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本阅读与外国文学课堂教学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dWE4RT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阅读原著是外国文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快餐消费的时代,推动经典阅读却成了一大难题。本文根据戏剧影视文学的专业特点,依据教学实践,分析影响阅读的主要因素,探究推动阅读的三种路径,利用影视鉴赏、碎片阅读、树立读书标兵等方式,力图推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经典文本阅读。
  关键词:经典文本 碎片化阅读 影视鉴赏 读书标兵 外国文学教学
  外国文学是中国语言文学系学生的必修课程,文学史的讲授与原著的阅读必须同步进行,才能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在实际的教学中,文本的阅读情况并不尽如人意,文学史与文学作品本身存在严重脱节现象,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了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关于“史”知识点,对具体的作品毫无认知。如何在授课时间内让同学们对西方的文学经典既有宏观文学史的概念,又有具体的阅读体验,并为以后的自觉阅读打下基础,成了外国文学课堂教学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本文将根据专业与课程特点,依据教学实践,分析影响学生阅读的主要因素,探究推动学生阅读经典的路径,力图为其提出一些有效性举措。
  笔者所讲授的课程为“外国文学经典”,开课专业是“戏剧影视文学”,授课时间为一学年。目前,外国文学课堂面临的挑战有三:其一,对课程重视程度不够。戏文的学生以“艺术生”自居,以学习“戏剧影视”为主要任务,认为“文学经典”只是拿学分的必修课程,从而导致对课程不够重视。平日里忙着剧本撰写、影视拍摄、后期剪辑等,文本阅读基本不愿提及。殊不知,文学的基本素养是进行其他工作的必备条件,文学素养的高低将会影响同学们在戏剧影视方面的审美底蕴与艺术鉴赏等。其二,碎片化阅读占据了大量的课余时间,甚至上课时间。在当今,手机阅读、微信、微博等占据了学生大量的阅读时间,推动学生自觉去读书,变得更加不易;特别是一些中长篇小说,涉及到众多的外国人名、地名,复杂的故事情节,更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其三,缺乏读书的氛围与兴趣。焦躁的社会风气使得人们习惯了快餐文化、快餐阅读,急功近利的心情也使得沉静下来安心读书成为奢侈,这也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与阅读氛围。加之专业的特殊性,艺术类的考生在高中时就要抽出一部分时间来准备艺考,与直接考文化课的学生相比,读书与学习的氛围相对弱了一些。进入大学后思想松懈,读书就更是被搁置了。在这种氛围之中,读书的欲望就会被逐步冲淡,进而被各种形式的活动特别是能立即看到收效的活动所取代。
  面临这样的教学困境,笔者尝试在课堂教学中施行三种方案,推动学生阅读经典文本。
  一.发挥专业优势:将“影视鉴赏”融入课堂教学
  这里的“影视”特指改编自外国文学名著的影视作品。戏文专业的同学需要接受的知识面较广,既要有文学素养,又要有影视的基本功,鉴于此种情况,可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将外国文学经典名著改编的电影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也正好与培养目标相契合。外国文学经典一般都会被多次搬上荧幕,被许多大导演进行改编,如《哈姆雷特》、《安娜·卡列尼娜》、《呼啸山庄》等都有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影视版本,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有利于将课程内容与专业特色紧密结合。
  与汉语言文学等专业不同的是,戏文专业在欣赏影视时可以侧重于导演对原作的取舍,故事的讲述方式,场景的视觉呈现,情节的对话处理,以及不同影视版本的对比分析等,不再拘泥于影视改编是否忠于原作,是否很好地表现了作家的思想等传统的分析方法。本方法可以分为三个环节,教学示例,课下讨论与课堂展示,课后作业。即在学期教学中,先选取一个文本,带领同学们在课堂上鉴赏,进行示例探究;之后,选取二至三个文本,安排课下分组鉴赏,课堂展示讨论结果;最后布置作业,按教学大纲划定范围,请同学们自行从中选择感兴趣的文本与影视分析,检验学习效果。
  以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的教学为例。莎士比亚作品的影视改编自1899年从《约翰王》开始[1],几乎与电影的发展同步,几乎他的每部作品都被多次改编成了电影。《哈姆雷特》的电影就有三十多个版本,此外还有难以计数的话剧、舞台剧等演出,中国的《夜宴》改编等。在阅读剧本的基础上,以冯小刚的《夜宴》导入,课下欣赏1947年英国Basil Adams导演的电影,看二者有何相通性;再次阅读原著,探究人物性格与艺术特色;结合电影,分析导演的创意,编剧的改编等,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欣赏《哈姆雷特》的话剧。之后,仍有同学质疑:这个被誉为顶级经典的剧本怎么就没有读出当代意义来?导演对《哈姆雷特》的改编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引导大家欣赏1990年版和2000年版的电影,这两部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融入了后现代因素,1990版的电影走向“大众与通俗”,2000年版走向“颠覆与消解经典”[2]。课下,请同学们观看BBC的六集纪录片《揭秘莎士比亚》,了解导演是如何从原著中、传统的演出中获取灵感,改编经典。以《哈姆雷特》的讲述为切入点,引领同学们去阅读莎士比亚的其他文本,欣赏相应的影视作品。
  用电影引起阅读的兴趣,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再去赏析电影,并对同一题材的不同电影做比较分析,既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影视与文学的对接。这种方式有三个优点:一是将阅读兴趣与专业特征紧密结合。从原作中寻求触动读者与导演的切入点,为以后的剧本撰写、影视改编与拍摄等奠定基础。二是消解外国文学作品难读的神话。大多同学反映,外国文学作品经常是被屡次拿起,又被屡次放下,原因是其中涉及较多陌生的历史文化背景,拗口难记的人物名字;用影视化繁为简,便于梳理其中的人物关系、情节脉络等,也省去了课堂上讲述故事内容所花费的时间。三是分组讨论,提升团队合作能力。讨论带动思考,思考的广度与深度也能激发大家阅读的兴趣,小组学习既提高了团体协作能力,小组内与小组间的学习氛围也可以提高大家学习的积极性。
  二.发挥“碎片化阅读”的积极作用
  在当今的自媒体时代,人们主要通过微博、微信、贴吧、论坛等方式获取信息,阅读也随之进入了碎片化时代。关于“碎片化阅读”的担忧也曾引起了广泛讨论,有学者对此表示忧虑,亦有学者探讨它的积极作用,并尝试采用改变翻译方式、出版方式等方法走出文本困境,适应碎片化时代的阅读需求[3]。焦虑也好,担忧也罢,随着科技的发展,碎片化阅读的热潮势不可挡。这种阅读方式基本不受时空限制,一部手机即可,看似是争分夺秒,实则是无形中占据了大量时间,有时候不是把时间化零为整,而是化整为零,我们经常会发现,课堂上也有很多同学在刷微博,看微信,刷朋友圈。既然这是大势所趋,不如顺应形势,发挥碎片化阅读的积极作用,使其为我所用。具体到课堂教学,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实施:   其一,利用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等媒介资源。将作家简介、人物分析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文章分享到微博、朋友圈,让大家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引起同学们了解作家、阅读文本的兴趣,之后再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设计专题来进行具体分析。信息来源可以有两个,一是关注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公众号,如凤凰读书,新浪读书、社会学术、期刊杂志的公众号等,从中选取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文章或其他资源;二是将一些大家的评论文章或书中的部分章节制作成微信,进行分享;这类文章往往图文并茂,一些还有与之相对应的音频与视频文件,接受起来轻松愉悦;经典片段赏析既让同学们近距离接触了文本,也免去了一次读完大部头作品带来的压力,可以分期完成。
  其二,利用高度浓缩的公开课、Tedtalk、开卷有益八分钟及电视台和电台的读书栏目等音频、视频资源,调动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这些资源一般比较短小,内容具有高度概括性,时间控制在十分钟以内,便于集中注意力来观看视频,看完之后往往又会有意犹未尽之感,促使同学们主动去查阅原文。如英国公开大学的公开课“十分钟英语史”,一共十集,每集一分钟,其中关于莎士比亚、圣经的部分也仅有一分钟,可以作为教学的背景资源来使用。一分钟的概括让大家对这一文学现象先有感性的认识,一生一世都研究不完的莎士比亚与圣经,一分钟势必难以满足同学们的需求,只能作为开场白,拉开阅读的帷幕。
  其三,“戏说文学经典”。为了适应碎片化时代的需要,网络上不乏一些文学爱好者将传统的文学经典进行现代演绎,用现代的语言、现代的视角简化经典文本,这些视频、图表或文字趣味性强,而且具有很强的颠覆性,如2016年网红Papi酱关于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简要概括,虽然有诸多个人观点,但却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此时,老师可以设置问题,推动同学们去读原著。文学经典距离当下较远,理解和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用现代语言阐释,给同学们耳目一新的感觉,进而可以调动探究文本的兴趣。
  利用碎片化阅读,具体操作方法也可以从两方面展开,一是建立微信公众号,便于长期循环利用上述资源;二是组建微信群,定期分享有效信息,优点是方便阅读后的讨论,可以及时交流,但容易出现刷屏,不利于信息保存。这些资源的利用可以让同学们在碎片化阅读的时间内完成,寓教于乐,也节省了课堂教学的时间。需要注意的是,信息纷繁复杂,教师务必要经过慎重筛选,选取其中真正对教学有帮助的,让大家受益的视频、音频、文章进行分享,以便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其次是要做好预习工作,也即在安排碎片化阅读时,及时抛出问题,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去读书,进而解答自己的疑惑,保持读书的兴趣,避免淹没在视频的海洋里。
  三.树立“读书标兵”,营造读书氛围
  除了强调课程的重要性,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外,还要在同学们中树立读书标兵,让愿意读书、自觉读书的同学成为星星之火,重新点燃其他同学心中想读书的激情与愿望。在缺少读书氛围的环境中,少数读书的同学就显得更加弥足珍贵。作为教师,一要重点关心,使得他们坚持读书,并在读书的选择上给予适当引导;二要发挥榜样的力量,以他们为中心营造读书的氛围,既鼓励他们继续读书,也使得他们带动其他同学读书。
  本学期,我发现班上有两位同学可以作为读书标兵。一个是F同学,他阅读面很广,有海明威与托尔金,还有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这在不愿啃大部头、只喜欢拿手机阅读的同学中间,显得十分难得。通过观察与交流,我发现他确实读了不少书,对一些问题的认识还很有几分见地;因他知识广博,在同学们中也颇有几分威望。另一个是Z同学,从上学期到这学期发生了很大转变,以前她在课堂上默默无闻,现在无论是课前预习,还是课下阅读,都积极主动去完成,还就一些问题经常与我交流。于是我就请这两位同学分别做读书分享,依据他们最近阅读的文本,以讲座的形式,从读书动机、读书感受、读书心得等方面与同学们交流,并回答大家的提问。由于是同伴分享,现场提问热烈,大家就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畅所欲言。最后,老师进行总结,对所讨论的共性问题集中解决,个别问题私下再单独解决。这种对话形式收效很好,在解答疑惑的同时,也促使一部分同学再次拿起了原著去阅读。
  树立读书标兵,发挥榜样力量,营造读书的学习氛围,对于大学生来说颇为重要。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大家才会愿意去读书,愿意去向好读书者看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就是伯乐,善于发现班级中的千里马。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上好课,还要有一双慧眼,尤其是课下要积极与同学们交流,了解大家的读书动向,以便把握契机,推动读书进程。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培养同学们自觉阅读的习惯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尤为重要,也是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一大任务[4]。因此,笔者尝试利用影视资源、利用碎片化阅读,树立读书标兵等方式调动大家阅读的积极性,营造读书氛围,在此过程中设置问题,促使同学们自己去查找资料,解决问题。目的是希望在课程结束之后,大家仍有兴趣去阅读文本,既有效配合课堂教学,也为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冲:“经典的改编与改编的经典:论莎士比亚电影改编及改编研究的意义”,《艺术评论》,2011(1):44。
  [2]如林元彪:走出“文本语境”——碎片化阅读时代典籍翻译的若干问题思考,《上海翻译》,2015(1);张丽英 梁曦:碎片化阅读背景下图书馆用户服务的整体化发展策略探讨,《图书馆杂志》,2015(8);段志兵:“巧对碎片化阅读需求,优化科技图书设计”,《中国编辑》,2012(5)等。
  [3]姚凌燕:经典文本的现代演绎——论莎剧《哈姆雷特》的电影改编,《艺术百家》,2005(1):100-102。
  [4]谢南斗:“外国文学教学改革新思路”,《外国文学研究》2001年第3期,110-113。
其他文献
《聊斋志异》总共近五百篇,体式、题材、作法和风格多种多样,思想和艺术境界是不平衡的。大部分篇章叙写的是神仙狐鬼精魅故事,有的是人入幻境幻域,有的是异类化入人间,也有人、物互变的内容,具有超现实的虚幻性、奇异性,特别是作者精心塑造的花妖狐媚世界更是摇曳生姿、引人入胜。  《聊斋志异》里的神仙狐鬼精魅故事,连同其中的神仙、狐、鬼、花妖,都是出自他个人的心灵的创造,个中便有所寄托、寓意。一个明显的例子是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林黛玉是一个美丽而才华横溢的少女。她因家道中落,孤苦伶仃,在贾府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她把自己的希望和生命交付给对宝玉的爱情,也因此付出了生命。可以说,没有爱情,就没有林黛玉,她用她的生命唱出了一首缠绵哀怨的情歌。  黛玉与宝玉的爱情,似乎是命中注定。因为他们初次相逢就彼此有了惊异之感,觉得好像在哪里见过。但是,天生就是情痴的宝玉并不仅仅属于黛玉一个人,正当林妹妹沉浸在甜美而纯真的爱情中的时候,薛宝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内容摘要:白流苏是张爱玲在短篇小说《倾城之恋》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电影版白流苏形象显得单一刻板,导致原著人物精髓流失。本文对小说白流苏形象进行多方思考,试图揭示其经典性。  关健词:《倾城之恋》 白流苏 人物形象  20世纪50年代,夏志清先生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首次将张爱玲引入文学史,并称“凡是中国人都应该读张爱玲”。经过时间雕琢和历史沉淀,张爱玲小说已经成为“华文中的经典”,“张爱玲热”也持久
新时期以来在长篇小说领域,著名女作家戴厚英第一个高举起人性自省的大旗,真挚地呼唤人情、人性、人道主义,发出“人啊,人”的慨叹。她以人性的自我反省,由生活而创作,由痛苦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内容摘要:小说《暮光之城》是现代西方最具有影响力的魔幻小说之一,其中蕴含的意象具有很大的文学研究价值,本文将对其四个章节的名称进行分析并从其主题与内容的架构关系几方面分析,对集中作品各部分标题中的意象进行探索,从而揭示其作为魔幻类小说的文学价值。  关健词:《暮光之城》 意象 暗示  美国作家斯蒂芬妮·梅尔的魔幻类小说《暮光之城》于2005年出版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也将美国的“鬼文化”带入了
小学低年级是学生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但由于语言能力有限,表达时往往会过于简单或杂乱无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大量的语言表达训练,采用多种形式,
张爱玲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得不提到的人物,其天才的创作和富有传奇性想一生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其散文《天才梦》是其公开发表的众多散文之一,该作品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