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财务精细化管理概述
(一)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精细化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一种认真的态度、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精细化管理的理论形成于美国,而在日本得到应用、普及开花和结果。1911年,泰勒发表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这是世界上第一本精细化管理著作,但确在日本丰田公司被发展为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
精细化管理的内涵是“五精四细”,即精华(文化、技术、智慧)、精髓(管理的精髓、掌握管理精髓的管理者)、精品(质量、品牌)、精通(专家型管理者和员工)、精密(各种管理、生产关系链接有序、精准),以及细分对象、细分职能和岗位、细化分解每一项具体工作、细化管理制度的各个落实环节。“精”可以理解为更好、更优,精益求精;“细”可以解释为更加具体,细针密缕,细大不捐。精细化管理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重细节、重过程、重基础、重具体、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讲究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最佳。
(二)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概念
财务精细化管理是以细为起点,做到细致入微,对每一岗位、每一项具体的业务,都建立起一套相应的工作流程和业务规范,在实践中狠抓落实,并将财务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公司的各个生产经营领域,通过行使财务监督职能,拓展财务管理与服务职能,实现财务管理零死角,挖掘财务活动的潜在价值。“天下难事始于易,天下大事始于细”,精细化财务管理并不复杂,只是细中求精。
二、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条件
(一)把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事”精细化
企业财务管理的“事”包罗万象,有“大事”有“小事”,有“急事”有“缓事”,有重要的“事”有不太重要的“事”,有的“事”一个人负责就能完成,有的“事”需要多人才能完成。精细化“事”就是对“事”整体考虑的前提下,对“事”进行“原子化”分解和整理。“原子化”分解就是把事分解到一个人能够完成的地步。
(二)培养职业化的“人”
这也是精细化管理内涵中“精通”的要求,也就是精通财务管理的人才。职业化就是工作规范化、专业化,包括工作素养、工作行为、工作技能的职业化。工作素养包括工作的意识和思想等,工作行为包括工作的语言和动作等,工作技能包括专业技能和人际处理技能等。当“人”的工作意识、工作思想、工作语言、工作动作、工作技能都达到规范化、专业化程度,按照精细化的制度、流程完成工作,那实现精细化管理就有了“人”上的准备。总而言之,就是要培养出精通财务工作的精英人才。
(三)编写精细的财务管理制度,梳理完善精细化的流程,打造适合的信息系统,做到制度与制度之间、流程与流程之间无缝连接
这也是精细化管理内涵中“精密”的要求,要有精密的财务管理制度作为保障,精细的财务流程作为基础,以适合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依托,用制度、流程、信息系统将“人”“事”结合,做到事事有人负责,事事完成的情况有人检查,事事完成的步骤、结果有据可查、有章可循,这些就是企业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条件。
三、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明确正确的财务管理目标
财务管理的精细化,有两大主要任务:控制成本和促进收入增加,精细管理对企业最大的贡献在于成本控制、管理精细化的企业一般能够把成本控制带最优, 因而为精细管理能够优化流程、提高品质、降低不必要的损耗。除此之外,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促进收入的增加。财务管理不应是一味降低成本,而是要通过科学的分析将资金用在最有效益的地方。
这两大任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财务管理作为一种价值管理,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权益分配管理、成本管理等,是一项涉及面广而且综合性强的经济管理活动。因此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也就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需要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进行合作,把产品设计、营销、网络同收入和成本控制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全程参与。在每一个关键环节都实现有效跟踪与见空,做到企业的经营活动发展到哪里,财务管理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为此,公司要实行大财务战略。一方面,强化财务管理职能,拓宽财务管理领域;另一方面,提供精确的财务信息,引导企业运营活动的健康发展。财务分析要从财务的观点来看经营,从经营的观点来看财务,多重点业务和重要财务变动情况进行跟踪,定期或不定期地提出各种财务分析报告。财务分析不仅是企业评价财务状况、衡量经营业绩的重要依据,而且还应当担当起挖掘潜力、改进工作的重任。
(二)优化财务管理流程
以科学的管理手段和制度为平台,通过制定严格细致、切实可行的工作规范和督察机制,细化岗位责任和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实现从人治向法治过渡。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核心首先是要加强成本的控制,在每一个生产过程,每一道工序,每一项服务中都应以标准成本控制费用的开支,计算出产品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差异,分析原因。成本控制由责任部门及个人负责实施,做到全员参与,共同努力,以达到成本管理的要求;其次还要加强成本分析,综合成本分析、计划、定额等资料采用统计、数学等专门方法分析影响成本升降变动因素,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坚决控制成本,研究分析生产、销售、市场各种因素对成本的不利影响,另外还要加强成本考核,考核各单位成本状况,定期按照责任归属评价、报告各自工作业绩,为企业管理阶层决策提供依据。管理者应及时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找出责任者并给予奖惩,促进目标成本全面完成。
(三)采用精细化的管理手段
管理手段的精细化是指财务管理采用信息化手段保证财务管理的有效推进,保证财务管理的灵活性。如果没有信息化的标准化管理,大量的数据就无法正常流动,势必导致产生“信息孤岛”。与此同时,要实现对企业整个经营过程的监控,财务部门需要扩大财务信息采集面,建立财务信息的收集、整理、反馈和利用程序,整合会计信息和销售、网络、工程等业务数据信息,形成企业财务综合分析数据库。没有信息手段,无论是财务数据,还是其他业务数据,都很难实现高效率的采集,更无法进行汇总、分析和监控。
(四)加强“精通”型人才的培养
无论是精确的财务管理目标、精细的财务流程和先进的财务管理手段,都是需要“精通”财务的财务人员去实施,精英人才是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实施者,是精细化财务管理得以实现的根本支撑,“五精四细”的内涵最基本的因素是“人”。各个企业在选用财务人员时要严格把好人力资源关,将精英人才放在最适合的岗位,以有限的人力资源寻求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在工作“实战”中及时将出现的新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书面化,使这些宝贵经验和知识得到保存和积累,避免今后在同类问题上再犯错误。为不同财务岗位间的业务交流和新员工培训提供学习材料,促进岗位流动,为培养业务全面的职业化、综合性人才创造条件。
(一)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精细化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一种认真的态度、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精细化管理的理论形成于美国,而在日本得到应用、普及开花和结果。1911年,泰勒发表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这是世界上第一本精细化管理著作,但确在日本丰田公司被发展为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
精细化管理的内涵是“五精四细”,即精华(文化、技术、智慧)、精髓(管理的精髓、掌握管理精髓的管理者)、精品(质量、品牌)、精通(专家型管理者和员工)、精密(各种管理、生产关系链接有序、精准),以及细分对象、细分职能和岗位、细化分解每一项具体工作、细化管理制度的各个落实环节。“精”可以理解为更好、更优,精益求精;“细”可以解释为更加具体,细针密缕,细大不捐。精细化管理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重细节、重过程、重基础、重具体、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讲究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最佳。
(二)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概念
财务精细化管理是以细为起点,做到细致入微,对每一岗位、每一项具体的业务,都建立起一套相应的工作流程和业务规范,在实践中狠抓落实,并将财务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公司的各个生产经营领域,通过行使财务监督职能,拓展财务管理与服务职能,实现财务管理零死角,挖掘财务活动的潜在价值。“天下难事始于易,天下大事始于细”,精细化财务管理并不复杂,只是细中求精。
二、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条件
(一)把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事”精细化
企业财务管理的“事”包罗万象,有“大事”有“小事”,有“急事”有“缓事”,有重要的“事”有不太重要的“事”,有的“事”一个人负责就能完成,有的“事”需要多人才能完成。精细化“事”就是对“事”整体考虑的前提下,对“事”进行“原子化”分解和整理。“原子化”分解就是把事分解到一个人能够完成的地步。
(二)培养职业化的“人”
这也是精细化管理内涵中“精通”的要求,也就是精通财务管理的人才。职业化就是工作规范化、专业化,包括工作素养、工作行为、工作技能的职业化。工作素养包括工作的意识和思想等,工作行为包括工作的语言和动作等,工作技能包括专业技能和人际处理技能等。当“人”的工作意识、工作思想、工作语言、工作动作、工作技能都达到规范化、专业化程度,按照精细化的制度、流程完成工作,那实现精细化管理就有了“人”上的准备。总而言之,就是要培养出精通财务工作的精英人才。
(三)编写精细的财务管理制度,梳理完善精细化的流程,打造适合的信息系统,做到制度与制度之间、流程与流程之间无缝连接
这也是精细化管理内涵中“精密”的要求,要有精密的财务管理制度作为保障,精细的财务流程作为基础,以适合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依托,用制度、流程、信息系统将“人”“事”结合,做到事事有人负责,事事完成的情况有人检查,事事完成的步骤、结果有据可查、有章可循,这些就是企业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条件。
三、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明确正确的财务管理目标
财务管理的精细化,有两大主要任务:控制成本和促进收入增加,精细管理对企业最大的贡献在于成本控制、管理精细化的企业一般能够把成本控制带最优, 因而为精细管理能够优化流程、提高品质、降低不必要的损耗。除此之外,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促进收入的增加。财务管理不应是一味降低成本,而是要通过科学的分析将资金用在最有效益的地方。
这两大任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财务管理作为一种价值管理,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权益分配管理、成本管理等,是一项涉及面广而且综合性强的经济管理活动。因此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也就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需要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进行合作,把产品设计、营销、网络同收入和成本控制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全程参与。在每一个关键环节都实现有效跟踪与见空,做到企业的经营活动发展到哪里,财务管理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为此,公司要实行大财务战略。一方面,强化财务管理职能,拓宽财务管理领域;另一方面,提供精确的财务信息,引导企业运营活动的健康发展。财务分析要从财务的观点来看经营,从经营的观点来看财务,多重点业务和重要财务变动情况进行跟踪,定期或不定期地提出各种财务分析报告。财务分析不仅是企业评价财务状况、衡量经营业绩的重要依据,而且还应当担当起挖掘潜力、改进工作的重任。
(二)优化财务管理流程
以科学的管理手段和制度为平台,通过制定严格细致、切实可行的工作规范和督察机制,细化岗位责任和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实现从人治向法治过渡。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核心首先是要加强成本的控制,在每一个生产过程,每一道工序,每一项服务中都应以标准成本控制费用的开支,计算出产品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差异,分析原因。成本控制由责任部门及个人负责实施,做到全员参与,共同努力,以达到成本管理的要求;其次还要加强成本分析,综合成本分析、计划、定额等资料采用统计、数学等专门方法分析影响成本升降变动因素,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坚决控制成本,研究分析生产、销售、市场各种因素对成本的不利影响,另外还要加强成本考核,考核各单位成本状况,定期按照责任归属评价、报告各自工作业绩,为企业管理阶层决策提供依据。管理者应及时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找出责任者并给予奖惩,促进目标成本全面完成。
(三)采用精细化的管理手段
管理手段的精细化是指财务管理采用信息化手段保证财务管理的有效推进,保证财务管理的灵活性。如果没有信息化的标准化管理,大量的数据就无法正常流动,势必导致产生“信息孤岛”。与此同时,要实现对企业整个经营过程的监控,财务部门需要扩大财务信息采集面,建立财务信息的收集、整理、反馈和利用程序,整合会计信息和销售、网络、工程等业务数据信息,形成企业财务综合分析数据库。没有信息手段,无论是财务数据,还是其他业务数据,都很难实现高效率的采集,更无法进行汇总、分析和监控。
(四)加强“精通”型人才的培养
无论是精确的财务管理目标、精细的财务流程和先进的财务管理手段,都是需要“精通”财务的财务人员去实施,精英人才是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实施者,是精细化财务管理得以实现的根本支撑,“五精四细”的内涵最基本的因素是“人”。各个企业在选用财务人员时要严格把好人力资源关,将精英人才放在最适合的岗位,以有限的人力资源寻求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在工作“实战”中及时将出现的新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书面化,使这些宝贵经验和知识得到保存和积累,避免今后在同类问题上再犯错误。为不同财务岗位间的业务交流和新员工培训提供学习材料,促进岗位流动,为培养业务全面的职业化、综合性人才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