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自学能力,改进教学方法,注重知识与技能并举。代写教育论文可采取重点阅读、词语更换、语句变换、角色替换、情景再现、演讲辩驳等方法,让学生有端正的态度,明确的目标,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智力品质和非智力素养。
【关键词】中学生;阅读理解;自学能力;培养
德国启蒙运动思想家莱辛说过一句话:“如果上帝一手拿着真理,一手拿着寻找真理的能力,任凭选择一个的话,我宁要寻找真理的能力。”在中国也有类似的说法,“宁可要点石成金的手指,也不要被点成的黄金。”同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自学能力也尤为重要,它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减轻师生负担的根本保证。语文阅读自学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学习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养成品质的快慢。笔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感到,要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自学能力,与其“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形成一种自我学习的能力,这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自学能力的方法
1.1 重点阅读法。阅读能力是语文自学能力中极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它可以根据时间的长短,内容的多少对文字进行快速处理,重点突破。它分两个阶段,一是泛读,即对文字作快速阅读,认准字音、理解词义,了解课文大意,理清文脉,抓住中心,遇到有价值或有所需的内容时作好圈注。二是精读,就是精细地读,反复读。认真推敲词句,准确地把握中心与材料的关系,文章的结构,领会写作意图,体会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构思和主要表现手法等。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对句、段、篇、章的理解能力,以学以致用。如《春》一文,在泛读时,读准“酝酿”、“蓑”、“笠”等字的读音,理解“欣欣然”、“酝酿”、“宛转”、“应和”、“嘹亮”、“烘托”、“静默”、“呼朋引伴”等词的含义,初步了解全文通过描写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等五幅画面,写出了春回大地、万物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了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之后,其阅读理解的注意力就要集中到文章的局部,如第三段:“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草软绵绵的。”精读时品味出动词“钻”的表达效果:“钻”既表现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又用“偷偷地”修饰,状其不知不觉地出现,生动地表现了春草的活力。品味出第一、二、四句直接写草,中间第三句突然插入写人的活动,似乎句与句之间语意不贯通。原来第三句表面上在写人,实质是通过人的活动感,人的体验去写草。第一、二句由近到远,从点到面,从视觉的角度写草,第三句则是通过写草地上人的活动来写春草给人的舒适感,第四句写微风中春草柔软轻绵,写出了草给人的质感。可见四句均是写草,句意也是贯通的,构思极为巧妙!本文的其他几幅图景也都类似,安排上既放得开又收得拢,这是作者对散文“形散神不散”艺术特点的熟练驾驭。另外,还品味出本文的语言生动活泼得益于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如:比喻、排比、引用、拟人等。最后通过归纳、总结全文,达到阅读理解全文的目的。
1.2 词语更换法。它是学生在自我阅读理解过程中,针对遣词精妙的词语给它更换一个词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来品味更换前后的表达效果,从而深刻领会遣词的妙处。它是学生在语文阅读理解的自学过程中,积累领会并运用词语使其自学能力提高的重要体现。它可以使学生的阅读变得更主动,对词的积累与运用这种方式就更认同,学来就更有信心。如《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一文,全文紧扣“喜”字选材,安排结构,表达主题。全文以“喜”字贯穿始终,写出了全中国人民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梦想成真的喜悦之情。在文中体现“喜”的句子很多:“把所有的矜持都抛掉,让热泪尽情地流淌。”“聚集在莫期科世界贸易中心的中国人眼睛湿润了。”“该轮到北京办奥运了。”“风度翩翩的何振梁噙住了泪水”等。若把这个“喜”字用“荣”字代替,看它能否有如此的表达效果,学生一更换,一品味,感觉自然还是用“喜”字好。
1.3 交叉语句法。就是把一段文字中的某些语句或一篇文章中的某些段落相互交换,改变原来的语序,然后来品味原语句、语段安排上的妙处。因为文章的句与句、段与段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它们衔接自然,讲究过渡。例如《济南的冬天》一文有这样一节:“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微微露出点粉色。”这节描写共有四句话,作者按空间顺序由上而下依次写了山上、山尖、山坡、山腰上的雪景,语意连贯,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学生读来朗朗上口,记起来得心应手。若把第一、三句对调,第二、四句对调,即由山坡、山上、山腰到山尖,整个语段层次混乱,句与句不连贯了。
2 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理解的自学能力关键在教师
2.1 要重视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明确的学习目标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重视培养语文自学能力的观念。要向学生灌输“方法的学习是最重要的学习,学会自己学是最根本的学习”观念。通过讲道理及列举古今中外名人学会自学的事例来反复启发学生自学,让这种观念牢牢地扎根并作为学生的自觉要求,自觉行为,使学生有端正的态度。与此同时还需有明确的目标。歌德曾说过:“把精力集中在有价值的东西上面,把一切对你没有好处和对你不相宜的东西抛开。”因为语文能力包含诸多能力,明确自己要养成的是阅读理解的自学能力,有明确稳定的语文自学动机,找准突破口,围绕自己的目标努力。
2.2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心态,大胆相信学生。教师要坚定地树立教是为了将来不需教的教学思想,并把它贯彻到整个教学中去。教师要相信学生是可以通过教,学会自己学的;要克服学生不会学,怕一放就跌的心理障碍;要及时发现学生自学中的成绩,及时肯定、表扬。对于学生的失误,教师要帮助他们吸取教训,要让他们正确面对自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2.3 营造良好的自学氛围,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理解的自学能力之初可以做个专题讲座,继而在各类活动中均可讲,让全体同学积极行动起来,组与组、个人与个人在自学效果上展开竞争,教师对自学方面做得好的同学要鼓励、表扬。
2.4 注重知识与技能并举。从教育学的观点看,能力是在积累一定知识,掌握一定技能的基础上形成的,知识越多,技能越熟练,就越有助于能力的发展。但是积累知识,掌握技能又要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能力的高低制约着知识的积累和技能掌握的快慢、高低、难易和巩固程度。能力是积累知识掌握技能的结果,又是积累知识掌握技能的前提。因此在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理解的自学能力时必须注重知识与能力并举。
总之,要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理解的自学能力任重而道远,它需要我们广大的教者在教学中更新观念、调整角色、共同努力,才能将“授人以渔”进行到底,才能最终达到“不教”的目的。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会向校园外延伸,我们的学生也定会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6年第6期、1991年第12期、1992年第11期)
[2]罗文鑫. 初中生语文素质的培养,当代教育论坛,2003年02期
【关键词】中学生;阅读理解;自学能力;培养
德国启蒙运动思想家莱辛说过一句话:“如果上帝一手拿着真理,一手拿着寻找真理的能力,任凭选择一个的话,我宁要寻找真理的能力。”在中国也有类似的说法,“宁可要点石成金的手指,也不要被点成的黄金。”同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自学能力也尤为重要,它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减轻师生负担的根本保证。语文阅读自学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学习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养成品质的快慢。笔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感到,要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自学能力,与其“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形成一种自我学习的能力,这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自学能力的方法
1.1 重点阅读法。阅读能力是语文自学能力中极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它可以根据时间的长短,内容的多少对文字进行快速处理,重点突破。它分两个阶段,一是泛读,即对文字作快速阅读,认准字音、理解词义,了解课文大意,理清文脉,抓住中心,遇到有价值或有所需的内容时作好圈注。二是精读,就是精细地读,反复读。认真推敲词句,准确地把握中心与材料的关系,文章的结构,领会写作意图,体会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构思和主要表现手法等。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对句、段、篇、章的理解能力,以学以致用。如《春》一文,在泛读时,读准“酝酿”、“蓑”、“笠”等字的读音,理解“欣欣然”、“酝酿”、“宛转”、“应和”、“嘹亮”、“烘托”、“静默”、“呼朋引伴”等词的含义,初步了解全文通过描写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等五幅画面,写出了春回大地、万物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了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之后,其阅读理解的注意力就要集中到文章的局部,如第三段:“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草软绵绵的。”精读时品味出动词“钻”的表达效果:“钻”既表现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又用“偷偷地”修饰,状其不知不觉地出现,生动地表现了春草的活力。品味出第一、二、四句直接写草,中间第三句突然插入写人的活动,似乎句与句之间语意不贯通。原来第三句表面上在写人,实质是通过人的活动感,人的体验去写草。第一、二句由近到远,从点到面,从视觉的角度写草,第三句则是通过写草地上人的活动来写春草给人的舒适感,第四句写微风中春草柔软轻绵,写出了草给人的质感。可见四句均是写草,句意也是贯通的,构思极为巧妙!本文的其他几幅图景也都类似,安排上既放得开又收得拢,这是作者对散文“形散神不散”艺术特点的熟练驾驭。另外,还品味出本文的语言生动活泼得益于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如:比喻、排比、引用、拟人等。最后通过归纳、总结全文,达到阅读理解全文的目的。
1.2 词语更换法。它是学生在自我阅读理解过程中,针对遣词精妙的词语给它更换一个词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来品味更换前后的表达效果,从而深刻领会遣词的妙处。它是学生在语文阅读理解的自学过程中,积累领会并运用词语使其自学能力提高的重要体现。它可以使学生的阅读变得更主动,对词的积累与运用这种方式就更认同,学来就更有信心。如《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一文,全文紧扣“喜”字选材,安排结构,表达主题。全文以“喜”字贯穿始终,写出了全中国人民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梦想成真的喜悦之情。在文中体现“喜”的句子很多:“把所有的矜持都抛掉,让热泪尽情地流淌。”“聚集在莫期科世界贸易中心的中国人眼睛湿润了。”“该轮到北京办奥运了。”“风度翩翩的何振梁噙住了泪水”等。若把这个“喜”字用“荣”字代替,看它能否有如此的表达效果,学生一更换,一品味,感觉自然还是用“喜”字好。
1.3 交叉语句法。就是把一段文字中的某些语句或一篇文章中的某些段落相互交换,改变原来的语序,然后来品味原语句、语段安排上的妙处。因为文章的句与句、段与段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它们衔接自然,讲究过渡。例如《济南的冬天》一文有这样一节:“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微微露出点粉色。”这节描写共有四句话,作者按空间顺序由上而下依次写了山上、山尖、山坡、山腰上的雪景,语意连贯,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学生读来朗朗上口,记起来得心应手。若把第一、三句对调,第二、四句对调,即由山坡、山上、山腰到山尖,整个语段层次混乱,句与句不连贯了。
2 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理解的自学能力关键在教师
2.1 要重视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明确的学习目标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重视培养语文自学能力的观念。要向学生灌输“方法的学习是最重要的学习,学会自己学是最根本的学习”观念。通过讲道理及列举古今中外名人学会自学的事例来反复启发学生自学,让这种观念牢牢地扎根并作为学生的自觉要求,自觉行为,使学生有端正的态度。与此同时还需有明确的目标。歌德曾说过:“把精力集中在有价值的东西上面,把一切对你没有好处和对你不相宜的东西抛开。”因为语文能力包含诸多能力,明确自己要养成的是阅读理解的自学能力,有明确稳定的语文自学动机,找准突破口,围绕自己的目标努力。
2.2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心态,大胆相信学生。教师要坚定地树立教是为了将来不需教的教学思想,并把它贯彻到整个教学中去。教师要相信学生是可以通过教,学会自己学的;要克服学生不会学,怕一放就跌的心理障碍;要及时发现学生自学中的成绩,及时肯定、表扬。对于学生的失误,教师要帮助他们吸取教训,要让他们正确面对自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2.3 营造良好的自学氛围,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理解的自学能力之初可以做个专题讲座,继而在各类活动中均可讲,让全体同学积极行动起来,组与组、个人与个人在自学效果上展开竞争,教师对自学方面做得好的同学要鼓励、表扬。
2.4 注重知识与技能并举。从教育学的观点看,能力是在积累一定知识,掌握一定技能的基础上形成的,知识越多,技能越熟练,就越有助于能力的发展。但是积累知识,掌握技能又要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能力的高低制约着知识的积累和技能掌握的快慢、高低、难易和巩固程度。能力是积累知识掌握技能的结果,又是积累知识掌握技能的前提。因此在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理解的自学能力时必须注重知识与能力并举。
总之,要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理解的自学能力任重而道远,它需要我们广大的教者在教学中更新观念、调整角色、共同努力,才能将“授人以渔”进行到底,才能最终达到“不教”的目的。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会向校园外延伸,我们的学生也定会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6年第6期、1991年第12期、1992年第11期)
[2]罗文鑫. 初中生语文素质的培养,当代教育论坛,2003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