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史上两大巨人,亚里士多德作为柏拉图的高足弟子,继承和发展了柏拉图的学说,然而两者又各有千秋。本文试图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观入手,分析两者的不同,并且由此所必然引发的两者文学艺术观的差异。
关键词: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哲学;文学艺术
1.导论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作为西方历史上的两大巨人,在哲学史和美学史上都拥有自己特殊的历史地位。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是虚幻的,因此艺术对客观世界进行模仿则是更加不真实的,而人类的情感是人性中卑下的部分,艺术给人们带来的快感是应该受到抑制的。在文艺的社会功用方面,柏拉图站认为文艺应该有利于为理想国培养有理性的公民。他对文学艺术基本上持否定的态度。而亚里士多德认为现实的世界是真实的世界,文艺对现实世界的模仿不但具有创造性,而且还能体现客观世界中固有的本质的一般的规律。他同时还认为人类的本能应该得到适当的满足,文艺给人们带来的快感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本文将具体研究他们文学艺术观的差异。
2.文学艺术观
在提到这一概念时,我们必须注意希腊人所了解的“艺术”和我们所了解的“艺术”不同。凡是可凭专门的知识来学会的工作都叫做“艺术”。音乐、雕刻、图画、诗歌之类是“艺术”,手工业、农业、医药、骑射烹调之类也叫做“艺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由于各自坚持的哲学思想体系的不同从而不可避免的提倡不同的文学艺术观。这主要体现在对待两个问题的不同观点:艺术创作的原动力问题以及文学艺术对社会的功用问题。柏拉图的伦理学也是建立在他的形而上学基础之上的,他认为只有理性才具有绝对的价值,是至善。亚里士多德继承了柏拉图的思想,同时又受其生活环境的影响,用在他看来更前后一致的科学的方法发展了柏拉图的理论体系,徘徊于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之间。下面我们将逐一进行分析。
3.艺术创作的原动力
柏拉图在《斐德诺》中把诗人和艺术家又分为第一等的和第六等的。第一等的诗人和艺术家是柏拉图极力推崇的,而第六等人是柏拉图所批判的。在这里我们仅讨论柏拉图所崇尚的第一等人的创作原动力(第六等人将在下文提到)。柏拉图的基本思想体系是建立在形而上学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基础之上的,他认为精神是第一性的,精神先于物质而存在,不受物质影响,并主宰着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精神决定物质。因此柏拉图认为文学艺术的产生也完全是精神的产物,有一种崇高的精神进入艺术家的脑海,指挥着艺术家完成艺术创作。这体现在他的“灵感说”、“迷狂说”、“回忆说”中。在他看,艺术创作的首要条件不是技巧而是灵感,他认为没有灵感,无论技巧怎样熟练,也绝对成不了大诗人。柏拉图眼中的第一类诗人艺术家正是神魂凭附,得到灵感的人。神灵凭附到诗人或者艺术家身上,使他处在迷狂状态,把灵感输送给他,暗中操纵着他去创作。诗人在创作的时候已经不受他自己控制,而成为神的代言人,神输送给诗人灵感,诗人再把这些灵感传达给无数的听众。而在“回忆说”中,柏拉图认为灵感是不朽的灵魂从前生带来的回忆。一柏拉图神秘的观点看,灵魂依附肉体,是罪孽的惩罚,依附了肉体的灵魂仿佛蒙上了一层障碍,认识善、美的能力也因此减弱。灵魂要认识真正的实体,普遍的真理,而进行真正的艺术创作,只能够凭借人世事物隐约地回忆到他附身肉体之前在最高境界所见到的景象,并对这“理式”的影子欣喜若狂,在这种“迷狂”状态中,灵魂像发酵似的滋生发育,向上奋发,艺术得以创作。
而作为一个自然科学家和逻辑学家,亚里士多德对艺术起源是持唯物主义态度的,并且体现出了辩证法的观点。他认为一切事物的成因不外乎四种:材料因、形式因、创造因和最后因。艺术创作的过程也是如此。如果说艺术家模仿自然,自然只是材料因,作品的形式是形式因,艺术家创造作品的目的是最后因,而艺术家才是创造因。艺术家的模仿活动实际上是创造活动。艺术家的模仿不是简单的模仿自然地外形,而是按照事物的内在规律体现事物的发展潜能而进行创造。艺术家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在《伦理学》里亚里士多德给艺术喜爱的定义是:“艺术就是创造能力的一种状况,其中包括真正推理的过程。”他是把艺术放在知识的基础之上的,艺术家不仅对所用的材料要有所认识,还要对创造的规律有知识。
4.文学艺术对社会的功用
前面提过柏拉图是站在贵族阶级的立场上的。他的所有理论在政治上的目的都是在新的而基础上建立足以维持贵族统治的政教制度和思想基础,这也包括他对文学艺术功用的看法。柏拉图强调文学艺术的教育政治目的,他认为文学艺术必须对人类社会有用,必须服务于政治,文艺的好坏首先从政治标准来衡量。有利于社会“正义”的文艺就是好的,破坏社会“正义”的文艺则是坏的。而柏拉图眼中的“正义”是指城邦里各个阶级都站在他们所应站的岗位,应统治的统治,应服从的服从,形成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柏拉图所说的理想国,不过是在雅典的情况下把封建等级制度进行改良,其目的仍然是维护贵族的统治。而柏拉图认为现行的文艺大多数模仿激动的感情和易变的性格,这些是人类性格中意志和情欲的表现,是人性中“卑劣的部分”的,这样的艺术不能使青少年学会勇敢、镇静、有节制,不能把青少年培养成“理想国”的保护者,因而是应该受到压制的。由此可见,柏拉图对待艺术总体上是持一种批判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是最早替快感辩护的哲学家。他认为对文学艺术的评价也应该考虑文学艺术给人们带来的快感。一方面文学艺术对客观世界的模仿可以使人获得对于客观世界的真的知识,可以让人产生快感;另一方面,人类本身就具有爱好节奏和和谐的天性,艺术家所模仿的艺术品如果也展现出一定的和谐和节奏美,也能使人产生快感。亚里士多德心中理想的人格是和谐的全面发展的人格。他认为本能、情感和欲望都是人性中所固有的,应该得到适当的发展,这样的人才是健康的。从这种思想出发,他对文学艺术的社会功用持肯定的态度,认为文学艺术满足人的一些自然要求,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是有益的。而亚里士多德虽然重视文艺的艺术标准,他也没有忽略艺术的政治功用,这一点我们还得借助亚里士多德对于悲剧的观点。他要求在悲剧中“祸不完全由自取,祸又有几分由自取”。因为这样的悲剧形象生活在我们身边,才能引起人们的哀怜和恐惧,从而满足人们的道德感,是人们不敢犯错误,而成为理想的公民。亚里士多德还认为诗和悲剧对人们的情绪能起净化作用,可以净化某些过激的思想,恢复听众的心理的健康,从而对社会有益。可见亚里士多德对文学艺术的社会功用同时也有道德方面的考虑。
5、总结
总之,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作为西方历史上的两大巨人,在哲学史、思想史和美学史上都拥有自己特殊的历史地位。他们的思想体系基本上决定了西方美学史的发展方向。亚里士多德作为柏拉图的学生,继承了柏拉图的部分思想,并且建立起了自己的思想体系,用更加科学的和更加前后一致的方法发展了老师的学说。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两者的思想还是有一定的不足,比如他们学说中所体现出来的阶级性思想。我们应该用辩证的方法对待两者的学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参考文献:
[1]曹淑蕾,《试论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5期.
[2]林炳熙,《哲学家眼中的文学艺术》,广东社会科学,1991年第1期.
[3]梯利著,伍德增补,《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95.
[4]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3.
[5]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关键词: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哲学;文学艺术
1.导论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作为西方历史上的两大巨人,在哲学史和美学史上都拥有自己特殊的历史地位。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是虚幻的,因此艺术对客观世界进行模仿则是更加不真实的,而人类的情感是人性中卑下的部分,艺术给人们带来的快感是应该受到抑制的。在文艺的社会功用方面,柏拉图站认为文艺应该有利于为理想国培养有理性的公民。他对文学艺术基本上持否定的态度。而亚里士多德认为现实的世界是真实的世界,文艺对现实世界的模仿不但具有创造性,而且还能体现客观世界中固有的本质的一般的规律。他同时还认为人类的本能应该得到适当的满足,文艺给人们带来的快感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本文将具体研究他们文学艺术观的差异。
2.文学艺术观
在提到这一概念时,我们必须注意希腊人所了解的“艺术”和我们所了解的“艺术”不同。凡是可凭专门的知识来学会的工作都叫做“艺术”。音乐、雕刻、图画、诗歌之类是“艺术”,手工业、农业、医药、骑射烹调之类也叫做“艺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由于各自坚持的哲学思想体系的不同从而不可避免的提倡不同的文学艺术观。这主要体现在对待两个问题的不同观点:艺术创作的原动力问题以及文学艺术对社会的功用问题。柏拉图的伦理学也是建立在他的形而上学基础之上的,他认为只有理性才具有绝对的价值,是至善。亚里士多德继承了柏拉图的思想,同时又受其生活环境的影响,用在他看来更前后一致的科学的方法发展了柏拉图的理论体系,徘徊于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之间。下面我们将逐一进行分析。
3.艺术创作的原动力
柏拉图在《斐德诺》中把诗人和艺术家又分为第一等的和第六等的。第一等的诗人和艺术家是柏拉图极力推崇的,而第六等人是柏拉图所批判的。在这里我们仅讨论柏拉图所崇尚的第一等人的创作原动力(第六等人将在下文提到)。柏拉图的基本思想体系是建立在形而上学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基础之上的,他认为精神是第一性的,精神先于物质而存在,不受物质影响,并主宰着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精神决定物质。因此柏拉图认为文学艺术的产生也完全是精神的产物,有一种崇高的精神进入艺术家的脑海,指挥着艺术家完成艺术创作。这体现在他的“灵感说”、“迷狂说”、“回忆说”中。在他看,艺术创作的首要条件不是技巧而是灵感,他认为没有灵感,无论技巧怎样熟练,也绝对成不了大诗人。柏拉图眼中的第一类诗人艺术家正是神魂凭附,得到灵感的人。神灵凭附到诗人或者艺术家身上,使他处在迷狂状态,把灵感输送给他,暗中操纵着他去创作。诗人在创作的时候已经不受他自己控制,而成为神的代言人,神输送给诗人灵感,诗人再把这些灵感传达给无数的听众。而在“回忆说”中,柏拉图认为灵感是不朽的灵魂从前生带来的回忆。一柏拉图神秘的观点看,灵魂依附肉体,是罪孽的惩罚,依附了肉体的灵魂仿佛蒙上了一层障碍,认识善、美的能力也因此减弱。灵魂要认识真正的实体,普遍的真理,而进行真正的艺术创作,只能够凭借人世事物隐约地回忆到他附身肉体之前在最高境界所见到的景象,并对这“理式”的影子欣喜若狂,在这种“迷狂”状态中,灵魂像发酵似的滋生发育,向上奋发,艺术得以创作。
而作为一个自然科学家和逻辑学家,亚里士多德对艺术起源是持唯物主义态度的,并且体现出了辩证法的观点。他认为一切事物的成因不外乎四种:材料因、形式因、创造因和最后因。艺术创作的过程也是如此。如果说艺术家模仿自然,自然只是材料因,作品的形式是形式因,艺术家创造作品的目的是最后因,而艺术家才是创造因。艺术家的模仿活动实际上是创造活动。艺术家的模仿不是简单的模仿自然地外形,而是按照事物的内在规律体现事物的发展潜能而进行创造。艺术家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在《伦理学》里亚里士多德给艺术喜爱的定义是:“艺术就是创造能力的一种状况,其中包括真正推理的过程。”他是把艺术放在知识的基础之上的,艺术家不仅对所用的材料要有所认识,还要对创造的规律有知识。
4.文学艺术对社会的功用
前面提过柏拉图是站在贵族阶级的立场上的。他的所有理论在政治上的目的都是在新的而基础上建立足以维持贵族统治的政教制度和思想基础,这也包括他对文学艺术功用的看法。柏拉图强调文学艺术的教育政治目的,他认为文学艺术必须对人类社会有用,必须服务于政治,文艺的好坏首先从政治标准来衡量。有利于社会“正义”的文艺就是好的,破坏社会“正义”的文艺则是坏的。而柏拉图眼中的“正义”是指城邦里各个阶级都站在他们所应站的岗位,应统治的统治,应服从的服从,形成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柏拉图所说的理想国,不过是在雅典的情况下把封建等级制度进行改良,其目的仍然是维护贵族的统治。而柏拉图认为现行的文艺大多数模仿激动的感情和易变的性格,这些是人类性格中意志和情欲的表现,是人性中“卑劣的部分”的,这样的艺术不能使青少年学会勇敢、镇静、有节制,不能把青少年培养成“理想国”的保护者,因而是应该受到压制的。由此可见,柏拉图对待艺术总体上是持一种批判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是最早替快感辩护的哲学家。他认为对文学艺术的评价也应该考虑文学艺术给人们带来的快感。一方面文学艺术对客观世界的模仿可以使人获得对于客观世界的真的知识,可以让人产生快感;另一方面,人类本身就具有爱好节奏和和谐的天性,艺术家所模仿的艺术品如果也展现出一定的和谐和节奏美,也能使人产生快感。亚里士多德心中理想的人格是和谐的全面发展的人格。他认为本能、情感和欲望都是人性中所固有的,应该得到适当的发展,这样的人才是健康的。从这种思想出发,他对文学艺术的社会功用持肯定的态度,认为文学艺术满足人的一些自然要求,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是有益的。而亚里士多德虽然重视文艺的艺术标准,他也没有忽略艺术的政治功用,这一点我们还得借助亚里士多德对于悲剧的观点。他要求在悲剧中“祸不完全由自取,祸又有几分由自取”。因为这样的悲剧形象生活在我们身边,才能引起人们的哀怜和恐惧,从而满足人们的道德感,是人们不敢犯错误,而成为理想的公民。亚里士多德还认为诗和悲剧对人们的情绪能起净化作用,可以净化某些过激的思想,恢复听众的心理的健康,从而对社会有益。可见亚里士多德对文学艺术的社会功用同时也有道德方面的考虑。
5、总结
总之,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作为西方历史上的两大巨人,在哲学史、思想史和美学史上都拥有自己特殊的历史地位。他们的思想体系基本上决定了西方美学史的发展方向。亚里士多德作为柏拉图的学生,继承了柏拉图的部分思想,并且建立起了自己的思想体系,用更加科学的和更加前后一致的方法发展了老师的学说。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两者的思想还是有一定的不足,比如他们学说中所体现出来的阶级性思想。我们应该用辩证的方法对待两者的学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参考文献:
[1]曹淑蕾,《试论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5期.
[2]林炳熙,《哲学家眼中的文学艺术》,广东社会科学,1991年第1期.
[3]梯利著,伍德增补,《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95.
[4]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3.
[5]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