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输入,优质输出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gfl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对初中生英语书面表达提出的要求,结合初三学生学习现状以及英语作文教学情况,探讨如何有效输入语言素材、实现书面表达的优质输出、实现写作目标等问题并提出可行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词块 句式 结构 输入 输出 书面表达
  一、问题的提出
  中考书面表达分值15—20分,但从中考的书面表达得分结果看,平均分偏低、高分人数较少,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悬殊,从学生卷面情况来看,不足主要表现为:逐字翻译,中文式表达多;简单句多,结构不紧凑;句式单一,不会使用多种表达;文本框架不清晰,缺乏语法结构。这个结果说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成效不高,广大初中英语教师需要切实加强英语写作教学方法、策略。
  二、问题的解决
  1.大量积累词块。词块作为一种介于单词与句子之间的语言结构,是写作教学的理想单位。词块,即词汇组块(lexical chunks),是语言使用者在语言输入和输出过程中频繁使用的,集语法、词汇和功能于一体,具有特定予以和结构并以固定或固定形式存在,有益于提高语言生成能力的短语、固定搭配、习惯用语和句式。例如在九年级Unit5 B2b的文章中,学生可以整理出高频词块,教师应要求学生在书面表达时熟练运用这些词块。
  2.不断丰富文章句式。好作文由好句子构成,打好句子基础是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关键。那什么是好句子呢?笔者认为应包含以下要素:语法正确、结构连贯、句意完整、语言简洁。笔者从学生的日常习作中提取典型句子,让学生参与评析,然后通过讲解,使其对好句的四要素有更感性的认识。
  除此以外,笔者对于学生作文进行选择性批改。每次布置写作任务时,明确告诉学生本次批改的重点,提醒学生注意。
  3.精心锤炼逻辑结构。《英语课程标准》五级标准对写作有这样的描述:能使用常见的连接词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能根据图示或表格写出简单的段落或操作说明。
  九年级Unit8 B2b阅读材料中要求学生找到常用连接词并说明功能。如:so—expressing a result; as, because, since—giving reasons; but, however, though—expressing a difference. 并在课本2d部分加以练习。依托课本,笔者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补充不同功能的连接短语,要求学生在平时练习书面表达时充分运用。如:
  4.课内外结合获取语言素材。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有效地利用阅读教学,依托阅读文本,进行写作技能的指导,对文本的篇章结构、句式、词汇进行合理的整合、总结,并有意识输入其他与文本话题相关的词汇、句型等,让学生能够模仿文本并在文本基础上进行拓展,以提高写作能力。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Go For It中的3a,2b文章具有内容完整统一、文章结构清晰、上下文衔接自然、句式丰富多样等特点,是很好的学习素材。
  5.注重实践,加强写作练习。
  (1)突出重点,翻译句子。有些书面表达题目要求学生根据中文提示信息,完成文章。学生很容易用中文句式表达英文内容。因此,要求学生进行中英互译就很有必要。翻译练习是培养学生语言意识,排除母语干扰的好方法。
  如九年级Unit 7 2b文章中有许多使用频率高的词块,笔者将这些词块编成中译英练习,既要学生熟悉教材中的词块,又需要思考灵活使用,而不是死记硬背课文句子。
  a.看电视会阻碍我们的学业。
  Watching TV can get in the way of our schoolwork.
  b. 我不反对跑步。
  I have nothing against running.
  (2)创设情景,仿写句子。仿写是以教材为基础在课文或其他语言材料中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表达方式或结构再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将其改变成具有其他意义的句子。是实现英语语言优质输出的有效手段。通过仿写,学生可以将“书本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选取生活中的话题、情景让学生仿写,才能激发他们的表达热情和积极性,学生对于该句型印象会更加深刻。
  (3)实战演练,限时写作。限时写作是检验学生所学写作知识内化程度的最佳方式,也是教师制定下一步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通常,笔者会根据学生的限时作文,提取出易错点,让学生进行改错练习;列举出好词好句,并标注使用该词句的学生姓名,以增加学生写作信心;归纳改写范文,并引导学生进行评析。
  三、总结
  书面表达是综合性很强的语言运用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同时也要将听说读写综合起来,以“听”“说”“读”促“写”。通过课本、课堂、课外多方面多层次的输入,实现句子到篇章的优质输出,切实提高初三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范庆.整合课本阅读素材,提高学生写作能力[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5,(2).
  [2]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摘要】教育教学活动是由教师与学生分别扮演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组合而成的,因而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缺少不了师生间的教学互动和学习交流活动。然而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如何组织学生进行英语“互动交流”学习活动才能够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呢?初中英语课堂上师生互动将对学生英语学习产生哪些教育作用呢?针对这些初中英语课堂教学问题,本文将从实际教学经验中总结几点关于“初中英语高效课堂中的互动交流”这一课题的可行
【摘要】《政府工作报告》是政论文的典型文本,其英译直接关乎我国的国际形象,文化价值和意识形态输出的效果。本文将以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来分析政论文的特点及具体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政论文 翻译策略  政论文是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当前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的议论文,形式多样,范围广阔,具有一定的政治倾向。凡是对时政问题进行议论说理的文章,都可以属于政论文的范畴。  一、政论文的特点  政论文
【摘要】很多教师将“Checkout time”板块看作单元内容的边缘,对学生学习英语知识意义不大。而实际上,这一板块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够发挥复习和整合单元知识的作用。本文先对 “Checkout Time”板块内容进行了简要分析,紧接着以五年级上册Unit 6为例,详细地阐述如何发挥这一板块作用。  【关键词】“Checkout Time”板块 译林新版教材 教学方法  “Chec
【摘要】与颜色有关的词十分丰富,颜色词及其构成的词语在中西文化中有很大的差异,其中包含了不同的意义,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内涵。本文使用对比的手法浅析了它们在中西方文化中的不同内涵,并对如何正确使用颜色词进行探讨,了解并掌握中英颜色词的差异对我们提高英语表达能力、促进跨文化交际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颜色词 文化内涵 跨文化交际  一、引言  在人类语言中,颜色词独特而迷人,我们经常用它来描述
一、活动概况简介  1.活动背景。2015年11月14至16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观摩培训会”在青岛举行。为进一步提高邢台市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更好把握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方向,优化教师教学理念,我市选派数名代表参会观摩。为使更多教师享受到全国最高水平的英语课堂优质资源,共议教学改革创新发展大计。2015年12月22日上午,在邢台市教
【摘要】随着大学英语教育与社会需求间脱节现象的愈演愈烈,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读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应用能力,是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应该解决好的问题。本文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改革为研究对象,在分析CDIO理念下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英语阅读教改的“四重奏”,以期为大学英语教学的职业化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CDIO理念 大学英语 改革 教学  一、引言  大学英语作为高等教育阶段重要的
【摘要】现今越来越多的民办高校对本校大学英语教学进行了改革,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英语写作作为体现学生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的重要因素也受到各高校的重视。但焦虑情绪的存在使得学生英语写作成绩很难提高。“翻转课堂”的出现,可以有效降低学习者写作时的焦虑,缓解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无助感和孤独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翻转课堂 民办高校 英语写作 焦虑  一、引言  焦
【摘要】二语词汇的习得尚存在很多难题,本文从二语习得的词汇方面讨论词汇与概念映射的理据与路径,解决例如“习得的二语词汇词形反映在习得者词汇系统中却是母语的概念”等问题。据以往研究表明,当二语习得者将二语词形映射到概念上时,作为词汇习得的重要步骤之一,总是存在一定偏差,二语词汇的词义往往直接通过母语系统翻译的词元转换过来,使得母语系统的概念进入二语词汇系统并直接成为二语词元。  【关键词】概念重构
【摘要】如今,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还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适应时代对高素质毕业生的需要,我们必须开展创新教育,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加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公共英语 教学创新 课堂教学  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目前课堂教学惯用“课堂讲解 课外练习”的老套路,当然高职高专也不例外
【Abstract】 Intentionally or unintentionally, body language can be put into practice separately or in combination with utterance, paralanguage or other nonverbal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Because of 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