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育改革背景下,我们开展了大量的区域游戏活动,设置了相应的活动区,为了引导幼儿自主游戏,我们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价值,对幼儿进行隐性指导,有效提高了区域游戏活动的质量。因此,本文结合小班幼儿区域环境创设的实践情况,提出有效的环境创设策略。
关键词:小班幼儿;区域活动;环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6-124
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育改革背景下,我们为幼儿开展自主游戏活动,设置了适宜的活动区,围绕《指南》精神,我们有效创造了活动区的游戏环境,并恰当地选择和投放适宜性的材料,诱发幼儿自主游戏。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我们一定要使教师认识到活动區环境创设的重要性,并能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阶段特点和身心发育水平,恰当地创设活动区环境,以及投放和运用适宜性的材料,从而使小班幼儿在符合他们年龄阶段特点的环境影响下,在积极主动地游戏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和知识。为此,本文提出了小班幼儿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策略,以期提高幼儿游戏的质量,促进幼儿发展。
一、创设宽松的游戏氛围,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曾经说,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性工作。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育改革背景下,我们实施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时开展了大量的区域活动,那么活动区就成了幼儿自主游戏和探究的重要场所。在游戏活动中幼儿自主选择游戏伙伴,在同伴的陪伴下自主确定游戏内容,选择感兴趣的材料进行操作,从而在积极主动的游戏活动中实现学习和发展。在进行活动区环境创设时,我们既要考虑到活动区的类型,还应该考虑每个活动区不同的游戏方向,提供有效的设施和装备,设计区域的位置和空间大小,这些都应该从幼儿的兴趣倾向以及发展需求出发。
例如,根据幼儿的兴趣,教师在小班设置了娃娃家、生活区、美工区、建构区等活动区,以满足幼儿的兴趣需求,同时在创设活动区环境时,一方面使环境创设满足其丰富性的要求,另一方面从色彩和造型上更具有童真童趣,以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阶段特点。
此外,区域活动环境创设要体现个性化。每一名幼儿来自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其天资也不同,性格各异,因此在创设环境时,我们不能使用统一的标准,不能一刀切式的投放同相同的材料,而是应该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创设个性化的环境,以促进幼儿个别化发展,也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进而提高活动区游戏活动的质量,真正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材料具有操作性、趣味性,引发幼儿自主游戏
幼儿的学习是建立在直接经验基础之上,是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总结、概括,在不断反思实积累经验实现的,而且大都是在动手操作中获得的。特别是对于小班幼儿来讲,他们正处在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转变的过程,所以我们一定要选择那些具有可操作性的材料,便于幼儿在动手操作中直接感知、亲身经历,进而习得知识,获得经验。
在选择和投放材料时,我们要注意材料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那些颜色和生动、形象的材料,更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而那些能够“动”的材料更容易调动幼儿操作的积极性。如在制作太阳的游戏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圆圈,还有许多的塑料棒让幼儿将圆圈周围插满塑料棒,围成一圈后变成一个太阳。这样的游戏材料由于颜色单一,缺乏趣味性,很少有幼儿参与。有的教师将材料换成了颜色鲜艳的材料并且是小动物的造型,有效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为大青虫装上小脚丫、为狮子添上长尾巴和长长的毛、为小刺猬插上刺儿、为七星瓢虫放上7个大圆点儿,等等。这些材料既有趣又具有可操作性,受到了幼儿的热烈欢迎,而且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幼儿还与小伙伴进行互动交流,形成了更多游戏的情境。如有的幼儿为大青虫装上小脚丫以后,和小伙伴玩起了让大青虫走路的游戏,从而使材料由平面变为立体,由静态变为动态,有效维持了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使他们更加深入地与材料进行互动。
三、体现小班年龄阶段特点,满足幼儿发展需求
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幼儿的需求和身心发展水平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在创设环境时,应该遵循小班幼儿的年龄阶段特点,比如小班幼儿喜欢明亮的色彩,喜欢玩平行游戏,喜欢借助图形开展自主游戏等,因此我们在创设环境时,就应该从幼儿的这些特点出发来创设环境、提供材料、设计标识。
以生活区的厨房游戏为例,教师发现孩子们对锅碗瓢盆等材料的兴趣非常浓厚,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对厨房游戏乐此不疲。特别是有些幼儿喜欢模仿小伙伴玩游戏,那么教师在提供材料时就必须投放平行游戏的材料,使每个幼儿都人手一份,避免幼儿因为材料而发生争抢,或者是因为材料不足而发生等待的情况,这些都不利于幼儿游戏兴趣的提高。此外,教师还要根据幼儿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设计一系列的标识,引导幼儿自主游戏。比如在娃娃家“过家家”的游戏活动中,幼儿虽然选择了自己扮演爸爸这个角色,但是在游戏过程中却并没有担负起爸爸的职责,也没有完成相关的游戏任务,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标识牌,时刻提醒幼儿自己在扮演某个角色,从而使他们每次都能更加积极主动地根据标识牌的提示完成相应的角色任务。
总之,在小班幼儿教学中,我们不适合采用“小学化”的教学方式,不能单纯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应该利用游戏的形式渗透五大领域课程的教学内容,使幼儿在直接感知、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中获得知识,积累经验。其中区域游戏活动是教师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活动区的功能,通过环境进行隐性指导,促使幼儿自主探究与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奋魁,马忠芳.小议环境创设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J].祖国,2018(03):166.
[2]商晓燕.浅析生活环境中的幼儿道德教育策略[J].才智,2018(03):69.
四川省 德阳市 罗江区第一幼儿园
关键词:小班幼儿;区域活动;环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6-124
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育改革背景下,我们为幼儿开展自主游戏活动,设置了适宜的活动区,围绕《指南》精神,我们有效创造了活动区的游戏环境,并恰当地选择和投放适宜性的材料,诱发幼儿自主游戏。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我们一定要使教师认识到活动區环境创设的重要性,并能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阶段特点和身心发育水平,恰当地创设活动区环境,以及投放和运用适宜性的材料,从而使小班幼儿在符合他们年龄阶段特点的环境影响下,在积极主动地游戏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和知识。为此,本文提出了小班幼儿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策略,以期提高幼儿游戏的质量,促进幼儿发展。
一、创设宽松的游戏氛围,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曾经说,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性工作。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育改革背景下,我们实施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时开展了大量的区域活动,那么活动区就成了幼儿自主游戏和探究的重要场所。在游戏活动中幼儿自主选择游戏伙伴,在同伴的陪伴下自主确定游戏内容,选择感兴趣的材料进行操作,从而在积极主动的游戏活动中实现学习和发展。在进行活动区环境创设时,我们既要考虑到活动区的类型,还应该考虑每个活动区不同的游戏方向,提供有效的设施和装备,设计区域的位置和空间大小,这些都应该从幼儿的兴趣倾向以及发展需求出发。
例如,根据幼儿的兴趣,教师在小班设置了娃娃家、生活区、美工区、建构区等活动区,以满足幼儿的兴趣需求,同时在创设活动区环境时,一方面使环境创设满足其丰富性的要求,另一方面从色彩和造型上更具有童真童趣,以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阶段特点。
此外,区域活动环境创设要体现个性化。每一名幼儿来自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其天资也不同,性格各异,因此在创设环境时,我们不能使用统一的标准,不能一刀切式的投放同相同的材料,而是应该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创设个性化的环境,以促进幼儿个别化发展,也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进而提高活动区游戏活动的质量,真正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材料具有操作性、趣味性,引发幼儿自主游戏
幼儿的学习是建立在直接经验基础之上,是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总结、概括,在不断反思实积累经验实现的,而且大都是在动手操作中获得的。特别是对于小班幼儿来讲,他们正处在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转变的过程,所以我们一定要选择那些具有可操作性的材料,便于幼儿在动手操作中直接感知、亲身经历,进而习得知识,获得经验。
在选择和投放材料时,我们要注意材料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那些颜色和生动、形象的材料,更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而那些能够“动”的材料更容易调动幼儿操作的积极性。如在制作太阳的游戏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圆圈,还有许多的塑料棒让幼儿将圆圈周围插满塑料棒,围成一圈后变成一个太阳。这样的游戏材料由于颜色单一,缺乏趣味性,很少有幼儿参与。有的教师将材料换成了颜色鲜艳的材料并且是小动物的造型,有效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为大青虫装上小脚丫、为狮子添上长尾巴和长长的毛、为小刺猬插上刺儿、为七星瓢虫放上7个大圆点儿,等等。这些材料既有趣又具有可操作性,受到了幼儿的热烈欢迎,而且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幼儿还与小伙伴进行互动交流,形成了更多游戏的情境。如有的幼儿为大青虫装上小脚丫以后,和小伙伴玩起了让大青虫走路的游戏,从而使材料由平面变为立体,由静态变为动态,有效维持了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使他们更加深入地与材料进行互动。
三、体现小班年龄阶段特点,满足幼儿发展需求
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幼儿的需求和身心发展水平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在创设环境时,应该遵循小班幼儿的年龄阶段特点,比如小班幼儿喜欢明亮的色彩,喜欢玩平行游戏,喜欢借助图形开展自主游戏等,因此我们在创设环境时,就应该从幼儿的这些特点出发来创设环境、提供材料、设计标识。
以生活区的厨房游戏为例,教师发现孩子们对锅碗瓢盆等材料的兴趣非常浓厚,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对厨房游戏乐此不疲。特别是有些幼儿喜欢模仿小伙伴玩游戏,那么教师在提供材料时就必须投放平行游戏的材料,使每个幼儿都人手一份,避免幼儿因为材料而发生争抢,或者是因为材料不足而发生等待的情况,这些都不利于幼儿游戏兴趣的提高。此外,教师还要根据幼儿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设计一系列的标识,引导幼儿自主游戏。比如在娃娃家“过家家”的游戏活动中,幼儿虽然选择了自己扮演爸爸这个角色,但是在游戏过程中却并没有担负起爸爸的职责,也没有完成相关的游戏任务,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标识牌,时刻提醒幼儿自己在扮演某个角色,从而使他们每次都能更加积极主动地根据标识牌的提示完成相应的角色任务。
总之,在小班幼儿教学中,我们不适合采用“小学化”的教学方式,不能单纯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应该利用游戏的形式渗透五大领域课程的教学内容,使幼儿在直接感知、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中获得知识,积累经验。其中区域游戏活动是教师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活动区的功能,通过环境进行隐性指导,促使幼儿自主探究与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奋魁,马忠芳.小议环境创设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J].祖国,2018(03):166.
[2]商晓燕.浅析生活环境中的幼儿道德教育策略[J].才智,2018(03):69.
四川省 德阳市 罗江区第一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