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宇:城市创新需跨越“死亡之谷”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j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光宇男,1962年11月出生。二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广东工业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校学位委员会副主席,广东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创新理论与创新管理研究中心)和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技术创新与经济转型研究中心)负责人,广东省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同时,被聘为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广州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曾任广东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人事处处长,广东省系统工程学会理事长,被评为南粤教坛新秀、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师德建设先进个人。主持了30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出版专著8部,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1项(2017年)、二等奖2项(2011年,2015年)、三等奖2项(1999年,2005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2017年),长期从事科技创新管理、管理系统工程、企业战略管理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创新,常谈常新。在各种资源要素需要重新组合嵌接的当下社会,如何利用好自身的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小至个人、企业的命题,也是大至城市、国家得以前进的思考方向。
  在广州,众多新型研发机构的蓬勃发展,是有效连接研发资源与产业后端的重要桥梁,给予了城市源源不断的生长活力。
  在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社科联共同主办的“大学与城市(二)—广州地区社科名家访谈”的活动中,《南风窗》记者专访了广东工业大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光宇教授,他植根产业一线,带领研究团队聚焦创新理论与创新管理的研究超过十年,对于高校和城市的发展都有自己的独特的见解。

不要低估人文社科的创新


  南风窗:现在我们谈到创新,好像更多是指理工科上的创新,看起来只跟企业的科技创新有关,涉及到人文社科类别的较少。您本人兼具文理科的研究背景,视野可能会更开阔,请问应该怎样如何理解创新?
  张光宇:目前,主流提到的创新驱动的确是更多聚焦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议题上,这个本身是正确的方向,但我们也不能低估人文社科在其中的作用。其实,自然科学的创新与人文社科的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共同支撑国家或区域的创新发展。自然科学创新常常通过技术创新,其创新效果落实在产业的发展上;但人文社科的创新,涉及的是精神文化、政策法规、体制机制、管理制度等方面,其增强的是软实力。人文社科领域的学者参与创新发展,应该是有所为,并且是大有可能的。
  当年,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成功以后,总结成功经验时,他们就认为是科学管理发挥了巨大作用。一个国家的发展也是这样,需要两个轮子,一是科学技术,另外一个就是科学管理,而这两个轮子的比重,是后者更高 。实际上可以说,这就是对人文社科参与到创新上的作用的很好詮释。
  南风窗:您的专业领域囊括了创新理论和创新管理等领域,从您专业角度出发,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应该如何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
  张光宇:创新是一个城市,特别是国家中心城市或全球城市的基本要素和本质特征。创新资源跟产业进行对接好了,创新资源集聚的优势才能够发挥。
  城市要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就是创新价值断裂问题,也就是常说的“死亡之谷”。 美国众议院科学委员会副委员长的弗农·埃勒斯(Vernon Ehlers)认为基础研究与产品开发之间存在一条沟壑,将其形象地比喻为“ 死亡之谷”,有必要搭建一座桥梁,以使众多研究成果能够越过“死亡之谷”,实现商品化、产业化。“死亡之谷”产生的原因就是创新价值链断裂。其实,常说的“技术孤岛”与“产业旱地”、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都是指这方面的问题。这两者之间实际上就缺少了一座桥梁,它就是产学研结合。如何最有效的实现这种结合,让广州丰富的创新资源释放创新活力,这是最值得期待的。

建设创新之城


  南风窗:在创新领域的实践中,您觉得广州在这方面的优势体现在哪里?
  张光宇:广州拥有2000多年的建城历史,创新资源高度聚集,拥有全省七成以上的高校、科研院所及科技人员,大学及在校生数量也占到全省七、八成。同样,广州也拥有强大的产业体系,如果把这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实现知识发现驱动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反哺科学发现的良性循环,让广州的科技资源优势真正释放,形成强大的生产力,这才是广州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广州最大的优势。
  至于如何实现这种连接和转化,新型研发机构将是一个最重要的抓手。目前,我国产业创新的战略支撑将发生转变,未来的技术创新也许将由新型研发机构为核心的创新群体予以支撑。
  新型研发机构的本质特征就是由产学研等多主体构成,链接和融通分散化的知识进行集成式创新和开放式创新。这种新型法人组织将成为我国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的“实验田”。目前,新型研发机构起源于广东,且走在全国前面,已取得显著效果,广州新型研发机构52家,全省最多,约占24%,还应下大力气进一步推进,把握创新发展的新机遇。
  南风窗:在您的科研经历中,跟企业和企业家接触也比较多。目前来说,您所了解到的广州企业成长的环境如何?
  张光宇:据我的了解和体会,广州最适宜于企业成长的氛围主要有:文化深厚,这是这个城市的最大优势和软实力,它具有开放包容、务实重商、平俗暖心的独特气质。文艺理论家、艺术家刘斯奋所总结的岭南文化特征:“不拘一格、不定一尊、不守一隅”,就是对广州文化的最好注释,也是企业自由、多元发展的良好环境。硬件完备,广州的城市硬件设施齐全,包括:市政建设及交通设施等。还有生活配套,包括:学校、市场、娱乐等各种生活条件。此外还有人才供给,包括各类企业所需求的人才高度集聚。在产业生态上,企业生存发展的产业链及产业生态系统也比较完备。最后还有政策给力,政府服务高效,制定了一系列促进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总之,广州的“实力、活力、魅力”,是企业成长的最佳沃土。

全球视野下高校的发展


  南风窗:广州迈向国际化城市的发展进程中,需要有更加宽广的视野去布局全球的产业价值链。您觉得在实现全球产业价值链的联动过程中,高校应该怎么参与其中?
  张光宇:当前,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家间的相互联系达到了深入、广泛且难以逆转的程度,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了基于价值链的全球布局。事实上,每个企业都处在产业链中的某一环节,要赢得和维持竞争优势取决于形成一个价值增值的过程。
  对广州而言,外向型经济是广州发展的法宝和优势。广州地区的高等学校,有责任和义务支撑创新价值量,通过与产业价值的耦合与联动,促进和服务全球价值链建设,其主要切入路径:一是围绕产业链构建创新链,整合国际创新资源,建设国际合作研发机构,实现技术离岸孵化。二是针对走出去企业的技术需要和管理需要,有针对性的设计相关人才服务项目。三是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及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加强专门的智库建设,做到长期跟踪,主动服务,释疑解惑,为全球价值链建设提供智库支持。
  南风窗:结合您的研究领域,作为广州社科界的代表,您能否谈谈该领域的学术成果及前景?目前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毕业后选择回归高校,投身学术研究,您能否给这些青年科研者一些建议与意见?
  张光宇:我2017年开始组建了一个研究团队,聚焦创新理论与创新管理的研究,没想到这一扎下去已超过十年。回想这十年的团队研究历程,我们只围绕新技术成长过程如何跨越“死亡之谷”这一个问题,团队从当时的几人到今天的近30人,但是这个研究方向始终没改变。
  结合自身的研究经历,给社会科学研究的青年学者提的建议主要有六个关键词:首先是团队,如今单打独斗的研究已经走不远了,人文社科类的研究需要思想和智慧的碰撞;第二个关键词是情怀,做研究不能只限于任务,更需要兴趣和情怀,这样才能全身心投入;然后是聚焦,也就是专注,聚焦在一个领域,才能更深入,真正成为行家;第四是持续,要执着和坚守,当你坚持5年、10年,回首时会发现豁然开朗;第五是扎实,要扎扎实实,科学严谨,每一个研究结论必须有充分的实地调研、数据分析及文献资料的支持;第六是落地,学术的出路在于实践,不能悬在空中落不了地,研究成果一定要联系实际并对实践有指导价值。
其他文献
中国地产商投巨资押注医疗美容业  美《彭博商业周刊》6月13日  位于天津港口附近的某座宫殿式建筑在其宣传手册中称其为“亚洲一流的整形外科医院”。这家医院不仅拥有近100家VIP套房,还有来自韩国经验丰富的美容整形医生团队。该美容整形医院是中国地产开发商之一—中国恒大集团为了提高利润进军医疗保健行业的大手笔。  这是一种利用低廉价格购买医疗保健用地的游戏。这些医疗保健用地允许开发商从附近的住宅大厦
10年前,关于垄断与反垄断的讨论基本上指向大型国有企业。但今天,轮到了互联网。  互联网巨头曾一度是突破旧有经济体制的先锋,冲破管制,破除“垄断”。而现在,它们本身已然具备成为新的垄断者的可能性。  垄断削弱竞争,损害效率,在互联网领域,更是如此。由于线上扩张的几何级速度,以及线下强大的网络和规模效应,互联网巨头正在变得越来越大。那么,它们的扩张还有边界吗?我们该如何应对?越来越大与数据集权  财
2018年11月11日,同样是青年亚文化的“光棍节”,网络时代的购物狂欢日,但鲜有人知的是,那也是腾讯公司创办整整20周年的日子。  “小马哥”的“鹅厂”,今年20岁了。  同样满20岁的,还有搜狐、新浪和京东。网易,比上述公司大1岁,阿里巴巴则小1岁。  这样来打量1998年,不得不说那是中国互联网星河的创世纪之年。或许因为变革的快速和资源的不确定性,互联网产业里少见国有资本的踪迹,因而展现出了
马斯克对超人工智能忧心忡忡。比尔·盖茨也站在了马斯克一边,他说:“很难想象为什么有人觉得人工智能不足为虑。”在他们眼中,超人工智能是一个可怕的物种。目前,马斯克正紧锣密鼓地筹备“火星移民”项目,计划从2024年起,逐步把100万人送上火星,并在火星上延续人类文明。  这哥们的想法好奇怪。  既然您觉得超人工智能那么厉害,而且一定与人过不去,您觉得他们不会追您追到火星上去吗?您确信他们不会追您追到天
2018年8月29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中南海会见来访的日本外务事务次官秋叶刚男  最近,中日关系呈现加速回暖的态势。就在8月底,多名日本高官密集访华。这些访问有的是事先确定的两国高层交流,有的是为了给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今年正式访华铺路。9月2日,安倍在接受日本《产经新闻》采访时说:“中国总理李克强5月访问过日本,日中关系已经完全回到正轨。”他还表示,非常高兴地期待访问中国,并希望能够邀请习近
“特鲁多来了,不受卡城人待见,引发卡尔加里几千人大规模游行抗议。”这是“加国华人商会”一篇微信文章的标题,说的是11月22日下午在加拿大能源中心城市卡尔加里,贾斯廷·特鲁多总理计划向能源行业领导者发表演讲,凯悦酒店外突然聚集了包括要求重启跨山输油管道在内的各类抗议团体一事。  对同一件事,“卡尔加里生活指南”的微信标题是:数千人集会抗议!特鲁多带来了一场“虚伪”的表演,卡城之行未解决实际问题!“卡
那天,我给一个叫“于坚”的微信公众号留下一句话问:是不是写《尚义街六号》的于坚?10个月后,我在云南昆明见到了于坚。  其实那个微信公号一直没回复我。但是在总结、回忆这件事情的始末,梳理相关细节时,它就是一个事实,笑盈盈地站在那里。  我喜欢这样寻找采访对象的过程。有时候觉得就是在流浪,心有所属地流浪。你知道要什么,也知道最终会形成某种关系。  事实上,有很多更便捷的途径可以直通他们。但正是这种寻
谭保罗常务副主编  十八世纪八九十年代,大概是清朝乾隆年间,欧洲大陆的法国正经历大革命的腥风血雨。不同派别之间轮流当政,互相猎杀,巴黎流血漂橹。  英国政治学家埃德蒙·伯克批评说,法国大革命摧毁了西方启蒙时代以来的道德伦理,将把整个欧洲引向暴政。英国宁可不改革,也绝对不要引入法国这样的大革命。  当時,在比法国更加先进的英国,以及比法国落后的德国,欧洲的知识分子多半都认为,法国大革命是一场民粹主义
2016年5月6日,广州220千伏永福变电站投产运营。很多广州市民看到这消息时,也许第一感觉是:一个普通的日子里,一座保障广州中心城区电力供应的变电站投产了。但冯庆燎和他的同事们,却从这句话里的每一个字,读出别样滋味:艰辛、坚持、努力和欣慰。  冯庆燎是广州供电局基建部主任。他的同事、基建部项目经理彭日宽记得,变电站选址那年,冯庆燎还是个30出头的“帅小伙”,如今,变电站建成,冯庆燎已长成45岁的
许寿裳曾经对五四新文化时期的北大校长蔡元培作如是评价:“蔡先生又以克己为他道德生活的核心。他虽然也和当时的名人一样,醉心于法国革命时代的三个口号‘自由、平等、博爱’。可是他解释这三个口号时,是从克己方面出发的。博爱是什么?他说博爱就是孔子之所谓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平等是什么?就是孔子之所谓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由是什么?自由就是义,孟子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