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怎样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好“养成教育”尤为重要。那么,学校如何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呢?
  主要采用“775养成教育”管理理念,即从抓“七个习惯”“七个一分钟”“五个杜绝”开始,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树立良好的校风,使校容、校纪有较大的改观。
  一、“七个习惯”
  1.养成制定计划的习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要养成制定计划的习惯。要会制定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年计划、人生计划,加大检查日计划、周计划的力度。没有监督的计划制定得再好也是一纸空文,班主任派一个科代表专门负责检查计划,这样一来,学生就养成了制定计划的习惯。
  2.养成提前预习的习惯。
  “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当然也不例外。如果学生课前不自觉主动地预习,就会一问三不知,小组也讨论不起来,也没有调动思维,达不到自主探究的目的。实行改革后,课堂是开放式的课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只起引导作用。因此,要求学生课前必须要预习,还必须派专人监督,时间长了,学生慢慢养成预习的习惯了,学习效率大幅度提高。由此可见,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是至关重要的。
  3.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
  “处处留心皆学问”,当学生遇到新奇的事物,欢呼兴奋、情绪盎然的时候,老师要恰倒好处地提醒、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细部,审视细节,不要只笼统地看大概。这样,学生慢慢培养了观察的好习惯。
  4.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
  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平时读课外名著书报时,要求学生准备一支笔,一个本,让学生边读边动笔,用“圈点勾画法”,标注,摘抄,把特别感兴趣的或不懂的词句都标注出来。外出时,及时把所见所闻和感想记录下来,养成写日记、记随笔的好习惯。
  5.整理错题集,使学生养成纠错的好习惯。
  学生在作业、测验中,难免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错误,为了防止下次再出错,学校建议学生进行“错题”整理,促使学生认真学习,作业尽量不做错。这样促使学生思考,提高自觉性,养成纠错的习惯。
  6.养成出考试题的习惯。
  笛卡尔说过“我思故我在”,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命令某学生出考试题来测试,有的学生出的题挺好。学生可互相抽查背书,互相出题做,互相当老师,互相批改作业,相互点评。
  7.养成当天事当天毕的习惯。
  中国有句古话:“今日事今日毕。”意思是说:“今天的事情,今天必须完成。”要求学生做到“当日作业,当日完成”。
  二、“七个一分钟”
  刚开始执行时,老师们怀疑,一分钟能写几个毛笔字、钢笔字?一分钟能写几个字的日记?一分钟能读几十个字的名著呢?其实,这里的一分钟是约数,只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了,练起来、读起来就远远不止一分钟了。
  1.每天练毛笔字一分钟。
  因为练毛笔字可以修心养性,远离烦躁,心平气和。因此,每天晚自习前,有自习课的老师要指导学生练至少一分钟的毛笔字。
  2.每天练钢笔字一分钟。
  同样每天晚自习前,要求有自习课的老师要指导学生练至少一分钟的钢笔字。老师首先让学生明白练字的好处:练字可以提高个人素质,让人觉得你有文化内涵,受益终生。
  3.每天写日记一分钟。
  日记,日有所记,记有所得,得有所悟,悟有所思。班主任要求学生天天都要写日记一分钟,还在于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日积月累,获益匪浅。
  4.每天演讲一分钟。
  语文老师每节课前,要求一个学生到台前演讲。训练发音吐字,训练语调、语气、语速、停顿,训练姿势语言。做到吐字发音准确清晰,换气自如。提高语言的表达技巧,使学生的语言具有形象、生动、风趣、幽默等特点。
  5.每天下午课前唱歌一分钟。
  学校要求下午第一节有课的老师,要组织学生唱歌提神,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唱歌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热爱美、追求美的能力,能使学生倍感幸福愉悦。
  6.每天读名著一分钟。
  每天晚自习都要求学生读名著,当学生被名著深深吸引后,语文老师要注重检查名著阅读的效果,这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
  7.每天抬头、挺胸、摆臂、踏步一分钟。
  学校要求学生每天站军姿,可以使人挺拔,有利于长高,增强体质,锻炼毅力,为形成好的气质与风度打下基础。
  三、做到“五个杜绝”
  1.杜绝上课打瞌睡。
  要杜绝学生上课打瞌睡,老师上课要有魅力,要能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老师多提问,学生不再打瞌睡,渐渐地养成好习惯。
  2.杜绝在校园内使用手机。
  学校禁止学生用手机,作弊、打架现象减少了,成绩提升了,校风校纪转好了。
  3.杜绝早读无读书声。
  养成学生大声读书的习惯,每班书声朗朗,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杜绝逃避课间操。
  班主任监督做操,学生会也来检查纪律,校园广播大力宣传课间操的作用,学生渐渐自觉了,也就养成了认真做课间操的习惯。
  5.杜绝逃避体育课。
  学校加大管理力度,班主任利用班会课时间给学生讲体育课的作用,学生渐渐明白,养成了自觉上体育课的习惯。
其他文献
江苏高考从08年开始增加了语文附加题(限文科生),这40分的附加题对于高三学生尤为重要,因为语文的前160分经过12年的学习基本上已经定型,而这40分大家几乎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它对于高考的最终成绩影响很大。其中最让学生头疼的就是15分的名著题,十部名著洋洋洒洒,内涵丰富,耗时长而收益少。而最最让学生痛苦的是简答题,似乎都能答一些,可与参考答案一对照,所获分数甚少,10分2题的简答题经常相差4、5分
期刊
新课标课程改革以来,要求高中生必须在三年学习期间阅读相关文学名著。这一要求极大地改变了以往学生单纯学习课本、知识面狭窄、能力较低的局面,从而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在学生的高中三年学习生活中,通过广泛阅读,能够取得极大的收获,个人能力也会有极大的提高。  首先,阅读经典充实了学生的高中生活。  高中三年匆匆易逝,有些学生很是茫然:或者埋首于功课,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高考书,以至于满面沧桑,未老先
期刊
教师要善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  一、让学生亲近课堂,做课堂的主体  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师的最高追求就是高效的课堂,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沟通、一种激发、一种互动,要让课堂成为快乐的场所。语文课堂,不应该教师从头到尾来分析课文,而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应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感悟文本,与文本对话。让学生在富有激情
期刊
河南省高考,自从2009年开始使用新课程改革的全国卷。这套试卷较过去相比,加大了阅读量,变得注重阅读,淡化基础知识,增加了一个新题型——探究题。从近几年此题的设题形式和答案组合来看,似乎不难,但要想精益求精,完善答案,还需雕琢历练。  探究题属于新生事物,还在摸索、尝试阶段。从2007年至2012年新课标卷的探究题答案基本都是封闭式的,答案从文中进行筛选、整合,再概括即可。随着探究题型的设题逐渐走
期刊
苏轼和纳兰性德分别是中国北宋和清朝著名的大词人,他们具有类似的人生经历,都在青年时期失去配偶。确切地说,苏二十八岁时失去爱妻王氏,纳兰在二十三岁时失去爱妻卢氏。因而,他们在情感体验上具有相同之处,失去爱妻的无比沉痛,不免会时时萦绕于心,发于言外,见于词作之中。《江城子》和《蝶恋花》就分别是他俩为悼念亡妻所作之词。这两首词作如下:  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
期刊
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被认为是“用血泪凝成的挽联”,千百年来被后人吟诵、传唱。其丰富的想象、炽热的情感、绚丽的色彩,无不使人惊叹。诗中光彩夺目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是屈原用心血、才华创造出来的一个艺术形象,是诗人屈原自我形象的完整投影,是屈原所追求的“美政”“美德”“美景”的集合。  阅读《离骚》,在脑海中时时会浮现出一位忧国忧民、嫉恶如仇、追求真理、向往光明的高尚完美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他高冠长剑,
期刊
在唐诗宋词鉴赏中,很多评论者如果想引用他人的评论文章时,都不约而同提到了一个人,并且把这个人的词论标准作为词作评价的最高典范。他,就是王国维,被鲁迅誉为研究国学的人物。既然能被鲁迅称赞,那这个人物肯定非比寻常。人教版新课程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十单元,就节选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十则。下面,就这一课的教学谈一些看法。  十则谈论的主要话题是“境界”,在第一则中作者就运用“最上、高格、自有名
期刊
“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如是说。兴趣是学生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满足好奇心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永无止境的本能欲望。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具有敏锐的思维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牢固的记忆力。生动、精彩、高效的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思维活跃起来,并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运用各种形式和手段,去激
期刊
新材料作文的题型,始终坚持内容上贴近时代生活、立意上具有多种选择、理解上不设障碍等原则。通过题干的具体要求,将立意的自主权、文体的选择权和标题的拟定权交给考生。经过六年的不断尝试与完善,到目前为止,比较而言,新材料作文作为高考作文题型,是优于其他题型的,进而备受命题者青睐。  那么新材料作文该如何审题呢?  一、由果溯因法  方法释义:由果溯因法就是由事件的结果去推究产生结果的原因,追问为什么,事
期刊
新材料作文,既区别于传统的材料作文,又吸收了话题作文的先进理念,是有着鲜明特点的作文形式。  其特点之一是高度的开放性,即允许考生在材料范围内自定角度,自主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可简称为“四自”。同时,它又吸纳了话题作文的“三自”(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元素,给予了考生更多的写作自主权。为考生张扬个性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特点之二是严格的限制性,即要求考生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范围,不要套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