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与教研组效能差异研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f274617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研组”是中国基础教育界开展学科教学研究的最基本的组织架构,常州市“名师工作室”的组建由来已久,至今已经举办到第三届。本文对名师工作室与教研组两个“组织”,从组织结构、目标愿景、运作方式、评价考核四方面进行全面比较,从而研究两者在效能方面的差异。
  关键词:名师工作室;教研组;效能差异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9-009-3
  常州市中小学名师工作室活动目前已举办三届,呈如火如荼趋势。常州市各校各学科也兼以教研组形式展开学校的学科教研活动。那么名师工作室与学校层面的教研组在效能上有何差异呢?试从以下几方面探究它们之间的效能差异。
  一、从组织结构方面比较
  “教研组”由学校学科教研组长及学科教师组成。教研组长由学校领导指定学科组中优秀教师担任,教研组成员无须选拔,也无须考核,只要是属于本学科教师,皆自然成为本教研组成员。
  “常州市名师工作室”由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及其10名成员组成。成为领衔人及成员,都有具体的条件及评选方法。
  1.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的条件
  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从全市在职省中小学特级教师、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市拔尖人才、市学科带头人中产生,或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研机构中在教育教学、教科研某一领域公认的具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的优秀教师。领衔人要热爱教育事业,师德高尚,乐于奉献,善于学习;理念先进,主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及研究能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育艺术,教学质量高;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指导能力及强烈的自我完善、自我突破、自我发展的愿望等。
  2.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的产生
  首先由领衔人根据条件向所在区域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申请的主要内容有:依据本市基础教育的发展目标和自身的特色确定的研究项目、工作项目以及工作目标。其次是逐级推荐,由申请人所在区域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名教师工作室要求以及当地师资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组织初审申请人资质和工作方案,撰写推荐意见。再次专家论证,市教育局依据全市基础教育的发展目标,在综合考虑学段、学科等结构性问题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对申请人的申请方案进行论证。并对申请人进行答辩。最后,将论证通过的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的相关资料、名教师工作室实施方案、名教师工作室招聘启示等在常州教育网、常州教研网及常州教育人事网等网站上公布。整个过程比较严格,会淘汰大部分人,不是申报了就会成功的。
  3.名师工作室成员评选条件与成员产生方法
  名师工作室成员先报名,主要面向45周岁以下的市教坛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及单位推荐的有发展潜力的教师。报名经学校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后自主选择相关名教师工作室向其领衔人申请;其次,进行招聘考核,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与报名对象对话,主要考察其品德、专业和教育素养,从中选聘5~6人与领衔人组成工作室;最后,名教师工作室成员与常州市教育局、相关学校签订《名教师工作室项目研究和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协议书》。
  两个不同组织的“领导人”及成员的产生,无论从条件还是方法上都是大相径庭。
  二、从目标愿景方向比较
  在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的带领下,工作室会培育共同的愿景。领衔人会采用凝练成员意愿和主动影响两个途径加以实现。所谓凝练成员意愿即鼓励成员制订个人专业发展目标,激发其心灵深处的使命感,通过凝练个体的愿景,将其不断深化为组织的共同愿景。与此同时,领衔人还将利用目标引领和价值导向,影响成员将个人愿景融于组织愿景之中。最终使工作室形成自然合作文化,成员能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拥有娴熟的技艺,上出实实在在的随堂课、精品课,拥有自己风格的观摩课,在市五级阶梯评选中再上新台阶,职称评审能再上一等级,在省级期刊上能发表高质量论文,实现工作室成员最大限度的成长。
  教研组似乎没有共同的愿景,若真要谈愿景,可能就是学校进行优秀教研组评选,教研室举行市级优秀教研组评选。而评比材料的准备与整理成为教研组长的任务,所谓“在其职,谋其政”。还有就是以分数论英雄,“某某教研组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力量,又一次在本次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只有当传统的教研组真正成为专业学习共同体型教研组,共同体中的教师都努力将教研组塑造成具有归属感的“家”,成为教师获得职业幸福和尊严的场域;共同愿景来自教师对学生学习、学校发展的责任。这样,在教研组长召集下,教研活动不再是简单的经验交流和积累,而是理性意义上的研究,教师不仅是新的学习者,更是新的研究者。
  三、从运作方式角度比较
  名师工作室的运作采用导师培养负责制、项目领衔制和成果输出制,各工作室还要建立专门的网站,使之成为名教师工作室的一个动态工作站、成果辐射源和资源生成站。
  具体而言,“导师培养负责制”就是以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为导师,导师与工作室每个成员签订培养责任书,在成员专业化成长方面制订周期发展目标、途径,规定双方职责及评价办法。“项目领衔制”就是工作室以领衔名教师专长为基础,以工作室群体成员智慧为依托,对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专题研究,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活动,包括上课、讲座、理论学习、专题沙龙等等;每学期至少确定一个研究项目,并有相关工作过程及成果显现。“成果输出制”就是工作室教育教学教科研等成果应以论文、专著、研讨会、报告会、名教师论坛、公开教学、拍摄专题电视片、现场指导、指导读书、观摩考察等形式向外辐射、示范,工作室成员在完成本校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可由工作室指派到市内其他学校兼课指导。每个工作室在工作周期内应培养出一定数量的优秀骨干教师。
  学校教研组担任“领衔人”的是教研组长。教育部1957年颁布的《中学教研组工作条例(草案)》指出:“教研组”是“教学研究组”的简称,是“各科教师的教学研究组织”,任务是“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工作,总结、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师思想、业务水平,以提高教育质量”,工作内容包括“学习有关中学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指示;研究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工作钻研教育理论和专业科学知识;总结、交流教学和指导课外活动的经验”。也就是说,教研组政策的出台,即是以改进教师教学水平为圭臬”。但目前学校教研制度存在教研组行政化,教研职能不全面,教研成果形式化等异化倾向。有人称这是“中国的教研组现象”,教研组活动除了泛泛的学习以外,一般以备课为主。从而使教研组变成“备课组”,而缺乏教学法指导的备课,只同具体的教材与班级情况直接相关。教研组成立的初衷是借助教师群体“研”的形式使教师更好地胜任教学职责,它本应是专业性的组织,但现在在很多学校,教研组原有的教研功能淡化,而管理功能加强,和年级组一样成了行政机构。   教研组通常的运作方式:每周或每两周进行一次,指定时间,固定地点,通常由教研组长传达学校下一阶段与本学科相关的活动,或需要由本学科成员来完成的任务,或与本组成员有密切关系的竞赛、评比等;传达市教研室布置的工作、最新指示等;本学科成员即将开设校内或市级公开课,组织大家讨论相关事宜,确定上课人员、试上时间,组织全组成员听课、评课、再上课,制定教学计划,统一教学进度,精心设计教学,明晰教学的目标、重点、难点,创设教学情境,安排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等。也就是说,教研组的教学功能体现得较为充分,但科研
  功能,特别是教师培训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体现不足。所以有研究者对教研组活动进行了形象的归纳:教研组工作事务性多而研究性少,教研组工作活动性多而主题性少,教研组工作分散性多而合作性少,教研组工作褒扬性多而纠正性少。
  四、从评价考核方式比较
  工作室三年工作周期临近结束,常州市教育局发关于名师工作室终期评估的通知告知评估内容、评估方式、评估程序等。评估内容为《常州市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项目研究和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协议书》、《常州市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成员互相合作、共同提高协议书》规定的内容。评估方式包括总结自评、综合评估、表彰展示等。
  各工作室根据《常州市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考核评估细则》(见下表)中四大评估项目开展自评,撰写三年工作总结报告,组织成员对照有关协议开展好工作室内部自评活动。各工作室报告要对三年前预定的工作目标、目标达成情况、工作过程、工作室取得的成果进行全面总结,要注重提炼经验、突出重点、归纳特色、量化成果、反思问题。以上是总结自评。
  下一环节是综合评估。市教育局组建由17名专家、行政领导组成的常州市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终期综合评估专家委员会,对各工作室报送的材料进行综合评估。为鼓励各工作室及成员多元、个性发展,市教育局组织开展优秀评选。主要项目及要求是:
  (1)工作室优秀成员。主要评价成员的德、能和成长进步情况,重点关注成员的课堂教学、课题研究能力和发展潜力。
  (2)工作室优秀成果。成果形式主要包括:①获省二等奖及以上的课件、评优课;②围绕工作室研究项目,在省级刊物公开发表,并具有较强学术性和实践指导意义的论文;③公开出版的论著、有特色的校本课程;④其他有较大影响的研究成果。
  (3)工作室优秀领衔人。主要评选指标包括:①成员成长进步情况;②三年内组织活动、听评课、上公开课、开设专题讲座(市级及以上)次数及成效;③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的论文;④正式出版的论著;⑤其他反映对工作室成员专业引领的材料。
  (4)常州市中小学第二批优秀名教师工作室。主要评选指标包括:①工作室总结报告;②(1)(2)(3)列举的指标。
  观察上表,对教研组的评价涉及四大内容18条标准,每条标准细化到做哪些事,要达到何标准。若学校能认真组织教研组长、全校教师学习“评价标准”关于师德建设、常规管理、教学活动、教育科研四大方面内容,引导教研组长以此评价标准为规则,结合本校教研组实际,精心设计教研组建设方案。
  通过以上四方面的比较,不难发现名师工作室与教研组在效能上的差异。名师工作室在领衔人的带领下,在优秀成员共同智慧的支撑下,还将发挥更大的辐射作用,以一个带动多个,乃至一批。教研组作为学校基层组织,作为校本研修的最基本单位、最主要的阵地,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其实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如何让教研组发挥真正的作用,是每个学校、每个教研组长认真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朱广清.名师工作室效能优化——以江苏省常州市名师工作室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3(07).
  [2]蒋福超,刘正伟.专业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教研组变革[J],教育发展研究,2009(10).
  [3]陈家刚.从教研组走向合作型教研组织——从教师专业共同体得到的借鉴[J].辽宁教育研究,2007(02).
  [4]陈立新.新理念下教研组工作的观察与反思[J].地理教育,2006(01).
其他文献
摘要:拥有良好的言语表达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训练语言表达能力的最佳时期是在小学低、中阶段,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言语表达是语文教学的主要部分。图画,有着丰富的色彩和趣味性,学生都很喜欢。本文试探索将言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图画相结合,以提高学生言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低段;儿童;图画;言语表达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29-2引子: 
编者按:这一组五篇文章是江苏省“十二五”规划课题《“事件策略”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批准号:C-b/2013/02/003)的研究成果。“事件策略”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是指在中学生物学教学实践中把学生“放”到具体的“生物科学事件”当中去,让学生以主体的地位参与生物学习,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促进学生在生物学知识、科学探究的技能和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以及对科学、技术和社会
摘 要:本文以一节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开展为例,从评价方式、评价主体、评价目的、评价的“收”和“放”等方面,就如何构建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促进学生主体参与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尝试,  关键词:评价;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4-086-1  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获得是一种主动获取的过程。然而,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摘 要:古代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必考内容之一,因此,学会如何鉴赏诗歌,无论在教学,还是考试中都是重点和难点。本文从教与学的要求出发,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诗歌鉴赏;方法;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3-046-1  语文试卷中的诗歌鉴赏题是语文考试中比较重要的
摘要:幼儿教育应该寓教于游戏之中,而幼儿游戏材料的提供非常重要。幼儿要游戏,其物质基础是游戏材料,有了这个根本,才能说幼儿有游戏体验和态度,也只有在与游戏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幼儿才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而一旦与材料脱离,幼儿就无法进行真正意义的游戏活动。  关键词:材料;幼儿游戏;推动者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9-037-2  在幼儿园中,游戏
摘要:“本真教育”是指在尊重生命本态的前提下,以人为本,务本向善,尊重规律,崇尚科学,求真立美,探索真知,通过追求一切真善美,促进人的整体发展。本真理念并非现今才有,它一直存在于课堂与教育之中。时下再次提起本真是教育的回归,是对教学主体中学习者的极大尊重。  关键词:本真理念;信息技术;训练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7-037-2 
摘 要:在解题教学中,教师运用变式或是一题多解进行解题教学是常有的事情,也是课堂教学的常用手段之一,尤其是在中考复习中更为常见。中考复习时,笔者在中考指导用书上遇到了一道老题,本想把已有的解法和参考答案展示给学生即可。孰知,在课堂上学生进行思考时,引发了学生思维的激烈碰撞,总结出了出乎意料的多种解法。现进行整理总结,以图为今后的解题教学提供研究素材。  关键词:初中数学;解题教学;解题方法  中图
摘 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堂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课堂提问是最常见的教学手段之一。在提问中既要关注全体学生,也要关注特殊学生,同时作为老师也要掌握一些提问策略。  关键词:课堂提问;学生对象;提问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3-045-1  课堂提问是教师最长见的教学手段之一,但教师往往注重的是提问的内容、提问的程序,而忽视了被
摘 要:随着高职院校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技能教学已经成为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职业技能大赛促进了学校实践教学水平的迅速提高。如何以大赛为引领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将大赛纳入正常的教学培训体系,是我们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遇到的重要问题。本文着重探究了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的促进与引导作用。  关键词:技能大赛;职业教育;促进与引导作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
摘要:让学引思是一种还学习主动权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提升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教学理念,它以关注学生的发展为基准点,将学与思巧妙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注意转变教学理念,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以学定教、让学引思、学思结合,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从而让学生乐学爱思、会学善思,真正做学习的主人,享受阅读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