的题目,研究得就不是很透彻,经不起质疑,而其他组的无论是关于三峡的电站建设条件,还是关于三峡的导游词,甚或绘画、对联,都很出彩。究其原因,我认为,最大的应该和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关:我们的孩子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不爱研究文本、“急功近利”的—他们往往不是思考、讨论课文而得出答案,而是习惯照搬工具书,反正现在的工具书也很多,总会有书本上有答案的,每次拿到导学案,他们就迫不及待的查呀、抄呀,得出的答案则是半懂不懂、读也读不流利的。
对这个问题,我主张引导孩子们课上废除工具书,认真研读文本,千万不要丢开文本,光顾做导学案,因为课文本来就是形质兼美的美文,多读肯定有好处,还鼓励孩子自由发挥,慢慢来,动脑思考,学会分析课文,解决问题等等措施。
另外一个问题既是我从这节课赛的反思中得来的,也是平时教学中一直引我注意、困扰我的问题:
评价机制还需要完善。有的老师上课按回答问题的次数加分,当然会引发孩子们的踊跃发言,课堂上似乎一片热闹。但留心倾听,会发现很多孩子回答的问题都很浅层次,悬浮于表。有的老师还会变出奖品或用红点,奖给积极参与的孩子,孩子一旦得了奖品或者红点,个个热情高涨,或摆弄奖品,或嬉戏打闹,或眉飞色舞,根本无心继续投入,没得红点或奖品的,则一心盯着,争抢表现,甚至吵嚷,于是又要费时维持秩序,奖品发光或者下课时也没得红点的,只得唏嘘哀叹。其实,我们都知道,这时孩子们的注意力和兴趣只是奖品或红点,失却倾听和思考的时间,像这些都是趋利性的、娱乐性的、低层次的追求的表现,缺乏发展性,对初中学生不太有利,因为初中课程有很多需要理性思考的、埋头苦干的,所以对于买奖品或者红黑点激励学生的方法需要慎用。
陶行知先生说:“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我认为很对。
以上是我教《三峡》这课后的反思,这些问题既是我自课改以来一直努力改善却总不理想的问题,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