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农村语文课改问题的三法宝

来源 :现代教育科研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g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学习《三峡》这一课,原来我的计划是用三节课学习的:第一节课,自习课,孩子们读课文、翻译、理解文章内容基础上练习背诵课文;第二节课,自习加适当的引导,让孩子们在对对联、导游词甚至地理、绘画等有了初步了解后,结合课文,着手准备导学案上拓展题目。第三节课,孩子们提出自习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和拓展展示。
  我把这节展示课作为我参加县里组织的新课改课赛的课。
  实际学习过程中,孩子们基本上也是按照以上设想、在导学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
  课后回想,我觉得展示课上效果和平时大同小异,来评课的专家们评为二等,也提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感谢他们!其实,我自己也一直一边上课一边反思自己的课堂。像这一节参赛的课,我认为我有很多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也是我们县课改一年多来,我上课时存在的问题,也是众多语文老师普遍反映的问题。
  下面列举三个主要的、常见的问题。
  问题一:小部分孩子积极回答问题,一部分孩子不习惯、不爱回答问题,尤其是男孩。孩子们不是笨小孩,只是内向害羞的多,小学时被打击的多,课堂上很多问题他们能回答出来,但不习惯发言,或者缺十足的把握不敢回答,这部分孩子占全班一半以上。学习《三峡》这一课,在我们的自习课上,我知道,其实九成的孩子是积极参与学习的,七成以上的问题他们是能回答得出来的,但是,到了真正的课堂,几乎没有一个男孩子主动开口。整个课堂几乎全由黄青红、申帆、莫俊如、林霞、廖杏兰等几个积极分子“主宰”了。这样的话,课堂绝对体现不了高效。
  对这个问题,我的解决方法是鼓励、关注、期待。比如这节课一上课,我就决定红着脸,当着其他县、市来的和十多位评委共五、六十听课老师和同学们的面,用五音不全之声,唱了一遍几近变调的《长江之歌》导入,唱罢,我还告诉同学们我的意图:“未必完美,但是也可尽情展示!”孩子们也才从这挤满了听课老师的教室的不同一般的紧张气氛中恢复过来,进入上课状态。课赛时,我和平时一样,让温暖的话语、眼神、手势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和害羞因素。
  问题二:孩子们对关于课文内容理解之类的题目往往回答得不够,而拓展延伸部分或自由发挥的题目比较容易出彩。比如这节展示课,第一组孩子们对有关三峡的写景顺序、写景特点的题目,研究得就不是很透彻,经不起质疑,而其他组的无论是关于三峡的电站建设条件,还是关于三峡的导游词,甚或绘画、对联,都很出彩。究其原因,我认为,最大的应该和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关:我们的孩子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不爱研究文本、“急功近利”的—他们往往不是思考、讨论课文而得出答案,而是习惯照搬工具书,反正现在的工具书也很多,总会有书本上有答案的,每次拿到导学案,他们就迫不及待的查呀、抄呀,得出的答案则是半懂不懂、读也读不流利的。
  对这个问题,我主张引导孩子们课上废除工具书,认真研读文本,千万不要丢开文本,光顾做导学案,因为课文本来就是形质兼美的美文,多读肯定有好处,还鼓励孩子自由发挥,慢慢来,动脑思考,学会分析课文,解决问题等等措施。
  另外一个问题既是我从这节课赛的反思中得来的,也是平时教学中一直引我注意、困扰我的问题:
  评价机制还需要完善。有的老师上课按回答问题的次数加分,当然会引发孩子们的踊跃发言,课堂上似乎一片热闹。但留心倾听,会发现很多孩子回答的问题都很浅层次,悬浮于表。有的老师还会变出奖品或用红点,奖给积极参与的孩子,孩子一旦得了奖品或者红点,个个热情高涨,或摆弄奖品,或嬉戏打闹,或眉飞色舞,根本无心继续投入,没得红点或奖品的,则一心盯着,争抢表现,甚至吵嚷,于是又要费时维持秩序,奖品发光或者下课时也没得红点的,只得唏嘘哀叹。其实,我们都知道,这时孩子们的注意力和兴趣只是奖品或红点,失却倾听和思考的时间,像这些都是趋利性的、娱乐性的、低层次的追求的表现,缺乏发展性,对初中学生不太有利,因为初中课程有很多需要理性思考的、埋头苦干的,所以对于买奖品或者红黑点激励学生的方法需要慎用。
  陶行知先生说:“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我认为很对。
  以上是我教《三峡》这课后的反思,这些问题既是我自课改以来一直努力改善却总不理想的问题,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其他文献
诗歌如酒,有着醇美之味,“空”字妙用,往往能使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诗歌之味,意在言外,“空”字看似平常,但很多诗句中的“空”字都有言外之意,空字非但不“空”而且意味无穷,很值得人们去玩味。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诗中明明有浣女渔舟,诗人怎能说是空山呢?原来山中树木繁茂,遮掩了人们活动的痕迹,况且山高路险人迹罕至。一个“空”字强调了山中有如世外桃源般幽静,山空人静,山
期刊
“自强不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人生态度,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到了极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自强不息”是中华人文精神的重要支柱之一,“自强不息”的意思就是说,人们要像天的运行那么刚健,奋发有为,积极进取,永不停息。  中华人文“自强不息”这一重要的精神思想,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渗透于学生,引导他们作自强不息的人,因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乃至灭亡。  做自强不息的人,要让学生有健康
期刊
在如今的英语教学中,黑板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黑板了。挂图、投影仪、多媒体等的加入,使得黑板的内涵更加丰富。但在实际教学中黑板的重要性却常常被忽视,那么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样才能有效地在有限时间里让学生传授新知识呢?   在我们的印象中,板书除非就是“黑板白字”,形式单一,枯燥乏味。而提倡设计板书就是要一改这一传统模式,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上一些图片资料,
期刊
课前预习,是上课前的必要准备,也是我们学习语文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所谓预习就是学生对课文进行的一种探索性的理解与分析。它既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还可以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因此,课前预先,是学好语文的一个必要环节。  新课改理念也特别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学习的伙伴。预习是必要的,也是学生能力可及
期刊
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不断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笔者经过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总结了五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精心设计导语  导语是教师把学生引入兴趣大门的一把金钥匙。设计导语的关键是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课堂学习内容中来,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让其愿学、乐学,并很快进入角色。良好的导语,像巨大的磁石,会深深地吸引学生,有牵一发而
期刊
引言:汉民族自古以来有着同其他民族交往的悠久历史,汉语中有不少是从其他民族语言中来得外来词,但有些外来词使用年代久远,人们已经觉察不到它们是外来词。如《葡萄,石榴,狮子,玻璃,琵琶》等就是汉代从西域各民族语言中过来的。汉语中外来词较多的几个时期是汉代,魏晋南北胡时期以及近现代,特别是近现代时期,我国同西方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往日益频繁,许多反映西方新科技,新文化,新思想的词语随之
期刊
运动会古而有之,现代更是办得轰轰烈烈。从偏远的山区小镇到豪华的大都市,从小学到大学,各种层次、各种类别的运动会都有举行。运动会之所以历久不衰,不断发展,是因为它具有许多重要的功能。成功地举行一次运动会,在学校可以在广大师生中起到凝聚人心,鼓舞斗志,锻炼学生各种心理的承受能力,推动班级文明建设的作用。  在运动会中,参与的学生(运动员、裁判员、啦啦队等)都要担任一定的角色,都必须自觉地履行角色所赋予
期刊
在农村小学从教十余年来,最深切的感受是,农村孩子大多比较羞怯,口语表达能力差,没有说普通话的大氛围,更没有规范自己语言的意识。学语文的重要作用就是要用于交际,应用在个人身上就是要善于表达自己,善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能和别人很好地沟通。为了改变学生的现状,我在平时教学中,特别注重学生口语交际的训练,我想通过我的努力让我的学生做一个善于表达自己,善于推销自己的新世纪的人才。  新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
期刊
学校后勤工作是学校整体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后勤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近几年来,学校后勤管理社会化已经成了教育改革的一条必走之路,打破常规改变以往陈旧的管理模式,引进专业化公司来进行管理,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这样不仅节省学校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还给学校带来了一种新的管理理念。让学校在专业化公司的运作下更加有序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局面。
期刊
【摘要】目前大力提倡高效课堂、卓越课堂的同时,在农村地区的中小学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原因何在。而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成为中学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所承担的任务已从单纯的技能训练走向信息素养的培养,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思考、解决问题,如何引导,怎样设计切合实际的教学模式,以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模式,去实现信息技术课程信息素养的培训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思考  本学期,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