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孔乙己》是鲁迅小说中的名篇。小说中主人公孔乙己的悲剧命运穿越时空,至今仍有警示意义。孔乙己是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的受害者,是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他读死书、死读书,脱离实际,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只能被抛弃、被毁灭。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调“素质教育”非常必要。
关键词:素质教育;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孔乙己》这篇小说是《呐喊》集中鲁迅最喜欢的一篇。这篇作品在当时既深刻地表现了作者的现实批判意识,又巧妙地寄寓了作者对现实的超越意识,表达了对人类共同命运的终极关怀。换言之,在《孔乙己》中,鲁迅是“拿着往事,来说明今事,来预言未来的事。”而今,90多年过去了,小说中孔乙己这一形象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让我们由衷地敬佩伟大的思想家鲁迅先生,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鲁迅先生借孔乙己的“往事”传达出的作者自己对人类现实处境和未来命运的独特体验和哲理领悟。由此,作为教育工作者,笔者也在反思我们的教育,更深刻地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素质教育要求在教育教学中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对比封建时代的教育,比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今天现实当中的教育仍然任重而道远。
孔乙己之前的时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学习的内容局限于四书五经,学习的目的是追求功名利禄,金榜题名。这使得许多读书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鄙弃劳动,又不会营生。到了孔乙己的时代,现代文明已经开始冲击古老的中国。在这样的社会大转型、大动荡时期,像孔乙己这样徘徊在旧秩序之中的读书人,像孔乙己这样的封建教育制度的受害者,始终脱离实际,既没有勇气也没有力量更没有机会投身到变革的大潮中去,只能成了文明发展、社会转型中的落伍者和牺牲品。孔乙己始终忘不了自己是读书人,满口之乎者也,始终不肯脱下他那件“又脏有破”的长衫。孔乙己的悲剧,既是他抱残守缺、死要面子的性格使然,也是科举制度下,受封建文化、封建教育熏陶、又没能“鲤鱼跃龙门”的读书人的必然命运。
现代教育强调“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现在的学生——读书人,首先要热爱祖国,树立学好本领,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做好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思想准备。有了崇高的理想,一个人的潜能就会得到更大程度地发挥。上世纪50年代,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一大批爱国知识分子,放弃了国外优越的条件和优厚的待遇,冲破重重阻力,毅然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在国防、科研等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个人的才能也得到了最大程度地发挥。而这一切,都源于他们对祖国的热爱。现在,许多大学毕业生志愿参加西部大开发,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由于他们有高尚的道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与学校正确的教育与引导是分不开的。其次,要能够活学活用、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力戒题海战术、读死书、死读书。杜亚然,河北大学毕业生,在北京创业9年。起初,她经营一家广告公司。在委托一家担保公司购买住房时,发现这家公司的服务很差。她想:“如果自己做担保这行,一定不让客户失望。”一次不满意的服务,带给别人的也许是抱怨,但对具有创新思维的杜亚然来说,却是机遇,促成了她的新公司的诞生。如今,她的担保公司风生水起,2010年担保额已达20多亿元。第三,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培养的人才,应该德才兼备、体魄强健、甘于奉献、勇于担当,会生活,会生存。曾有一例子,叫人触目惊心。西北地区某一学生成绩优异,参加全国化学竞赛获得第一名,后进入了北京一所名校上大学。但他是一个典型的书呆子,只会学习、不会交朋友、不会玩。当他的一个大学同学不愿做他的朋友时,他竟给这名同学下了“铊”毒,给同学造成了终生的伤害,他自己被判11年有期徒刑。像这样的教育产品,究竟算是废品呢,还是危险品呢?所以说,学校教育,任重道远;实施素质教育,十分必要,刻不容缓。学校教育要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学校培养出来的人,必须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要有做好某项工作的本领,还要有合作意识、团队意识。眼高手低、纸上谈兵,只能被淘汰;立足实际,开拓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孔乙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但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时刻警醒:绝不能培养出孔乙己式的人。
参考文献:
[1]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87.
[2] 郭振有.深入理解纲要精神,推动素质教育和教育家办学.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2010-12-05.
关键词:素质教育;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孔乙己》这篇小说是《呐喊》集中鲁迅最喜欢的一篇。这篇作品在当时既深刻地表现了作者的现实批判意识,又巧妙地寄寓了作者对现实的超越意识,表达了对人类共同命运的终极关怀。换言之,在《孔乙己》中,鲁迅是“拿着往事,来说明今事,来预言未来的事。”而今,90多年过去了,小说中孔乙己这一形象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让我们由衷地敬佩伟大的思想家鲁迅先生,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鲁迅先生借孔乙己的“往事”传达出的作者自己对人类现实处境和未来命运的独特体验和哲理领悟。由此,作为教育工作者,笔者也在反思我们的教育,更深刻地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素质教育要求在教育教学中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对比封建时代的教育,比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今天现实当中的教育仍然任重而道远。
孔乙己之前的时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学习的内容局限于四书五经,学习的目的是追求功名利禄,金榜题名。这使得许多读书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鄙弃劳动,又不会营生。到了孔乙己的时代,现代文明已经开始冲击古老的中国。在这样的社会大转型、大动荡时期,像孔乙己这样徘徊在旧秩序之中的读书人,像孔乙己这样的封建教育制度的受害者,始终脱离实际,既没有勇气也没有力量更没有机会投身到变革的大潮中去,只能成了文明发展、社会转型中的落伍者和牺牲品。孔乙己始终忘不了自己是读书人,满口之乎者也,始终不肯脱下他那件“又脏有破”的长衫。孔乙己的悲剧,既是他抱残守缺、死要面子的性格使然,也是科举制度下,受封建文化、封建教育熏陶、又没能“鲤鱼跃龙门”的读书人的必然命运。
现代教育强调“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现在的学生——读书人,首先要热爱祖国,树立学好本领,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做好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思想准备。有了崇高的理想,一个人的潜能就会得到更大程度地发挥。上世纪50年代,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一大批爱国知识分子,放弃了国外优越的条件和优厚的待遇,冲破重重阻力,毅然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在国防、科研等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个人的才能也得到了最大程度地发挥。而这一切,都源于他们对祖国的热爱。现在,许多大学毕业生志愿参加西部大开发,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由于他们有高尚的道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与学校正确的教育与引导是分不开的。其次,要能够活学活用、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力戒题海战术、读死书、死读书。杜亚然,河北大学毕业生,在北京创业9年。起初,她经营一家广告公司。在委托一家担保公司购买住房时,发现这家公司的服务很差。她想:“如果自己做担保这行,一定不让客户失望。”一次不满意的服务,带给别人的也许是抱怨,但对具有创新思维的杜亚然来说,却是机遇,促成了她的新公司的诞生。如今,她的担保公司风生水起,2010年担保额已达20多亿元。第三,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培养的人才,应该德才兼备、体魄强健、甘于奉献、勇于担当,会生活,会生存。曾有一例子,叫人触目惊心。西北地区某一学生成绩优异,参加全国化学竞赛获得第一名,后进入了北京一所名校上大学。但他是一个典型的书呆子,只会学习、不会交朋友、不会玩。当他的一个大学同学不愿做他的朋友时,他竟给这名同学下了“铊”毒,给同学造成了终生的伤害,他自己被判11年有期徒刑。像这样的教育产品,究竟算是废品呢,还是危险品呢?所以说,学校教育,任重道远;实施素质教育,十分必要,刻不容缓。学校教育要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学校培养出来的人,必须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要有做好某项工作的本领,还要有合作意识、团队意识。眼高手低、纸上谈兵,只能被淘汰;立足实际,开拓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孔乙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但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时刻警醒:绝不能培养出孔乙己式的人。
参考文献:
[1]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87.
[2] 郭振有.深入理解纲要精神,推动素质教育和教育家办学.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201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