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校企合作中“校”与“企”的和谐发展

来源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h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校企合作办学理念下,中等职业学校要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必须走“校”与“企”的和谐发展,融合之路。中等职业教育要吸收企业文化中优秀的管理理念,多渠道培养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同时企业也要吸取校园中的人文精髓,吸收学校最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手段,更新培养员工的新方式和方法,只有“校”与“企”的和谐发展,才能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关键词:校企合作 和谐 融合 中职教育
  “校企合作” 是职业教育的最根本办学模式。为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教育部关于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又重点提出了“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但是在“校企合作”实际工作中,学校和企业处于不对等的位置,学校主动,企业被动,合作成效有限,成果主要表现为签订协议和相互授牌等活动,实质性合作少之又少。由此可见,如果想要加深校企合作,就必须实现“校”与“企”的和谐发展,特别是要从校企文化、校企管理方式和专业设置上进行融合,学校和企业才能真正由“邻居”变“亲戚”,真正走向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和谐发展。
  一、 校企文化的和谐发展和融合
  (一)校企文化和谐发展是现代企业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调查结果发现,职业学校毕业生在企业发生的各种生产和安全事故大多是因为责任心不足、安全意识淡薄引起的,而因为技能水平不够引起的只占很少的比例。大多数企业认为:目前校企合作中企业能给学生提供学习及技能培训的机会,但是企业首先考虑是如何面对竞争和利益的最大化,企业要求学生除了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外,还必须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价值观,忠诚比能力更重要。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可以很快适应技能岗位,但是缺乏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心理抗压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转移能力较弱。究其原因,学生在学校教育较少接触到企业文化,没有养成职业道德素养,服务意识不强,自我管理能力不够,缺少吃苦耐劳、从基础干起的意识,缺乏规则意识和责任感,缺少与人沟通的能力等。所以,当他们进入企业走上工作岗位时,短时间很难适应岗位的要求,很难融人到企业文化中。企业对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方面更看重团队精神、工作态度、沟通能力和敬业精神等。这些都需要高等职业院校在积极吸取企业文化精髓的同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特色文化,利用校企合作的特殊文化来教育和熏陶学生,使培养的学生真正成为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
  (二)校企文化融合是实现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工作的本质和产业结构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分工的专业化与专业的交叉综合并存;新的职业岗位层出不穷,工作技术不断更新,生产劳动增加了创造性成分,逐步变成了科学性劳动;劳动力出现了跨行业、跨区域甚至跨国界的自由流动;终身职业观将向终身就业机会观和创业观转变,全职和终生雇用的传统工作形态将消失,技术创新将作为企业发展的长期战略等。在这种情况下,中职教育狭窄的专业技能教育显然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层次实用技术人才,因此从狭窄的职业技能教育向职业素质为主的综合素质转变,是中职教育培养全面、可持续发展人才的必然选择。因此,中职教育培养的专业人才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能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发展好的职业本领,也就是说,中职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能掌握一技之长,具有岗位适应能力,顺利就业,并且还要在未来工作中具有潜在的发展后劲,职业能力能够不断得以提升。因此,中职教育只有在校园文化中融人企业文化,建设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这才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二、校企管理方式的和谐发展和融合
  (一)吸收企业文化中优秀的管理理念,打造特色校园管理方式
  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是企业在长期经营管理实践中形成的,对企业行为起规范作用的指导思想。在校企合作办学理念下,中职教育要建设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必须融合现代企业文化中优秀的管理理念。比如,“细节决定成败”的精细化管理理念可使学生养成严谨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增加教师做好工作的智慧和灵感。中职学校也可以从企业中引进5S管理模式,使学生养成凡事认真、行为规范、遵章守法、文明礼貌、认真负责的习惯,养成依照规则认真对待每件事情的工作作风,养成执著、持之以恒的品质;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耐心和对团队的爱心,并从环境变化中获得成就感,增强归属感,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提升学生扎实的职业素养,缩短他们对企业的适应期,增强他们在人才市场中的职业竞争能力。
  (二)通过以企业名称冠名教学班级的方式,融企业文化到班级管理
  目前中职学校对于企业冠名教学班主要针对订单班,其目的旨在融企业文化于教学中,增强订单班学生的企业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这三种情感是强化学生忠于专业、忠于企业的前提条件。为了提高企业对中职院校的认同感,中职学校可以将这种冠名班的做法推而广之,对于合作关系良好的企业都可以冠名,让在校生在学习期间能接触到相关企业的文化,为其立志投身专业学习、进入企业工作打下基础。为强化文化渗透效果,冠名班的班级文化建设应当融入冠名企业文化。
  三、校企共建的和谐发展
  (一)专业培养
  专业培养是指为企业对口专业进行专门的培养,类似于以往的“订单式”培养,但又存在区别。以往所采取的“订单式”要针对企业实行相应的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计划和教学方法。而当前就业市场变化很大,学生学习三年后,一旦就业形势走向不同于入学时的状况,必然造成学生不愿去工作,或者仅仅工作很短时间,就以种种理由辞职,给学校、企业都带来很恶劣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订单式”往往以“入学=就业”的口号招收学生,学生入学就等于有了工作,所以学习积极性不足,教学质量保证不了,学生素质不搞,与企业的“订单”也就难以为继了。
  这里提到的专业培养是指可以根据企业要求,部分修改教学目标,考虑对应企业特点的同时兼顾其他。学生上课期间正常安排教学,可适当聘请企业导师到学校授课,这样一方面在企业导师授课过程中可以把企业的理念渗透给学生,另一方面也给企业一个全方面挑选人才的机会。在学生实习期间优先安排学生到对应企业实习,并可根据企业特点,实习一段后再进行对口学习,采取“实践一理论一实践”的方式,整个的实习过程又是企业与学生双向选择的过程。通过这样一个学生与企业的长期接触,学生与企业相互了解得更为全面,学生毕业后优先考虑到对应企业工作,避免了“订单式”培养模式在某些情况下学生与企业互不满意的状况。   (二)职业培养
  相对于专业培养,可能存在部分学生不认可单一的企业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可与企业进行职业培养。由于我国一定数量的中职院校的前身是普通中学,所以一定程度上沿用了原来普通的中教模式—— 比较重视对教育理论的讲授。现在很多学生在上学期间只注重理论知识,不注重实践。等到毕业面试时只会用口,不会用手,这样大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就业面。而我们中职院校重点是培养工作技术人员,动手能力着实重要。目前仅就中职院校自身而言,教学模式相对落后,而且相对于综合性本科院校,中职中专院校教育经费也很难实现大手笔的投入,实验设备不能保证,何谈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所以,借助企业的现成设备,采取“工学交替培养”的职业培养方案,把企业作为实验室,是解决学生的实践问题的一个途径。
  “工学交替培养”,即学校利用企业现有资源作为综合实训实验室,学生在企业生产实践与在学校学习相互交替,达到学用结合的目的。学生在校的三年时间,学校会把每学年分为学习学期和工作学期,工作学期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弥补书本知识的不足;学习学期学生再回到学校上课,进一步探索理论知识,这样让学生较好地把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动手能力。学生除了可以利用“工学交替”获取更多知识外,在“工学交替”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在企业实习,依靠自己实习劳动所得,解决学习期间的部分学杂费、生活费及其他支出。企业同时可以对优秀的学生进行建档跟踪管理考查,等学生毕业后,学生和企业双方双向选择就业。“工学交替培养”的企业不必拘泥于一家,相对符合专业要求的企业都可以与之建立联系,区别于“专业培养”。学生的校外实习实训不针对一家企业,在实习过程中可对同一专业的不同方向有更全面的认识,多方面地提高学生的综合动手能力。
  (三)产教结合
  目前中职学校生存空间相对狭小,为争取更大空间,多从专业人手,申请时下的热门专业,开设的课程也大多为热门课程。但由于上马仓促,学生多数理解掌握不够透彻,一知半解,毕业求职时并没有体现出太多优势。针对这种情况应采取“产教结合”的培养模式,其中“教” 即利用学校的人才优势, “产” 即利用企业的经验优势,将“产”与“教”结合起来,加强校企合作研发,解决企业的相关科研难题,使产业和教育紧密结合,形成教育以产业为导向,产业以教育为依托的模式。作为学校方面,着重分析校方的人才优势,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优势。教师优势指理论课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水平,扎实的基础实践操作技能,接受能力较强;学生优势指学生在校期间已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且学生时间充分,精力充沛。教师和学生两种优势充分结合,是企业所欠缺的。正是利用校方的这种优势,校企合作的高端培养可分三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是培训教师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利用的是教师的优势。校方定期专业教师到企业,由企业有经验的专家负责对教师进行代职培训,让教师向企业专家“拜师”,使教师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生产流程,真正参加生产实践,教师对实际工作的前沿状况进行实地了解,以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第二阶段,由教师回到学校组织成立专门小组,可包含相对应的专业教师及部门优秀学生,共同研究企业当下所面临的难题。在这一阶段充分利用的是学生的时间及精力优势。
  第三阶段是反馈阶段,学校拿出解决方案与企业切磋。企业为校方提出课题、科研项目,校方充分利用企业的技术资源联合搞科研,在这一来一往的切磋阶段,加强了企业科研部门与学校的联系,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共享了企业资源,又分享了教学、科研成果,既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又提高了学校的声誉和就业率。
  校企合作中“校”与“企”的和谐发展实际上是学校与企业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学校通过和企业的文化、管理方式、专业培养等各方面的和谐发展融合,实时掌握市场需求,调整学科专业设置,明确了学校的专业培养方向;企业利用校方提供的人才,解决了用人问题和科研难题。总之,学校要抓住机遇,加强与企业联系,将校企合作模式与教学各个阶段结合,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达到真正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阙红艳,李辉秋,阎芳。高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现状分析与对策[J].新余高专学报,2010(3):99-100
  [2]解鹏,邬雨刚。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13-15
  [3]王东。加强校企合作 促进高职教育[J].辽宁高职学报.2012(3):14
其他文献
摘 要:法律原则具有抽象性,灵活性,法官在审理案件时,运用法律原则会因法官自身水平的差异,会造成同案不同判的情况。虽然“同案不同判”的情况在我国法律所允许,但这种情况的普遍发生会减低法律的权威性。因此,笔者认为在具体案件适用时应本着慎用的原则,尽量减少法律原则在案件的直接使用,在此仅就此问题表达个人浅见。  关键词:法律原则 适用条件 慎用  1.法律原则的概念  法律原则是法律的基础性真理或原
期刊
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并将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笔者结合刑诉法的修改和技术工作实践,粗浅谈谈基层检察机关技术部门如何应对刑诉法的修改,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新刑诉法关于检察技术方面的修改  (一)增加了电子证据作为证据的种类  新《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1.
期刊
摘 要: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而金融会计是金融工作的基础,金融企业作为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特殊企业和独立的社会经济主体,在营运过程中存在各种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为此金融会计在金融工作中的基础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要。本文就金融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及金融会计风险产生的成因开始分析,进而提出防范措施,以规避金融会计风险  关键词:金融企业 会计风险 措施  一、金融会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风险是指未
期刊
摘 要:内部控制问题是现在大多数企业财务会计板块所关心的主要问题,为了保证经济机构的正常运转,是企业资产的完整、安全和有效运用得到保护,是经济核算的正确性得到提高,所以要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文章研究并综述了维科集团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和管理。  关键词:内部会计控制  企业管理现代化生成了企业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正是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企业的资源合理配置,
期刊
摘 要:自从证券市场出现以来,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现象就在全世界范围内大量存在,并且给社会经济生活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危害。因此,提高解读、识别和反馈会计信息的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尝试通过解读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主要表现形式及手段,探索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识别方法。  关键词:上市公司 会计舞弊 表现形式  一、会计舞弊的概念  国内外对于会计
期刊
摘 要:本文着重论述管理思维对管理类专业学生的重要性,从而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  关键词:管理思维 教学理念 教学手段  中国式管理大师曾仕强在他的《管理思维》一书中写道:管理思维,形成管理观念,影响管理态度和行为。反过来,所产生的管理态度和行为,逐渐养成习惯,也会改变原有的观念,使自己丧失原来的面貌。由此可见,管理思维对态度和行为的
期刊
摘 要: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语文的学习同样需要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了高昂的学习兴趣。本文从保证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充分发挥课外阅读的作用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等三个方面,提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学习兴趣 阅读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由此可见,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门技术,同时也是一门艺术[1]。作为一个语
期刊
摘 要: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已成为高职院校主要的办学模式。本文通过校企合作中企业文化与高职教育相融合的研究,思索文化教育理念,分析高职教育引进、融合企业文化的运作过程和做法,以便服务于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文化 企业文化 高职院校 引进融合  高职教育正在开展的校企合作、学结合的改革实践中,有意识地把企业文化引进高职教育,进而积极影响高职教育文化,服务于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高
期刊
摘 要:随着世界经济浪潮的兴起,各国企业兼并、改制、资产重组等经济业务不断发展和集团并购等产权交易活动的深入,对商誉的合理确认、计量的深层次扩展,已经成为会计实务操作的焦点。本文就中美商誉的概述,合并商誉的确认与计量,减值测试,披露内容进行比较,旨在对完善商誉的处理提供建议。  关键词:中美 商誉 披露  16世纪中后期,全球贸易频繁,出现了商誉这一说法。19世纪末,商誉在企业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期刊
摘 要:在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之下,注意转换也在初中教学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初中数学教师如果能够科学合理的使用注意转换,就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继而提高教学的质量,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并应用数学知识,是推动教学目标和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实现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 优差生注意转换 线索 准备  伴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大力扶持和人们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