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令人意外的安全标准
我们在日本的第一站是福井的一个配餐中心。该中心所长坦承,厨房建于1969年,20世纪90年代做过一次改造,已经不符合现在的标准了。但当地政府考虑到实际情况,需要靠这个配餐中心供给校园餐,所以并没有苛求。
同行的一位国内校园配餐公司老总说,如果在中国,这个食物制作车间就问题无数。比如房顶太高,不好控制空气质量和微生物飘浮;四周有窗户,难免有窗外的蚊虫、灰尘、细菌飘浮进入;不同的食物制作单元没有物理隔离,只是在地上画线分隔等等。此外,食物制作好后,并不要求分装密封与保温,菜和饭都是盛在几个大桶里,用一个厢式小货车送到食堂,再进行现场分发。孩子们的碗筷也是洗好后重复利用,而在国内,所有餐具必须洗净消毒后单独封装。
日本对于学生餐的安全,制定和执行的标准要远低于中国,并不是说要制定一个无死角的安全标准,并通过规范来实现零风险。就像有关专家曾经说的,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
食物都会被吃光
加了15%糙米的米饭、日式麻婆豆腐、火腿炒白菜、鲜牛奶,这就是一份日本五六年级小学生的午餐。配餐中心介绍说,食谱是按照政府统一规定,根据热量和主要营养成分搭配出来的。
我把这些图发在微博上,引发了网友们的“群嘲”。最热门的评论是:从视觉效果上看,国内这么寒酸的配餐应该会被家长喷的。有网友说,孩子们在长身体,这些食物不够;还有网友说,肉、蔬菜少,既不好看也不好吃。确实,这些饭菜谈不上好吃,但也不是难以下咽。吃完这些食物,整个下午我并没有觉得饿。
对比之前我看到深圳一家餐饮公司提供的校园午餐,有肉、蛋、蔬菜、米饭,这样一份丰盛的午餐我都吃不完,孩子怎么可能吃得完?它只会导致两种结果:第一,孩子全吃完了,热量大大超标,培养出小胖子;第二,孩子挑喜欢的吃,剩下的倒了,营养搭配完全没有意义了。
在日本,全校包括校长、老师和各年级的孩子,所吃的食物都是这几样。不同年级的食物量有所不同,年级越低,食物量越少,但所有分发的食物都会被吃光。
餐厅的桌子上有铭牌,孩子们按照自己的名字就座。名字下面有记号,如果有一个红点,就表示饭量较小,值日生会少分一些;如果有一个绿点,就表示饭量较大,值日生会多分一些;如果有过敏,会有清单列出来,值日生会相应避开。
据说日本的孩子从小就受到教育,能吃多少就要多少食物,要了的食物吃不完是一件丢脸的事情。配餐公司送到学校的食物是按照当天上学的孩子人数制作的,到最后会把所有食物分光,包括锅底的硬饭粒都不会浪费。同行的国内校园配餐公司老总看了带着锅巴的米饭说,如果在国内,把这样的饭送到学生手中,我们又得被喷。
营养问题更重要
从食物的角度来说,这些日本校园餐并没有值得称道的。让我们很赞赏的,是日本人对食物的尊重、参与劳动以及良好的饮食习惯。
日本食物教育是从2005年开始的,让孩子们了解食物,珍惜食物,不浪费。每天开吃之前,会有一个高年级的孩子去介绍今天的食物,说要感谢食物,然后才开吃。
在一所340人的学校里,整个食堂只有一个阿姨“指挥”学生。送餐公司把食物送到食堂,由值日生负责擦桌子、摆餐具;开饭之前,会有孩子穿上值日的工作服负责分发饭菜;吃完之后,还要把桌子、地面清洗干净,椅子摆好。
另外,日本人非常重视饮食习惯的培养。吃饭之前,孩子们会去洗手。在学校里,每个孩子都有牙具,餐后会去刷牙。他们对类似流程细节非常看重。
这一趟考察下来,我觉得国内对安全极度关注,对营养则关注不足,实际上营养问题要比安全问题大得多。
我们讲校園餐出问题,不过是说一年之中有多少所学校发生了多少个孩子拉肚子的情况,但营养问题,比如20%的青少年肥胖率,各种代谢综合征,体质下降容易生病,这是要影响孩子们一辈子的。
(吴宝河摘自《南方周末》2019年7月11日)
我们在日本的第一站是福井的一个配餐中心。该中心所长坦承,厨房建于1969年,20世纪90年代做过一次改造,已经不符合现在的标准了。但当地政府考虑到实际情况,需要靠这个配餐中心供给校园餐,所以并没有苛求。
同行的一位国内校园配餐公司老总说,如果在中国,这个食物制作车间就问题无数。比如房顶太高,不好控制空气质量和微生物飘浮;四周有窗户,难免有窗外的蚊虫、灰尘、细菌飘浮进入;不同的食物制作单元没有物理隔离,只是在地上画线分隔等等。此外,食物制作好后,并不要求分装密封与保温,菜和饭都是盛在几个大桶里,用一个厢式小货车送到食堂,再进行现场分发。孩子们的碗筷也是洗好后重复利用,而在国内,所有餐具必须洗净消毒后单独封装。
日本对于学生餐的安全,制定和执行的标准要远低于中国,并不是说要制定一个无死角的安全标准,并通过规范来实现零风险。就像有关专家曾经说的,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
食物都会被吃光
加了15%糙米的米饭、日式麻婆豆腐、火腿炒白菜、鲜牛奶,这就是一份日本五六年级小学生的午餐。配餐中心介绍说,食谱是按照政府统一规定,根据热量和主要营养成分搭配出来的。
我把这些图发在微博上,引发了网友们的“群嘲”。最热门的评论是:从视觉效果上看,国内这么寒酸的配餐应该会被家长喷的。有网友说,孩子们在长身体,这些食物不够;还有网友说,肉、蔬菜少,既不好看也不好吃。确实,这些饭菜谈不上好吃,但也不是难以下咽。吃完这些食物,整个下午我并没有觉得饿。
对比之前我看到深圳一家餐饮公司提供的校园午餐,有肉、蛋、蔬菜、米饭,这样一份丰盛的午餐我都吃不完,孩子怎么可能吃得完?它只会导致两种结果:第一,孩子全吃完了,热量大大超标,培养出小胖子;第二,孩子挑喜欢的吃,剩下的倒了,营养搭配完全没有意义了。
在日本,全校包括校长、老师和各年级的孩子,所吃的食物都是这几样。不同年级的食物量有所不同,年级越低,食物量越少,但所有分发的食物都会被吃光。
餐厅的桌子上有铭牌,孩子们按照自己的名字就座。名字下面有记号,如果有一个红点,就表示饭量较小,值日生会少分一些;如果有一个绿点,就表示饭量较大,值日生会多分一些;如果有过敏,会有清单列出来,值日生会相应避开。
据说日本的孩子从小就受到教育,能吃多少就要多少食物,要了的食物吃不完是一件丢脸的事情。配餐公司送到学校的食物是按照当天上学的孩子人数制作的,到最后会把所有食物分光,包括锅底的硬饭粒都不会浪费。同行的国内校园配餐公司老总看了带着锅巴的米饭说,如果在国内,把这样的饭送到学生手中,我们又得被喷。
营养问题更重要
从食物的角度来说,这些日本校园餐并没有值得称道的。让我们很赞赏的,是日本人对食物的尊重、参与劳动以及良好的饮食习惯。
日本食物教育是从2005年开始的,让孩子们了解食物,珍惜食物,不浪费。每天开吃之前,会有一个高年级的孩子去介绍今天的食物,说要感谢食物,然后才开吃。
在一所340人的学校里,整个食堂只有一个阿姨“指挥”学生。送餐公司把食物送到食堂,由值日生负责擦桌子、摆餐具;开饭之前,会有孩子穿上值日的工作服负责分发饭菜;吃完之后,还要把桌子、地面清洗干净,椅子摆好。
另外,日本人非常重视饮食习惯的培养。吃饭之前,孩子们会去洗手。在学校里,每个孩子都有牙具,餐后会去刷牙。他们对类似流程细节非常看重。
这一趟考察下来,我觉得国内对安全极度关注,对营养则关注不足,实际上营养问题要比安全问题大得多。
我们讲校園餐出问题,不过是说一年之中有多少所学校发生了多少个孩子拉肚子的情况,但营养问题,比如20%的青少年肥胖率,各种代谢综合征,体质下降容易生病,这是要影响孩子们一辈子的。
(吴宝河摘自《南方周末》2019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