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工程项目从立项之初、施工前期的工程勘测阶段到施工图的设计阶段以及日后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最后工程验收阶段乃至项目使用阶段的沉降变形监控等阶段都要确定简单、方便、直观的控制网以满足工程使用要求。本文通过理论和简单实例,分析了工程实践中建筑工程施工放样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关键词】施工放样;理论过程;实践分析
1.施工放样相关知识
建筑工程施工放线是从建筑物定位开始的,一直到主体工程封顶都离不开。大致分三个阶段:建筑物定位(放线)、基础施工(放线)和主体施工(放线)。下面以建筑物定位过程简述施工放样的理论。
1.1建筑物定位
建筑物定位,是房屋建筑工程开工后的第一次放线,建筑物定位参加的人员是:城市规划部门(下属的测量队)及施工单位的测量人员(专业的)。根据建筑规划定位图进行定位,最后在施工现场形成(至少)4个定位桩。放线工具为“全站仪”或“比较高级的经纬仪”。
1.2施工控制网确定
工程建设在勘测阶段已经建立了高斯坐标系统,但是由于它是为了测图而建立的,没有考虑到施工阶段对坐标系统的要求。因此,测图坐标控制网中控制点的分布、密度、精度等难以满足施工测量的使用要求。建筑施工场地的平面控制网可根据场地的实际地形条件以及其他附近建筑物、构筑物分布情况布设成GPS控制网、导线控制网等。由于建筑物轴线绝大多数是相互垂直的关系,为了方便具体的施工测量的要求大多采用垂直坐标法放样建筑物的轴线,并常在建筑物场地布设建筑物基线作为施工控制网,来满足实际施工控制测量的要求。施工测量工作中为了施工的方便,常将高斯平面坐标系统的坐标控制点换算为施工控制网的坐标。
1.3 施工放样的测量
利用测量控制点放样,通过以上方法对施工控制坐标系统的确定,将在高斯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如图1中(Xp,Yp)换算成施工坐标系中的坐标,利用布设好的建筑基线,根据工程测设中点的放样方法:如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角度交汇法、距离交汇法等进行计算出放样基本数据,最后进行施工放样的测量。
2.具体试验实例分析
本节以某高校一待建工程的基坑开挖为例来分析施工放样的过程。该基坑拟定开挖深度为5m,基坑边长为100m*100m。
2.1熟悉设计资料及图纸
设计资料及图纸是施工放样的依据,在放样前应事先熟悉设计资料图纸。根据建筑总面积图了解施工建筑物与地面控制点以及相邻地物之间的关系等情况,从而确定放样平面位置的具体方案。
2.2现场踏勘
目的是了解现场的地物、地貌和控制点的分布情况,并调查与施工测量相关的具体实际问题。观察该施工场地可知其起伏不是特别大,但是场地上草地植物茂盛、利用全站仪进行观测不能观测到地皮的实际位置。
2.3拟定放样计划和绘制放样草图
以场地附近的控制点B1、B2(城市规划部门建立)为基准,在场区内设置由四个桩位形成的导线控制网(场区四周边及中间高处各布一点,保证通视即可),场区控制网是单位工程轴网设置的依据,控制网用全站仪进行投测。
2.4仪器(全站仪)测量放样
基于最简单极坐标放样方法β=90°,D=10m为例,说明利用测量控制点来放样建筑基线的具体方法的应用和实践意义。遇到的主要困难有不能观测到草坪下的地皮的实际点位,所以我们利用测仟(油漆标记十公分)标记点,瞄准时观测标记点最后记录时减去十公分。再者由于观测利用全站仪,它的视野较小另外观测粗瞄时也很难找到目标点,即使找到观测点,在进行放样观测时将测仟插入指定位置也需要大量的时间,故而我们先用皮尺放样10m的长度,利用一块大的KT板进行观测,找到全站仪激光发射的红点确切位置,调整前后左右距离最终将测仟精确插入土中。最后由于需要进行校核和施工控制桩的保存我们在测仟附近的草坪用红油漆进行简单标记。
2.5全站仪放样具体方法
在根据拟定放样计划进行极坐标的建筑基线的放样测量首先明确思路以十字点基线放样测量为方法如图(b)所示,点1点2为通过引测、坐标转换后的已知施工坐标系统的控制点。通过在点2架设全站仪,以点1为已知点通过多次精测放样测量出点1右侧点和点3。同理,架设仪器在点3处可观测点3相邻左右两侧的控制点,以及点3前进方向的控制点。由于施工场地平面控制点也可以兼作高程控制点,所以进行放样是便可确定建筑场地的实际高程。以此类比,可以通过建筑基线放样点4、点5、点6…,点7、点8、点9…来确定其他图纸上的放样点坐标。由于具体测量的平面距离以及场地地形的不同可以按实际情况适当的加密具体控制点的测量,最后进行控制点的校核以便满足规定精度的要求。我们校核的两条100m长距离最终误差只有2mm满足施工放线精度要求,同时也说明我们的放样测量方法是可取的。
【参考文献】
[1]宋建学.工程测量,郑州大学出版社,
[2]陈久强,刘文生.土木工程测量,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关键词】施工放样;理论过程;实践分析
1.施工放样相关知识
建筑工程施工放线是从建筑物定位开始的,一直到主体工程封顶都离不开。大致分三个阶段:建筑物定位(放线)、基础施工(放线)和主体施工(放线)。下面以建筑物定位过程简述施工放样的理论。
1.1建筑物定位
建筑物定位,是房屋建筑工程开工后的第一次放线,建筑物定位参加的人员是:城市规划部门(下属的测量队)及施工单位的测量人员(专业的)。根据建筑规划定位图进行定位,最后在施工现场形成(至少)4个定位桩。放线工具为“全站仪”或“比较高级的经纬仪”。
1.2施工控制网确定
工程建设在勘测阶段已经建立了高斯坐标系统,但是由于它是为了测图而建立的,没有考虑到施工阶段对坐标系统的要求。因此,测图坐标控制网中控制点的分布、密度、精度等难以满足施工测量的使用要求。建筑施工场地的平面控制网可根据场地的实际地形条件以及其他附近建筑物、构筑物分布情况布设成GPS控制网、导线控制网等。由于建筑物轴线绝大多数是相互垂直的关系,为了方便具体的施工测量的要求大多采用垂直坐标法放样建筑物的轴线,并常在建筑物场地布设建筑物基线作为施工控制网,来满足实际施工控制测量的要求。施工测量工作中为了施工的方便,常将高斯平面坐标系统的坐标控制点换算为施工控制网的坐标。
1.3 施工放样的测量
利用测量控制点放样,通过以上方法对施工控制坐标系统的确定,将在高斯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如图1中(Xp,Yp)换算成施工坐标系中的坐标,利用布设好的建筑基线,根据工程测设中点的放样方法:如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角度交汇法、距离交汇法等进行计算出放样基本数据,最后进行施工放样的测量。
2.具体试验实例分析
本节以某高校一待建工程的基坑开挖为例来分析施工放样的过程。该基坑拟定开挖深度为5m,基坑边长为100m*100m。
2.1熟悉设计资料及图纸
设计资料及图纸是施工放样的依据,在放样前应事先熟悉设计资料图纸。根据建筑总面积图了解施工建筑物与地面控制点以及相邻地物之间的关系等情况,从而确定放样平面位置的具体方案。
2.2现场踏勘
目的是了解现场的地物、地貌和控制点的分布情况,并调查与施工测量相关的具体实际问题。观察该施工场地可知其起伏不是特别大,但是场地上草地植物茂盛、利用全站仪进行观测不能观测到地皮的实际位置。
2.3拟定放样计划和绘制放样草图
以场地附近的控制点B1、B2(城市规划部门建立)为基准,在场区内设置由四个桩位形成的导线控制网(场区四周边及中间高处各布一点,保证通视即可),场区控制网是单位工程轴网设置的依据,控制网用全站仪进行投测。
2.4仪器(全站仪)测量放样
基于最简单极坐标放样方法β=90°,D=10m为例,说明利用测量控制点来放样建筑基线的具体方法的应用和实践意义。遇到的主要困难有不能观测到草坪下的地皮的实际点位,所以我们利用测仟(油漆标记十公分)标记点,瞄准时观测标记点最后记录时减去十公分。再者由于观测利用全站仪,它的视野较小另外观测粗瞄时也很难找到目标点,即使找到观测点,在进行放样观测时将测仟插入指定位置也需要大量的时间,故而我们先用皮尺放样10m的长度,利用一块大的KT板进行观测,找到全站仪激光发射的红点确切位置,调整前后左右距离最终将测仟精确插入土中。最后由于需要进行校核和施工控制桩的保存我们在测仟附近的草坪用红油漆进行简单标记。
2.5全站仪放样具体方法
在根据拟定放样计划进行极坐标的建筑基线的放样测量首先明确思路以十字点基线放样测量为方法如图(b)所示,点1点2为通过引测、坐标转换后的已知施工坐标系统的控制点。通过在点2架设全站仪,以点1为已知点通过多次精测放样测量出点1右侧点和点3。同理,架设仪器在点3处可观测点3相邻左右两侧的控制点,以及点3前进方向的控制点。由于施工场地平面控制点也可以兼作高程控制点,所以进行放样是便可确定建筑场地的实际高程。以此类比,可以通过建筑基线放样点4、点5、点6…,点7、点8、点9…来确定其他图纸上的放样点坐标。由于具体测量的平面距离以及场地地形的不同可以按实际情况适当的加密具体控制点的测量,最后进行控制点的校核以便满足规定精度的要求。我们校核的两条100m长距离最终误差只有2mm满足施工放线精度要求,同时也说明我们的放样测量方法是可取的。
【参考文献】
[1]宋建学.工程测量,郑州大学出版社,
[2]陈久强,刘文生.土木工程测量,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