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周的庚信在《燕射歌辞·角调曲》中说“言而无文,行之不远”,意为文章、语言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影响范围小,激发不起人们的共鸣。
2012年,温总理在两会的记者招待会上随口吟诵古代经典诗文,诗词歌赋旁征博引,经史子集信手拈来,使他的每一次发言都令人期待并引起广泛的关注。这些发言体现出他极高的史学、文学素养,听众如置身课堂,聆听这位大国总理讲述忧国忧民的情怀,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他以史为鉴的忧患意识,治理国家的创新意识和“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的高尚人格,令人久久回味。
歷史教学如果仅凭枯燥的语言、空洞的说教、照本宣科的灌输,是无法达到教学要求的。而适当引用诗文名句,不仅有利于历史课教学活动的开展和触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历史的进程。笔者课堂教学中也经常引用诗文名句来实施情感教育,取得了一些有益的体会。
一、引用经典名句,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中国传统文化是祖先留传下来的丰厚遗产,它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等,这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积极内容,可以转化为民族精神来继承。列宁指出:“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的深厚的感情。”它具有深远的历史性和浓厚的民族性。“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温总理曾三次提到林则徐的此诗句表达他的操守。在讲鸦片战争林则徐临危授命、查禁鸦片、抵抗英国侵略时引用此诗,学生更能领悟他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
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衰民生之多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顾宪成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光绪皇帝为邓世昌撰写的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吉鸿昌的“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凡此种种,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佳诗文,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引用,能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活用名人名言,塑造健全人格,树立崇高人生理想
历史课堂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人格教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课无疑是进行人格教育的最好素材: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价值取向,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自由,墨子的“兼爱”包容。温总理所引“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正是他一心为国的人生理想的真实写照。
诸葛亮的“志当存高远”,王勃的“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李白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引入均有利于学生树立远大的社会理想,自觉地把个人前途和命运同历史的发展和进步联系起来。特别是当讲陈胜从“苟富贵,毋相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再到“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成为彪炳千秋的农民起义领袖时,课堂教学效果尤为突出。
三、巧用诗文名篇,崇尚科学理性,坚定求实创新精神
温总理在谈思想解放和政治改革时引用了“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充分表达了他肩负改革的历史使命感,体现了在新的时代创新的必要性。当今国家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新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老子》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能告诫学生创新必须有科学严谨的态度,从脚踏实地开始;《汉书》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可以鼓励学生创新必须有科学的方法和手段;郑板桥的“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强调创新必须自辟新路,创造与众不同的新格调;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揭示创新遇到困难或挫折,则须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在上《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时,摘引韩非子的“商君虽死,秦法未败”,王安石的“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更能使学生体会改革者的艰辛磨难与大无畏。在学习《百日维新》一课中,展示《上清帝第五书》节选,请学生扮演康有为,表演“瓜分豆剖”已“渐露机牙”,如仍然“苟且度日,因循守旧”,不奋起变法图强,“恐自尔之后,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全班学生都沉浸于历史情境中,领悟改革创新的时不我待。
教学中利用诗文名句应注意“过犹不及”的问题,必须坚持适度原则。首先,诗文名句的选取要恰当,运用诗文名句是为教学服务的,选用的内容必须和教材有密切联系,不可牵强附会。其次,诗文名句的引用要短小精悍。再次,对诗文名句的解释要适当,要突出教学需要的部分,不能冲淡历史课堂教学的主题。最后,引用方式要灵活多变,可板书展示,也可以请学生朗诵、表演,具体情况视教学需要而定。
2012年,温总理在两会的记者招待会上随口吟诵古代经典诗文,诗词歌赋旁征博引,经史子集信手拈来,使他的每一次发言都令人期待并引起广泛的关注。这些发言体现出他极高的史学、文学素养,听众如置身课堂,聆听这位大国总理讲述忧国忧民的情怀,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他以史为鉴的忧患意识,治理国家的创新意识和“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的高尚人格,令人久久回味。
歷史教学如果仅凭枯燥的语言、空洞的说教、照本宣科的灌输,是无法达到教学要求的。而适当引用诗文名句,不仅有利于历史课教学活动的开展和触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历史的进程。笔者课堂教学中也经常引用诗文名句来实施情感教育,取得了一些有益的体会。
一、引用经典名句,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中国传统文化是祖先留传下来的丰厚遗产,它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等,这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积极内容,可以转化为民族精神来继承。列宁指出:“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的深厚的感情。”它具有深远的历史性和浓厚的民族性。“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温总理曾三次提到林则徐的此诗句表达他的操守。在讲鸦片战争林则徐临危授命、查禁鸦片、抵抗英国侵略时引用此诗,学生更能领悟他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
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衰民生之多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顾宪成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光绪皇帝为邓世昌撰写的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吉鸿昌的“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凡此种种,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佳诗文,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引用,能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活用名人名言,塑造健全人格,树立崇高人生理想
历史课堂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人格教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课无疑是进行人格教育的最好素材: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价值取向,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自由,墨子的“兼爱”包容。温总理所引“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正是他一心为国的人生理想的真实写照。
诸葛亮的“志当存高远”,王勃的“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李白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引入均有利于学生树立远大的社会理想,自觉地把个人前途和命运同历史的发展和进步联系起来。特别是当讲陈胜从“苟富贵,毋相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再到“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成为彪炳千秋的农民起义领袖时,课堂教学效果尤为突出。
三、巧用诗文名篇,崇尚科学理性,坚定求实创新精神
温总理在谈思想解放和政治改革时引用了“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充分表达了他肩负改革的历史使命感,体现了在新的时代创新的必要性。当今国家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新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老子》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能告诫学生创新必须有科学严谨的态度,从脚踏实地开始;《汉书》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可以鼓励学生创新必须有科学的方法和手段;郑板桥的“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强调创新必须自辟新路,创造与众不同的新格调;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揭示创新遇到困难或挫折,则须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在上《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时,摘引韩非子的“商君虽死,秦法未败”,王安石的“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更能使学生体会改革者的艰辛磨难与大无畏。在学习《百日维新》一课中,展示《上清帝第五书》节选,请学生扮演康有为,表演“瓜分豆剖”已“渐露机牙”,如仍然“苟且度日,因循守旧”,不奋起变法图强,“恐自尔之后,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全班学生都沉浸于历史情境中,领悟改革创新的时不我待。
教学中利用诗文名句应注意“过犹不及”的问题,必须坚持适度原则。首先,诗文名句的选取要恰当,运用诗文名句是为教学服务的,选用的内容必须和教材有密切联系,不可牵强附会。其次,诗文名句的引用要短小精悍。再次,对诗文名句的解释要适当,要突出教学需要的部分,不能冲淡历史课堂教学的主题。最后,引用方式要灵活多变,可板书展示,也可以请学生朗诵、表演,具体情况视教学需要而定。