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茶道》百期之“十大茶市事件”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lianpe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首近十年,中国茶市波诡云谲。诸多可预见的和不可预见的,好的、坏的或是不好也不坏的茶市事件盘根交错,也由此呈现出了复杂多样的表情——或为焦虑,或为困惑,或为欣喜,或为激动。
  以下这些事件可能会有失偏颇,并不能完全客观地反映这些茶市事件以及背后的成因,但这些事至少是整个茶行业有目共睹或亲身经历的热点。同时,这些事件,不论悲喜成败,都注定要被历史铭记。
  茶企上市
  在大消费时代,当白酒、中药企业驰骋于资本市场不断创造市值、业绩惊爆点时,茶叶产业虽坐拥着过千亿的市场容量,除了分别于2009年和2011年在香港上市的云南龙润茶、台湾天福控股外,茶企在A股市场至今尚未有“0”的突破。各路资本“大手笔”投资茶企、地方政府争相出台扶持政策计划打造茶企上市军团的消息不绝于耳。曾经距“茶叶第一股”目标最近的是安溪铁观音集团。然而2013年1月,安溪铁观音主动撤回了上市申请材料,结束了IPO之旅。随后4月份,另一家茶企华祥苑也主动撤单,退出IPO申请。至今,茶企冲刺“茶叶A股第一股”希望全部破灭。
  “金骏眉”之争
  首创于2005年的“金骏眉”,填补了国内市场无高端红茶的空白,并带动了中国红茶的复兴。2007年后“金骏眉”价格一路飙升,创造了中国茶叶高端品牌的一个“神话”。然而,“金骏眉”自从诞生以来就与争议相伴随。“金骏眉”到底是红茶通用名还是商标名?多年来这一话题一直在茶商间争论不休。2013年12月24日,北京市高院针对由“金骏眉”商标引发的商标异议复审案做出二审判决,最终认定“金骏眉”是一种红茶约定俗成的通用名称,不应作为商标注册,并据此判令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重新做出裁定。
  绿色和平组织的“农残门”风波
  国际非政府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的一份《2012年茶叶农药调查报告》,国内9家知名品牌的18种茶叶“均含有至少3种农药残留,检出的农药种类总数高达29种。其中6个样本含有10种以上农药残留。超过半数的产品被检出含有氰戊菊脂、硫丹、灭多威等国家禁用农药。该报告一出,包括业界在内的整个中国社会一遍哗然。被曝光茶企对其“合法性”、“居心”产生质疑;食品安全专家对其混淆“农残”与“农残超标”进行批判;一般茶人则对茶叶的“国标”与“欧标”展开讨论……中国茶叶之前从没有过像这次事件那样,进入过全体老百姓的关注视野。
  星巴克卖茶
  2012年,美国咖啡连锁企业星巴克正式宣布,在中国推出9款茶品,包含了中式茶和异域茶两大类,其中3款中式茶是在中国市场首次推出,包括白牡丹茶(白茶)、碧螺春(绿茶)以及东方美人(乌龙茶),除此之外,还有意大利风格的甘菊花草茶、产自印度大吉岭的印度红茶以及星巴克的原核心产品英式红茶和伯爵红茶。实际上,星巴克早就已经开始布局茶饮市场。1999年,星巴克收购了茶叶专卖店泰舒茶(Tazo)品牌,借助星巴克门店、官网以及零售商出售茶包和瓶装茶饮,公司产品线得以扩展,也为其带来额外的10亿美元年销售额。而为了铺平进军茶叶市场的道路,2012年11月,星巴克还出价6.2亿美元收购了专业散茶零售商Teavana。
  茶叶消费回归平民化
  2012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随后接连不断出台的反对“四风”的系列举措,促使公务消费清风由政府吹向地方,并涌向经济领域。高端礼品茶的定制市场全面遇冷,呈现量价齐跌的局面。受政策面调整影响,次年国内春茶价格除云南普洱茶和福鼎白茶因市场热捧使茶青价格上涨外,其它地区的茶青和干毛茶均出现下跌,跌幅大体在10%~30%之间,茶企主动应对消费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生产结构的调整,将生产重点移至更适于大众消费者的中低档茶叶产品上。
  普洱茶茶市地震
  经过数年的炒作、涨价后,2007年,普洱茶市场遭到重创,价格急转直下,瞬间跌到谷底。很多茶农、茶商措手不及,赔得血本无归,至今仍旧谈虎色变。这就是外界所说的“普洱茶泡沫破裂”。
  2000年前后,在台湾、广东消费者的带动下,具有悠久历史的普洱茶犹如黑马般杀人中国茶叶市场,并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价格几连翻。2003年,在不断上涨的价格及茶商热钱的冲击下,勐海进入了全民皆茶的时代。然而,这样的“好事”并没有持续多久。导致普洱茶市崩盘的直接原因是温州“炒茶团”进行了一次资本狙击,推倒了“大益7542”这块多米诺骨牌。之后,普洱茶市场全盘崩溃。
  古树茶再“疯狂”
  曾经历过暴涨之后彻底崩盘的普洱茶,沉寂6年后,自2013年以来,又再次“发威”。与全国茶市整体价格低迷相比,普洱茶却一枝独秀,尤其是普洱古树茶,其价格逆势上涨,古树毛茶的收购价上涨幅度从30~100%不等,名山古树茶价格与去年相比,基本翻倍。
  显然,普洱古树茶最大的卖点就在于其原生态和稀缺性。古树茶生长环境得天独厚,不施肥不打农药,采摘较难,产量稀少,具有生态和品质优势。除了传统的老茶商和外来茶商之外,寻找投资方向的民间游资携巨资进入古树茶,普洱茶的投资属性再次被激活。
  老白茶受追崇
  近两三年来,一向“默默无闻”的白茶也开始跻身主打产品之列,尤其是药效价值与收藏价值兼具的老白茶(陈年白茶)正以迅猛的速度抢占市场份额,赢来“涨”声一片。同时,随着“白茶热”的蔓延,无论是产区,还是市场,一些“嗅觉”敏锐的茶企茶商,纷纷将目光转向了老白茶。
  一场由老白茶引领的消费新风尚已经形成。然而,对于价格堪比火箭的老白茶,让人们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了当年普洱茶的“疯狂”。为此,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切忌一味地追求老白茶,同时,在收藏、投资老白茶时,也应保持理性,切忌盲目跟风,以免重蹈普洱茶的覆辙。
  红茶热
  在武夷山金骏眉红茶的带动下,近年来,红茶已成为茶叶消费的新热点,国内传统红茶和新兴红茶的生产得到快速发展。中国红茶的复兴和发展离不开对武夷山红茶的研究与市场的看好。与此同时,在武夷山红茶的影响下,目前,“信阳红”、“遵义红”等新派红茶以及“滇红”、“宁红”、“浮红”、“川红”等传统红茶的市场占有率都在不断增高。
  大红袍热
  大红袍,产于福建武夷山,品质优异,是中国乌龙茶之极品。大红袍之所以特别引人关注,不仅因为神话有趣,更因为始终十分神秘。它的神秘,首先在于它的稀贵。历史上的大红袍,本来就少,而如今公认的大红袍,仅存于九龙窠岩壁上,最好的年份,茶叶产量也不过几百克。自古物以稀为贵。这么少的东西,自然也就身价百倍。
  2009年~2010年初,大红袍遭游资炒作,价格暴涨,每斤达到最高10万元。大红袍自身的神秘玄妙,加上不菲的价格,让人产生遥不可及的感觉。随着市场的逐步调整,以及大红袍独有的地域限制保护,大红袍价格如今终于回归正常。
其他文献
铁观音,安溪人最自豪的味觉作品。它以各种方式参与安溪人的生活,它的“兰香音韵”滋养了淳朴民风,成就了安溪的过去和现在。  如同蜿蜒千里的戴云山脉,近300年春秋,兴衰交替上演。然而,铁观音并没有在时间的反复淘洗中湮没不彰,也没有因“误入歧途”而一蹶不振。  它撑起了中国茶市的半壁江山,甚至成为福建的代名词。它的生命力和魅力来自原始基因,来自热爱者的毅然坚守。  来自安溪铁观音的发源地西坪的八马茶业
期刊
福鼎白茶亮相米兰  意大利米兰时间6月30日上午9点30分,以“茶香五洲、绿色福建”为主题的“福建活动日”在米兰世博园中国馆闪亮登场。意大利、法国、爱尔兰等多个国家的政府和国家馆代表应邀出席了福建日活动。  当天开幕仪式简洁务实,福建代表团团长、省贸促会副会长陈力达,米兰世博会中国馆馆长张亮分别致辞欢迎国内外嘉宾参加福建活动日。  在中国馆茶文化园区,在以福建山水茶乡为主要素材的中国茶文化展项和优
期刊
茶在世界各地的传播由来已久,所不同的是,它在东方是通过禅传播而出,而在西方却是通过贸易成就,它在东方的新罗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在西方也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最初无论在哪里,茶文化都是通过绿茶而传出去,后来在西方红茶变得最为流行,有“东方绿西方红”之称。在东方,茶种子、栽培方式、做茶方法很早就传出去,所以从那开始绿茶最流行。可是西方人原来视茶为商品,通过贸易,海运几个月,绿茶有变质而红茶却没有,久而久之
期刊
近十年来,中国茶产业迎来了一个井喷式发展的黄金时期:茶园面积不断扩张、茶叶产量逐年直线上升、六大茶类百花齐放、茶叶市场风起云涌、茶叶消费日益升温……  正是在这样一个“热气腾腾”的大背景下,中国茶企迅速成长起来,知名品牌纷纷涌现,并以千帆竞渡、百舸争流之势在中国版图上攻城略地,抢占自己的市场份额,有的茶企甚至放眼世界,把“战线”延伸到国际。  天福茗茶  创建于1993年,是一家集茶叶自产、制、销
期刊
茶,可以养壶,还可以养出一座城市。  在中国这个古老的饮茶国度,从南到北,由东至西,无论是山温水暖、风景秀丽的南方,还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赋予了每一座城市个性鲜明的茶文化风景。于是,茶与一座城的故事每天都在茶杯中上演。  北京  作为一国之都,五代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华的许多传统文化都在这里生根,繁荣,碰撞,茶文化也不例外。北京人爱喝花茶,即香片,走遍京城胡同,喝香片的
期刊
7月2日,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评比尘埃落定。安溪铁观音以公共品牌身份,入选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首位,这是安溪铁观音继2010年上海世博会获选“中国世博十大名茶”后斩获的又一项国际殊荣。与此同时,安溪县八马茶业的赛珍珠铁观音和华祥苑茶业的金凤凰铁观音以企业品牌身份,入选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骆驼奖,再一次迈上国际舞台,全程参与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国馆中国茶文化周活动。  历史上,各种版本的中国名茶中都
期刊
茶产业的勃兴,也带来了茶文化的繁荣。茶的消费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闻香品味,也可以是精神层面的,如文化创意产品。  它们更加注重茶之人文精神的表达与呈现,给人们带来的是一种观念、一种思想,或是传达一种时代的精神。  “世博”十大名茶  2009年,经过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上海市茶叶学会和“中国世博十大名茶”招管会的评选,安溪铁观音、都匀毛尖、湖南黑茶、西湖龙井、武夷岩茶、祁门红茶、六安瓜片、天目湖白茶
期刊
商场如战场,各行各业的企业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茶业亦是如此。尤其是在当今“诸侯争霸”的茶企“战国时代”,几乎没有“常胜将军”,茶企倘若一着不慎,就有可能满盘皆输,任何一家参与竞争的茶企都面临着淘汰出局的危险。  茶企欲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成功地突围,扩张自己的品牌版图,营销创新就显得至关重要。  涌现品牌“管家”  近几年,国内茶叶市场空前火热,不仅传统茶企业不断提升拓展而且有新资本不断加入,新一轮
期刊
《海峡茶道》走过了一百期,这是很圆满的一个数字,也是充满活力的一个开始。八年来,刊物与业界一同成长,成为最有影响的一份媒体,为这个纷繁的时代奉上一缕芬香。  回顾过往,是为了更好前行。  2005年,这是很有意义的一年,媒体行业在福建也有了新的变化。《海峡茶道》与其他几份刊物在筹办期间,诸事甚繁:要选择明确的定位,要构建团队,要生存要发展,一切都是新的。  2006年,《海峡茶道》正始创办。  在
期刊
诚然,茶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给人们总是一种悠远旷古的“时光”味道。然而,在21世纪的今天,茶的消费已然超出了传统的囿限,正以一些更时尚、更便捷的方式进入人们的生活。  毕竟,茶这种历史悠久的国饮,之所以能绵亘千年,从古代一直绵延到今天,它的生命力正是在于充分尊重传统的同时也不排斥拒绝时尚,是一种兼容并蓄。  茶食品、茶饮料  茶是天然的抗氧化剂、风味改良剂和营养功能助剂。速溶茶、茶酒、茶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