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我国教育水平逐步提升,化学是初中学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化学教师对初三化学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进行了符合时代的创新,为化学教育事业贡献了力量。中考对初中化学教学的考查有了明显的改变,其逐渐弱化对简单概念的考查,更注重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考查。就现阶段而言,初三学生更应注重提升初中化学核心素养,而不是全身心地沉浸在考试成绩中。文章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性思维,提高初三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化学;有效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初中化学是一门理科性质的课程,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统一。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就能够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长期坚持下去,就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最终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思维,提高化学学科素养。
一、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堂是否有效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良好的学习效果可以促进学生未来对化学知识的高效学习。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转变教学观念,不再将成绩当作唯一标准,也不再以中考当作唯一教学目的,而是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当作主要教学目标之一,从备课开始,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是为了让学生获取知识,促进自身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若学生对化学知识产生强烈的兴趣,那么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学效果也事半功倍。注意,想要实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走出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的束缚,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点着手,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掌握知识点,优化课堂教学实效性。
二、开展化学实验,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开展化学实验不仅是论证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还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与锻炼,同时让枯燥乏味的化学知识变得生动起来,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有效学习。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题中“二氧化碳性质”这一知识点,教材中给的实验是在装有燃烧蜡烛的烧杯中倒入CO2,蜡烛立马熄灭,可以得出结论:在CO2中物体无法完成燃烧,并且CO2本身也不能燃烧,可以用来灭火。但是在特定条件下,有一些活泼金属与CO2之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因此,CO2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灭火的。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开展化学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更直白地观看。实验如下“准备一个镁条与装有CO2的密闭的集气瓶,将燃烧的镁条放入集气瓶中,可以发现镁条并没熄灭,而是继续燃烧,并产生白色气体与黑色固体附着在集气瓶上。”通过该实验,学生对化学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并且将增强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在探究中养成良好的探究精神。
三、与生活相结合,创设化学“第二课堂”
化学与生活有密切聯系,生活中很多问题都可以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因此,化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与生活相结合,创设化学“第二课堂”。
1.与生活结合,创建教学情境
化学教师可以与生活相结合,给学生创设一个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掌握化学知识。如通过酸雨危害引申出建筑被腐蚀的原理,建筑的主要成分是CaCO3,那硫酸是如何腐蚀建筑呢?通过该引导,让学生自己推导出公式,增加他们的印象。之后,再让学生探讨如何减少酸雨。在经过探讨以后,学生得出结论:可以采用原煤脱硫技术、降低燃煤的含硫量、发展洁净煤技术、开展煤的综合利用(如煤的气化和液化)等方法减少酸雨。这样,通过酸雨危害与解决措施探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化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还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化学知识,切身感受化学反应,理解化学原理。“铁钉生锈”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种现象,但是铁钉是如何生锈的呢?这是学生都好奇的内容。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做实验,先分析铁钉生锈需要具备的条件,然后总结原理,根据原理解决该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及时发现学生探究中遇到的难题并指明解决方向,帮助他们完成实验,内化教材知识,学会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四、给予学生积极的指导和评价
教学其实是“教”与“学”两个活动,是相互交流的一个过程,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提前做好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实际学习情况。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形成“师生平等”的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效果,切不可为了彰显自己的权利与威严而凌驾于学生之上,这样不仅不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会影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在平等关系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构建和谐关系,不仅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关系的融洽相处,还可以让教师与学生平等地进行及交流,同时,在该模式下,教师需要耐心讲解知识,让学生更加清晰、深刻地学习、理解化学知识。教师也可以在教授过程中捕捉学生学习中的微妙变化,这对学生未来的学习与成长有极大帮助。在解决完学生的疑惑以后,如果发现学生答题中有不足之处,那么要及时对学生的答题及结果进行评价,并指导他们正确答题。如果评价和指导不及时,那么学生就难以准确判断自己的解答思路与结果是否正确,进而教学效率也难以提高。
结语
总的来说,初中化学教师想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必须要转变自身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爱上化学,并积极投入到化学学习中,实现化学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邓永凤.浅谈初三化学实验课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对策[J].新课程(中学),2015(12):215.
[2]刘晓.新课改背景下初三化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对策探讨[J].新课程学习(中),2014(06):19.
关键词:初中化学;有效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初中化学是一门理科性质的课程,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统一。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就能够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长期坚持下去,就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最终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思维,提高化学学科素养。
一、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堂是否有效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良好的学习效果可以促进学生未来对化学知识的高效学习。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转变教学观念,不再将成绩当作唯一标准,也不再以中考当作唯一教学目的,而是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当作主要教学目标之一,从备课开始,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是为了让学生获取知识,促进自身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若学生对化学知识产生强烈的兴趣,那么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学效果也事半功倍。注意,想要实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走出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的束缚,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点着手,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掌握知识点,优化课堂教学实效性。
二、开展化学实验,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开展化学实验不仅是论证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还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与锻炼,同时让枯燥乏味的化学知识变得生动起来,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有效学习。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题中“二氧化碳性质”这一知识点,教材中给的实验是在装有燃烧蜡烛的烧杯中倒入CO2,蜡烛立马熄灭,可以得出结论:在CO2中物体无法完成燃烧,并且CO2本身也不能燃烧,可以用来灭火。但是在特定条件下,有一些活泼金属与CO2之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因此,CO2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灭火的。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开展化学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更直白地观看。实验如下“准备一个镁条与装有CO2的密闭的集气瓶,将燃烧的镁条放入集气瓶中,可以发现镁条并没熄灭,而是继续燃烧,并产生白色气体与黑色固体附着在集气瓶上。”通过该实验,学生对化学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并且将增强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在探究中养成良好的探究精神。
三、与生活相结合,创设化学“第二课堂”
化学与生活有密切聯系,生活中很多问题都可以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因此,化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与生活相结合,创设化学“第二课堂”。
1.与生活结合,创建教学情境
化学教师可以与生活相结合,给学生创设一个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掌握化学知识。如通过酸雨危害引申出建筑被腐蚀的原理,建筑的主要成分是CaCO3,那硫酸是如何腐蚀建筑呢?通过该引导,让学生自己推导出公式,增加他们的印象。之后,再让学生探讨如何减少酸雨。在经过探讨以后,学生得出结论:可以采用原煤脱硫技术、降低燃煤的含硫量、发展洁净煤技术、开展煤的综合利用(如煤的气化和液化)等方法减少酸雨。这样,通过酸雨危害与解决措施探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化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还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化学知识,切身感受化学反应,理解化学原理。“铁钉生锈”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种现象,但是铁钉是如何生锈的呢?这是学生都好奇的内容。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做实验,先分析铁钉生锈需要具备的条件,然后总结原理,根据原理解决该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及时发现学生探究中遇到的难题并指明解决方向,帮助他们完成实验,内化教材知识,学会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四、给予学生积极的指导和评价
教学其实是“教”与“学”两个活动,是相互交流的一个过程,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提前做好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实际学习情况。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形成“师生平等”的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效果,切不可为了彰显自己的权利与威严而凌驾于学生之上,这样不仅不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会影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在平等关系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构建和谐关系,不仅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关系的融洽相处,还可以让教师与学生平等地进行及交流,同时,在该模式下,教师需要耐心讲解知识,让学生更加清晰、深刻地学习、理解化学知识。教师也可以在教授过程中捕捉学生学习中的微妙变化,这对学生未来的学习与成长有极大帮助。在解决完学生的疑惑以后,如果发现学生答题中有不足之处,那么要及时对学生的答题及结果进行评价,并指导他们正确答题。如果评价和指导不及时,那么学生就难以准确判断自己的解答思路与结果是否正确,进而教学效率也难以提高。
结语
总的来说,初中化学教师想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必须要转变自身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爱上化学,并积极投入到化学学习中,实现化学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邓永凤.浅谈初三化学实验课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对策[J].新课程(中学),2015(12):215.
[2]刘晓.新课改背景下初三化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对策探讨[J].新课程学习(中),2014(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