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州学院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定位要突出服务区域经济理念,为新农村建设输送和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成为新农村教育事业的推动力,为新农村建立和完善教育发展机制,积极推进新农村教育与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服务新农村;教育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一战略任务的基本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只有广大农民具备了较高的精神境界和现代的思想观念,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化水平,以及农村形成了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风气,“乡风文明”才能在农村大地得以实现。要实现以上目标,关键是通过发展农村的教育事业来提高农民素质,这为高等学校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用武之地,同时也提出了新任务、新课题、新要求。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当前高校的神圣使命[1]。作为最接近新农村建设实际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好更是应有的职责和功能。
一、地方本科院校特点
地方本科院校是在我国区域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动下,是地市以调整、合并、扩展或“专升本”等方式形成的具有地方特性的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地方本科院校一般为区域性的本科院校,其生源质量及办学的区域特点决定了其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地方一线生产服务。德州学院坐落在德州市德城区,是在原德州高专的基础上2000年升格为本科院校的,是德州市图书仪器资源最丰富的地方;有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计算机、外语、生物、化工、地理、旅游、数学、物理、农学、医学、机电、纺织、汽车、文学、体育、艺术等各类较高层次的人才,是德州市人才最集中的单位。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科研项目;在校学生18000余人。这个独特的教育科研资源,是区域范围内其他单位难以相比、难以取代的。地方本科院校在地方基础上建立,在地方环境中成长,只有紧紧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要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着力解决好科学定位,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肩负着越来越重要的历史使命。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来说,要适应快速发展的需求,就要紧紧融入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中。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1.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提高农民素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农村建设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广大农民,农民的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2]。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的根本瓶颈是教育目标,教育投资和农村教育体系问题。转变农村教育唯升学的应试教育目标,加大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切实增加农民的人力资本积累,培养和造就适应现代化农业和农村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2.农民受教育水平偏低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目前,我国低素质的劳动力绝大多数留在农村,形成农村龐大的剩余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现状将长期存在。2008年调查显示:全市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6.16年,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占0.42%,高中文化水平占11.5%,初中文化水平占41.3%,小学文化水平占38.79%,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7.99%。村级主要干部,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3.8%。农村基层干部整体素质低下,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制约了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改观[3]。
三、德州学院服务地方教育发展的探索
1.地方高校定位要突出服务区域经济理念。地方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能是服务社会经济和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这与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特色化发展潮流是并行不悖的。因此,地方高等学校必须在复杂的多元生态体系中找准自己的坐标,牢固树立紧密结合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功能观,适应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服务,这既是地方高校与生俱来的历史使命,也符合当代高等教育职能分工的大趋势,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下,地方高等学校更要坚定本土意识,强化本土特色,发挥人才和智力优势,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急需人才。
2.为新农村建设输送和培养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的主阵地是农村,主力军是广大的新型农民。所谓新型农民,就是有知识、有文化、懂科学、有技术、会经营、善管理和有良好道德修养与民主法治观念、适应城镇化的生活节奏及养成现代文明生产生活方式的现代农民。农村人力资源丰富而人才资源缺乏,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矛盾之一。如何把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雄厚的人才资源,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德州学院作为德州市唯一一所地方本科院校,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依托农学系、生物系、经济管理系等专业特点及办学特征,深入农村调研,实施“高校毕业生支援农村教育行动计划”,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通过成教学院,招收一批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的农村青年,为农村培养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
3.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是地方本科院校肩负的主要责任。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提高亿万农村青少年素质,关系农村两个文明建设顺利发展,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事。
目前,部分农村教师教学水平偏低,农村学校教师的学历合格率、中高级职务教师比例均低于城镇学校,特别缺乏优秀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教师队伍年龄老化、知识老化以及学科失衡问题明显;由于各种原因,农村优秀骨干教师流失严重;一大批民师转正人员仍然站在教学一线,年龄断层日渐明显,存在老教师多、民转公的教师多和青年教师少、骨干教师少的现状,使得一些课程无法按颁部标准开足开齐课时,影响素质教育的落实。德州学院现有多个师范类专业,肩负着为地方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历史使命。近几年,德州学院一直和德州市主管教育部门联合,定时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暑假期间鼓励师范类专业学生到农村中小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鼓励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
4.成为新农村教育事业的推动力。首先,普遍提高新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农民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因此,提高农民的知识化、现代化水平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条件,建设新农村,关键是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4]。德州学院更加注重培养适应新农村发展需求的农民教育,努力提高新农村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教育培训,建立适应新农村的农民技术员队伍,农民企业家队伍,农民致富带头人队伍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骨干力量。
其次是推动新农村教育的现代化。无论是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致富都离不开农村教育。为此,德州学院根据德州市农村教育情况,确定以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为载体,全面实施“三大工程”。一是农村培训工程,协调相关部门,组织实施绿色证书培训工程。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工程,努力促进农村劳动力有秩序地转移和农民的脱贫致富,年培训农民达1.2万人次。三是实施提高农民职业水平的再就业工程,努力提高农民务工人员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技术开发能力以及自主创业能力。
5.为新农村建设建立和完善教育发展机制。围绕建设新农村发展的总体目标,德州学院把实施建立新的教育运行机制作为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落脚点。一是建立各类学校、村镇和各个层面的教育配套管理制度,使每个受教育的成员有章可循;二是制定各类社会教育机构的教学设施、师资队伍、管理水平、评价体系上的新标准,确保新农村教育先行发展的有效运行;三是以镇村为载体,建立弹性注册的回归教育、岗位教育、远程开放教育、资助教育、继续教育、民办教育等多元化教育以满足新农村发展的要求,形成复合型人才教育的培训体制。
6.积极推进新农村教育与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德州学院在服务地方新农村教育方面,一方面坚持农村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向不变,以提高农村居民人口素质为宗旨,努力提高农村居民生活、生存和发展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注重义务教育与高教、职教、成教等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满足新农村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教育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 李甫.发展农村教育构建和谐社会[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6(11):148-150.
[2] 郭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J].中国教育学刊,2007,4(3):13-15.
[3] 王旭宽.和谐社会视域中的农村教育问题[J].中国农业教育,2007,2(5):8-9.
[4] 高岩,邢怀滨.构建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之管见[J].辽宁教育研究,2008,(10):23-24.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服务新农村;教育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一战略任务的基本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只有广大农民具备了较高的精神境界和现代的思想观念,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化水平,以及农村形成了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风气,“乡风文明”才能在农村大地得以实现。要实现以上目标,关键是通过发展农村的教育事业来提高农民素质,这为高等学校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用武之地,同时也提出了新任务、新课题、新要求。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当前高校的神圣使命[1]。作为最接近新农村建设实际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好更是应有的职责和功能。
一、地方本科院校特点
地方本科院校是在我国区域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动下,是地市以调整、合并、扩展或“专升本”等方式形成的具有地方特性的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地方本科院校一般为区域性的本科院校,其生源质量及办学的区域特点决定了其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地方一线生产服务。德州学院坐落在德州市德城区,是在原德州高专的基础上2000年升格为本科院校的,是德州市图书仪器资源最丰富的地方;有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计算机、外语、生物、化工、地理、旅游、数学、物理、农学、医学、机电、纺织、汽车、文学、体育、艺术等各类较高层次的人才,是德州市人才最集中的单位。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科研项目;在校学生18000余人。这个独特的教育科研资源,是区域范围内其他单位难以相比、难以取代的。地方本科院校在地方基础上建立,在地方环境中成长,只有紧紧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要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着力解决好科学定位,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肩负着越来越重要的历史使命。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来说,要适应快速发展的需求,就要紧紧融入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中。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1.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提高农民素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农村建设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广大农民,农民的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2]。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的根本瓶颈是教育目标,教育投资和农村教育体系问题。转变农村教育唯升学的应试教育目标,加大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切实增加农民的人力资本积累,培养和造就适应现代化农业和农村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2.农民受教育水平偏低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目前,我国低素质的劳动力绝大多数留在农村,形成农村龐大的剩余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现状将长期存在。2008年调查显示:全市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6.16年,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占0.42%,高中文化水平占11.5%,初中文化水平占41.3%,小学文化水平占38.79%,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7.99%。村级主要干部,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3.8%。农村基层干部整体素质低下,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制约了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改观[3]。
三、德州学院服务地方教育发展的探索
1.地方高校定位要突出服务区域经济理念。地方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能是服务社会经济和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这与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特色化发展潮流是并行不悖的。因此,地方高等学校必须在复杂的多元生态体系中找准自己的坐标,牢固树立紧密结合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功能观,适应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服务,这既是地方高校与生俱来的历史使命,也符合当代高等教育职能分工的大趋势,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下,地方高等学校更要坚定本土意识,强化本土特色,发挥人才和智力优势,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急需人才。
2.为新农村建设输送和培养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的主阵地是农村,主力军是广大的新型农民。所谓新型农民,就是有知识、有文化、懂科学、有技术、会经营、善管理和有良好道德修养与民主法治观念、适应城镇化的生活节奏及养成现代文明生产生活方式的现代农民。农村人力资源丰富而人才资源缺乏,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矛盾之一。如何把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雄厚的人才资源,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德州学院作为德州市唯一一所地方本科院校,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依托农学系、生物系、经济管理系等专业特点及办学特征,深入农村调研,实施“高校毕业生支援农村教育行动计划”,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通过成教学院,招收一批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的农村青年,为农村培养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
3.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是地方本科院校肩负的主要责任。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提高亿万农村青少年素质,关系农村两个文明建设顺利发展,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事。
目前,部分农村教师教学水平偏低,农村学校教师的学历合格率、中高级职务教师比例均低于城镇学校,特别缺乏优秀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教师队伍年龄老化、知识老化以及学科失衡问题明显;由于各种原因,农村优秀骨干教师流失严重;一大批民师转正人员仍然站在教学一线,年龄断层日渐明显,存在老教师多、民转公的教师多和青年教师少、骨干教师少的现状,使得一些课程无法按颁部标准开足开齐课时,影响素质教育的落实。德州学院现有多个师范类专业,肩负着为地方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历史使命。近几年,德州学院一直和德州市主管教育部门联合,定时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暑假期间鼓励师范类专业学生到农村中小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鼓励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
4.成为新农村教育事业的推动力。首先,普遍提高新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农民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因此,提高农民的知识化、现代化水平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条件,建设新农村,关键是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4]。德州学院更加注重培养适应新农村发展需求的农民教育,努力提高新农村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教育培训,建立适应新农村的农民技术员队伍,农民企业家队伍,农民致富带头人队伍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骨干力量。
其次是推动新农村教育的现代化。无论是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致富都离不开农村教育。为此,德州学院根据德州市农村教育情况,确定以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为载体,全面实施“三大工程”。一是农村培训工程,协调相关部门,组织实施绿色证书培训工程。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工程,努力促进农村劳动力有秩序地转移和农民的脱贫致富,年培训农民达1.2万人次。三是实施提高农民职业水平的再就业工程,努力提高农民务工人员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技术开发能力以及自主创业能力。
5.为新农村建设建立和完善教育发展机制。围绕建设新农村发展的总体目标,德州学院把实施建立新的教育运行机制作为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落脚点。一是建立各类学校、村镇和各个层面的教育配套管理制度,使每个受教育的成员有章可循;二是制定各类社会教育机构的教学设施、师资队伍、管理水平、评价体系上的新标准,确保新农村教育先行发展的有效运行;三是以镇村为载体,建立弹性注册的回归教育、岗位教育、远程开放教育、资助教育、继续教育、民办教育等多元化教育以满足新农村发展的要求,形成复合型人才教育的培训体制。
6.积极推进新农村教育与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德州学院在服务地方新农村教育方面,一方面坚持农村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向不变,以提高农村居民人口素质为宗旨,努力提高农村居民生活、生存和发展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注重义务教育与高教、职教、成教等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满足新农村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教育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 李甫.发展农村教育构建和谐社会[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6(11):148-150.
[2] 郭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J].中国教育学刊,2007,4(3):13-15.
[3] 王旭宽.和谐社会视域中的农村教育问题[J].中国农业教育,2007,2(5):8-9.
[4] 高岩,邢怀滨.构建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之管见[J].辽宁教育研究,2008,(10):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