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无邪”是孔子对诗经内容做出的整体性评价,意思是《诗经》中的每一篇目都符合孔子的政治理想、伦理道德规范和审美观念。后人对这句话有多种不同的解释。笔者认为,“思无邪”实际上是指思想的真切自然的流露,包含着孔子的人性思想和人文情怀。
关键词:思无邪;性情纯真;人文情怀
“思无邪”一句出自《论语·为政》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其在春秋原典中出现于《鲁颂·駉》:“駉駉牡马,在埛之野。薄言駉者,有駰有騢,有驔有鱼,以车祛祛。思无邪,思马斯徂!”这句诗是在称誉马的矫健有力,擅长长途跋涉,可以用于物资运输、杂役供给,马走在路的正中央,只行正道直道。这句诗既蕴含着对原始诗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也包含了对周代礼乐文明的尊重与崇敬。
古今学者对思无邪的解释大致分为两个角度,一个是将“思”理解为“思想”,“无邪”即为“归于正”、“无邪恶”,是要号召和教育人民思想要纯正,不要有邪恶之思;第二种观点是将“思”理解为语助词,将“邪”释为“徐”,“无邪”即为“无虚徐”,“不虚假”,性情真诚无伪,心无旁骛,即“诗”是先民性情的真实流露。另有少数学者认为,“无邪”当作“无围”解,是指诗经的内容无所不包、宽广无际,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军事等诸多范畴,对各地的风俗民情、天象地貌、甚至鸟兽鱼虫这些细微之处都有描写或提及。
何晏在《论语集解》一书中引用了包咸的解释,认为“无邪”是“归于正”之意,这一解释既符合孔子对诗经评价的原意,也符合先秦时期“邪”字作“偏邪”的基本意义。同时,这一解释在儒家诗学中也一直占有权威地位,杨伯峻的解释也在这个范围内,即“诗篇思想纯正”。程颐则认为:“‘思无邪’者,诚也。”①诗歌是对作者情志的直抒胸臆。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将“思”字释为人的思想,“人的思想一定有问题,不经过文化的教育,不经过严正的教育,不会走上正道,所以他说整理诗三百篇的宗旨,就为了‘思无邪’。”②
《诗经》的内容十分复杂,既有颂扬统治者功绩和德行的篇目,也有对统治阶层糜烂生活的揭露控诉,既有宗庙祭祀的庄严乐词,也有天真烂漫的传情之诗。关于这些诗是否都符合孔子“思无邪”的评价,最受争议的就是爱情诗和下层人民揭露社会阴暗面的作品。汉儒对这些诗的解释方法是:通过许多“史实”来进行牵强附会的解释,如将《静女》一篇释为“刺时也,卫君无道,夫人无德。”,《关雎》一篇所体现的是后妃之德。与汉儒不同,朱熹虽然能够正视这些诗,但却把它们视为“淫诗”,从负面角度来分析:“凡《诗》之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情性之正而已。”③朱熹认为《诗》三百的“思无邪”并不是指写诗的人或诗的内容,而是要号召读书人思无邪,“圣人存之,以见风俗如此不好,至于做出这些诗来,使读者有所愧耻而以为戒耳。”
这些观点都只进行了字义的考证,没有结合《诗》三百中“乐”的部分进行理解,具有片面性。如果将二者统筹考虑,就产生了“美学评价”说,即“思无邪”极可能不是思想评价而是美学评价。中庸是孔子哲学的根本原则之一,是至高的伦理道德境界,也是重要的美学评价标准,“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④中庸即中正平和,要不偏不倚地依道而行,不可背离,同时也应注意“过无不及”,不能逾越道。“无邪”是指中正而不歪斜,孔子以此评价诗经的前提是将“中和”视作一个重要的美学评判尺度与准绳,是说诗歌所传达的感情和配诗的音乐演奏应该合度适中,不要过分;只要依中庸之道,那么诗歌在恰当的时刻表达怒、怨之情并不违背美学标准。
“思无邪”的评价对象是“《诗》三百”,主语是物,因而“思”只能取名词意,即思想内容,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性情”,问题的关键在于“无邪”究竟是指“正”还是“直”。
孔子对“无邪”的理解是包容的,他对一些表现情、怨的作品持肯定的态度,也体现出他人文主义的思想倾向。《论语·八佾》中“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⑤孔子修订《诗经》时将《关雎》置于第一篇,足以表明《关雎》从“诗”和“乐”两方面都是合乎孔子的政治理想、伦理道德规范和审美观念的。杨伯峻对“淫”字的释义是:“古人凡过分以至于到失当的地步叫淫,如言‘淫祀’(不应该祭祀而去祭祀的祭祀)、‘淫雨’(过久的雨水)。”⑥《关雎》记叙的是一位君子对窈窕淑女的爱慕,求之既得而不过分快乐,求之不得也不过分哀伤;通过音乐演奏抒发情感时亦同理,要把握好感情的尺度,愉悦和悲伤之情都适中而恰当,不过分激烈以致失去美感,也不逾越合理的节度。《论语·泰伯》篇中也有对于《关雎》音乐的称誉:“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⑦从鲁国乐师挚演奏序曲,直到最后一章乐器合奏《关雎》结束,音乐声丰富但不失和谐,美妙乐声充盈于耳。这种和谐是一种适度的中和之美,这一美学原则的基础正是孔子哲学体系中最高的哲学原则“中庸”,即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恰到好处,这也正契合孔子憧憬的“诗与乐合,乐与礼合,诗乐统一于礼”的诗礼乐三者彼此和谐并统一于一体的状态。
考察“思无邪”的本意需要注意两个条件,在考虑“思无邪”的字面意义的同时也要兼顾《为政》篇的特定语境,统筹考虑来达到语义贯通。不可仅跟据“思无邪”在《周颂·駉》中的原意来考察。《鲁颂·駉》篇中与“思无邪”类似的称赞马的短语有“思无疆”、“思无期”、“思无斁”,孔子唯独引用“思无邪”无非是因其独特的其他短语没有的意义,可以推断出孔子是取其字面意义。此外,《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们编辑的,他们对于孔子这句话的原意应该比后世的人更为了解,将这句话放在《为政》篇,一定是因为这句话符合《为政》篇的原旨和主题,但也不可过于拘泥这种语境。
《论语·为政》篇围绕“为政以德”这一宗旨,涉及到入仕从政的基本原则、学习与修养、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内容。皇侃将此篇的内容概括为:“为政者,明人君为风俗政之法也。”⑧该篇首先提出,统治者若能实施德治,大臣和百姓们就会归服于国君,就像群星环绕北斗星一样;在下一章的内容中回答了这一问题,因为人民大众思想的淳厚质朴、纯真无邪,处于可南可北、可正可邪的状态,加以善意、道德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无邪”恰恰可以体现民众的思想淳朴、性情纯真,这是“思无疆”、“思无期”、“思无斁”所不具备的含义,所以此篇引用孔子的“思无邪”来论证治民以德的可能性。此篇的第三章提到了如何引导,如果孔子的“思无邪”是指 “思想纯正”就会产生矛盾——思想若已纯正不斜那么就不需要加以引导。所以“无邪”应是说诗经的内容都是作者真性情的自然流露,毫无虚假掩饰。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这种仁的研究对象是“人”,以肯定人为出发点,以关怀人为主题,以仁爱的推广为落脚点。《诗经》是先民内心思想活动与精神世界的外在表现,是真实心声的有感而发,即“诗言志”。孔子在体察人纯真无虚的性情的基础上做出了“思无邪”的评判,尊重自然流露的或喜或悲的情感,实现了对人格而非神道的肯定和赞许,将孔子的哲学最终归本于人的性情,体现的是一种人文关怀。
【注释】
①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 1985:77.
②南怀瑾.论语别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72.
③朱熹.论语集注[M].卷一.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3.
④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64.
⑤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30.
⑥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30.
⑦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83.
⑧黄侃义疏.何晏集解.论语集解义疏[M].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
关键词:思无邪;性情纯真;人文情怀
“思无邪”一句出自《论语·为政》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其在春秋原典中出现于《鲁颂·駉》:“駉駉牡马,在埛之野。薄言駉者,有駰有騢,有驔有鱼,以车祛祛。思无邪,思马斯徂!”这句诗是在称誉马的矫健有力,擅长长途跋涉,可以用于物资运输、杂役供给,马走在路的正中央,只行正道直道。这句诗既蕴含着对原始诗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也包含了对周代礼乐文明的尊重与崇敬。
古今学者对思无邪的解释大致分为两个角度,一个是将“思”理解为“思想”,“无邪”即为“归于正”、“无邪恶”,是要号召和教育人民思想要纯正,不要有邪恶之思;第二种观点是将“思”理解为语助词,将“邪”释为“徐”,“无邪”即为“无虚徐”,“不虚假”,性情真诚无伪,心无旁骛,即“诗”是先民性情的真实流露。另有少数学者认为,“无邪”当作“无围”解,是指诗经的内容无所不包、宽广无际,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军事等诸多范畴,对各地的风俗民情、天象地貌、甚至鸟兽鱼虫这些细微之处都有描写或提及。
何晏在《论语集解》一书中引用了包咸的解释,认为“无邪”是“归于正”之意,这一解释既符合孔子对诗经评价的原意,也符合先秦时期“邪”字作“偏邪”的基本意义。同时,这一解释在儒家诗学中也一直占有权威地位,杨伯峻的解释也在这个范围内,即“诗篇思想纯正”。程颐则认为:“‘思无邪’者,诚也。”①诗歌是对作者情志的直抒胸臆。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将“思”字释为人的思想,“人的思想一定有问题,不经过文化的教育,不经过严正的教育,不会走上正道,所以他说整理诗三百篇的宗旨,就为了‘思无邪’。”②
《诗经》的内容十分复杂,既有颂扬统治者功绩和德行的篇目,也有对统治阶层糜烂生活的揭露控诉,既有宗庙祭祀的庄严乐词,也有天真烂漫的传情之诗。关于这些诗是否都符合孔子“思无邪”的评价,最受争议的就是爱情诗和下层人民揭露社会阴暗面的作品。汉儒对这些诗的解释方法是:通过许多“史实”来进行牵强附会的解释,如将《静女》一篇释为“刺时也,卫君无道,夫人无德。”,《关雎》一篇所体现的是后妃之德。与汉儒不同,朱熹虽然能够正视这些诗,但却把它们视为“淫诗”,从负面角度来分析:“凡《诗》之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情性之正而已。”③朱熹认为《诗》三百的“思无邪”并不是指写诗的人或诗的内容,而是要号召读书人思无邪,“圣人存之,以见风俗如此不好,至于做出这些诗来,使读者有所愧耻而以为戒耳。”
这些观点都只进行了字义的考证,没有结合《诗》三百中“乐”的部分进行理解,具有片面性。如果将二者统筹考虑,就产生了“美学评价”说,即“思无邪”极可能不是思想评价而是美学评价。中庸是孔子哲学的根本原则之一,是至高的伦理道德境界,也是重要的美学评价标准,“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④中庸即中正平和,要不偏不倚地依道而行,不可背离,同时也应注意“过无不及”,不能逾越道。“无邪”是指中正而不歪斜,孔子以此评价诗经的前提是将“中和”视作一个重要的美学评判尺度与准绳,是说诗歌所传达的感情和配诗的音乐演奏应该合度适中,不要过分;只要依中庸之道,那么诗歌在恰当的时刻表达怒、怨之情并不违背美学标准。
“思无邪”的评价对象是“《诗》三百”,主语是物,因而“思”只能取名词意,即思想内容,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性情”,问题的关键在于“无邪”究竟是指“正”还是“直”。
孔子对“无邪”的理解是包容的,他对一些表现情、怨的作品持肯定的态度,也体现出他人文主义的思想倾向。《论语·八佾》中“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⑤孔子修订《诗经》时将《关雎》置于第一篇,足以表明《关雎》从“诗”和“乐”两方面都是合乎孔子的政治理想、伦理道德规范和审美观念的。杨伯峻对“淫”字的释义是:“古人凡过分以至于到失当的地步叫淫,如言‘淫祀’(不应该祭祀而去祭祀的祭祀)、‘淫雨’(过久的雨水)。”⑥《关雎》记叙的是一位君子对窈窕淑女的爱慕,求之既得而不过分快乐,求之不得也不过分哀伤;通过音乐演奏抒发情感时亦同理,要把握好感情的尺度,愉悦和悲伤之情都适中而恰当,不过分激烈以致失去美感,也不逾越合理的节度。《论语·泰伯》篇中也有对于《关雎》音乐的称誉:“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⑦从鲁国乐师挚演奏序曲,直到最后一章乐器合奏《关雎》结束,音乐声丰富但不失和谐,美妙乐声充盈于耳。这种和谐是一种适度的中和之美,这一美学原则的基础正是孔子哲学体系中最高的哲学原则“中庸”,即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恰到好处,这也正契合孔子憧憬的“诗与乐合,乐与礼合,诗乐统一于礼”的诗礼乐三者彼此和谐并统一于一体的状态。
考察“思无邪”的本意需要注意两个条件,在考虑“思无邪”的字面意义的同时也要兼顾《为政》篇的特定语境,统筹考虑来达到语义贯通。不可仅跟据“思无邪”在《周颂·駉》中的原意来考察。《鲁颂·駉》篇中与“思无邪”类似的称赞马的短语有“思无疆”、“思无期”、“思无斁”,孔子唯独引用“思无邪”无非是因其独特的其他短语没有的意义,可以推断出孔子是取其字面意义。此外,《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们编辑的,他们对于孔子这句话的原意应该比后世的人更为了解,将这句话放在《为政》篇,一定是因为这句话符合《为政》篇的原旨和主题,但也不可过于拘泥这种语境。
《论语·为政》篇围绕“为政以德”这一宗旨,涉及到入仕从政的基本原则、学习与修养、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内容。皇侃将此篇的内容概括为:“为政者,明人君为风俗政之法也。”⑧该篇首先提出,统治者若能实施德治,大臣和百姓们就会归服于国君,就像群星环绕北斗星一样;在下一章的内容中回答了这一问题,因为人民大众思想的淳厚质朴、纯真无邪,处于可南可北、可正可邪的状态,加以善意、道德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无邪”恰恰可以体现民众的思想淳朴、性情纯真,这是“思无疆”、“思无期”、“思无斁”所不具备的含义,所以此篇引用孔子的“思无邪”来论证治民以德的可能性。此篇的第三章提到了如何引导,如果孔子的“思无邪”是指 “思想纯正”就会产生矛盾——思想若已纯正不斜那么就不需要加以引导。所以“无邪”应是说诗经的内容都是作者真性情的自然流露,毫无虚假掩饰。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这种仁的研究对象是“人”,以肯定人为出发点,以关怀人为主题,以仁爱的推广为落脚点。《诗经》是先民内心思想活动与精神世界的外在表现,是真实心声的有感而发,即“诗言志”。孔子在体察人纯真无虚的性情的基础上做出了“思无邪”的评判,尊重自然流露的或喜或悲的情感,实现了对人格而非神道的肯定和赞许,将孔子的哲学最终归本于人的性情,体现的是一种人文关怀。
【注释】
①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 1985:77.
②南怀瑾.论语别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72.
③朱熹.论语集注[M].卷一.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3.
④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64.
⑤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30.
⑥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30.
⑦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83.
⑧黄侃义疏.何晏集解.论语集解义疏[M].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