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互联网 ”背景下,跨境电商成为外贸增长的新引擎,宁波作为全国首批跨境电商试点城市,急需大量跨境电商专业人才。中职学校可抓住跨境电商迅猛发展的重大契机,立足国际商务专业,探索建立“互联网 ”背景下中职跨境电商人才的“六位一目标”培养模式,以破解专业发展的困境,满足跨境电商人才的市场需求,缓解目前跨境电商人才紧缺问题。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互联网 ”;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08-0025-04
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际贸易与“互联网 ”相结合催生了跨境电子商务,并迅速崛起,已经成为我国企业扩大海外营销、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方式,也为大众创业打开了一条通道。
一、宁波跨境电商的产业发展与人才供求情况
(一)宁波跨境电商产业发展情况
2012年5月,宁波成为国内首批开展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之一。历时5年多,宁波跨境电商产业迅猛发展。2014年10月17日,宁波成为首个累计交易额破亿元的试点城市。2015年5月26日,宁波成为全国首个累计交易额破10亿元的试点城市。2016年1月,宁波获国务院批复成为第二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宁波跨境电商完整生态系统已经逐渐形成,涵盖跨境电商平台企业、贸易企业和服务企业等。截至2016年7月,备案跨境电商市场主体共990家,与2014年底的79家跨境电商备案企业相比已经增长了近80%[1]。
跨境电商的飞速发展,催生了大量小型电子商务企业,也带动部分外贸企业和制造业企业的业务转型。电子商务企业数量增加、区域集聚极大地引发了政府、企业建设电子商务园区的热情,并自发地或在政府引导下建设了一批跨境电商园等集聚化平台。2016年6月,省级产业集群跨境电商试点方案公布,宁波市鄞州区名列其中。
(二)宁波跨境电商的人才需求情况
据调查,宁波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人数自2013年以来不断增长:2013年约17%,2014年约28%,2015年约35%,2016年需求增长率约39%,呈现出人才需求量不断攀升、毕业生素质与企业要求差距大两个特点。
1.企业类型与规模
目前备案的跨境电商贸易企业,其来源主要有两类:一是电子商务类企业;二是外贸公司,约占宁波外贸公司总数的40%。企业一般规模较小,约82%的企业员工不超过50人,约14%的企业人数在50至200人之间,只有约4%的企业人数超过200人。
2.专业类别与学历
目前,宁波跨境电商领域从业人员主要来自于国际贸易(含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外语(主要为英语和日语)与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学历需求的差异主要反映在不同的企业规模与岗位上。一般而言,普通从业人员的学历主要为专科及以下,企业所有者学历以本科及以上为主。小企业对中职层次人才需求大,中型企业对大专层次人才需求大,大型企业则更倾向于拥有本科学历的人才。鉴于目前跨境电商企业的规模均较小,因此,学历不会成为中职学生涉足跨境电商领域的障碍。尤其是在客服、销售助理、网络美工和部分运营助理等岗位,企业更青睐于动手能力强、薪资要求低的中职毕业生。
3.岗位设置与要求
结合对跨境电商实体企业的调研与对网络招聘信息的整理,归纳出目前宁波跨境电商人才的岗位设置与需求量。目前跨境电商人才的岗位主要有客服类、销售类、技术类、运营类、跨境物流类和其他。在这些岗位中,需求最为迫切的是销售类岗位(占32%),其次为运营类(占18%)、客服类(占14%)、技术类(占8%)、跨境物流类(占8%)、其他(占10%)。同时,具有良好英文基础的客服人员也较受企业青睐,在某些小型企业,销售类岗位与客服类岗位都由一个人兼任。再者,企业对熟悉跨境平台的运营管理策划的运营类岗位人才也有较大需求。针对上述跨境电商各岗位的工作任务与岗位能力要求的分析见表1[2]。
来看,跨境电子商务的就业岗位决定了其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与素质特点。总体而言,不仅要通晓跨境电商平台的运营和管理,还要知晓国际贸易、国际物流、网络营销、跨境支付等相关知识,同时也需要有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和国内外相关产品行业的知识背景。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不同的消费习惯和文化风俗礼仪,还应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真诚的服务意识和灵活的市场应变能力[3]。
(三)宁波跨境电商人才供给情况
从人才供给学校数量看,目前宁波约有33所学校相关专业可以为宁波跨境电商产业发展输送相关人才,其中普通本科院校8所,成人学校2所,高职高专院校6所,中职院校17所。但是,已开设跨境电商课程或方向的院校仅有11所,占宁波所有高校、高职院校、中职学校总数的17.5%,而这11所学校中,中职学校目前仅有2所。
从人才供给的质量来看,尽管有较多专业的毕业生可供企业选择,数量也相当可观,但企业仍然感觉难以招到合适的人才。企业认为大部分毕业生存在如下缺点: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专业知识不扎实,知识面窄,动手能力弱,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二、中职学校国际商务专业加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中职学校立足于现有的国际商务专业,积极借助专业已有的优势,开设跨境电商专业方向,是适应宁波跨境电商产业链发展、符合就业岗位对专业技能新要求,并破解当前传统外贸专业发展停滞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改革途径。然而在改革探索阶段,存在如下几大问题:
一是培养目標模糊。立足于国际商务专业加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需要制定清晰的培养目标,该目标既要区别于传统的国际商务专业又要区别于高职院校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目标。然而,目前中职学校培养的跨境电商人才规格与高职院校区别不大,或者仍然是基于传统的国际商务专业培养目标。 二是课程体系杂乱。由于各校开设跨境电商方向的时间不一,目前中职学校几乎没有完善的服务于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各校几乎是在传统的国际商务课程体系基础上,增设几门跨境电商课程。且各校开设的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标准不一,出现名称多样、开课学期差异较大、开设学时较短等情况,导致学生只能学到一些跨境电商知识的皮毛,很难掌握跨境电商的核心技能。
三是教材内容陈旧。由于跨境电商技术的日新月异与政策的不断变化,许多做法不断被修正,但是教材的更新远远达不到技术变化的速度,脱离实践的“纸上谈兵”式教学无法适应企业的实际应用需求,导致学生在校期间所学技能可能无法适应岗位工作任务的新要求。
四是师资力量匮乏。从师资情况看,宁波目前开设跨境电商教学的11所学校,共有跨境电商师资数为116人,企业兼职教师的比例仅有1%。师资几乎全部转自原国际商务专业或计算机专业缺乏系统的跨境电商知识与操作的培训,实践教学经验不足。
五是软硬件缺失。目前,虽然多数学校针对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已提出以实战代替模拟教学,然而,真正落实到位相当困难。首先,中职学生既没有资金和人脉,又没有货源和经验。其次,与其他课程的学习存在冲突,忙于实战的学生,往往文化课的学习会被落下,导致学生无法毕业。同时,学校对跨境电商实训室的硬件建设也远远跟不上跨境电商技术的要求,导致实践教学难以开展。
三、“互联网 ”背景下中职国际商务专业 “六位一目标”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结合区域实际与学校教学改革情况,针对以上中职学校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短板,笔者提出以“六位一目标”的方式改革当前中职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求满足“互联网 ”背景下市场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其中,“六位”是指专兼师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模拟实训、创业实战、校企双选。
(一)明确差异化目标,加强一线跨境操作人员培养
目前中职学校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做法基本是在国际商务专业的基础上,开设跨境电商方向,这确实是一条快速转型的方式,并能行之有效。因为跨境电商的本质是“互联网 外贸”,即以互联网为载体进行国际商务活动。但是,需要厘清传统国际商务岗位与跨境电商岗位的区别,中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与高职院校培养的区别,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拟订差异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可通过企业调研等方式,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对跨境电商的中职人才需求岗位、岗位工作任务、岗位能力要求、素质要求进行全面分析。从企业对中职学历学生的需求来看,中职毕业生从事的跨境电商岗位主要集中在客服、技术、物流、销售四大岗位群上。因此,中职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在:培养适应跨境电商发展的,能从事客服、技术、物流、销售四大基础性岗位的一线操作人员。
(二)专兼结合,打造专业跨师资团队
跨境电子商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其开展不仅需要国际贸易知识,还需计算机技术、网络营销、跨境物流、跨文化交际等多项技能和知识。因此,发展跨境电商专业方向还需要整合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几个相关专业的资源。学校可以将电子商务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相关的专业师资进行整合,成立专门的跨境电商教学团队,并对这个教学团队进行专业的跨境电商理论培训与实操训练,打造一支校内专业师资团队。同时,由于跨境电商更具实操性,学校还需聘请行业经验丰富的跨境电商精品卖家与相关专家担任实操课的讲师,成立一支专家讲师团,分享实际开店过程中的经验与案例。
(三)岗位需求,建立递进式课程体系
要培养适应于跨境电商发展形势的专业人才,还需要构建一套基于跨境电商工作岗位与能力要求的课程体系。考虑到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与中高职的培养定位衔接,笔者认为,可在原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基础上,增设跨境电商专业方向的课程,基于中职人才培养目标,以岗位成长为主线,构建职业成长递进式课程体系[4]。具体见表2。
(四)项目任务,实践信息化教学新课堂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大力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操作实务》课程为例,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建议以项目-任务式推进实践教学。同时积极采用案例分析、实践演示等有益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并运用好微课、慕课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线上体验。在项目进程中,教师还应选取真实案例作为背景,将真实店铺的运营业务引入课堂作为实例。这样学生获得的将不再是割裂的理论知识或枯燥的操作训练,而是情境式的多元素互动与岗位体验。表3是以速卖通平台为例开发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操作实务》项目任务教学进程。
(五)平台实训,构建理实一体模拟实训
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最好的方式是让学生进入真实项目开展真实环境下的实践教学。然而,目前几大跨境电商平台都要求以企業账号进行注册,这给校内实训带来一定的困难。笔者认为,学校可以先购买教学模拟账号,组建学生团队,注册店铺。让学生在速卖通等真实操作平台下,开展仿真式店铺经营实训,学生将平台操作过程与学习过程有机结合,真正达到学以致用。当然,校内的实训需要有硬件的支撑,因此,学校应加强跨境电商实训教学环境建设,让校内实训能更生动、更智慧。
(六)创业实战,提升人才培养的综合质量
学校可成立跨境电商工作室,由专业教师牵头,鼓励学生以团队形式成立跨境电商实体企业进行创业,积累真实店铺运营的经验。对于学生缺少人脉与资金的短板,可采取校友反哺、家长资助等形式,为学生提供货源与资金支持。同时,跨境电商是个复杂多变的工作,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有更高的要求。如学校应借助各类途径开展相关的职业素质培养,举办跨境电商风云人物故事会等,让学生在学习中感知创新,在团队中体会责任。
(七)校企合力,打通人才输送绿色通道
跨境电商技术与模式更新速度非常快,现存的知识技能几乎全部来源于企业实践的经验总结,因此,学校目前无法独立完成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任务,必须借助企业的外力,利用企业资源共同培养人才。与企业共建跨境电商教学联盟,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人才培养规格,改革课程体系,开发支撑教材,兼职专家参与课堂教学、校内实训。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学校可与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以由企业进行鉴定与评价,学生毕业后直接成为企业的员工,构建全新的跨境电商人才服务生态圈。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互联网 ”;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08-0025-04
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际贸易与“互联网 ”相结合催生了跨境电子商务,并迅速崛起,已经成为我国企业扩大海外营销、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方式,也为大众创业打开了一条通道。
一、宁波跨境电商的产业发展与人才供求情况
(一)宁波跨境电商产业发展情况
2012年5月,宁波成为国内首批开展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之一。历时5年多,宁波跨境电商产业迅猛发展。2014年10月17日,宁波成为首个累计交易额破亿元的试点城市。2015年5月26日,宁波成为全国首个累计交易额破10亿元的试点城市。2016年1月,宁波获国务院批复成为第二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宁波跨境电商完整生态系统已经逐渐形成,涵盖跨境电商平台企业、贸易企业和服务企业等。截至2016年7月,备案跨境电商市场主体共990家,与2014年底的79家跨境电商备案企业相比已经增长了近80%[1]。
跨境电商的飞速发展,催生了大量小型电子商务企业,也带动部分外贸企业和制造业企业的业务转型。电子商务企业数量增加、区域集聚极大地引发了政府、企业建设电子商务园区的热情,并自发地或在政府引导下建设了一批跨境电商园等集聚化平台。2016年6月,省级产业集群跨境电商试点方案公布,宁波市鄞州区名列其中。
(二)宁波跨境电商的人才需求情况
据调查,宁波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人数自2013年以来不断增长:2013年约17%,2014年约28%,2015年约35%,2016年需求增长率约39%,呈现出人才需求量不断攀升、毕业生素质与企业要求差距大两个特点。
1.企业类型与规模
目前备案的跨境电商贸易企业,其来源主要有两类:一是电子商务类企业;二是外贸公司,约占宁波外贸公司总数的40%。企业一般规模较小,约82%的企业员工不超过50人,约14%的企业人数在50至200人之间,只有约4%的企业人数超过200人。
2.专业类别与学历
目前,宁波跨境电商领域从业人员主要来自于国际贸易(含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外语(主要为英语和日语)与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学历需求的差异主要反映在不同的企业规模与岗位上。一般而言,普通从业人员的学历主要为专科及以下,企业所有者学历以本科及以上为主。小企业对中职层次人才需求大,中型企业对大专层次人才需求大,大型企业则更倾向于拥有本科学历的人才。鉴于目前跨境电商企业的规模均较小,因此,学历不会成为中职学生涉足跨境电商领域的障碍。尤其是在客服、销售助理、网络美工和部分运营助理等岗位,企业更青睐于动手能力强、薪资要求低的中职毕业生。
3.岗位设置与要求
结合对跨境电商实体企业的调研与对网络招聘信息的整理,归纳出目前宁波跨境电商人才的岗位设置与需求量。目前跨境电商人才的岗位主要有客服类、销售类、技术类、运营类、跨境物流类和其他。在这些岗位中,需求最为迫切的是销售类岗位(占32%),其次为运营类(占18%)、客服类(占14%)、技术类(占8%)、跨境物流类(占8%)、其他(占10%)。同时,具有良好英文基础的客服人员也较受企业青睐,在某些小型企业,销售类岗位与客服类岗位都由一个人兼任。再者,企业对熟悉跨境平台的运营管理策划的运营类岗位人才也有较大需求。针对上述跨境电商各岗位的工作任务与岗位能力要求的分析见表1[2]。
来看,跨境电子商务的就业岗位决定了其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与素质特点。总体而言,不仅要通晓跨境电商平台的运营和管理,还要知晓国际贸易、国际物流、网络营销、跨境支付等相关知识,同时也需要有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和国内外相关产品行业的知识背景。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不同的消费习惯和文化风俗礼仪,还应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真诚的服务意识和灵活的市场应变能力[3]。
(三)宁波跨境电商人才供给情况
从人才供给学校数量看,目前宁波约有33所学校相关专业可以为宁波跨境电商产业发展输送相关人才,其中普通本科院校8所,成人学校2所,高职高专院校6所,中职院校17所。但是,已开设跨境电商课程或方向的院校仅有11所,占宁波所有高校、高职院校、中职学校总数的17.5%,而这11所学校中,中职学校目前仅有2所。
从人才供给的质量来看,尽管有较多专业的毕业生可供企业选择,数量也相当可观,但企业仍然感觉难以招到合适的人才。企业认为大部分毕业生存在如下缺点: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专业知识不扎实,知识面窄,动手能力弱,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二、中职学校国际商务专业加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中职学校立足于现有的国际商务专业,积极借助专业已有的优势,开设跨境电商专业方向,是适应宁波跨境电商产业链发展、符合就业岗位对专业技能新要求,并破解当前传统外贸专业发展停滞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改革途径。然而在改革探索阶段,存在如下几大问题:
一是培养目標模糊。立足于国际商务专业加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需要制定清晰的培养目标,该目标既要区别于传统的国际商务专业又要区别于高职院校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目标。然而,目前中职学校培养的跨境电商人才规格与高职院校区别不大,或者仍然是基于传统的国际商务专业培养目标。 二是课程体系杂乱。由于各校开设跨境电商方向的时间不一,目前中职学校几乎没有完善的服务于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各校几乎是在传统的国际商务课程体系基础上,增设几门跨境电商课程。且各校开设的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标准不一,出现名称多样、开课学期差异较大、开设学时较短等情况,导致学生只能学到一些跨境电商知识的皮毛,很难掌握跨境电商的核心技能。
三是教材内容陈旧。由于跨境电商技术的日新月异与政策的不断变化,许多做法不断被修正,但是教材的更新远远达不到技术变化的速度,脱离实践的“纸上谈兵”式教学无法适应企业的实际应用需求,导致学生在校期间所学技能可能无法适应岗位工作任务的新要求。
四是师资力量匮乏。从师资情况看,宁波目前开设跨境电商教学的11所学校,共有跨境电商师资数为116人,企业兼职教师的比例仅有1%。师资几乎全部转自原国际商务专业或计算机专业缺乏系统的跨境电商知识与操作的培训,实践教学经验不足。
五是软硬件缺失。目前,虽然多数学校针对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已提出以实战代替模拟教学,然而,真正落实到位相当困难。首先,中职学生既没有资金和人脉,又没有货源和经验。其次,与其他课程的学习存在冲突,忙于实战的学生,往往文化课的学习会被落下,导致学生无法毕业。同时,学校对跨境电商实训室的硬件建设也远远跟不上跨境电商技术的要求,导致实践教学难以开展。
三、“互联网 ”背景下中职国际商务专业 “六位一目标”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结合区域实际与学校教学改革情况,针对以上中职学校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短板,笔者提出以“六位一目标”的方式改革当前中职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求满足“互联网 ”背景下市场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其中,“六位”是指专兼师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模拟实训、创业实战、校企双选。
(一)明确差异化目标,加强一线跨境操作人员培养
目前中职学校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做法基本是在国际商务专业的基础上,开设跨境电商方向,这确实是一条快速转型的方式,并能行之有效。因为跨境电商的本质是“互联网 外贸”,即以互联网为载体进行国际商务活动。但是,需要厘清传统国际商务岗位与跨境电商岗位的区别,中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与高职院校培养的区别,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拟订差异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可通过企业调研等方式,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对跨境电商的中职人才需求岗位、岗位工作任务、岗位能力要求、素质要求进行全面分析。从企业对中职学历学生的需求来看,中职毕业生从事的跨境电商岗位主要集中在客服、技术、物流、销售四大岗位群上。因此,中职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在:培养适应跨境电商发展的,能从事客服、技术、物流、销售四大基础性岗位的一线操作人员。
(二)专兼结合,打造专业跨师资团队
跨境电子商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其开展不仅需要国际贸易知识,还需计算机技术、网络营销、跨境物流、跨文化交际等多项技能和知识。因此,发展跨境电商专业方向还需要整合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几个相关专业的资源。学校可以将电子商务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相关的专业师资进行整合,成立专门的跨境电商教学团队,并对这个教学团队进行专业的跨境电商理论培训与实操训练,打造一支校内专业师资团队。同时,由于跨境电商更具实操性,学校还需聘请行业经验丰富的跨境电商精品卖家与相关专家担任实操课的讲师,成立一支专家讲师团,分享实际开店过程中的经验与案例。
(三)岗位需求,建立递进式课程体系
要培养适应于跨境电商发展形势的专业人才,还需要构建一套基于跨境电商工作岗位与能力要求的课程体系。考虑到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与中高职的培养定位衔接,笔者认为,可在原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基础上,增设跨境电商专业方向的课程,基于中职人才培养目标,以岗位成长为主线,构建职业成长递进式课程体系[4]。具体见表2。
(四)项目任务,实践信息化教学新课堂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大力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操作实务》课程为例,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建议以项目-任务式推进实践教学。同时积极采用案例分析、实践演示等有益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并运用好微课、慕课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线上体验。在项目进程中,教师还应选取真实案例作为背景,将真实店铺的运营业务引入课堂作为实例。这样学生获得的将不再是割裂的理论知识或枯燥的操作训练,而是情境式的多元素互动与岗位体验。表3是以速卖通平台为例开发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操作实务》项目任务教学进程。
(五)平台实训,构建理实一体模拟实训
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最好的方式是让学生进入真实项目开展真实环境下的实践教学。然而,目前几大跨境电商平台都要求以企業账号进行注册,这给校内实训带来一定的困难。笔者认为,学校可以先购买教学模拟账号,组建学生团队,注册店铺。让学生在速卖通等真实操作平台下,开展仿真式店铺经营实训,学生将平台操作过程与学习过程有机结合,真正达到学以致用。当然,校内的实训需要有硬件的支撑,因此,学校应加强跨境电商实训教学环境建设,让校内实训能更生动、更智慧。
(六)创业实战,提升人才培养的综合质量
学校可成立跨境电商工作室,由专业教师牵头,鼓励学生以团队形式成立跨境电商实体企业进行创业,积累真实店铺运营的经验。对于学生缺少人脉与资金的短板,可采取校友反哺、家长资助等形式,为学生提供货源与资金支持。同时,跨境电商是个复杂多变的工作,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有更高的要求。如学校应借助各类途径开展相关的职业素质培养,举办跨境电商风云人物故事会等,让学生在学习中感知创新,在团队中体会责任。
(七)校企合力,打通人才输送绿色通道
跨境电商技术与模式更新速度非常快,现存的知识技能几乎全部来源于企业实践的经验总结,因此,学校目前无法独立完成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任务,必须借助企业的外力,利用企业资源共同培养人才。与企业共建跨境电商教学联盟,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人才培养规格,改革课程体系,开发支撑教材,兼职专家参与课堂教学、校内实训。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学校可与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以由企业进行鉴定与评价,学生毕业后直接成为企业的员工,构建全新的跨境电商人才服务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