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有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要求,才会有相应的智力及非智力活动。学生只有对学知识产生情感,才会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学习。同时,情感又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学生只有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真实的文章来。以陶冶情操为目的,培养青少年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崇高优美的感情,丰富的文化知识修养,是学校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
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刘勰曾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的主旨思想,在写作时才能细致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文质并茂的佳作来。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
一、激发情感,以情激情
领悟课文中蕴藏的思想感情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前提。语文教材编排的文章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大多文情并茂,发人深省。因此,在教学中要以“情”字入手。吟诵玩味是语文学习的要诀之一,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们的语文教学却恰恰忽视了“情”的作用,只在字、词方面下了工夫,并未去把握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要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作品,就需要把精力集中于“情”字上,深刻剖析作品,将感情融入每个角色中,竭力挖掘出作者写作时的匠心独具之处,力争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释放出来。课前可采用情境导入、悬情渲染、气氛烘托等方法,以此触动学生的心弦,引发学生的探求热情,使学生“相知”“乐知”,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文中的字、词、句、章进行深入领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教育。
二、 采用多种有效手段,丰富学生的情感
发掘课文蕴涵的思想感情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先决条件,而要广采博览、纵深挖掘,就必须全面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写作背景、思想经历等。例如,教师如果不对朱自清坎坷的人生经历和傲岸性格进行全面了解,就讲不好《背影》和《春》等作品,更讲不清作品中蕴涵的思想感情。教师对感情“浓”、“淡”的理解,如果不够清晰,往往就会陷入读其“美文”,而忽略其“美形”的误区,达不到教化之目的。很多时候,学生厌倦教师的空洞说教,其原因就在于教师只说其文理而未讲其意义,更未透彻剖析其“情”。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只有进行了精心准备,讲课时才能讲得透、叙得真。
我们的学生也只有具备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才可能借助语言与作者沟通,才能从字里行间去洞悉作者的感情世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学生本身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欣赏的主体,语文学习正是在鉴赏中实现的。因此,鉴赏主体的生活经历,尤其是情感经历,又影响到鉴赏和学习的效果。尤其是写作,它更需要学生的情感。情者,文之经。学生如果没有丰富细腻的情感,就不可能写出真挚感人的文章来。
三、 恰当选择课文,抓住情感教育的契机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是客体,学生是主体,学生处于主动地位。那么,怎样把作品内在的思想感情通过客体传递给主体,使主体受到感染,情感得到同化呢?笔者认为,教师首先要根据作品内在的思想感情,创设一定的情境氛围,和作者产生共鸣,并按照自己的审美体验作出一定的美学评价,然后再引导学生进入作品所创设的情境当中,启发学生的审美体验。实践表明,教材中的情与境是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统一,情是其中的思想感情,境是描绘的形象画面。作者描绘情境是为了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教师挖掘、分析情境的寓意是为了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充实美育内容;学生进入情境是为了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产生思想共鸣,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四、抓住课文中蕴藏的情感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背影》中的父亲送儿子上火车的事件,其中有些事情既不是非得他去做不可,也不是他力所能及的。如穿过铁道、爬过月台去买橘子。但在父亲心目中,这些事情都是非他亲自去做不可的,都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不做就觉得心里不踏实。因此,他一一竭尽全力去做了,还做得那么认真、那么自然。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父亲的背景便不同于随处可遇的背影,而是充满感情、饱含深意的背影。人非草木,对此,作者怎能不为之流泪,读者又怎能不为之动容呢?笔者在讲授此文时,联系到自己送儿子上大学去火车站时的情景,情不自禁地讲述起自己作为一个父亲的感触来,趁此机会也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情感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位学生去年秋天陪同父亲送自己的哥哥上大学到火车站,亲眼目睹了父送子的动人场景,深切感受过父爱的无私与崇高,对《背影》课文内容的理解非常独到,当即在讲台上绘声绘色地谈起了体会,整个教室十分安静,许多学生听后都眼噙泪花。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感因素是不容忽视的。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一非智力因素,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变单纯的知识教育为素质教育,培养新型人才。应该指出的是,中学语文课有其自身的目的性要求,因而也不可能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审美教育与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由点滴入手,见“缝”插针,从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中去了解什么是真正美的事物,什么是丑的事物,什么是积极健康的情感内容。潜移默化,寓教于乐。
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刘勰曾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的主旨思想,在写作时才能细致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文质并茂的佳作来。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
一、激发情感,以情激情
领悟课文中蕴藏的思想感情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前提。语文教材编排的文章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大多文情并茂,发人深省。因此,在教学中要以“情”字入手。吟诵玩味是语文学习的要诀之一,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们的语文教学却恰恰忽视了“情”的作用,只在字、词方面下了工夫,并未去把握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要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作品,就需要把精力集中于“情”字上,深刻剖析作品,将感情融入每个角色中,竭力挖掘出作者写作时的匠心独具之处,力争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释放出来。课前可采用情境导入、悬情渲染、气氛烘托等方法,以此触动学生的心弦,引发学生的探求热情,使学生“相知”“乐知”,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文中的字、词、句、章进行深入领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教育。
二、 采用多种有效手段,丰富学生的情感
发掘课文蕴涵的思想感情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先决条件,而要广采博览、纵深挖掘,就必须全面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写作背景、思想经历等。例如,教师如果不对朱自清坎坷的人生经历和傲岸性格进行全面了解,就讲不好《背影》和《春》等作品,更讲不清作品中蕴涵的思想感情。教师对感情“浓”、“淡”的理解,如果不够清晰,往往就会陷入读其“美文”,而忽略其“美形”的误区,达不到教化之目的。很多时候,学生厌倦教师的空洞说教,其原因就在于教师只说其文理而未讲其意义,更未透彻剖析其“情”。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只有进行了精心准备,讲课时才能讲得透、叙得真。
我们的学生也只有具备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才可能借助语言与作者沟通,才能从字里行间去洞悉作者的感情世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学生本身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欣赏的主体,语文学习正是在鉴赏中实现的。因此,鉴赏主体的生活经历,尤其是情感经历,又影响到鉴赏和学习的效果。尤其是写作,它更需要学生的情感。情者,文之经。学生如果没有丰富细腻的情感,就不可能写出真挚感人的文章来。
三、 恰当选择课文,抓住情感教育的契机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是客体,学生是主体,学生处于主动地位。那么,怎样把作品内在的思想感情通过客体传递给主体,使主体受到感染,情感得到同化呢?笔者认为,教师首先要根据作品内在的思想感情,创设一定的情境氛围,和作者产生共鸣,并按照自己的审美体验作出一定的美学评价,然后再引导学生进入作品所创设的情境当中,启发学生的审美体验。实践表明,教材中的情与境是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统一,情是其中的思想感情,境是描绘的形象画面。作者描绘情境是为了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教师挖掘、分析情境的寓意是为了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充实美育内容;学生进入情境是为了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产生思想共鸣,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四、抓住课文中蕴藏的情感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背影》中的父亲送儿子上火车的事件,其中有些事情既不是非得他去做不可,也不是他力所能及的。如穿过铁道、爬过月台去买橘子。但在父亲心目中,这些事情都是非他亲自去做不可的,都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不做就觉得心里不踏实。因此,他一一竭尽全力去做了,还做得那么认真、那么自然。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父亲的背景便不同于随处可遇的背影,而是充满感情、饱含深意的背影。人非草木,对此,作者怎能不为之流泪,读者又怎能不为之动容呢?笔者在讲授此文时,联系到自己送儿子上大学去火车站时的情景,情不自禁地讲述起自己作为一个父亲的感触来,趁此机会也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情感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位学生去年秋天陪同父亲送自己的哥哥上大学到火车站,亲眼目睹了父送子的动人场景,深切感受过父爱的无私与崇高,对《背影》课文内容的理解非常独到,当即在讲台上绘声绘色地谈起了体会,整个教室十分安静,许多学生听后都眼噙泪花。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感因素是不容忽视的。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一非智力因素,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变单纯的知识教育为素质教育,培养新型人才。应该指出的是,中学语文课有其自身的目的性要求,因而也不可能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审美教育与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由点滴入手,见“缝”插针,从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中去了解什么是真正美的事物,什么是丑的事物,什么是积极健康的情感内容。潜移默化,寓教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