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为了实现目标利润,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施工企业必须重视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而当前我国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亟需研究解决,本文就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现状;对策
一、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现状分析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根据施工企业总体目标和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有效的组织、控制、跟踪、分析和考核的一系列管理活动。我国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管理体系,但仍存在不少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工程项目“质量成本”控制弱化
“质量成本”是指为保护和提高工程质量而发生的一切必要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蒙受的经济损失。“质量成本”分为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质量预防费用和质量检验费用等。保证质量往往会引起成本的变化,但不能因此把质量与成本对立起来。长期以来,我国施工企业未能充分认识质量和成本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习惯强调工程质量,而对工程成本关心不够,造成工程质量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增加了提高工程质量所付出的“质量成本”,使经济效益不理想,企业资本积累不足;而项目经理部存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质量的倾向,可能会增加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付出的额外“质量成本”,既增加了成本支出,又对企业信誉造成不良影响。
(二)工程项目管理方法不完善
目前很多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对象只限于直接成本,因此其相应的管理方法也仅限于采用传统的制定标准成本和财务预算、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差异分析等方法。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要想控制工程项目的成本,只依靠上述几种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许多施工企业一旦采用某种控制方法和控制标准,就长期保持不变,没有考虑到市场环境的变化对成本控制的影响。事实上,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工程项目原先所采取的控制方法和控制标准就可能不再适应,因此,企业应该根据市场变化不断地对目前所采用的各种标准进行可行性评审,并加以调整,以保证这些标准合理、有效。另外,很多施工企业在管理体系上,偏重于事后管理,忽视了事前的预测和决策,难以充分发挥成本管理的预防作用,在成本责任方面,没有形成一套责任预算、责任核算和责任分析的管理体系,没有与工程项目的经济责任制度密切结合。
(三)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成本管理意识不强
目前,我国的工程项目经理部普遍存在成本管理意识不强的现象,即在项目内部,搞技术的只负责技术和质量,搞工程的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搞材料的只负责材料的采购及进场点验,而无人关心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工作。表面看来职责清晰,分工明确,但项目效益是靠大家来创造的,如果搞技术的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选用了虽然可行却不经济的方案施工,必然会增大工程项目成本;如果搞材料的只从产品质量角度出发,采购了优质高价的材料,即使是材料使用中没有一点浪费,成本还是降不下来。
二、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对策研究
(一)运用作业成本法对公路施工项目进行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法,是将间接成本和辅助资源更准确地分配到作业、生产过程、产品、服务及顾客中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的目标是增加顾客的价值和企业的最终利润。作业成本法的对象是“作业”而不是传统“产品”。所谓“作业”就是工作的各个单位,它们相互连接构成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作业要消耗一定的资源和时间并通过影响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最终影响着企业提供给顾客的价值和自身最终利润的实现。因此,以作业为对象深化管理是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手段。作业可分为基本作业和辅助作业,也可分为直接作业、间接作业和质量保证作业。作业成本法是系统化、集中化的方法,因为作业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能人为分割,它们一起构成一个有机的过程,管理者应根据作业之间的内在联系采取相应措施,消除非增值作业,提高作业的效率。
(二)从“质量成本”管理上要效益
对施工企业而言,无论是质量不足或过剩,都会造成“质量成本”的增加,都要通过“质量成本”管理加以调整。“质量成本”管理的目标是使4类“质量成本”的综合达到最低值。一般来说,质量预防费用起初较低,随着质量要求的提高会逐渐增加,当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再要求提高时,该项费用就会急剧上升。质量检验费用较为稳定,不过随着质量的提高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而质量损失费用则不然,开始时因质量较差,损失很大,随着产品质量不断改进,该项损失逐步减少。只有正确处理“质量成本”中的几个方向的相互关系,采用科学合理、先进实用的技术措施,才能在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水平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成本,杜绝完成工程量不少,经济效益低下的被动局面。
(三)完善成本控制制度,加强内控环节
一是人工费的控制。控制标准应按预算部门编好的成本分解表中的人工费用进行控制,人工费的控制必须注意:①严格控制人工费在整个工程项目成本费用中所占比例;②注意工作小组的人员搭配和人机配套;③充分利用有效的工作时间,尽量避免工时浪费,减少工作中的非生产时间。二是材料费的控制。在工程项目中,占整个工程成本的比重最大的是材料费,一般可达60%至70%左右,所以说材料费的控制至关重要。材料费控制主要应做好如下工作:①合理确定材料数量。按理论用量加合理损耗的办法与施工作业队结算,尽可能促使施工作业队更合理的使用材料,减少浪费损失。②规范工地材料领用的基础工作以及材料的存放送达工作。三是机械费的控制。要尽量减少施工中所消耗的机械台班量,通过合理施工组织、机械调配,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同时,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降低大修、经常性修理等各项费用的开支。
(四)强化经济观念,树立全员成本管理意识
施工企业必须树立全员经济意识,首先要统一思想认识,从项目管理人员到普通工作人员都要进行经济教育,灌输成本管理意识,把一切为了效益的意识深深地刻在每个职工的脑海里。对于施工企业来说,除组织大规模教育外,还要通过大幅标语、宣传栏进行宣传,诸如“向成本管理要效益”、“品牌是核心,成本是关键”等等,使每一位职工都能把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放在主要位置,其次是组织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这是实现成本目标的保证。
关键词: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现状;对策
一、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现状分析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根据施工企业总体目标和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有效的组织、控制、跟踪、分析和考核的一系列管理活动。我国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管理体系,但仍存在不少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工程项目“质量成本”控制弱化
“质量成本”是指为保护和提高工程质量而发生的一切必要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蒙受的经济损失。“质量成本”分为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质量预防费用和质量检验费用等。保证质量往往会引起成本的变化,但不能因此把质量与成本对立起来。长期以来,我国施工企业未能充分认识质量和成本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习惯强调工程质量,而对工程成本关心不够,造成工程质量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增加了提高工程质量所付出的“质量成本”,使经济效益不理想,企业资本积累不足;而项目经理部存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质量的倾向,可能会增加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付出的额外“质量成本”,既增加了成本支出,又对企业信誉造成不良影响。
(二)工程项目管理方法不完善
目前很多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对象只限于直接成本,因此其相应的管理方法也仅限于采用传统的制定标准成本和财务预算、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差异分析等方法。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要想控制工程项目的成本,只依靠上述几种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许多施工企业一旦采用某种控制方法和控制标准,就长期保持不变,没有考虑到市场环境的变化对成本控制的影响。事实上,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工程项目原先所采取的控制方法和控制标准就可能不再适应,因此,企业应该根据市场变化不断地对目前所采用的各种标准进行可行性评审,并加以调整,以保证这些标准合理、有效。另外,很多施工企业在管理体系上,偏重于事后管理,忽视了事前的预测和决策,难以充分发挥成本管理的预防作用,在成本责任方面,没有形成一套责任预算、责任核算和责任分析的管理体系,没有与工程项目的经济责任制度密切结合。
(三)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成本管理意识不强
目前,我国的工程项目经理部普遍存在成本管理意识不强的现象,即在项目内部,搞技术的只负责技术和质量,搞工程的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搞材料的只负责材料的采购及进场点验,而无人关心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工作。表面看来职责清晰,分工明确,但项目效益是靠大家来创造的,如果搞技术的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选用了虽然可行却不经济的方案施工,必然会增大工程项目成本;如果搞材料的只从产品质量角度出发,采购了优质高价的材料,即使是材料使用中没有一点浪费,成本还是降不下来。
二、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对策研究
(一)运用作业成本法对公路施工项目进行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法,是将间接成本和辅助资源更准确地分配到作业、生产过程、产品、服务及顾客中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的目标是增加顾客的价值和企业的最终利润。作业成本法的对象是“作业”而不是传统“产品”。所谓“作业”就是工作的各个单位,它们相互连接构成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作业要消耗一定的资源和时间并通过影响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最终影响着企业提供给顾客的价值和自身最终利润的实现。因此,以作业为对象深化管理是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手段。作业可分为基本作业和辅助作业,也可分为直接作业、间接作业和质量保证作业。作业成本法是系统化、集中化的方法,因为作业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能人为分割,它们一起构成一个有机的过程,管理者应根据作业之间的内在联系采取相应措施,消除非增值作业,提高作业的效率。
(二)从“质量成本”管理上要效益
对施工企业而言,无论是质量不足或过剩,都会造成“质量成本”的增加,都要通过“质量成本”管理加以调整。“质量成本”管理的目标是使4类“质量成本”的综合达到最低值。一般来说,质量预防费用起初较低,随着质量要求的提高会逐渐增加,当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再要求提高时,该项费用就会急剧上升。质量检验费用较为稳定,不过随着质量的提高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而质量损失费用则不然,开始时因质量较差,损失很大,随着产品质量不断改进,该项损失逐步减少。只有正确处理“质量成本”中的几个方向的相互关系,采用科学合理、先进实用的技术措施,才能在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水平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成本,杜绝完成工程量不少,经济效益低下的被动局面。
(三)完善成本控制制度,加强内控环节
一是人工费的控制。控制标准应按预算部门编好的成本分解表中的人工费用进行控制,人工费的控制必须注意:①严格控制人工费在整个工程项目成本费用中所占比例;②注意工作小组的人员搭配和人机配套;③充分利用有效的工作时间,尽量避免工时浪费,减少工作中的非生产时间。二是材料费的控制。在工程项目中,占整个工程成本的比重最大的是材料费,一般可达60%至70%左右,所以说材料费的控制至关重要。材料费控制主要应做好如下工作:①合理确定材料数量。按理论用量加合理损耗的办法与施工作业队结算,尽可能促使施工作业队更合理的使用材料,减少浪费损失。②规范工地材料领用的基础工作以及材料的存放送达工作。三是机械费的控制。要尽量减少施工中所消耗的机械台班量,通过合理施工组织、机械调配,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同时,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降低大修、经常性修理等各项费用的开支。
(四)强化经济观念,树立全员成本管理意识
施工企业必须树立全员经济意识,首先要统一思想认识,从项目管理人员到普通工作人员都要进行经济教育,灌输成本管理意识,把一切为了效益的意识深深地刻在每个职工的脑海里。对于施工企业来说,除组织大规模教育外,还要通过大幅标语、宣传栏进行宣传,诸如“向成本管理要效益”、“品牌是核心,成本是关键”等等,使每一位职工都能把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放在主要位置,其次是组织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这是实现成本目标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