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产生背景
上世纪末,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促进学生全面、自主、有个性的发展,真正的对学生负责,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即开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从2004年起,全国省份分为八个批次,逐步推行新课改。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要求应运而生。
二、意义解释
(一)自主学习
作为素质教育第一战场的课堂,应该从仅仅是一个知识传播的场所转变为师生互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展现师生价值的舞台;应该从一个简单的知识复制过程转变为学生在主动接受知识本身的同时体验了获得知识的乐趣、然后主动追寻知识的方法的过程。只有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才能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成果才能得以优化。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被动接受相对应的一种顺应潮流的学习方式。顾名思义,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主动寻求知识为主体,在教师的引导和培养下,让学生形成独立的质疑、思考、分析、总结等能力和方法,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二)合作探究
学习必须要与别人进行交流,相互弥补、相互促进,学习才会有长进。现代心理学研究又表明,与成人相比,儿童由于年龄较低,相互间更容易接受他人的看法和建议,且更希望在同伴中获得认可,所以,儿童在相互学习中,互动交流的加强,能促进认知的成长,对儿童身心、智力发展有很大的好处。此外,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助互爱、相互沟通情感的过程。同学间的相互学习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认知发展,并且通过相处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以及非认知品质,特别如责任心、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同时也能满足每个学生“受大家欢迎”“被需要”的心理需求。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学生认知
小学生都是未成年人,知识经验都极为有限,更遑论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认知水平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新课改后,离开了教师的“田字格”,很多学生就会茫然无助,失去方向和求知的能力。在学习上,只要离开了老师,一些从前熟记的知识也可能忘记,简单的问题也能让大脑一片空白,学生自主学习存在不小的困难。此时,小组中学生相互合作学习就能凸显其重要性了。
2.学生心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龄初期的儿童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理,初生牛犊不怕虎,能积极参与到各种学习活动中。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有所提升,自我保护和防卫心理有所增强,好奇心理逐渐被抑制。但相对而言,学生在小团体内、在熟识的同伴间,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紧张和害怕心理将大为缓解,好奇和探求心理更容易展现出来。研究也表明,学生的好奇心理一方面是客观的年龄特征,另一方面,也来自于失败或被嘲笑的经历。因此,如果不重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一次次的失败将促使学生求知心理的减弱。
3.教学成果
传统的课堂教学,也许能做到“为了学生的一切”,但客观上是根本不可能做到“一切为了学生”,课堂往往成为了老师和优等生的舞台。而自主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扩大参与面,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而且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团体意识的形成,促进团体的发展。
三、具体实施
(一)利用知识创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就不能前进。兴趣是促使学生开展学习的最有利动机。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否感兴趣,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根据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利用知识为学生创造不同的情境,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学生必定兴趣大增。创造情境可以用富有童趣的故事,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利用与旧知识有冲突的问题让学生尝试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并尝试解决。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自主探究是指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尝试自己解决,发现新规律,实现知识的再创造。能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是关键,要在熟悉教材和了解学生自身的基础上,提供丰富的感性和理性的材料,引导学生探究知识,逐步形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
(三)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与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是新课改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当下教师教学中必须实行的教学方式。小组合作时,学生们各抒己见,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寻求团队最佳结果。我在组织学生合作探究时,总是进行明确的分工,让每一组的每一个学生都各司其职,明确自己的职责,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表现自己。
(四)积极的评价对教师和学生都有影响
教学评价是指老师或学生在课堂中,对自己或他人的表现进行评价。教师给学生应是激励性的评价,增强学生对自主学习的信心,促进学生个体、集体的共同发展。学生对老师和同学的评价也应该力求客观公正,不能因为情感偏好而徇私。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的职责已不应该再偏向于向学生“填”知识,而应该侧重于对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掌握自主的方法和能力,让学生在脱离教师的情况下也能掌握要学的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应该学会自主思考,主动去获取知识,而不是传统被动的等待接受。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的时候,能对学生的尝试行为表示积极的肯定,即使存在错误,也应该在纠正学生的错误时肯定其做出的努力与尝试。教师不再是一个单纯的领路者,而应该成为一个正确的指路人。
总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在新课改理念下教育学生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有效的教学、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求知的渴望,把学生带到前途光明的道路上。教师在新的课程环境下,必须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时刻把握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本的主线,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焕发出生命力,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探究,在学习中独立自主,在学习探究中与别人交流合作,在自主学习探究中充实自己,快乐的成长。
上世纪末,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促进学生全面、自主、有个性的发展,真正的对学生负责,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即开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从2004年起,全国省份分为八个批次,逐步推行新课改。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要求应运而生。
二、意义解释
(一)自主学习
作为素质教育第一战场的课堂,应该从仅仅是一个知识传播的场所转变为师生互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展现师生价值的舞台;应该从一个简单的知识复制过程转变为学生在主动接受知识本身的同时体验了获得知识的乐趣、然后主动追寻知识的方法的过程。只有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才能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成果才能得以优化。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被动接受相对应的一种顺应潮流的学习方式。顾名思义,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主动寻求知识为主体,在教师的引导和培养下,让学生形成独立的质疑、思考、分析、总结等能力和方法,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二)合作探究
学习必须要与别人进行交流,相互弥补、相互促进,学习才会有长进。现代心理学研究又表明,与成人相比,儿童由于年龄较低,相互间更容易接受他人的看法和建议,且更希望在同伴中获得认可,所以,儿童在相互学习中,互动交流的加强,能促进认知的成长,对儿童身心、智力发展有很大的好处。此外,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助互爱、相互沟通情感的过程。同学间的相互学习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认知发展,并且通过相处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以及非认知品质,特别如责任心、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同时也能满足每个学生“受大家欢迎”“被需要”的心理需求。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学生认知
小学生都是未成年人,知识经验都极为有限,更遑论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认知水平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新课改后,离开了教师的“田字格”,很多学生就会茫然无助,失去方向和求知的能力。在学习上,只要离开了老师,一些从前熟记的知识也可能忘记,简单的问题也能让大脑一片空白,学生自主学习存在不小的困难。此时,小组中学生相互合作学习就能凸显其重要性了。
2.学生心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龄初期的儿童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理,初生牛犊不怕虎,能积极参与到各种学习活动中。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有所提升,自我保护和防卫心理有所增强,好奇心理逐渐被抑制。但相对而言,学生在小团体内、在熟识的同伴间,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紧张和害怕心理将大为缓解,好奇和探求心理更容易展现出来。研究也表明,学生的好奇心理一方面是客观的年龄特征,另一方面,也来自于失败或被嘲笑的经历。因此,如果不重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一次次的失败将促使学生求知心理的减弱。
3.教学成果
传统的课堂教学,也许能做到“为了学生的一切”,但客观上是根本不可能做到“一切为了学生”,课堂往往成为了老师和优等生的舞台。而自主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扩大参与面,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而且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团体意识的形成,促进团体的发展。
三、具体实施
(一)利用知识创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就不能前进。兴趣是促使学生开展学习的最有利动机。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否感兴趣,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根据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利用知识为学生创造不同的情境,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学生必定兴趣大增。创造情境可以用富有童趣的故事,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利用与旧知识有冲突的问题让学生尝试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并尝试解决。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自主探究是指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尝试自己解决,发现新规律,实现知识的再创造。能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是关键,要在熟悉教材和了解学生自身的基础上,提供丰富的感性和理性的材料,引导学生探究知识,逐步形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
(三)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与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是新课改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当下教师教学中必须实行的教学方式。小组合作时,学生们各抒己见,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寻求团队最佳结果。我在组织学生合作探究时,总是进行明确的分工,让每一组的每一个学生都各司其职,明确自己的职责,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表现自己。
(四)积极的评价对教师和学生都有影响
教学评价是指老师或学生在课堂中,对自己或他人的表现进行评价。教师给学生应是激励性的评价,增强学生对自主学习的信心,促进学生个体、集体的共同发展。学生对老师和同学的评价也应该力求客观公正,不能因为情感偏好而徇私。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的职责已不应该再偏向于向学生“填”知识,而应该侧重于对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掌握自主的方法和能力,让学生在脱离教师的情况下也能掌握要学的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应该学会自主思考,主动去获取知识,而不是传统被动的等待接受。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的时候,能对学生的尝试行为表示积极的肯定,即使存在错误,也应该在纠正学生的错误时肯定其做出的努力与尝试。教师不再是一个单纯的领路者,而应该成为一个正确的指路人。
总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在新课改理念下教育学生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有效的教学、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求知的渴望,把学生带到前途光明的道路上。教师在新的课程环境下,必须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时刻把握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本的主线,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焕发出生命力,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探究,在学习中独立自主,在学习探究中与别人交流合作,在自主学习探究中充实自己,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