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要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适应这种差异,使学生的个性在语文学习中得到充分发展。尊重与发展个性生命意味着教育的本质回归。“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的对话是富于个性化的,阅读教学应倡导走个性化阅读之路,让阅读的枝头缀满个性的花蕾。
关键词个性化个性化阅读个性化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新课标把发展学生的个性放在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阅读教学的实施建议中明确地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的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个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人才培养的客观依据。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提倡尊重学生个性和发展个性。尊重与发展个性生命意味着教育的本质回归。发展个性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理念。本文正是建议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倡导语文阅读教学走个性化阅读教学之路。
1 个性化阅读教学主要有三个特点
1.1 个性化阅读是一种自主性阅读
阅读是从文章外部表现世界的“物质符号”中理解其精神内涵,即以作品为媒介,借此体验、感悟和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和思想。这种阅读活动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灵魂的拥抱,心灵的对话。这种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的活动,决定了阅读只能是学生自己的事,任何人都无法越俎代庖。教师的职责,就是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体验、感悟的情绪化的“场”,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主动地去读,专注地去读,兴趣盎然地去读,在自主阅读中学会阅读。学生的自主性越强,积极性越高,其所获就越多。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实践的机会是阅读成为学生个性化行为的重要保证。
1.2 个性化阅读是一种体验性阅读
阅读作为一种对话交流活动,读者在与文本的对话交流中不断地丰富着文本和自我,文本中的世界成为读者的世界,成为读者生命意义的投射与揭示。在这种对话交流过程中,读者和文本实现了相互融合,这种融合就是读者的独特体验。阅读体验具有三个鲜明的特征:
1.2.1 整体性
每部作品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把作品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的部分,然后加以解读,总会丧失些什么,必然会使作品失去其完整性。人的思维也具有整体性的特征,思想的产生是整体的,它是不可以拆解和拼装的。阅读体验应该以整体感知为基础,而不是在对每一个字、词的分析上,因此要强调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
1.2.2 独特性
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阅读主体的“心理图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阅读这个动态过程中,随着阅读某一内容的刺激,阅读主体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启动一个相应的阅读心理图式,以作为阅读主体的准备状态。正是因为每个人的“阅读心理图式”不同,因而他对作品的体验和解读也会有所不同。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感悟。
1.2.3 情感性
读者和文本融合是以情感为基础的,情感贯穿了整个阅读活动的全过程。教学中,教师要调动起学生全部的情感,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使客体的生活变成主体的生活,客体的存在变成了主体自身的存在,使客体中的情感变成主体的情感体验。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如果我们在阅读中不去引导学生体验这种情感,阅读的功效就会逊色许多。
1.3 个性化阅读是一种差异性阅读
阅读认知理论认为,阅读不是一个被动、机械地吸收课文里的信息的过程,而是积极、主动地从课文里挖掘各类信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阅读主体对文本中的言语,只有在他的已有的信息贮存中能够找到与该文本言语具有相似性的信息图式后,才能进行相似匹配与激活,从而顺利识别出文本中的信息。由于阅读主体大脑中贮存的相似图式各不相同,因而即使是阅读同一文本,也会形成各自不同的相似选择与相似匹配,进而产生见仁见智的个性化解读。这正如清代诗论家薛雪所言:“杜少陵诗……兵家读之为兵,道家读之为道,治天下国家者读之为政,无往不可……”对于同一首诗来说,其信息含量本是相对固定的,但它的涵义却因不同读者头脑中所贮存的相似图式不尽相同,便会出现各不相同的相似选择和相似匹配,从而呈现出有差异性的解读。因此可以这样说,个性化阅读结果,实质上是作为阅读主体的个人对阅读材料的一种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理解、感悟和体验,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2 个性化阅读教学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2.1 个性化阅读的前提——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要想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彰显个性的风采,前提就是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不同的理解,甚至是“出格”的,教师都应该抱着宽容、欣喜的心态去对待,不应简单地以教师的“一言堂”、“标准答案”去取代学生丰富多彩的解读。在教学中,要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首先要关注学生的态度,要蹲下身子来看学生,以平常的心态和学生交流,没有师道尊严,没有标准答案,没有绝对权威。其次,教师要引入“容错”的评价理念,要能适度容忍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种种差错,这样学生就会在阅读过程中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实践自已的设想。学生的独特体验被充分尊重的情况下,学生会饱尝个性思想被肯定的快乐,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意识,发挥他们个性化的创造潜能,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
如我教《变色龙》一课,刚讨论完警官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征,学生A举手发言:“我觉得警官奥楚蔑洛夫并没有断错案,赫留金才是罪有应得。”我在对学生A的提问作了肯定和鼓励后问:“你这么说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A说:“开始时,小狗一副的可怜相;而赫留金却得意洋洋,完全没有受害的感觉。我认为他想嫁祸小狗以获得一笔赔偿费。”这个发言轰动了教室,极大地激发了全班同学探索的好奇心。我因势发问:“对于这位同学的说法,大家有什么补充或不同的意见吗?”学生们纷纷搜寻文中相关内容,不久便有多名学生举手。
学生B:“我同意同学A的看法。就如警官奥楚蔑洛夫说的,狗那么小,够不着赫留金。”
学生C:“我也同意。当有人说出是赫留金用烟卷戳狗时,赫留金很凶,还用自己兄弟当宪兵吓唬人。可见他做贼心虚。”
学生D:“我认为,虽然事情的真相是赫留金不对,但奥楚蔑洛夫根本不曾以真相为依据来断案。所以,谈不上有没有断错案。”……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奥楚蔑洛夫断案的依据始终是狗的主人,而非事实,足见其性格特征。
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变支配者为引路人,应当改变过去那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放下身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在平等互助的气氛中与学生研究探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只有真正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建立起来了,才有课堂上的师生间情与情的相融、心与心的相通、教与学的相长、师与生的互促,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和个性特长才会有形成的“土壤”和“养分”。也只有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受到激励,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文本多元解读才得以真正开展。
2.2 个性化阅读的核心——激活学生的相似积累
我们说一个读者读懂了一篇文章,说明读者的信息贮存中具备了与该文章相似的信息图式,这个相似图式被迅速激活,提供了对该文章各个方面的一致性的解释说明。如果读者大脑里不具备某种相似图式,新的信息与已有的知识经验无法进行沟通,文章对于读者来说就是不连贯的,并且是不能理解的。读者大脑贮存的相似图式是各不相同的,它受民族、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与读者的生活积累、阅读经验等紧密联系。因此,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生活、知识积累,激活学生的相似图式,成为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核心。在个性化阅读中,一旦顺利地激活学生的相似积累,把学生头脑中的生活、知识经验的积淀,付诸于对文本的理解,把学生自己人生体验与切身感受移植到文本之中,就会产生一种“超原型”阅读,使个人对课文的感悟所得和独特体验深刻化、系统化,使课文的“符号语言”,真正成为学生“感于内而发于外”的现实语言;使课文所表现的人、事、物、景,由于学生赋予了情感与生命而得以复活;使课文中隐含的思想、观念,因与学生的经历接通而产生巨大的说服力与震撼力。
教《猫》这一课时,我让学生谈谈对猫的感受,学生发言甚是踊跃。
学生甲说:我喜欢吃鱼,猫也喜欢吃鱼,我们都喜欢吃鱼。吃饭时,我把碗里的鱼给猫吃,它仰着头“喵喵”地叫,好像说:“谢谢你!”我和猫是好朋友。
学生乙说:我看见猫的毛黑白相间,摸起来很光滑,也很好看,我很喜欢它。
学生丙说:我从书上知道猫会抓老鼠,我很喜欢它。
这里我们不必评论三个学生关于“猫”的阅读体验孰优孰劣,单来看看他们的体验各是如何产生的。第一个学生是从“我”和猫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谈的,他的独特体验源自情感的自我体验。第二个学生是从猫的外形来谈的,他的体验源自生活中的观察而获得的。第三个学生是从猫的作用来谈的,他的体验源自阅读书本而获得的知识。由此可见,学生大脑中有着怎样的相似积累,在个性化的阅读活动中便会产生出相应的阅读体验。
2.3 个性化阅读的平台——创设自由的交流氛围
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由于受心智水平、认知经验的限制,其理解、体验往往不能一步到位,会产生认识的肤浅、偏差甚至谬误,有时还可能遇到些疑难和困惑。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若能给学生创设自由交流的氛围,营造一个无话不敢说、无题不敢辩的对话心理场,让自由交流在一种轻松、和谐、愉悦的心境中进行,不唯师、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己。则学生可在体验的交流中、观点的碰撞中,把握自己的理解程度,反思自己及他人见解的准确性,并采取各种帮助自己思考和增进理解的策略,最终实现对课文的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个性化阅读教学中,一个人发表了看法,就是说出了一种独特的见解,若干见解的交流,就能使个性化阅读走向全面、深刻、成熟。学生在自由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淡化自己的权威形象,确立为学生阅读服务的意识,努力为学生个性的彰显、思想的解放营造充足的心理空间,真正成为自由交流活动中的称职组织者和引导者,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产生更多、更好的创新灵感,使学生的个性思维和个性品质得到充分发展。
走个性化阅读教学之路,需要教师真正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阅读中的独特体验;需要教师增强学生生活体验、知识经验的积累意识,在阅读中努力而适时地激活学生的相似图式;需要教师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在课堂上创设一个自由交流的心理场。唯有如此,才能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才能让阅读的枝头缀满个性的花蕾。
关键词个性化个性化阅读个性化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新课标把发展学生的个性放在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阅读教学的实施建议中明确地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的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个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人才培养的客观依据。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提倡尊重学生个性和发展个性。尊重与发展个性生命意味着教育的本质回归。发展个性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理念。本文正是建议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倡导语文阅读教学走个性化阅读教学之路。
1 个性化阅读教学主要有三个特点
1.1 个性化阅读是一种自主性阅读
阅读是从文章外部表现世界的“物质符号”中理解其精神内涵,即以作品为媒介,借此体验、感悟和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和思想。这种阅读活动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灵魂的拥抱,心灵的对话。这种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的活动,决定了阅读只能是学生自己的事,任何人都无法越俎代庖。教师的职责,就是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体验、感悟的情绪化的“场”,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主动地去读,专注地去读,兴趣盎然地去读,在自主阅读中学会阅读。学生的自主性越强,积极性越高,其所获就越多。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实践的机会是阅读成为学生个性化行为的重要保证。
1.2 个性化阅读是一种体验性阅读
阅读作为一种对话交流活动,读者在与文本的对话交流中不断地丰富着文本和自我,文本中的世界成为读者的世界,成为读者生命意义的投射与揭示。在这种对话交流过程中,读者和文本实现了相互融合,这种融合就是读者的独特体验。阅读体验具有三个鲜明的特征:
1.2.1 整体性
每部作品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把作品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的部分,然后加以解读,总会丧失些什么,必然会使作品失去其完整性。人的思维也具有整体性的特征,思想的产生是整体的,它是不可以拆解和拼装的。阅读体验应该以整体感知为基础,而不是在对每一个字、词的分析上,因此要强调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
1.2.2 独特性
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阅读主体的“心理图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阅读这个动态过程中,随着阅读某一内容的刺激,阅读主体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启动一个相应的阅读心理图式,以作为阅读主体的准备状态。正是因为每个人的“阅读心理图式”不同,因而他对作品的体验和解读也会有所不同。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感悟。
1.2.3 情感性
读者和文本融合是以情感为基础的,情感贯穿了整个阅读活动的全过程。教学中,教师要调动起学生全部的情感,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使客体的生活变成主体的生活,客体的存在变成了主体自身的存在,使客体中的情感变成主体的情感体验。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如果我们在阅读中不去引导学生体验这种情感,阅读的功效就会逊色许多。
1.3 个性化阅读是一种差异性阅读
阅读认知理论认为,阅读不是一个被动、机械地吸收课文里的信息的过程,而是积极、主动地从课文里挖掘各类信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阅读主体对文本中的言语,只有在他的已有的信息贮存中能够找到与该文本言语具有相似性的信息图式后,才能进行相似匹配与激活,从而顺利识别出文本中的信息。由于阅读主体大脑中贮存的相似图式各不相同,因而即使是阅读同一文本,也会形成各自不同的相似选择与相似匹配,进而产生见仁见智的个性化解读。这正如清代诗论家薛雪所言:“杜少陵诗……兵家读之为兵,道家读之为道,治天下国家者读之为政,无往不可……”对于同一首诗来说,其信息含量本是相对固定的,但它的涵义却因不同读者头脑中所贮存的相似图式不尽相同,便会出现各不相同的相似选择和相似匹配,从而呈现出有差异性的解读。因此可以这样说,个性化阅读结果,实质上是作为阅读主体的个人对阅读材料的一种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理解、感悟和体验,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2 个性化阅读教学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2.1 个性化阅读的前提——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要想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彰显个性的风采,前提就是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不同的理解,甚至是“出格”的,教师都应该抱着宽容、欣喜的心态去对待,不应简单地以教师的“一言堂”、“标准答案”去取代学生丰富多彩的解读。在教学中,要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首先要关注学生的态度,要蹲下身子来看学生,以平常的心态和学生交流,没有师道尊严,没有标准答案,没有绝对权威。其次,教师要引入“容错”的评价理念,要能适度容忍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种种差错,这样学生就会在阅读过程中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实践自已的设想。学生的独特体验被充分尊重的情况下,学生会饱尝个性思想被肯定的快乐,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意识,发挥他们个性化的创造潜能,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
如我教《变色龙》一课,刚讨论完警官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征,学生A举手发言:“我觉得警官奥楚蔑洛夫并没有断错案,赫留金才是罪有应得。”我在对学生A的提问作了肯定和鼓励后问:“你这么说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A说:“开始时,小狗一副的可怜相;而赫留金却得意洋洋,完全没有受害的感觉。我认为他想嫁祸小狗以获得一笔赔偿费。”这个发言轰动了教室,极大地激发了全班同学探索的好奇心。我因势发问:“对于这位同学的说法,大家有什么补充或不同的意见吗?”学生们纷纷搜寻文中相关内容,不久便有多名学生举手。
学生B:“我同意同学A的看法。就如警官奥楚蔑洛夫说的,狗那么小,够不着赫留金。”
学生C:“我也同意。当有人说出是赫留金用烟卷戳狗时,赫留金很凶,还用自己兄弟当宪兵吓唬人。可见他做贼心虚。”
学生D:“我认为,虽然事情的真相是赫留金不对,但奥楚蔑洛夫根本不曾以真相为依据来断案。所以,谈不上有没有断错案。”……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奥楚蔑洛夫断案的依据始终是狗的主人,而非事实,足见其性格特征。
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变支配者为引路人,应当改变过去那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放下身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在平等互助的气氛中与学生研究探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只有真正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建立起来了,才有课堂上的师生间情与情的相融、心与心的相通、教与学的相长、师与生的互促,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和个性特长才会有形成的“土壤”和“养分”。也只有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受到激励,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文本多元解读才得以真正开展。
2.2 个性化阅读的核心——激活学生的相似积累
我们说一个读者读懂了一篇文章,说明读者的信息贮存中具备了与该文章相似的信息图式,这个相似图式被迅速激活,提供了对该文章各个方面的一致性的解释说明。如果读者大脑里不具备某种相似图式,新的信息与已有的知识经验无法进行沟通,文章对于读者来说就是不连贯的,并且是不能理解的。读者大脑贮存的相似图式是各不相同的,它受民族、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与读者的生活积累、阅读经验等紧密联系。因此,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生活、知识积累,激活学生的相似图式,成为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核心。在个性化阅读中,一旦顺利地激活学生的相似积累,把学生头脑中的生活、知识经验的积淀,付诸于对文本的理解,把学生自己人生体验与切身感受移植到文本之中,就会产生一种“超原型”阅读,使个人对课文的感悟所得和独特体验深刻化、系统化,使课文的“符号语言”,真正成为学生“感于内而发于外”的现实语言;使课文所表现的人、事、物、景,由于学生赋予了情感与生命而得以复活;使课文中隐含的思想、观念,因与学生的经历接通而产生巨大的说服力与震撼力。
教《猫》这一课时,我让学生谈谈对猫的感受,学生发言甚是踊跃。
学生甲说:我喜欢吃鱼,猫也喜欢吃鱼,我们都喜欢吃鱼。吃饭时,我把碗里的鱼给猫吃,它仰着头“喵喵”地叫,好像说:“谢谢你!”我和猫是好朋友。
学生乙说:我看见猫的毛黑白相间,摸起来很光滑,也很好看,我很喜欢它。
学生丙说:我从书上知道猫会抓老鼠,我很喜欢它。
这里我们不必评论三个学生关于“猫”的阅读体验孰优孰劣,单来看看他们的体验各是如何产生的。第一个学生是从“我”和猫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谈的,他的独特体验源自情感的自我体验。第二个学生是从猫的外形来谈的,他的体验源自生活中的观察而获得的。第三个学生是从猫的作用来谈的,他的体验源自阅读书本而获得的知识。由此可见,学生大脑中有着怎样的相似积累,在个性化的阅读活动中便会产生出相应的阅读体验。
2.3 个性化阅读的平台——创设自由的交流氛围
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由于受心智水平、认知经验的限制,其理解、体验往往不能一步到位,会产生认识的肤浅、偏差甚至谬误,有时还可能遇到些疑难和困惑。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若能给学生创设自由交流的氛围,营造一个无话不敢说、无题不敢辩的对话心理场,让自由交流在一种轻松、和谐、愉悦的心境中进行,不唯师、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己。则学生可在体验的交流中、观点的碰撞中,把握自己的理解程度,反思自己及他人见解的准确性,并采取各种帮助自己思考和增进理解的策略,最终实现对课文的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个性化阅读教学中,一个人发表了看法,就是说出了一种独特的见解,若干见解的交流,就能使个性化阅读走向全面、深刻、成熟。学生在自由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淡化自己的权威形象,确立为学生阅读服务的意识,努力为学生个性的彰显、思想的解放营造充足的心理空间,真正成为自由交流活动中的称职组织者和引导者,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产生更多、更好的创新灵感,使学生的个性思维和个性品质得到充分发展。
走个性化阅读教学之路,需要教师真正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阅读中的独特体验;需要教师增强学生生活体验、知识经验的积累意识,在阅读中努力而适时地激活学生的相似图式;需要教师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在课堂上创设一个自由交流的心理场。唯有如此,才能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才能让阅读的枝头缀满个性的花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