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议论文要学会辩证分析

来源 :作文周刊·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taozhy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事物是纷繁复杂的,我们认识事物、分析事物不能简单化,要看到事物的各个侧面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地分析事物,从而对事物作出正确的评价。辩证分析是议论文常用的一种说理方法。所谓辩证分析,就是要求作者在分析某一观点或事物时,用两分法的思维方式进行辩证思维,或一分为二地认识,或比较异同思索,或思考整体与个别、侧面与正面的关系。辩证思维可以避免作者认识上的片面、孤立和绝对化,有利于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也有利于明确作者的观点和主张。那么,写议论文如何进行辩证分析呢?
  一、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
  清代诗人赵翼在《论诗》中吟道:“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世上的万事万物都在发展变化之中。我们在发表观点、论证观点的时候,要在发展中分析问题,才能把握问题的实质所在。例如《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
  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生活就像自然,有暖春,也有金秋;有酷夏,也有寒冬。走运和倒霉都不可能持续很久。
  对于突发情况,如果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那么厄运就会像大海的波涛一样,在你生活的海岸上忽起忽落拍打不绝。相应地,高潮和低潮、日出和日落、富有和贫穷、快乐和失望,都将应时而生。
  做好最坏的准备。别羡慕那些春风得意的天之骄子,他们往往是脆弱的,一旦面临灾祸,就会束手无策,彻底崩溃。也别学那些倒霉的可怜家伙,他们一遇到挫折就沉溺于悲哀,一错再错,在眼看就要柳暗花明之际,自己躺倒不干了。
  要永远坚信这一点:一切都会变的。无论身受多大创伤,心情多么沉重,一贫如洗也好,没人理解也好,都要坚持住,太阳落了还会升起,不幸的日子总有尽头,过去是这样,将来也是这样。
  因此,假如你的努力、耐心和计划已经给你带来好运气,为了你的前途,也要注意寻找和避免潜在的危险。
  记住没有什么是永恒的,但上述的忠告却是值得珍视的,它比你的财富和健康都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作者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生,人生有走运的时候,也有倒霉的日子;有失望,也有快乐。坚信一切都会变得美好,同时也要做好最坏的思想准备,这样才能积极地面对人生。
  二、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和外界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事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的。我们分析问题时,就要注意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学会由此及彼地分析事物。例如《戒贪养廉》:
  贪从何来?康德说:“贪是人类内心对外界事物无止境的欲望。”一个“无止境”,道出了贪者的心理源头。对某些事物的追求,是人们正常的内心需要,正如饥饿者渴望能够饱餐一顿,贫穷者渴望得到一笔财富一样,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倘若一个饥饿者在享受一顿美餐之后,还想要一座银山,贫穷者在得到一笔财富之后,还想要一座金山,这便是“贪”了,因为他的希求超出了一定的限度而变成无休止的奢望了。不要小看这种欲望,它包罗万象,名目繁多:有人贪色,有人贪财,有人贪酒……凡是沾上这种习气的,小则毁了自己,大则祸国殃民,贻害无穷。古往今来,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南唐后主李煜,贪恋绝色佳人,最终落得“垂泪对宫娥”“北面为臣虏”的可悲结局。
  这段议论,紧密围绕一个“贪”字,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性,析因论果,深入发掘“贪”的思想根源,揭示“贪”对个人和社会的恶劣影响,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
  三、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
  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分析问题,才能全面地认识问题,避免认识的片面性。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它的这一面,又要看到它的另一面;既要看到它的正面,也要注意它的反面。例如《人多力量大小论》:
  人多究竟力量大,还是力量小?法国心理学家林格尔曼做了一个拔河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人多力量小。
  但是笼统地说人多一定力量小,那也未必。林格尔曼的理论不能解释另一些社会现象。在抗洪抢险这场惊心动魄的斗争中,人少了是不成的。一旦“管涌”现象出现,需要成千上万个沙袋、石袋投下去;需要数百人,甚至上千人蜂拥而上。由于事关千百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每个人的注意力都要高度集中,并且全力以赴,众志成城。所以问题不一定在于人多,而是看參与者的目标是否明确,参与者是否同心协力,做到了这几点,人多无疑会力量大。
  再以足球场的啦啦队为例。啦啦队的队员,也必须有一个量的聚集,人多才会势众,人多呐喊声才会震天动地;有时叫喊尚嫌不足,还要击鼓助威。而啦啦队的加油呐喊,又会对赛场内的运动员起激励作用。
  又以反车扒为例:众人在歹徒面前不敢上前,这时如有一位勇士挺身而出,大喝一声,歹徒必然转身拿出凶器对准他;如果接着第二位勇士又大喝一声,这无疑是对第一位勇士的莫大支持,歹徒有可能转向第二人,虽然他表面上如狼似虎,但已色厉内荏,这时周围的公众已壮胆生威;如果这时又有第三人大喝一声,歹徒还能威风么?
  作者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人多究竟力量大还是力量小”这个问题,在人浮于事或内耗频繁的地方责任分散,当然是人多力量小;在众志成城人多势众的场合当然是人多力量大。关键在于同志、同心、同力,这样人多力量肯定就大,反之,则力量当然就小。
  做钟扬那样的播种者
  钟扬在青藏高原跋山涉水50多万公里,数次攀登至海拔6000多米,收集了4000多万颗种子、打响了“植物保卫战”。他不顾高血压、心脏肥大,坚持16年援藏,让西藏大学生态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他从教30余年,立志要为每个少数民族培养一位植物学博士。
  “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的复旦教授钟扬,他要做的就是为祖国盘点青藏高原的植物“家底”。“经过测算,在‘科’这一层面上,青藏高原有我国植物物种的1/3;在‘属’这一层面上,青藏高原的植物物种超过全国1/3。然而,这一数量远远被低估了。”钟扬说。作为中国植物学家,钟扬立誓,要为祖国守护植物基因宝库;作为对人类负责的植物学家,他立誓,要在生物多样性不断遭到破坏的当下,为人类建一艘种子的“诺亚方舟”。
  16年来,钟扬和学生们走过了青藏高原的山山水水,艰苦跋涉50多万公里,累计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000多万颗种子,近西藏植物的1/5。他的理想,是在未来10年间,收集西藏植物的1/3以上,如果有更多人加入,也许30年就能全部收集完成。
  多维解读
  1.对比之下,钟扬做事总是充满着高远的诗意情怀,洋溢着“功成不必在我”的历史追求。“人和树都要坚持下去”——再看钟扬的生前感言,尤其能感受到面向未来的“坚持”之可贵。钟扬走了,但精神还在。后人应该继续给孩子们心中点燃一把火,应该继续给时代的进步送去火种,当这种精神蔚然成风,我们的民族也将释放出更澎湃的创造力。
  2.今天我们太需要钟扬精神的滋养了!我们的教育,总是过于强调“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我们的青年过分重视竞争,认同“出名要趁早”,把“人生赢家”当作目标;不少领导干部,也更喜欢操作马上看到成果的项目,不愿在造福后代的事情上花大力气。习近平同志曾在《摆脱贫困》一书中阐释过“滴水穿石”的时代哲理:水滴在牺牲的瞬间,虽然未能看见自身的价值和成果,但其价值和成果体现在无数水滴前仆后继的粉身碎骨之中,体现在终于穿石的成功之中。当每个人都成为这样的“水滴”,我们何愁不能造就历史的成功契机?不计当下,把个人融入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伟大洪流,这样的人最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最应该享受时代的荣光。
其他文献
■  美国当地时间2018年3月19日,一辆优步(Uber)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撞上一位正在过马路的49岁女子并致其死亡。当地警方表示,受害人在横穿马路时刚好遇到了以64公里的时速超速行驶的优步无人驾驶汽车,“案发时肇事车辆正处于无人驾驶状态,而此时的驾驶员拉斐尔则坐在后座。证据表明车辆并没有任何刹车痕迹。”  路透社报道称,这是全球首例完全自动驾驶车辆致人死亡的事故,或对该项新
期刊
毕淑敏的作品质朴真诚,诉说的是对生命刻骨铭心的感悟,对生活始终不变的热爱。尽管她的笔下也有伤害、委屈、愤怒的负面情绪,但通篇读完,感到精彩而充满智慧的文字随处可见,也许是因为她二十年的从医经历,也许是因为她十一年的当兵生涯。在她的文字里,她像一个最懂你的好朋友,在温柔的夜里与你对话,回忆经历中最美好的片段:她也许是一朵很小的旷野花,渺小而平凡,却能为你推开平淡,遇见生命的辽阔。  毕淑敏写的是一些
期刊
走近历史人物,在作文中设置情境,与之直接对话,借以表情达意,可以视作对作文素材的一种升级应用。以下是需要注意的几个要点:  1.寻找契合点,紧扣主题  在对某一历史人物有了足够的了解之后,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对素材的整合取舍。信息量越大,就越难取舍,总想要把文章写得很全面,以至于文章成了“搬运工”。在练笔写作时,一定要找准定位,紧扣一个主题,做到中心突出,选取与之相关的素材深入论证即可。  2.诗化或
期刊
随着H5产品《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持续刷屏,一批沉睡了千百年的文物一夜爆红,被千万网友所熟知。那些以往正襟危坐于博物馆里,乏人问津、日渐蒙尘的文物化身“戏精”后,则晋身为“网红”,家喻户晓。当然了,这种思路传承了《我在故宫修文物》和《如果国宝会说话》两部纪录片,帮助文物攻城略地,大量“圈粉”。到了《第一屆文物戏精大会》,这些古老的文物化身为铺天盖地的表情包,深度渗透到社交网络之中。从文化传播和普及
期刊
拖泥带水爬上湖洲,风也跟着上了岸。风一上岸,就在遍地青帆草上跑开了。青帆草接过湖中的波浪滚滚向前,草叶子背面带些白色,翻动时就像掀起的浪花。  水沿着身子往下流,风一摸就摸到水留下的寒凉。两只拖鞋留在湖岸上,大概是在杉树林里。我打着赤脚,蹚着湖草往前走。前面是芦苇,齐刷刷地举着白花。阳光在那些白花上面晃来晃去,直晃得你眼花。和风和草浪一起往前走。听老马头说,湖洲中央有一块高地,有树和石头,那是我爷
期刊
无人驾驶,被视为人工智能的标志性技术之一。由于不仅提供更加便捷的用户体验,还能有效缓解城市拥堵、避免人工驾驶中酒驾和疲劳驾驶等安全问题,近年来,发展无人驾驶技术成为许多国家的战略规划,受到市场追捧。然而,从无人驾驶概念产生之日起,相关的担忧就如影随形。  优步自动驾驶汽车致死案件之所以在全球范围内产生这么大的影响,根源恐怕在于击中了人们面对人工智能的恐惧和焦虑。虽然无人驾驶已经被证实,其技术操作、
期刊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1:2017年各高校新生录取结果已相继出炉。据中国青年报社调查,绝大多数的高分段考生选择填报就业形势好、薪酬待遇高的财经、金融类专业。  材料2:两弹元勋、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曾有数易专业的经历,从天文转到数学力学,从数学力学转到物理学,再后来转向激光。他始终坚持个人的兴趣服从国家、民族和社会的需要。他说:“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命运方有大成。人活在世界
期刊
1.睁眼,遇见  最近生活很糟糕。我開始厌倦两点一线的生活,日复一日的忙碌无法使我充实,带来的只有空虚和迷茫。睁眼试卷闭眼作业。我想到那句悲伤的歌词“经常忘记年岁也触不到天际”,何止是天际,连未来的边角都触不到!我终于体味到大人说的心累,原来心累呵,就是无论怎么付出,也看不到回报。我抬起手,盖住了酸涩的眼,千万只蚂蚁在轻轻咬噬着。  “在这儿躺着干嘛?不凉呐?”那是一道苍劲的声音。  “不,不凉。
期刊
我看着照片上那个身着浅蓝色校服,系著红领巾;脸蛋肉嘟嘟的胖男孩儿,心中感慨万千。我看着他澄澈单纯的眼眸,嘴角微抿着,不禁笑出了声。  1.追光者  “我愿意跟在你身后,像影子追逐着自由。”  自小,身后便有一个跟屁虫,蹦跶着小短腿,总是以身体向前伸的姿势想拉住我的手,想同我一起并肩,但我总是以灵巧的转身跑开,任他在身后气喘吁吁地喊着:“姐姐,我想和你一起走,等等我啊。”我却一个人快速奔跑开,找到小
期刊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辆奔驰轿车强行变道时,被一辆比亚迪撞翻,比亚迪车主唐先生把行车记录仪拍摄的事故发生过程放到了网上,一些网友认为他做得好,称赞他“干得漂亮啊,就应该撞他”,并向他求教经验。交警的事故认定书,更为比亚迪车主赢得了“马路侠客”的赞誉。  后来唐先生在微信群发语音说:“如果不是对方负全责,我一般不会去撞,只要是对方负全责我就去撞。”此话一出,有人开始指责他故意撞车、涉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